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园大全 » 意大利植物园

意大利植物园

发布时间: 2021-01-01 01:13:06

1. 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造园特色有哪些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造园特色:
(1)文艺复兴前期的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选址时比较注重周围环境.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各台层相对独立,还设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并与雕塑结合,注重雕塑本身的艺术性.水池形式则比较简洁,理水技巧也不甚复杂.绿丛植坛是常见的装饰,但图案花纹也很简单,多设在下层台地上.
(2)这一时期,对植物学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创办的帕多瓦植物园和比萨植物园.在其影响下,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的植物园,丰富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对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植物园本身也逐渐加强了装饰效果和游憩功能,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更具综合效益的园林类型.
(3)园林艺术的演进,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始终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园林形象.
(4)气候条件、生活习俗、哲学思想,是影响园林艺术形式的因素.传统的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反应着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风景式园林则反应着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实例及简析:
菲耶索勒美第奇庄园:建于1458-1462年间,坐落在海拔250米的阿尔诺山腰的一处天然陡坡上.庄园坐东北山体、面向西南山谷,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冬季,寒冷的东北风有山体阻隔;夏季,清凉的海风自西而来,因此四季如春.
庄园由三级台地构成,均呈窄长条状,上层台地面积最大,视野最为开阔;下层台地采用图案式布置方式,便于居高临下欣赏.美第奇庄园虽没有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明快、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成庄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成为园林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2. 最古老的植物园(同一地点)

意大利帕多瓦的奥托植物园于这一年建成。到2016 年,植物园原址仍在——一块圆形的地区(象征着全世界),外围有环状水带。现在这一地区被用作科学研究。

3. 意大利都有哪些种植物~

这篇文章有讲一些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园林的种植设计,其中有提到一些他的园林植物
在中世纪强大的神本精神影响下,意大利中世纪的庭园,主要是实用菜园和修道院或妇女在家宅旁的药草园,人们一般是根据实用需要在园内栽培植物。当中世纪晚期的哲学观以及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文化观念上引起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美的感受和接纳被解放开来,“科学观察和人文主义的审美观助长了人们对自然的兴趣以及对自然景观之美的喜爱之情”。文艺复兴早期,如何使基督教信仰和以人为本的古典主题以一种调和的方式存在成为艺术家们的重要主题,并持续自此以后的300年。“花园几乎全然成为古典诸神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英雄人物之所爱。”〔1〕植物在其时当然也被重新认识----被命名、描述、分类,在人的生活中受到尊敬。“对艺术和自然的关系的观念必然转化到园艺实践中----植物们被选择,安排,巧妙处理或考虑在花园中怎样使人与自然界发生作用。”。〔2〕这一时期的人们自然而然对庭园植物进行了选择,逐渐摆脱过去的植物学情趣,开始出于对植物个性美的兴趣对植物进行栽培,从园艺的角度来观赏它们,并运用种种园艺设计来安排它们在花园中的布局,以使园子的植坛一年四季都令人愉悦。这是文艺复兴时期造园的最为重要的植栽思想。

