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中国地质公园
㈠ 张家界门票价格2018,张家界门票全程多少钱
截止2018年,张家界天门山门票大约258元+3元保险。天门山文化底蕴深厚,有“武陵之魂”之称,更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它兼峰、石、泉、溪、云、林于一体,集雄、奇、秀、险、幽于一身,被誉为空中原始花园。
有亚州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云雾缭绕的天门仙洞,99道弯世界公路奇观(号称通天大道)、李娜别墅、鬼谷栈道、鬼谷兵盘、云梦仙顶、天门山寺、灵泉院、木石之恋等著名景点,此景区可按排大半天的游玩时间。
(1)张家界中国地质公园扩展阅读
张家界旅游不建议跟团旅行!跟过团的游客一般知道跟团游多是早出晚归,游玩辛苦,但是真正游玩的地方多是限时或者限量!
张家界因为是纯自然风光景区,且是大山,景点多,景区大!跟团为提高购物或者自费景点的时间,一般是选择压缩原有的游玩景点或者时间!这样就会走马观花的走景点,且很多经典的好风光是走不到的!
跟团游张家界会导致的结果是:游玩辛苦,但是游玩的景点又少!多半的时间是在购物或者去购物的路上!实在是与旅行的意义相违背!如果是人文景点,那购物和听讲解就能比较满足旅行意义!但是自然风光就不建议跟团了!
㈡ 地质公园概况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与湘西北中低山过渡地带的武陵山脉之中,为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区,归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武源区管辖,划入公园的面积有398km2,主要保护对象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质遗迹及其景观系列等。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中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是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它仅包括武陵源区辖全境。
1.地质公园地理位置与交通
公园分布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境内,地处中国云贵高原东部斜坡与湘西北中低山丘陵过渡地带的武陵山脉,地理坐标是-北纬:29°13ཎ″~29°27བྷ″,东经:110°18༼″~110°41ཋ″。距张家界市28 km,距湖南省省府长沙市320 km。1998年张家界荷花机场设立为国际航空港,焦柳铁路通过张家界市。张家界至长沙高速公路西段(张家界-常德)正在修建。
2.地质公园规模
公园面积398km2,其中特级保护区面积21.02km2,一级保护区77.63km2,二级保护区16.29km2,三级保护区139.54km2,发展控制区143.52km2。保护面积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4%,发展控制区面积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6%(图5-1)。
3.地质公园气候、水文及水资源
公园属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4~15℃。一年之中,以一月最冷,日均温度为1~5℃;七月最热,日均温度为23~27℃。五、六、十月潮温,七、八、九月干旱,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降雨量为1200~1600 mm,其中春夏(4~6月)降雨最多,秋季(7~9月)次之,冬季(12~2月)最少。平均无霜期240~300天。
公园水系发育,属澧水上游一级支流溇水的次一级支流索溪水系。该溪由西往东穿过公园区,于水绕四门以上称金鞭溪,至索溪峪后则称索水。因断裂抬升和侵蚀作用,在砂岩峰林区形成了激流深潭和大叠水,著名飞瀑有天悬百练、鸳鸯瀑、吊水岩以及紫草潭、跳鱼潭等。全区水资源总量为13.13万m3/d,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12.75万m3/d,占总量的97.12%,地下水资源在公园水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4.地质公园地质地貌概况
公园地处云贵高原东北边缘的武陵山区,区内以中山、低山为主,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公园西北部昆仑峰最高海拔1282 m,最低处公园东北部的吴家峪海拔230 m。地貌类型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主,次有岩溶地貌、侵蚀剥蚀构造地貌、河谷堆积地貌。
