高平韩王山森林公园
㈠ 高平的名人气候地理和特产是什么
地形地貌
高平市的版图接近正方形,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簸箕,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市境东北部与长治县交界的金泉山,海拔
1391.1米;最低处为河西镇杜村,海拔800米。[10]
境内山峦连绵,河道纵横,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川较少,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
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占总面积的17%;黄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
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约5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阶地
上。
境内大小河流30余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丹河、许河、大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录河等6条。丹河由西北至东南纵穿市境中部,其流域成带状平川,向南渐宽。全市地表水年平均流量3888万立方米,地下水1.49亿立方米。[10]
气候特征
高平市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强盛。高平市气象局1958年-2000年的观察资料表明,多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
气温38.6℃(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4.0℃(1967年1月31日);最大冻土深0.56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2.5h。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9.4mm,最大年降水量1113.3mm(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305.9mm(1997年),最大与最小值比为3.64。
受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枯悬殊。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35mm,干旱指数为2.8。
名优特产
编辑
高平“十大碗”
“十大碗”是高平特有的一套菜,共分10道:水白肉、核桃肉、水氽丸子、小酥肉、肠子汤、豆腐汤、芥末粉皮汤、天鹅蛋、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29]
高平烧豆腐
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有传统食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
举打败,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
具一番风味,于是“烧豆腐”在高平境内流传下来。把豆腐切成3厘米厚6厘米见方的小块,旺火烧烤成焦黄,食用时用白开水加热,蘸上豆腐渣、蒜、姜、炒面调
成的配料,皮黄肉白,松软有筋,美味可口。[30]
高平丝绸
高平丝绸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著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 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31]
著名人物
编辑
祁贡(1777-1844)字竹轩,又字寄庵,清代高平孝义里人。他14岁(乾隆五十六年)中秀才,18岁(乾隆六十年)中举人,21岁(嘉庆元年)中进士。先后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32]
毕振姬(1612-1681),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明末清初高平伯方村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毕振姬中山西乡试第一名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历任教授、国子监助教、主事、员外郎、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等职。[33]
王叔和,中国历史上著名名医,原名王熙,字叔和,山西高平人。他一生钻研祖国医学,从事医学实践,致力于医学著作。王叔和将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论著《伤
寒杂病论》重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除此之外,他还撰有《脉决》、《脉赋》、《脉决机要》、《小儿脉论》等书。
㈡ 高平在哪里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沁辉公路东西横跨,太焦铁路、太洛公路并行南北纵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5°40″─36°0″,东经112°40″─113°10″。海拔高度800─1391.1米之间。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相连,南至界牌岭与泽州县交界,西北至丹朱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县相接。东西广41公里,南北纵37公里,总面积94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平面轮廓近似方形。
东至陵川县公路里程47公里,西至沁水县101公里,南至晋城市41公里,北距长治市64公里,至太原市335公里,至河南郑州市242公里,至北京市704公里。
高平市的版图接近正方,东、北、西三面环山,状如簸箕。丹河由西北至东南纵穿市境中部,其流域成带状平川,向南渐宽。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点是东北部与长治县交界的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是河西镇杜村所在地,海拔800米。全市相对高差591米。
高平市境内山峦绵 ,河道纵横,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总面积的17%。黄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
高平市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据市气象局1958年-2000年的观察资料表明,多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8.6℃(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4.0℃(1967年1月31日);最大冻土深0.56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2.5h,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9.4mm,最大年降水量1113.3mm(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305.9mm(1997年),最大与最小值比为3.64。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枯悬殊。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35mm,干旱指数为2.8。
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太焦电气化铁路、晋长高速公路、207国道、晋长公路并行纵贯南北,曲辉二级公路横穿东西,形成了“四纵一横”的交通格局。市内基本实现村村开通了油路。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完成,城市电网改造接近尾声。全市现有35KV以上变电站9座,其中110KV变电站2座,35KV7座,电网结构趋于合理,全市用电量需求基本达到满足。程控电话交换容量突破3.5万门,手机用户达到50000余户,建有86个数字(GSM)基站,实现了乡乡通程控,村村通电话。
㈢ 山西高平到韩王山法云寺打车多长时间
山东到这个地方的打车那还是很好打车的,大概是50块钱左右就到了。
㈣ 高平的地理环境
