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植物园平面图
隋唐城遗址植来物园总占地面积自2864亩,园内建设了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万柳园、绚秋园、岩石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海棠园、桂花园、芳香园、丁香园等17个专类园区。其中,千姿牡丹园占地面积320亩,由百花园、九色园、特色园、科技示范园组成,共种植牡丹1200多个品种,同时通过置石、园林小品等艺术手法,以楹联、雕刻的形式,对赞美洛阳牡丹的诗词、典故等进行充分展示,丰富了牡丹文化的内涵,是目前全市牡丹品种最多、花色最全、文化氛围最浓的牡丹园。全园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总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在植物配置上以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形成南北园艺交汇、自然与规则共融、中外园林荟萃的大型植物园。
20多个休闲娱乐广场,形式各异、造型独特,与之相辉映的30多组亭台、廊架,既体现了隋唐时期建筑风格,又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占地12万平方米,堆山而建、绿岛点缀、奇石围绕的滴翠湖;3万多平方米湖泊、湿地和大片疏林缀花草地等组成的野趣水景园;1万多米长的水系明渠蜿蜒贯通、巧妙连接,既发挥了灌溉功能,又增添了植物园的灵秀之气,共同营造出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如诗似画的迷人景象。
『贰』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地理环境
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地理位置东经112°45'36″,版北纬34°64'21″,王城大道以东、权聂泰路以西、南临古城路、北接隋唐城北路的隋唐城遗址。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0.2℃。降雨量约630毫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
『叁』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园区规划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始建于2005年12月,
位于洛阳王城大道以东、里坊路以西、南临古城路、北接洛宜路的隋唐城遗址。总占地面积2835亩。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其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是一个集文物保护和绿化游玩为一体的植物园。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是由北京林业大学规划设计的,里面有牡丹园、百草园、海棠园、桂花园、梅花园等十七个专类园区。
听说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很大很漂亮,还不收门票,
就想去看看。
2月3日早上,提前40分钟到郑州火车站买了9点28分从郑州开往洛阳的4737次空调车的坐票奔向洛阳。车上很空,8车厢几乎没人,我找了车厢中间的一排三人座上躺下,11点半左右就到了洛阳。
在洛阳火车站有62路公交车真达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实在是太大,我从下午1点转到5点半钟也才转了一小部分,好多地方还没有转到。
在梅园中呆了很久,因为在那么大的植物园中,只有这里的一大片腊梅花绽放着笑脸,开得很棒。总想拍拍腊梅,这回可让我逮住了机会。
腊梅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名贵花木,似梅的花形和香气,花瓣如蜡质样冰肌玉质,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们带来生气。
『肆』 隋唐植物园在哪
隋唐植物园,即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始建于2005年12月,位于王城大道以东、洛龙大内道以西、南临古容城路、北接洛宜路的隋唐城遗址,是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城遗址文化为基础,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集科研、科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伍』 从洛阳西关到隋唐植物园坐49路路线图
公交线路:49路,全程约8.0公里
1、从洛阳西关步行约340米,到达洛阳不孕症医院站
2、乘坐专49路,经过10站, 到达聂属湾南站
3、步行约810米,到达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公交线路:34路,全程约9.9公里
1、从洛阳西关步行约520米,到达唐宫东路环城西路口西站
2、乘坐34路,经过14站, 到达王城大桥南站
3、步行约610米,到达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陆』 隋唐遗址植物园的三大区域分别是
没复有听说什么三个制区,虽然经常去,但是没有一次转完过,每次转着转着都找不到路了,开始找出口。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建设有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桂花园等17个专类园区。
植物园整体布局采用“一轴”、“四区”、“六线”、“二十八园”的结构。“一轴”即洛阳新区中心轴,与洛河北岸的电视塔遥相呼应;“四区”即山水园区、经营服务区、精品园区和生产区;“六线”为6条10米宽道路及50米宽的里坊绿化带;“二十八园”是指28个植物专类园。主要道路将保持和再现里坊格局;水系设计将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需求,同时将利用园址的自然高差,建造湖、溪、池、瀑等动静结合的水景。
『柒』 画出公园动物园或者植物园的平面图图画
如图, (1)用数对表示出下面景点的位置. 公园大门(1,1); 植物园(版11,8);动物园(4,10).权 (2)答:小明现在的位置是(6,8),我知道他在水族馆. (3)答:动物园在公园大门北偏东30°方向;水族馆在植物园的南偏西30°方向. 故答案为:1,1;11,8;4,10;北偏东30°;南偏西30°.