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发育于泥盆系云台观组和黄家磴组,面积86km2,集中分布于天子山短轴向斜的西南端和东西两翼,环绕向斜周围群峰如林,形态万千,峭壁直立,沟壑纵横。个体形态有方山、台地、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尤以峰林典型独特。规模宏大、景观丰富、类型多样的砂岩峰林及其组合,构成了公园最有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成为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一流自然地学景观区。
公园内岩溶地貌发育于公园天子山和喻家嘴向斜核部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地貌形态有漏斗、洼地、溶丘、石芽、石林、穿洞、溶洞、伏流、暗河等。溶洞以黄龙洞为典型,洞内景观引人入胜,洞穴迷宫、卷曲状钟乳石、鹅管、歪斜钟乳石,以及色彩绚丽、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精妙绝伦的滴水石,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石幔、石帘、石花等,是世界早已发现的溶洞中“石笋最集中、神态最逼真的地方”(引自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验收委员会高级顾问桑塞尔之语)。
㈢ 张家界游玩方案项目背景怎么写
第一部分、张家界市情介绍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年5月因旅游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
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六张烫金的名片”。
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首批入选的3个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武陵源地质公园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是全球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2010年武陵源核心景区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被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命名为“张家界地貌”。
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武陵源风景旅游区获评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9年武陵源风景区获评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张家界是湖南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美丽的名片和旅游的龙头。
开放的窗口。张家界口岸是国家一级口岸,荷花机场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国际机场,湖南两个国际机场之一。
迎宾的客厅。张家界是省外游客来湖南的重要目的地和境外游客来湖南的首选目的地。
美丽的名片。张家界拥有世界绝版的旅游资源,奇峰三千、秀水八百,被喻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旅游的龙头。张家界是湖南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张家界定位为湖南旅游的龙头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经过建市30年的发展,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城镇建设框架初步成型,湖南旅游的龙头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约占66.43%,白族约占6.45%、苗族约占1.62%,民族文化浓郁独特,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30多项,桑植民歌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界是革命老区和贺龙元帅的故乡。市域曾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四个区县均为国家一级“苏区”,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其中红军2万多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6万多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贺龙元帅的故乡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
张家界是武陵山区。处武陵山脉腹地,四个区县均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核心区域。