贯穿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植物,可分为三大类:1、乔木,在植林或丛林中;2、果树,在庭园或果园中;3、灌木和花,在小片范围使用。在不同地区,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至晚期之间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改变还未可确知,按照自然界中植物的基本区分法在花园中加以分类却仍然保持为这三类。修道士里奇奥(Agostino del Riccio)写于1595年的农业论文里,有范围很广的非常专业的植物名录,展现了当时相当可观的园艺知识。里奇奥的理想花园也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是花的园子,第二个是果树园,第三个是bosco。当然,植物的种植取决于气候和种植地点或暖或凉,或高或低,或干或湿的特性。大部分文艺复兴早期的花园都共有一些通常是地中海地区的品种。冬青和橡树因其叶子长绿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子通常的和作为基础的植物。气候温暖的地方有棕榈,栗树则种于寒冷地区。除了杉树、榆树、枫树和月桂树这些经常性植物,还有典型的地中海伞松、scotch pine,和那些在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古代文学中无所不在并享有美誉的常绿树品种,它们往往有60多英尺高,能带来硕大的凉荫,它们在园内各处被丛植或单植。落叶乔木种类也多,大多也是本地品种,在黄金时代(1434-1492年)的古代文本记载中,杨梅树、草莓树这些有着黑色叶子、白色下垂的花朵和生动的红球果实的小型树种很受喜爱。其它常用的树种还有落叶松、撑柳、茱萸、山毛榉和岑树等。各种科属的多种类果树被文艺复兴园林所种植,最普遍的是石榴,还有苹果和橙子。甜橙十六世纪中叶才来到意大利,同时常种的还有柠檬、佛手柑、温柏,桃树、梨树、李树、樱桃树和山楂树。佛手柑很普遍,无花果树的许多品种都受到极大尊重,而像杏、榛子、胡桃、阿月浑子树则显得普通。不同形状、大小、肌理的常绿植物为文艺复兴园林带来一年四季笼罩而下的绿荫,但它不仅仅完全是绿园子,树的色彩和花的色彩一样被有所考虑。为促进园艺的复杂艺术,里奇奥提供了一份开花期分别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植物名录。为能在园子里更长时间地欣赏到颜色,果树园里果实的色彩也被加以精心考虑。花园随季节变换发生变化,人们便考虑交叉安排常绿、落叶,早开花或晚开花植物。在暖和的月份,绿色背景往往被丰富多样的花丛和开花灌木标点符号一般地点缀。〔3〕
阿尔伯蒂(1404-1472)在1452年完成的《论建筑》中,提出“花园里要种植稀有的树木和医生们珍重的树木”。他提到的大致有石榴、山茱萸、玫瑰、桂、柏、杜松、桃金娘、黄杨、橡树、李树以及葡萄之类的攀缘植物。最“不可缺少的是缠满长春藤的笔柏”。〔4〕 异国风情的植物,十五、十六世纪都数量很多。美第奇的喀累吉奥别墅就有许多珍稀昂贵的品种,其中有黑檀木,因它黑色的木质备受赞赏,同样有特色的有角树、土耳其橡、软橡等。有一个声明出现在十五世纪末一个叫Giovanni Pontano写的论文中:花园必须包含有异国珍稀的品种。因为“一个节俭的寻求利益的一家之父必然不同于那种卓越的人。”十六世纪的著作中不断有对这种观点的回应。他们盛赞那些印度来的芬芳、可人的珍贵小树。对一个设计花费很大的花园只充满平常植物,里奇奥也在他的书中表示出轻视。因此,富有的权贵们以及园艺行家,很多都遵从这个建议以使他们的花园显得特别。十五世纪末,菩提树已经来到佛罗伦萨很多年。夹竹桃、杜鹃直至十六世纪后期才改变了被长时知道却运用很少的情况,可能因为它的花朵的毒性,虽然发现它“尤其在花满枝头时令人愉悦欢欣。”〔5〕

人文主义运动鼓励科学探索,注重人的智慧在自然和实践知识中寻找精神真理。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1304-1374年〕在自家附近的沃克尤利兹建造的花园里,就收集珍奇植物,对不同的地理、季节、气候和大气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品种进行试验。〔6〕 在文艺复兴早期,嫁接变得比较普遍,“尤其在果树之间”,其他的不常见的接合也有所尝试,比如把樱桃嫁接到月桂树上。“实验种植,像嫁接,同样使一个园子和园主品格倍增。”〔7〕 在园子里种植一些实验品种,也成为一种装饰做法。

可以说,文艺复兴早期的花园宛如植物园,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都被收集在园中,分类展示,经过艺术的处理,也或通过艺术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与竞争,自然的美和多样性也被带进了花园。小而闭合的邻近宫殿的被称为私园、密园,这类园子的特点是闭合性和私密性远胜于种植和设计。悬空花园也是如此,其中的植物选择会有所不同,但仍是从同样的目录中选取,并仍处理成规则形状,围合有明确的边界。不过,“植物命名的标准化始于文艺复兴很久以后的1735年,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的意大利名字跟现代的叫法并不一定对应。”〔8〕