高平市的版图接近正方形,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簸箕,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市境东北部与长治县交界的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为河西镇杜村,海拔800米。 境内山峦连绵,河道纵横,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川较少,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占总面积的17%;黄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约5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阶地上。
境内大小河流30余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丹河、许河、大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录河等6条。丹河由西北至东南纵穿市境中部,其流域成带状平川,向南渐宽。全市地表水年平均流量3888万立方米,地下水1.49亿立方米。 高平市属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污染性缺水并存的地区。高平市水资源总量9943万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3371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278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70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5501万立方米。据《晋东南经济区水资源评价报告》和《晋城市水资源评价报告》:该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700万立方米,河川径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年际变化也很大,最大和最小的比值在10倍以上。
地下水资源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种类型。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000万立方米,其中孔隙水3040万立方米,裂隙水1220万立方米,深层岩溶水为274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400万立方米。
高平市共有土地98034.89公顷,其中农用地77388.08公顷(基本农田55.3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8.94%,建设用地1332.32公顷,占比13.59%,未利用地7326.49公顷,占比7.47%。 高平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矿、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砂石及粘土等,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煤炭资源:高平全市含煤面积约810.7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5.7%,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好,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分别为3号、8号、9号、11号、15号,探明地质储量约66.24亿吨,保有地质储量约36.19亿吨,其中3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12.31亿吨,属于低灰——低硫——高热值之无烟煤;8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0.73亿吨;9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3.95亿吨,属于高灰——高硫——高热值之无烟煤;11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0.14亿吨;15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19.06亿吨,属于高灰——高硫——高热值之无烟煤。
硫铁矿:主要分布在神农、三甲、野川、米山、拥万、牛庄、悬南等地,与15号煤共伴生,保有资源储量约1.1亿吨。
铁矿:属“山西式”铁矿和含锰铁矿,其中“山西式”铁矿零星分布于三甲、野川、马村、河西、石末、北诗等地;含锰铁矿分布于南公山、相公山、七佛山、牛山、东曲、柳树底等地,赋予不稳定。
铝土矿:主要分布于东部北诗一带,矿石质量差别很大。
石灰岩矿:高平市石灰岩矿地表出露较多,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马村、南城、北城、永录、河西、石末、北诗、神农等乡镇,探明地质储量约为8亿吨。
此外,高平市还蕴藏有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等,其中建筑用砂主要分布于丹河及其支流许河,面积180.56平方千米,砂质较好,储量较大,砂源丰富。
㈤ 高平海拔最高点及最低点在哪里
县志说:最高点是东北部与长治交界的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是河西镇杜村所在地,海拔800米
㈥ 高平是怎样的地形
高平市的版图接近正方形,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簸箕,整个地势西北内高,东南低。境容内最高点为市境东北部与长治县交界的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为河西镇杜村,海拔800米。[10] 境内山峦连绵,河道纵横,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川较少,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占总面积的17%;黄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约5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阶地上。
境内大小河流30余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丹河、许河、大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录河等6条。丹河由西北至东南纵穿市境中部,其流域成带状平川,向南渐宽。全市地表水年平均流量3888万立方米,地下水1.49亿立方米。
㈦ 高平的旅游资源
高平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为山西省文物大市之一。截至2012年底,整理在册的文物单位共有1600余处,其中国保单位20处,省保单位5处,晋城市保单位113处。在国保单位中有四个“全国之最”: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民间住宅建筑,开化寺壁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戏台,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拥有中国迄今唯一的断梁结构。 高平市凭借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炎帝农耕文化、长平之战古军事文化两大品牌资源和古寺庙、古村落两大特色资源。原村乡的良户村、河西镇的苏庄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米山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侯庄村、下马游村、大周村、伯方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河流、山体、水库、湖泊、地势等。主要资源代表:丹河、黄土高原地貌、赵庄水库、釜山水库、陈区水库、杜寨水库、米山水库、游仙山、韩王山等。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休闲街道、广场、公园、特色店铺等。主要资源代表:古城路步行街、小吃街、炎帝公园、七佛街、七佛山森林公园、西山公园、南湖公园、丹河市区段等。 休闲乡村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休闲山庄、生态农业园等。主要资源代表:归真山庄、候家庄、果则沟、老马岭公寓、长平垂钓园、寺庄黄梨园等。 工业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煤炭安全生产、低碳经济、潞绸文化等。主要资源代表:兴高低碳旅游经济示范区、丹朱岭工业旅游景区、吉俐尔潞绸文化产业园等。 红色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遗址和纪念地。主要代表资源: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共高平抗日县委旧址、高平瓦窑头特别支部旧址、烈士陵园等。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民间文艺、技艺等。主要资源代表:黑陶、刺绣、面塑、根雕、打铁花、织麻布、地方戏、九莲灯、鼓书、高平秧歌、八音会等。 定林寺