张家界是生态功能区。属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6%,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4处。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81种,建有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0。张家界大鲵、张家界椪柑、湘西黄牛、杜仲、茅岩莓茶等特产闻名遐迩。
张家界同时也是知名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武陵源风景区217.4平方公里石英砂岩峰林世界绝版,全市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等级旅游区18家),旅游交通便捷,有各类宾馆酒店近1000家(其中星级宾馆43家),床位6.36万张。2017年全市全年共接待游客7335.81万人次,同比增长19.41%;过夜游客3469.44万人次,同比增长21.45%;实现旅游收入623.78亿元,同比增长21.86 %。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旅游业是我市主导产业。
第二部分、张家界旅游资源
一、5A级景区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张家界核心景区,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大景区组成,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属砂岩峰林地貌,素以峰、谷、水、林、洞著称。
(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其间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称。主要景区有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和杨家界。
1黄石寨: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最著名的景区,素有“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之说。相传,张良师傅黄石公曾到这里炼丹,黄石寨因此而得名。黄石寨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部,为一巨大方山台地,堪称武陵源最美观景台。境内主要景点20余处。代表景点有天书宝匣、南天一柱、定海神针、天然避画、摘星台、五指山、金龟岩等。
2金鞭溪: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东部,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金鞭溪西汇琵琶溪、东入索溪,是一条曲折幽深的峡谷。两岸风景秀丽,景点目不暇接,代表景点有金鞭岩、神鹰护鞭、紫草潭、千里相会等。
3鹞子寨: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东部,以险著称,据说鹞子都难以飞过,所以取名鹞子寨。玉兔望月、老鹰嘴、指点江山、梭标峰、凌空惊魂、千山万壑、排山倒海等。
4袁家界: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北部,东邻金鞭溪、远眺鹞子寨、南望黄石寨。是镶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一颗明珠。相传后唐时期,黄巢起义失败后,黄巢手下有一袁姓将士躲避追捕在此隐居,并以自己姓氏命名这里为“袁家界”。代表景点有天下第一桥、迷魂台、后花园等。
(2)索溪峪景区
索溪峪景区以地貌多种和景类齐全而动人心弦,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连,北与天子山毗邻。主要景区有水绕四门、十里画廊、西海、百丈峡、宝峰湖和黄龙洞。
1水绕四门:位于索溪峪景区西部,原名止马塌,境内因有三条溪水分别从西、北、南三谷口流出,最后汇后索溪,故称水绕四门。代表景点有张良墓、四十八将军岩等。
2西海:位于索溪峪景区的西部,有“峰海”之称。峰海、林海和云海合一,即为西海之特色。主要景点有猴园、南天门、天台、无字碑、宝峰塔等。
3百丈峡:耸立于溪流旁,高约300米,长约800米。相传,明朝初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向大坤曾在此与官军交战达一百次之多,故又名“百仗峡”。代表景点有百丈峡壁、摩崖石刻等。
4十里画廊:位于索溪峪景区西北部。主要有寿星迎宾、转阁楼、采药老人、三姊妹峰等。
5黄龙洞:黄龙洞属典型喀斯特,享有“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中国最美旅游溶洞”。
6宝峰湖:为群峰环抱的人工湖,原名施家峪水库,因境内有宝峰山而更名。代表景点有宝峰飞瀑、高峡平湖、宝峰寺等。
(3)天子山景区