如何处理三种类型植物的关系是所有园艺设计的出发点,即使那些复杂的园子。一个小的花园可能仅仅以种植灌木为主,只有少量的其它两类树。十五世纪花园设计由植床和不同高度的台地构成。虽有几层台地,花园构图却讲究严整:基本部分绝大多数是对称的几何形,由于地形复杂,常出现不对称的情况,植坛、道路的图案化却仍生出一丝不苟的效果。由于植物分类为三种,“花园设计的第一步是把整个园子分成三个区域,然后按照自然中能找到的模式选取植物同种种植。”〔8〕比如玛丹别墅的图纸上,有可分类的建筑元素来包涵三类植物,一个单独的露台给一种植物:巨大的上层露台是给杉树和栗子树的,中间窄的那个给桔子树,低处的那个有着方形植床,标名为“花园”,毫无疑问是安排于灌木和花的。三个露台上的种植,依照自然的模式,即经常地杉树和栗树是在最高方位,虽然也并非总是如此。植物的布置在形式、大小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其实也并无明确的规定,排除位置和设计师或资助人的奇思异想,基本元素会被扩展、对比和安排成富有创造性的种类。在锡耶钠不知名的建筑师洛伦佐.多纳蒂一份未出版图纸上,显示了一个小乡村休隐地设计:花园被分为许多大块,每一块由三棵树见方显示,草地灌木之上是果树为当时普遍做法,在主要建筑物
(Casino)的两侧,基层是香甜气味的灌木,上面的方形块被标示为左侧种长青植物,右侧种胡桃或月桂〔9〕。而有时,出于观赏需要也会在某一景点栽上某一种植物以形成所谓柑桔园,橄榄园,柠檬园等。

一旦植物选好了,下一步就是围合全园并给各部分定界,通过种植来给园子一个构架,创造一个建筑学的草木骨架。文艺复兴的园子,由围墙环绕,有些相当高,但经常覆以植物,或由高篱环绕,有时还有一道沟。篱笆,从5.5英尺到7.5英尺高,可由灌木、多刺的矮树、果树,或其它更多野生山茱萸、石榴和月桂树等混种而成。相似的高篱可能围合住花园各部分。然而这些绿色高墙仅用作定界和划分大的区域,每区域中间的绿篱,并非同样的功用。它们比较低是为了尽可能地组合不同植物为一体。花园墙常用爬藤类或棚架支撑的树来建出一个自然的建筑。长春藤和葡萄树经常抵爬在这天然的墙上,或者还混合着茉莉、忍冬、石榴。整个花园因此被绿植围合,基本单位区域也由植物界定,植物决定了道路----像阿尔伯蒂解说的那样。横直交错的道路全部由植物连接和覆盖。以至于基本单元被划成几何单元。他们认为,灌木或者树,在路边强调这种规则的图案,表达出当代观点,即这种范式继承于自然界,而不仅仅附加在它之上。在植床的每一角,又有插着果树、矮花树和其他小植物的轻便篮子和花瓶加以提示和妆点,连接着园内的步道。〔10〕

对于植栽的构图布局,建筑师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中论述不多但意思明确,他在理想庭园设想中有如下几点涉及:“在方形庭园中以直线将其分为几个部分,将这些小区造成草坪地,用长方形密生团状的剪枝造型黄杨、夹竹桃及月桂树等围植在它们的边缘”;“树木不论是一行还是三行均须种成直线形”;“在园路尽端,将月桂树、西洋杉、杜松编织造成古雅的凉亭;沿园路而造的平顶绿廊支承在爬满藤蔓的圆石柱上,为园路洒下一片绿荫”;“在花坛中用黄杨树种植拼写出主人的名字”;“每隔一定距离就将树篱修剪成壁龛形式,其内安放雕塑品,下置大理石坐凳”;“在中央园路的相交处建造造型月桂树的祈祷堂”;“祈祷堂附近设迷园,旁边建造缠绕着大马士革草、玫瑰藤蔓的拱形绿廊。”〔11〕这里提到的植物编造出的凉亭、绿廊、壁龛,这类绿色建筑,在古罗马时候就有,彼特鲁斯.德.克累森蒂斯在大约完成于1305年的《农事便览》中对它也有所提倡,“在最合宜的地方,应当用树木搭成房子、帐篷或者亭子的样子”,在贵族和国王的花园里,要有“一幢用树木形成的宫殿,既有厅堂也有塔楼,在干热的天气里,老爷和夫人可以进去避暑”。〔12〕阿尔伯蒂显然希望在文艺复兴时期将此发扬光大。文艺复兴时期,绿廊或藤架以各种形式覆在两条主要交错的花园道路上。另外,像罗马先人那样,柱子支撑横梁以使爬藤植物生长,通常用木格架。〔13〕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园林,往往有丛林,虽然种植很规则,但树形完全自然,成林高大茂密俨如天生。“美第奇别墅,丛林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几何式花园,艾斯塔别墅则几乎整个是丛林。而且,意大利的别墅园林面积一般不大,园林之外,常常是山坡上浓密的天然林,它们形成了园林的背景。”〔14〕园林里零星留存的那些虬劲老树,与丛林遥相呼应。“密林-----在古代常与仙境相联系,也与柏拉图研究院、亚里士多德讲学的学园相联系,而文艺复兴时期密林以丛林的形式复活了……丛林是自然的领地,是地球上的天堂,有自然慷慨给予的浆果和滋润的橡树果。丛林的自然景致和浓浓绿荫形成了一种荒野和神秘的气氛,与规则式花园形成对比。”〔15〕 在规则式花园中,黄杨作为易剪枝造型的植物当然备受青睐。修剪树木的艺术在古罗马时期就备受推崇,叫做“绿色雕刻”。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植物,和图案化的植坛和道路一样,被看作建筑向花园、自然的过渡与渗透。离园林主建筑越远,图案的几何性越弱,变得越柔和,越向自然接近,直到丛林、园外的农业景观、自然山林。结合石作、喷泉、流水、雕塑的处理,整个园林的组织是一种费尽心思的安排,究其一切,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非常重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设计一座花园,最重要的就是推敲这二者的关系。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最根本基础的感觉,在于植物选用和排放秩序的惯例。到了十六世纪,花园设计与十五世纪台地园的最显著区别是,花园“由小块的被小路划分出来的各种形状的植床组成。”〔16〕 花园植栽的一些基本观念,如主要采用长青植物品种、植物依循定线种植的特色,直到十六世纪末都没有改变,虽然它们得到广泛和显著的发展。