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区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坐北向南,前后共有四进院子。中轴线上有山门、雷音殿、三佛殿及七佛殿等主要建筑。前院东西有钟鼓楼、配殿,中院有东西廊庑,后院有东西亭、东西阁等,寺东建有禅院一所。2001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仙庙 二仙庙又名真泽二仙宫,位于高平市区东南10公里河西镇西李门村。坐北面南,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中殿、后殿,两侧建廊庑配殿,山门外建倒座午楼一座。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金、明清年代均有重修。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境内分布广泛,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宫内的雕花石础和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为国内现存雕刻之精品。 游仙寺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称慈教寺。坐北向南,共有三进院落。从中轴线前端起,前为山门和春秋楼,面阔五间,东西各有翼楼五间。进山门入寺,迎面为毗卢殿,俗称前殿。其后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中殿之后拾阶而上,入后院,有七佛殿(俗称后殿)五间,东西配殿五间。2001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峰寺 金峰寺位于高平市西北山东麓,寺坐西面东,依山势而建,现存有元、明、清建筑,四进院落,中轴线上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中殿为元代建筑,三间见方,歇山式屋顶,寺内西阁之上,有座弥勒佛金装塑像,每当皓月东升,正好对准佛爷鼓肚,实为奇观。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观,旧时被称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故址在今山西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㈧ 自驾游高平市韩王山欢乐谷路线
因本人不是当地的人所以只能给楼主以下建议。
楼主你好,腾讯地图集齐了全国多回个地图以答及驾车实时数据,而且还有很多种线路可以选择,可以有多种选择,还能云端收藏地点,方便随时查看呢。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最关键的是腾讯地图能完美支持离线地图,还可以节省百分之八十的流量,超级实惠。
㈨ 高平二百公里内旅游锡涯沟
高平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为山西省文物大市之一。截至2012年底,整理在册的文物单位共有1600余处,其中国保单位20处,省保单位5处,晋城市保单位113处。在国保单位中有四个“全国之最”: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民间住宅建筑,开化寺壁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戏台,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拥有中国迄今唯一的断梁结构。 高平市凭借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炎帝农耕文化、长平之战古军事文化两大品牌资源和古寺庙、古村落两大特色资源。原村乡的良户村、河西镇的苏庄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米山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侯庄村、下马游村、大周村、伯方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河流、山体、水库、湖泊、地势等。主要资源代表:丹河、黄土高原地貌、赵庄水库、釜山水库、陈区水库、杜寨水库、米山水库、游仙山、韩王山等。
城市休闲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休闲街道、广场、公园、特色店铺等。主要资源代表:古城路步行街、小吃街、炎帝公园、七佛街、七佛山森林公园、西山公园、南湖公园、丹河市区段等。
休闲乡村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休闲山庄、生态农业园等。主要资源代表:归真山庄、候家庄、果则沟、老马岭公寓、长平垂钓园、寺庄黄梨园等。
工业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煤炭安全生产、低碳经济、潞绸文化等。主要资源代表:兴高低碳旅游经济示范区、丹朱岭工业旅游景区、吉俐尔潞绸文化产业园等。
红色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遗址和纪念地。主要代表资源: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共高平抗日县委旧址、高平瓦窑头特别支部旧址、烈士陵园等。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民间文艺、技艺等。主要资源代表:黑陶、刺绣、面塑、根雕、打铁花、织麻布、地方戏、九莲灯、鼓书、高平秧歌、八音会等。
景点
定林寺
定林寺
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区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坐北向南,前后共有四进院子。中轴线上有山门、雷音殿、三佛殿及七佛殿等主要建筑。前院东西有钟鼓楼、配殿,中院有东西廊庑,后院有东西亭、东西阁等,寺东建有禅院一所。2001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仙庙
二仙庙又名真泽二仙宫,位于高平市区东南10公里河西镇西李门村。坐北面南,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中殿、后殿,两侧建廊庑配殿,山门外建倒座午楼一座。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金、明清年代均有重修。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境内分布广泛,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宫内的雕花石础和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为国内现存雕刻之精品。
游仙寺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称慈教寺。坐北向南,共有三进院落。从中轴线前端起,前为山门和春秋楼,面阔五间,东西各有翼楼五间。进山门入寺,迎面为毗卢殿,俗称前殿。其后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中殿之后拾阶而上,入后院,有七佛殿(俗称后殿)五间,东西配殿五间。2001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峰寺
金峰寺
金峰寺位于高平市西北山东麓,寺坐西面东,依山势而建,现存有元、明、清建筑,四进院落,中轴线上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中殿为元代建筑,三间见方,歇山式屋顶,寺内西阁之上,有座弥勒佛金装塑像,每当皓月东升,正好对准佛爷鼓肚,实为奇观。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观,旧时被称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
故址在今山西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