位于武陵源北部,因明初土家族领袖向大坤自称天子而得名,素有“峰林之王”的美称,东、西、南三面石峰林立,沟壑纵横。主要景区有石家檐、茶盘塌、老屋场、鸳鸯溪、黄龙泉、凤栖山。
1石家檐:位于天子山景区北面,代表景点有贺龙公园、御笔峰、仙女献花、武士驯马、战将台、神堂湾、上天子庙遗址等。
2茶盘塌:系天子山一台地,台地顶面平坦,周边悬崖绝壁。代表景点有大观台、一步难行、仙人桥、天子座等。
3老屋场:相传为向王天子旧居遗址。代表景点有天子峰、云中经、空中田园、神兵聚会等。
4鸳鸯溪:以瀑布众多为奇。代表景点有天子庙遗址、鸳鸯溪瀑布、六月飘雪等。
5黄龙泉:为高台地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代表景点有将军岩、城墙岩、和尚洞、黄龙泉等。
6凤栖山:为高台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代表景点有御书岩台、屈子吟、下天子庙遗址、凤栖山等。
(4)杨家界景区
杨家界景区东接张家界,北邻天子山,是武陵源四大景区中最后一个开发的景区。境内主要景区有香芷溪、清风峡。
1香芷溪:旧名箱子溪,因相传向王天子在此埋有金箱银箱而得名。代表景点有一步登天、空中走廊、乌龙寨、六郎峰等。
2清风峡:又叫龙泉峡,代表景点有天波府、龙泉瀑布等。
2.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门山是山岳型自然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城区南郊8公里,海拔1518.6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山,也是张家界的文化圣地,被尊为“张家界之魂”、“湘西第一神山”。张家界火车站和张家界荷花机场座落山前,高速公路直达。
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三国时期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将嵩梁山改名天门山,山下置天门郡,也就是今天的张家界市。
二、4A级景区
1.黄龙洞旅游区
黄龙洞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精品景点,堪称绝世奇观,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现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洞体共分四层,洞内有著名的迷宫、龙舞厅、响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龙宫六大精彩景区。整个洞内洞中有洞,楼上有楼,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规模之大、钟乳石之多,形状之奇,在国内外溶洞中极为罕见,被中外溶洞专家誉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
2.宝峰湖旅游区
宝峰湖景区属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距武陵源区政府1.5公里,距天子山8公里,距黄龙洞8公里,整个景区占地4107亩,主要由鹰窝寨、宝峰湖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位于景区东南部的宝峰湖因其位于山顶之上而尤为著名,整个湖面面积15公顷,湖长2.5公里,平均水深72米,最深处达到119.5米,被誉为“世界湖泊经典”。
3.贺龙纪念馆
贺龙纪念馆坐落在洪家关贺龙故居对面的马颈塔,距桑植县城13公里,与贺龙故居、贺龙桥成倚角状,是由天龙溪、玉泉河、鱼鳞溪三水环绕酷似葫芦形的半岛,四周有陈家山、韦家山、王家山、泉峪山和枫香山5条葱茏山峦,宛如5条蟠龙聚首拱卫该地,俗称“金线吊葫芦”、“五龙捧圣”的风水宝地。
馆舍由八个展厅组成,陈列着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体育事业奠基者、国家军队重要领导人、贺龙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展厅几大块内容。
4.土家风情园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南倚天门,北靠澧水,永定卫末代土司覃纯一被朝廷封为世袭千总后建造,距今近三百年历史,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土司城占地120多亩,集吊脚楼群,走马转角楼群为一体,是土家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凝聚地。城内遗存着大量的珍贵文物,素有“南方紫禁城”之称。2002年建筑奇观“九重天吊脚楼”和“千人茅古斯”一并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2003年被列入了国家AAAA级景区、张家界旅游精品线路。是来张家界考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艺术界人士的必到之处。
5.江垭温泉度假村