4. 皮埃蒙特的旅游景点

马焦雷湖和波洛美岛
马焦雷被称作“欧洲的花园”,其湖畔景色秀美,遍布花园和公园,还有美丽的岛屿:波洛美岛、佩斯卡托利岛、母亲岛(意大利最漂亮的植物园之一就在岛上)、圣约翰岛、马盖拉岛和美丽岛(岛上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和宏伟的波洛美宫)。

韦尔巴尼亚
在马焦雷湖畔最好位置上的小城。
比耶拉
建造于11至12世纪的洗礼堂非常漂亮。
圣安德列教堂(维尔切利)
在中世纪曾经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是13世纪建造的。
奥尔塔湖和圣朱利奥岛
奥尔塔湖是皮埃蒙特的一颗珍珠,享有国际声誉。奥尔塔植物园和圣朱利奥岛都非常迷人。
亚历山德里亚
值得一看的是主教堂和它高高的钟楼。
阿斯蒂
历史中心非常迷人,那里有主教堂、红塔、特洛伊塔楼和圣塞康多教堂。
库内奥
值得一看的是主教堂、圣十字教堂和古老的犹太人居住 区。
诺瓦拉
在众多建筑中最突出的是城市所有角落都能看到其大圆顶的圣高登齐奥教堂。
温泉
古老的小城,值得在献给圣方济各的主教堂停留一下,还有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输水道。
圣米凯莱
在都灵郊区的这个中世纪的修道院是皮埃蒙特的象征。
神圣的圣米凯莱和圣山
文化和历史爱好者在皮埃蒙特旅行绝对不会失望,因为除了都灵,大区还有很多历史和艺术建筑可看。只是举些例子:圣米凯莱(皮埃蒙特的象征)是一个中世纪的修道院,建造在一座山顶的最佳位置上,而7处圣山(被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则代表着宗教、历史、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它们是在15至17世纪形成的,是真正的宗教之旅,其特点就是有融入自然的小礼拜堂和珍贵的壁画和雕塑等。
大帕拉迪索国家公园
最主要的景色就是高山景色,在山上居住的多种动物中可以见到的有象征和平的岩羊,以及狐狸和羚羊。
瓦格朗德国家公园
这是意大利未受污染的最原始的地区,里面可以看到鹿、羚羊、狍子和狐狸。
都灵:一大笔文化的遗产
皮埃蒙特的文化遗产实在是多,从这个意义上,最能吸引游客的是都灵,意大利的汽车之都。都灵及其周边地区有萨沃依家族的几处住所,都是在从17到18世纪萨沃依王朝时期修建的,它们都被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最突出的有城里的王宫、马达玛宫、瓦伦蒂诺城堡、卡里尼亚诺宫和周边的里沃利城堡、维那利亚王宫和斯图皮尼基猎宫。
这里博物馆很多,例如埃及博物馆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收藏埃及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国家电影博物馆(就在安东内利大厦里面),萨沃依美术馆和现代与当代艺术馆。
教堂中最突出的是主教堂,里面收藏着(在神圣殓布小礼拜堂内)传统上认为是包裹过耶稣尸体的殓布。在皮埃蒙特首府举办的文化、餐饮或其他类型的展览活动也非常多,其重要性往往都超越了意大利的国界,例如古斯托国际沙龙、国际葡萄酒沙龙和国际图书博览会等。
除了都灵的大型展览,还不能忘记该城及其所在省被选为2006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地。