『捌』 隋唐遗址植物园从哪个门进去景色最好看
每个门进去风景都很好。
『玖』 植物园总平面图
都有的只能是植物园园长了....鸟瞰图可以去google earth 下载
『拾』 隋唐植物园的景点介绍
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总占地面积2864亩,园内建设了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万柳园、绚秋园、岩石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海棠园、桂花园、芳香园等17个专类园区。其中,千姿牡丹园占地面积320亩,由百花园、九色园、特色园、科技示范园组成,共种植牡丹1200多个品种,同时通过置石、园林小品等艺术手法,以楹联、雕刻的形式,对赞美洛阳牡丹的诗词、典故等进行充分展示,丰富了牡丹文化的内涵,是目前全市牡丹品种最多、花色最全、文化氛围最浓的牡丹园。全园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总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在植物配置上以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形成南北园艺交汇、自然与规则共融、中外园林荟萃的大型植物园。
20多个休闲娱乐广场,形式各异、造型独特,与之相辉映的30多组亭台、廊架,既体现了隋唐时期建筑风格,又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占地12万平方米,堆山而建、绿岛点缀、奇石围绕的滴翠湖;3万多平方米湖泊、湿地和大片疏林缀花草地等组成的野趣水景园;1万多米长的水系明渠蜿蜒贯通、巧妙连接,既发挥了灌溉功能,又增添了植物园的灵秀之气,共同营造出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如诗似画的迷人景象。
园内10米宽的十字形里坊路将2000多亩的一期建设用地分为A、B、C、D4个区,共有20多个专类园。
A区位于植物园东南部。此区中央是12万平方米的湖面,湖四周依次为万柳园、色彩园、丁香园、芳香园、桂花园等专业园。万柳园内浓密的杨柳树林给人带来清凉;色彩园以展现绚丽多姿的宿根花卉为主,自春至秋这里将花开不绝;桂花园、丁香园、芳香园则以芳香类植物为主,到了开花时节,这里将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B区位于植物园东北部,这里有岩石园、百草园、松柏园、月季牡丹园、木兰琼花园等。岩石园主要展示岩石及岩生植物,花中有石,石中有花;百草园内既有观赏性草花,又有药用植物,各种颜色的花儿编织成斑斓的色带,鲜花、草坪、绿树,一派生机盎然。
C区位于植物园西北部,主要为野趣水景园。这里以人工湿地为依托,集中展示各种水生植物,种植有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200多种。
D区位于植物园西南部,其中的中国园以中国传统园林山水骨架为基础,突出松、竹、梅、兰等传统园林植物特色,配以湖水山石,给人营造出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漫步其间,让人感到一抹清秀,一番幽雅。 千姿牡丹园位于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占地面积约21.8公顷,2008年4月牡丹花会前建成。园中共种植九大色系、1200多个品种27万株牡丹,芍药22个品种3000余株。整个牡丹园分百花园、九色园、特色园和科技示范园四个独具特色园区。其中,百色园又分为中原牡丹、西北牡丹、江南牡丹、西南牡丹和国外牡丹品种种植区,以种植牡丹品种多、百花齐放为特色;九色园占地3200平方米,呈八角形的九色台上分九层,囊括牡丹九大色系,每层一种花色,使各色牡丹在同一时期绽放,可一睹牡丹九色同献的盛景;特色园种植着株型最大和最矮的牡丹、花朵最大的牡丹、花色花型最奇特的牡丹、花瓣最多的牡丹、花型最丰富的牡丹、药用价值最高的牡丹等20余种;而科技示范园则以科学栽培技术,充分展示牡丹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最新的牡丹科研成果。
千姿牡丹园以独具特色的园林小品、珍奇置石等造园手法充分展示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及品种知识,并通过楹联、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我国历代赞颂牡丹的著名诗词典故。九色园内北宋文学家、著名诗人欧阳修的大型雕像,摘录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的相关内容,特色园入口处的一组文化墙,则展示了唐代宰相李德裕撰写的《牡丹赋》全文……2011年,在洛阳市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以“牡丹品种最多、花色最全、文化氛围最浓厚”的特点,荣获最佳牡丹观赏园称号。
此外,牡丹园内还收集有1100多首赞颂牡丹的诗词、500多个牡丹的传说,以雕塑、匾额、印章、古代书简、名家书法、文化浮雕墙等形式,通过园林小品、石刻艺术等方法在园中展现,体现出洛阳牡丹深厚的文化底蕴。 野趣水景园是专类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子,位于植物园的西北部,总面积133 800 m2,水域面积28 378 m2。设计时间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建成。
野趣水景园的总体规划
作为植物园中专类园区的一个区域,野趣水景园要与全园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一致,满足全园所要达到的功能——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遗址文化为基础,以文物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产业发展为前提,以科研、科教、生产、旅游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要求。
造园手法富有细节变化,充分体现自然野趣的风格特色,充分利用水系、地形与植物配置相协调,使园中的一切都统一在娴雅而和谐的气氛之中。同时运用山水画艺术风格,使园林成为立体的山水写意画,有形的自然山水诗。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围绕的大洲为重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木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不胜收,水中的荷花、睡莲、美人蕉等竞相开放,相映生辉。
一轴:通过贯穿水景园内的二级路形成与全园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水景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又实现了与整体植物园协调统一的连通。
水景园植物景观特色
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题,以洲、岛、渚等丰富的地形地貌,野趣自然的植物配置,分区域展示了各植物组合的野生、天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从而集中体现了耐湿、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在湿地水域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固岸护坡、洁净水质、哺育动物等大地之肾的生态功能。
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了原种的植物收集展示,还补充大量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配景,既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注意到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季相、色彩、质地等造景要素上全面提升植物园的观赏性,营造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优美园景和舒适的环境以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达到寓教于游憩休闲的目的。
占地12万平方米,堆山而建、绿岛点缀、奇石围绕的滴翠湖,增添了植物园的灵秀之气,共同营造出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如诗似画的迷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