江垭温泉泉水清澈碧透,泉水出口温度常年保持在54℃左右。据权威机构检测,江垭温泉水富含镁、钙、锌、硒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镁的含量高达5.35,是普通地表水的5倍以上。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也是生物机体中含量较多的一种正离子,在细胞内的含量仅次于钾离子而居第二位。
6.张家界·大峡谷旅游风景区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的张家界大峡谷4A级景区内,兼具景区行人通行、游览、科教、蹦极和舞台的功能。由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的世界著名设计师Haim Dotan(渡堂海)作建筑设计。大桥为空间索面悬索桥结构形式,跨度430米,横跨整个大峡谷,桥面距谷底的相对高度约300米,桥宽6米,主梁全长375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桥中心设有全球最高蹦极台和滑索平台。
7.万福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
张家界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村地处中国温泉之乡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境内,是融中华福文化与温泉沐浴养生文化和温泉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
万福温泉属天然自涌温泉,清澈碧透,常年恒温53℃,富含偏硅酸、氡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天然矿物质,既可直接饮用,又有医疗保健作用,据权威机构检测,万福温泉是中国最大的氡温泉资源。
8.溪布老街旅游区
溪布老街是张家界人文景点中唯一的国家级4A景区,集非遗传习所、传承工艺、非遗传统民俗文化展演、老戏园、美食老字号餐饮、传统手工小吃街、高端休闲客栈、水上酒吧等为一体。是大湘西地区最大的非遗文化体验、传承、创新基地。
溪布老街北临景区主干道武陵大道,南依索溪河,西距核心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仅800米,南距5A级景区宝峰湖仅600米、东距5A景区黄龙洞30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其周围800米半径内聚集近4万张床位。
三、3A级景区
1.军声画院
张家界军声画院本着“纯朴、自然、创新”的文化理念,将艺术与市场相结合、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之路,已成为张家界乃至湖南的一张艺术名片。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创新探索,画院已经形成了独特且具有标志性的艺术风格,研制出了屏风系列、门窗系列、窗帘系列、陶瓷系列、框式系列、瓦片系列等不同规格和不同形式的砂石画系列产品逾千种,年生产本土及外埠各类题材砂石画上万幅,并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具有“环保画种”、“绿色画种”的美誉。
2.老道湾旅游区
老道湾因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智圣鬼谷子在此练功修行,收徒传道而得名。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山西北峡谷,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以独有的自然峡谷风光观赏及娱乐游玩项目著称:景区内飞瀑幽潭(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湘西地区最大的天然瀑布群),峡谷风光旖旎,负氧离子含量峰值可达20万/立方厘米;世界名贵花卉齐聚,打造“七彩老道湾”,高山滑索、滑道,山泉活水冰爽水世界,民俗风情酒吧街,浪漫树屋客栈,阳光玻璃度假酒店,国际房车、帐篷营地等。
四、红色旅游景区
桑植县洪家关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
桑植县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纪念馆)
桑植县桥自湾廖汉生故居
武陵源天子山贺龙公园(贺龙铜像、贺龙陵墓)
永定区湘鄂川黔根据地纪念馆(湘鄂川黔革苏维埃纪念馆)
五、旅游风情镇
永定区王家坪镇、武陵源区天子山镇、桑植县利福塔镇
六、乡村旅游
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永定区王家坪镇关水坪村、永定区罗水乡龙凤村、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桑植县利福塔镇苦竹河村、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桑植县官地坪镇杜家坪村
七、经典户外旅游线路