5. 意大利城市巴多瓦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帕多瓦(意大利语:Padova),属于政区威尼托中的一个城市,位于意大利北部,为帕多瓦省的首府以及经济和交通要冲。帕多瓦的人口为212,500人(2008年)。帕多瓦与威尼斯时常共同被视为帕多瓦-威尼斯大都会区的一部分,共计1,600,000人。 帕多瓦位于巴企吉里翁河上,在威尼斯西方40公里,维琴察东南方29公里。帕多瓦融汇了现代和传统的艺术与文化,激人奋进的环境使这个城市不断地发展壮大,是意大利东北部商业和服务业的中心。帕多瓦城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柱廊式街廓布局,时至今日,新建筑仍遵循这一原则,使得城市统一而又多样。当穿越在新新旧旧的各式柱廊下面,眼前呈现出一个又一个名胜古迹,就会感悟城市的统一原则之于城市的重要性。
经济帕多瓦距离意大利水城维威尼斯咫尺之遥,是威尼托大区的重要工商业城市,在意大利经济、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欧盟申根区域扩大后,帕多瓦由于毗邻边界,地理位置优越,批发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帕多瓦有望继普拉托之后,成为意大利名副其实的第二大中国城。帕多瓦有三大华人社团,意大利威尼斯地区华侨总会、威尼斯地区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威尼斯地区华侨华人工商联合会。帕多瓦酒吧业是当地经营相对稳定,而且是收入较高的行业。历史帕多瓦城建于公元前320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渔村,是威尼托人的重要中心。后与罗马结为联盟反抗高卢人,于公元前45 年成为自治城。当时是罗马帝国最繁荣的城市。遗憾的是,雄伟的圆形露天剧场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在公园内),几座桥梁和藏在博物馆里的展品仍然可以看出该城繁荣过去。公元602年伦巴第人毁灭了帕多瓦城。帕多瓦城的复兴很慢。公元十一世纪成为自由城市国家。此后两个世纪里帕多瓦的发展极为迅速。卡拉莱西统治时期(1338-1405),帕多瓦的发展达到政治强权的鼎盛时期,其统治领域扩展到威尼托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帕多瓦有欧洲著名的建筑,斯克罗维尼教堂的壁画是乔托的杰作,其后的艺术大师有 Guariento,Altichiero,Giusto de’ Menaboui,他们都给帕多瓦留下了精美的壁画。卡拉莱西的统治结束于1405年,从此帕多瓦并入威尼斯。但是帕多瓦的艺术之最并没有因此而衰落,直到十五世纪中叶,Donatello和曼特尼亚(Mategna)等人的艺术成就仍占主要地位。十六世纪后,在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下,帕多瓦又得到了发展。整个城市用坚固的城墙包围起来,真正形成一个城市的形状。建立了许多公共建筑物和漂亮的教堂,大学也得到了发展,许多名人在帕多瓦大学教学,其中有伽俐略。漂亮的Prato della valle广场(河谷草地之意)完成于十八世纪末,是欧洲第三大广场。帕多瓦受威尼斯人的统治达四个世纪之久。后又过渡到奥地利人的手中,直至意大利的统一(1866年)。虽然帕多瓦经受了多次战乱的破坏,但是它的城市结构并没有受到毁坏:拱廊式建筑下错综复杂的街道,纪念广场,普通的民房和宏伟的建筑物,组成了一个有机体,成为帕多瓦的迷人的宝贵财富。有心的游客值得去探寻其中的秘密。
旅游旅游协会:Koko Nor Association
如果希望借住在当地的私人家里(affittacamere),那么向该协会提出咨询是不错的选择。该旅游协会拥有非常详尽的此类信息。 帕多瓦植物园
帕多瓦植物园是西方世界最古老的花园,建于1545年,至今仍在开放。它现在还在原址上,它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它是应弗兰西斯科·博纳弗德的请求,作为药用植物教学的实习基地而建立的。由建筑师安德里亚·莫罗尼设计,彼得拉·诺亚勒建筑完成。 199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原始的核心部分修建了10年,它有一个圆形的围栏,内部由东西、南北方向交叉的两条道路将帕多瓦植物园分割成4个部分。朴素的公园管理者和园丁居住的建筑在同一时期完成,帕多瓦植物园建立后迅速发展,到了1546年就可以用作教学了。1552年园内种植了大约1500多种不同的植物,1561年帕多瓦大学认为有必要设立一个于帕多瓦植物园紧密相关的教职。帕多瓦植物园和其它同时代的活动临床学校对现代科学思想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提高,帕多瓦公园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内涵。到了1834年园内收集了16000种植物。 大会客厅(Salone)
市中心的大会客厅(Salone)是记载这个城市繁华的标志建筑,建于1218年。二层的大厅有81x27米、高27米之巨。现底层已是蔬菜水果市场,大厅作展览之用。瓦莱雕塑广场
瓦莱雕塑广场是另一个好去处。环形广场上由一系列人像雕塑,都是帕多瓦历史上的名人,或是大学者、或是大将军,广场边文艺复兴时期的帕拉托别墅及圣安东尼奥教堂都是这个城市重要的场所。斯克罗韦尼礼拜堂
斯克罗韦尼礼拜堂坐落在古罗马竞技场旧址(现在的市立公园),本是一个普通的小礼拜堂,建于1305年,但堂内的30多幅连环壁画却出自文艺复兴初期的杰出画家乔托之手,十分精彩。其中《逃亡埃及》最具代表性。画面层次分明,前后呼应,并有透视感。后人认为乔托是“第一个奠定了现代绘画传统的天才”。圣安东尼奥教堂
圣安东尼奥教堂是帕多瓦的第一名胜,也是教徒们朝圣的地方。它建于1232到1300年之间,以纪念帕多瓦的庇护者圣安东尼奥。教堂正面的广场上,竖立着15世纪保卫帕多瓦的将军加塔梅拉塔的青铜雕像,系多那太罗的代表作。手持长戟,缓辔而行,目光炯炯注视前方的武士,威武英俊:强健雄伟,昂首待发的坐骑,栩栩传神。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座巨型铜雕(高约3,4米),体现了理想英雄的形象,多那太罗也由此被誉为“神奇的雕刻制作家”。 佩德罗奇咖啡馆
佩德罗奇咖啡馆建于1831年,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清新明丽。走进大门,“白厅”、“绿厅”、“红厅”三个大厅依次出现,它们的墙壁、窗棂、桌椅和所有用具,分别取一色的乳白、翠绿、殷红,风姿各异,给人以恬雅素静、柔和谐趣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佩德罗奇咖啡馆的名字同意大利民族复兴的壮举紧密相连。市立博物馆
这是满是钱币、绘画、雕刻品及古代文物展览品、壮观的现代博物馆。
特色美食:起泡酒
在意大利东北部的帕多瓦省的爱乌甘内丘陵的玫瑰香葡萄酿造的起泡酒,酒精度仅有6.5度,令人愉悦的甜,特别适合年轻人和女士饮用。这里的红酒也具有果香浓、单宁顺、口感细腻、优雅的特点。阿巴诺(Abano) 的温泉疗养区
到帕多瓦除了参观市内的有名的景点之外,还可以到附近的小镇去游览。阿巴诺(Abano) 的温泉疗养区欧洲闻名。远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很有名。现在该城镇已经成为真正的休养区。宾馆饭店不计其数。每天晚上游客接踵而至,一到周末更是人山人海。旅游局(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9:15am~6:30pm,周日9am~12:30pm)位于车站附近,另一个分部位于市中心(Galleria Pedrocchi;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9am~12:30pm和3~7pm)。可以购买一张padovacard卡(1名成人和1名儿童13欧元,48小时有效),在许多景点和所有的公共汽车上都能享受打折优惠。
交通帕多瓦开通了前往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和其他各主要城市的直达火车,以及开往威尼斯、米兰和周边各小镇的长途公共汽车。汽车总站(Piazzale Boschetti)距Via Trieste不远并紧邻火车站。此外,在Basilica del Santo教堂附近的Prato della Valle广场内还设有一个停车场。从火车站仅仅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市中心,你还可以选择乘坐3路或8路公共汽车经过Crso del Popolo大街(现已更名为Corso Garibaldi)到达那里,帕多瓦是一个袖珍小市,完全可以步行前往各处。从帕多瓦去威尼斯的火车很多,每半个小时就有一班车。乘公共汽车也可以到威尼斯,在Boschetti 广场,有桔黄色的长途客车和蓝色的客车。开车走高速公路只需要30分钟即可到达。从帕多瓦到维琴察只需二十分钟车程,离亚得里亚海滩不到半小时,而到威尼斯乘火车也只要三十分钟。教育帕多瓦是座大学城,20多万居民,有学生70000人。帕多瓦大学(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dova,University of Paa)
帕多瓦大学和波伦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西方著名大学一样,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大学建立于1222年在欧洲仅次于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是第三座最古老的大学,也是意大利最大的大学之一。从十五世纪起的连续三个世纪,它成为意大利文化的中心。哥白尼,贵恰尔迪尼,塔索等在此学习过。伽加利略在此教过18年书。该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位女大学生科尔纳罗。在十八世纪末,卡萨诺瓦,戈尔多尼和伏斯科罗均在此学习过。其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尤为著名。帕多挖大学在许多城市设有分校,如维琴察,布来萨诺内,罗维戈,特雷维佐,费尔特雷,卡斯特尔佛朗科,科内利安诺,乔加,阿西亚戈等。悠久的历史使该校在帕多瓦甚至整个意大利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斯得拉特艺术设计学院(Accademia d\'Arte e Design Scuolat di Padova)
斯得拉特艺术设计学院是由著名的艺术家Mr. ROVINI创建的。最初目的是寓意于手工设计和手工技术发展中的创意精神。帕多瓦.斯得拉特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76年,是一所威尼托州公立的授予三年制课程学士学位的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学士学位由卡利亚里大学颁发)。早期校区坐落于意大利东北部历史名城帕多瓦市。
友好城市
- 法国南锡(1964年)
- 德国弗莱堡(1967年)
- 美国波士顿(1983年)
- 中国河南(1988年)
- 罗马尼亚雅西(1995年)
- 莫桑比克贝拉(1995年)
- 葡萄牙科英布拉(1998年)
- 意大利卡利亚里(2002年)
- 克罗地亚扎达尔(Zadar)(2003年)