1.槟榔谷:槟榔谷位于永定区罗塔坪乡,是驴友对该乡户外线路的统称。罗塔坪乡地处永定区西南边陲,东临温塘镇,北靠青安坪乡,西与湘西州永顺县接壤。离张家界市区56 公里。罗塔坪乡的槟榔坪村、一湾水村、盐井村、黄土界村、四官峪村、罗塔坪村、太平村、水田坪村、瞿家包村9个村落连成一圈,圈内便是槟榔谷户外旅游的活动范围。槟榔谷著名景点有星之谷、迷洞、天使之城、槟榔孔、黄土界山脉、“草泥马”峰、驻马溪、双峰岩等。
2.七星山:七星山位于永定区天门山境内,与天门山、熊壁岩、崇山三山毗邻,海拔在1500 米以上,七星山顶部为一巨型丘陵台地,期间分布大小山头有百余个,尤以七座山峰海拔最高,并呈“北斗七星”模式分布,七山亦按七星命名。
3.红河谷:红河谷位于永定区天门山镇,是堡子界林场脚下的一条溪谷,原名山羊溪,因溪中多红石头,当地人又称之为红岩溪。 整个溪谷植被茂盛,葱翠欲滴、阴翳蔽日。是一处寻幽避暑胜地。
4.崇山: 崇山位于永定区后坪镇,与天门山相连,东以仙人溪与天门山为界,西南涉及永顺县境。面积约23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 米。山顶部较宽平坦,面积约4 平方公里,耕地3000 余亩。昔有驩兜冢于此,《大清一统志》载:“崇山绝顶有巨垄,传为驩兜冢”。其山顶今存驩兜墓、驩兜屋场、驩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驩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
5.清风峡:清风峡地处武陵源区中湖乡野溪铺村,峡谷全长5.8 公里,峡谷中除了当地乡民就地取石材、逐年垒砌而成的简易游道和一处似土家院落般的游客服务点和露营营地,几乎没有人工雕凿的痕迹。盘绕于石壁上的千年古藤,外界罕见的五色高山杜鹃,峡谷两侧峰随路转的峰墙峰林,落差约70 米倾泻而下的龙泉飞瀑都是这里的独特景观。清风峡内有大批特色客栈集中地,是万千自驾、背包游客享受慢旅游时光的好去处。
6.鹞子寨:鹞子寨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东北部,原名竭功山,因地势险绝,人迹罕至,是鹞鹰繁衍生息之地,被称为鹞子寨。鹞子寨海拔1050米,山顶为一狭长台地,面积约11.6公顷,山顶南北长1400多米,东西宽100米左右,是一座东、北、西三面绝壁的凌空观景台,寨周围峡谷幽深,奇峰如林,溪涧如带,植被繁茂。是森林公园内游览线路最长,游览区面积最大,景点最多,最为奇险,最具有原始风貌的景区,以险、奇、雄、野而著称,是户外徒步的最佳之地。鹞子寨游览线已开辟了百应谷、珙桐湾、花香峪三条上下山游道和鹞子寨环寨及青松岭两个山顶游览区,开发了100多个景点和观景台,其中玉兔望月、老鹰嘴、指点江山、梭标峰、凌空惊魂、千山万壑、排山倒海等景点堪称奇绝。
7.宝峰山:宝峰山,又名宝凤山, 位于武陵源协合乡,海拔1212.4米。四周围都是悬崖峭壁,仅有一条山径可登峰顶,沿途有穿岩屋、云盘岩、风头山,滴水洞、宝峰寺、五华山、狮子山、红岩屋、箱子岩等景点,主要旅游方式有登山、徒步和摄影等,是一块尚待探秘的处女地。
8.八大公山:八大公山位于桑植县西北部,西与湖北的宣恩、鹤峰两县毗邻,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区组成,面积4.49万公顷,海拔自346 米到2003 米。八大公山是澧水的发源地,是省境内亚热带最完整、面积最大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八大公山距张家界市区140公里,桑植县城89公里,经张桑、桑鹤、桑龙公路均可达。是集自然保护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科考探险、避暑休闲的旅游风景区,被称为“湖南最佳避暑圣地”。
9.四十八寨:四十八寨位于慈利县东部广福桥镇,地处慈利、桃源、石门三县交界地带,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境内有120多座形态各异的奇秀山峰,传说闯王李自成在此建立联明抗清根据地时,依山就势建了48座雄伟山寨,并在山寨周围拦关设卡造36宫、72殿,劈山移土建造近万亩军粮梯田。如今,还存有不少遗迹。
八、主题博物馆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张家界(中国)大鲵生物科技馆、张家界市博物馆
九、旅游文化演艺剧场
《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魅力湘西》、《烟雨张家界》
以上可以作为你的参照资料。
㈣ 张家界地质公园就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吗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同是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潘英
㈤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说明关系
森林公园只是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㈥ 张家界地质公园构造形迹与景观地貌