6. 意大利寺院园林与古罗马中庭园林有何不同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古罗马园林特征
1、以实用为主的果园,菜园以及芳香植物园逐渐加强了观赏性,装饰性以及娱乐性。
2、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基础。
3、受希腊园林的影响,园林为规则式。
4、重视园林植物的造型,有专门园丁。
5、除花台,花坛之外,出现了蔷薇专类园,迷园。
6、花卉装饰盛行: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采摘花朵,制成花环与花冠。
7、园林植物:园林树木有悬铃木,白杨,山毛榉,梧桐,槭,丝杉,柏,桃金娘,夹竹桃,
瑞香,月桂等。8、园林数量众多,罗马城及其郊区共有大小园林180处之多。
9、古罗马园林对后世的欧洲园林影响极大。

7. 欧洲最古老的植物园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

植物园( Botanic garden )的本意是“植物学园地”,最早起源于欧洲,主要是收集、栽培当地的药用植物。意大利的帕多瓦药用植物园建于 1545 年,是至今尚存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我国传说中建于 2800 年前的“神农本草园”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园雏形;而司马光( 1019 -- 1086 )描述的《独乐园记》中的“采药圃”记载了“诏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而揭之”虽然符合国际植物园协会( IABG )早期定义“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其内的植物挂有标牌的园地”的植物园,但它早已不复存在了。 冰岛的阿库雷里(Akureyri ) 阿库雷里是冰岛第二大城市,也是冰岛北部最大的港口。它位于冰岛最北部的埃亚峡湾的尽头,地处北极圈边缘。阿库雷里背依雪山,面临碧湖,风景秀丽。被人们称作冰岛北部的“雅典”。阿库雷里的夜半太阳可谓当地的一大奇景,每年的六七月份,这里几乎终日可见太阳。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附近的米瓦登湖区,那里每年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是冰岛重要的旅游区之一。(阿库雷里有地球上最北的植物园,园里种植着冰岛各地及其他国家移植来的2000多种花草树森,其中还有中国的菊花。因此,阿库雷里又有“北极圈边的花园城市”的美誉)。

满意请采纳,谢谢!

8.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有哪些造园要素

(1)文艺复兴前期的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选址时比较版注重周围环境.园地顺山势权辟成多个台层,各台层相对独立,还设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并与雕塑结合,注重雕塑本身的艺术性.水池形式则比较简洁,理水技巧也不甚复杂.绿丛植坛是常见的装饰,但图案花纹也很简单,多设在下层台地上.
(2)这一时期,对植物学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创办的帕多瓦植物园和比萨植物园.在其影响下,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的植物园,丰富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对园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植物园本身也逐渐加强了装饰效果和游憩功能,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更具综合效益的园林类型.
(3)园林艺术的演进,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始终能够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园林形象.
(4)气候条件、生活习俗、哲学思想,是影响园林艺术形式的因素.传统的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反应着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风景式园林则反应着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9. 意大利哪个地方有趣好玩呢

意大利的名胜古迹有圣马可广场、罗马斗兽场、万神殿、花之圣母大教堂、比萨斜塔等。
1、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官方标准译名圣马尔谷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
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都有。
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守护神。相传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
2、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3、万神殿
万神殿,又译万神庙、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
4、花之圣母大教堂

10. 英国尼斯植物园有什么

尼斯植物园最早的时候不叫“尼斯”,并且也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环境幽雅、功能齐全的植物家园。19世纪末,英国一位棉花经纪人布尔莱在当地一片覆盖着荆豆的砂岩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此后他不断地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种植物物种,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和中国山区的植物,并且为此而组织了多次前往中国高山地区的探险。为搜寻能在英国气候下生长的高山植物和抗寒植物,他成为率先穿行远东温带地区的植物收集者,为英国引进数百种新的植物,使他的家园成为英国最主要的植物园之一。我们在这里要感谢这位先驱,如果没有他,也许相当多的植物物种,特别是我国高山山区的一些物种,就要远离我们的视野,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了。正是布尔莱的不懈努力,为日后的尼斯植物园奠定了基础。

在布尔莱的无私奉献下,这个植物保护地在1956年对大众开放,并正式命名为“尼斯园”,并于1992年更名为“利物浦大学环境与园艺研究院尼斯植物园”。如果说这个植物园与意大利古老的植物园相比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就是它的功能区更加完备,贮存了更多更复杂的植物物种。这个植物园占地25公顷它包含了多个功能区,让人既包揽了绿色风采,又得到了更好亲近自然、更快认知植物世界的机会。那里的功能区主要包含:

首先是标本植物草坪,这里可谓是尼斯植物园的老底之一,因为这里在布尔莱年代,就开始向公众开放,这里有他们从各次探险中带来的高贵灌木种类,比如汤普森木兰、美丽马醉木甚至还有日本四照花,堪称植物标本之家。

其次是草本植物区。这个功能区经常会引进全新的、更富活力的长花期植物。常年展示着紫菀属植物如晚花紫菀、小白花紫菀和平滑紫菀的一些品种,当然这些植物必须更抗旱,更能适应尼斯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此外还有温室功能区,温室对于一个植物园来说也许并不足为奇,但是尼斯的温室可非同一般。这里的展区分为温带植物、热带植物和干燥区植物三个部分,提供了大量实例来显示出植物如何演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带和热带室中的植物大多为盆栽,定期更换,像鞘蕊花属、苘麻属、木槿属、金合欢属等温带特有植物,还有各种兰花、鸡蛋花属、秋海棠属等热带植物等都在这里茁壮成长,为此这个温室功能区成为了教育界的大明星,吸引了大量的师生来此亲近和认识自然。在1964年建立的蔷薇属植物园区内,有19世纪欧洲月季变种与中国变种杂交而成的娜赛特月季和波旁月季,有现代杂交品种香水月季和多花月季。绿叶青枝间托出朵朵鲜花,馨香沁人,这里是公众最喜爱的地方,漫游在突厥月季的花香中,你仿佛已经置身于梵蒂冈教皇的花园中。

我们今天介绍的,只是尼斯植物园的冰山一角,那里还有水园、杜鹃收集区、欧石南属植物园、台地园、岩石园和冬青收集区等多处功能区域,简直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地球植物家园。当然,尼斯植物园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静态的为植物们提供了家园,更值得赞赏的是,它的名声下,招致了相当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各种活动和组织,比如成立于1962年的“尼斯植物园之友”,除了进行各种募捐活动外,也为吸引大众参与到植物保护活动中来提供了平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