张家界地质公园包容了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桥石门、嶂谷沟壑、岩溶台原、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组合了规模恢弘、气势磅礴、千姿百态、深奥奇特、变化莫测的地貌景观,其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的系统性与该区的构造演化和构造变形密切相关,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综合演化的结果,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一、古生代海相沉积为景观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张家界地质公园的峰林、方山台寨、天桥石门、嶂谷沟壑景观主要发育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之中,其分布受控于泥盆系石英砂岩的展布。岩溶台原、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景观发育在三叠系灰岩之中。古生代的海相沉积不仅为景观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地层中的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也是很有意义的地质遗迹。
二、燕山期构造变形为景观地貌的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
张家界地质公园的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桥石门、嶂谷沟壑景观均受研究区的垂直节理控制,景区绝大多数峰林、方山台寨和嶂谷沟壑的边界都是节理面(图3-20~图3-22),或者沿节理面发育而来。从前面对研究区节理的初步统计分析来看,研究区主要发育3组垂直节理。从节理与木耳山-向家溪背斜的关系来看,这些节理与背斜构造为同期产物,也主要形成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因此,可以说燕山期构造变形奠定了该区景观地貌的构造基础。
图3-20垂直节理面组成的峭壁面
图3-21节理面形成的孤峰
三、新构造运动的隆升、侵蚀塑造了该区的地貌景观
1. 夷平面与景观地貌形成时代
张家界地质公园发育两级夷平面,山顶面海拔为 1300 ~1100 m ( 图 3-23) ,宽谷面海拔 1000 ~800 m。园区的主要景观发育在宽谷面之下的 V 形谷中 ( 图 3-24) 。V 形谷的谷底一般海拔为 400 ~500 m,切割深度 200 ~400 m,谷底宽一般 10 ~ 50 m,最宽 100 m,如金鞭溪、琵琶溪、龙尾溪等。山顶面相当于华北的太行期夷平面,形成时代约 23 Ma。宽谷面相当于华北的唐县面,估计形成时代为新近纪末—第四纪初,约 2 Ma 左右。也就是说,张家界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是新近纪以来的产物。
2. 地貌景观形成与演化
在距今约 23 Ma 左右的古近纪末,研究区处于相对稳定阶段,风化作用侵蚀夷平逐渐在张家界地区形成一个夷平面———山顶面。新近纪阶段,地壳进一步缓慢抬升,河流下切,至新近纪末趋于稳定。河流开始由下切为主逐渐转变为以侧蚀夷平作用为主,即进入宽谷夷平阶段,在山顶面逐渐形成一些 U 形宽谷。
新近纪末宽谷侵蚀之后,构造抬升增强,伴随着相对暖湿的气候条件,引发了新的河流切割作用。这次下切导致了宽谷夷平面被切割侵蚀而解体。河流从宽谷面下切了 200 ~400 m 左右,形成了嵌入 U 形谷或盘状谷中的 V 形峡谷或隘谷。
图 3-22 垂直节理形成的峰林
图 3-23 张家界地质公园山顶夷平面
图 3-24 张家界地质公园山顶面、宽谷和 V 形谷
在河流下切过程中,研究区发育的 3 组垂直节理,为水流下切提供了便利和空间,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沿节理面侵蚀,而地表水与地下水沿节理面的侵蚀进一步促进了节理面的开裂。在泥盆系砂岩中,当风化与侵蚀形成悬空面时,沿垂直节理面的崩塌作用往往形成垂直陡壁、孤峰和峰林,控制了张家界地区成景微地貌的形成。
在三叠系灰岩中,水流沿节理缝流动、溶解,在地表形成溶沟、溶槽,在地下逐渐形成空洞、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地下水溶解的钙质在溶洞中堆积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 图 3-25) 。
图 3-25 张家界龙王洞岩溶地貌景观
综上所述,张家界地区的成景地貌是在古生代海相沉积的物质基础上,在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背景下,经新近纪两个阶段夷平与下切过程逐渐形成的。成景地层是古生界泥盆系砂岩,控制景区微地貌形成的构造变形是 3 组近垂直的节理。
㈦ 张家界地质公园构造形迹及统计分析
张家界地质公园位于木耳山-向家溪背斜东南翼靠近核部一侧(图3-1)。园区构造形迹主要为木耳山-向家溪背斜和三组垂直节理,局部发育一些小褶皱(图3-2)。
图3-1张家界地质公园构造图
一、木耳山-向家溪背斜
木耳山-向家溪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层是下志留统龙马溪群,两翼依次为中志留统罗惹坪组,中泥盆统小溪组、云台观组,上泥盆统黄家磴组、写经寺组,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大隆组,下三叠统大冶群,中统嘉陵江组、巴东组,上三叠统和中侏罗统。
背斜轴线呈S状弯曲,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向。由西南向北东,在黄官塔一带呈北北东向延伸,到陈家湾后逐渐转为北东东向,中坡附近轴线又转为北北东向延伸,至粟垭界附近再转为北东向,到水塘背斜核部被断裂破坏,其后轴线由划子溪大致成北东向延伸至湖塌而倾伏封闭。
背斜脊线呈波状起伏,南段核部地层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群,粟垭界附近似有倾没之势,核部地层为下三叠统大冶群,随后脊线又升高,北段核部出露中、上泥盆统。
背斜轴面南段在陈家岭至中坡附近向北西歪斜,西北翼岩层倾角多在40°左右,东南翼一般为15°~25°。北段轴面正常,两翼岩层产状基本对称,倾角一般为40°~55°。大堡山附近因断裂影响,东南翼岩层倾角变大,向家溪附近因断裂造成南东翼岩层向北北西方向倒转,褶皱较紧密,为线状褶皱。
图3-2薄层灰岩中的小褶曲
图3-3张家界地质公园节理极点等密度图
二、园区节理
张家界地质公园园区广泛发育3组垂直节理(图3-3,表3-1),第一组走向北东-南西,第二组走向北西-南东,第三组走向近南北。3组节理倾角基本上都在80°以上,极少数倾角较缓的节理倾角也在60°以上。3组垂直节理相互切割,控制了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地形地貌的演变。但在张家界地形地貌的演化过程中,各个景点往往主要发育两组节理,各个景点地形地貌的演化也主要受其中两组节理控制。
表3-1张家界地质公园节理产状统计表
续表
在张家界天下第一桥景区近水平的厚层砂岩中发育两组垂直节理(图3-4~图3-7),一组走向NW—SE,另一组走向NEE—SSW,两组节理倾角均超过80°,近直立。在两组近垂直节理的切割下,近水平的厚层—块状砂岩被切割,形成垂直裂缝,沿两组垂直节理的侵蚀作用形成垂直的峭壁、岩柱;随着风化作用的持续进行,下部岩层坍塌,形成天然石桥。
图3-4天下第一桥景区垂直节理
图3-5天下第一桥景区
图3-6天下第一桥景区节理产状统计图
图3-7天下第一桥景区节理极点等密度图
在张家界金鞭溪景区,发育3组垂直节理(图3-8~图3-10),第一组走向NEE—SSW向,第二组走向NWW—SEE向,第三组近SN向。
在黄石寨景区,控制黄石寨周边地貌景观的节理主要有3组(图3-11~图3-13),最发育的是近东西向的一组垂直节理,其次是NE、NW向两组垂直节理。沿3组垂直节理的风化、侵蚀,控制了黄石寨景区周边的峭壁、悬崖。
图3-8金鞭溪景区峰林面的垂直节理
图3-9金鞭溪景区节理统计图
图3-10金鞭溪景区节理极点等密度图
图3-11黄石寨景区峰林与山顶面
在百丈峡景区,近水平的浅红色块状砂岩中发育主要发育两组节理(图3-14~图3-16),一组走向NE—SW,另一组为NW—SE向。两组节理切割岩层,沿两组节理缝的追踪风化侵蚀,控制了峡谷地貌的形成演化。
图3-12黄石寨景区节理统计图
图3-13黄石寨景区节理极点等密度图
图3-14百丈峡景区垂直节理面的擦痕
在百龙电梯附近发育3组垂直节理(图3-17~图3-19),一组走向NW—SE向,第二组近SN向,第三组NEE—SWW向。3组节理相互切割,将岩层切割成一个个柱状块体,沿垂直节理缝的破坏,加剧了岩石的风化侵蚀,逐渐形成陡崖,在侵蚀和崩塌作用的联合作用下,最终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岩柱,形成峰丛地貌景观。
图3-15百丈峡景区节理统计图
图3-16百丈峡景区节理极点等密度图
图3-17百龙电梯旁边发育的垂直节理
图3-18百龙电梯附近节理统计图
图3-19百龙电梯附近节理极点等密度图
㈧ 张家界景区门票多少钱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价:245元+3(保险)三天有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周票价:295元+3(保险)七天有效;黄龙洞门票价:100元;宝峰湖门票价:96元。张家界风景区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部,公园管理处驻锣鼓塌,距张家界市城区32公里,距武陵源区人民政府驻地约28公里,均有公路通达。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地域古属朝天山,因明崇祯邑人张再弘“蒙恩赐团官”设衙署于此而得名。也曾称张家界为马鬃岭。1958年建立国营张家界林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世界自然遗产》;2004年,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首批5A级风景区。
㈨ 张家界地质公园和稻城亚丁哪个地方好耍
两个地方是不同的景色,“看山张家界,看水九寨沟”,稻城亚丁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在这里可以感受藏文化,看到雪山、高原湖泊、草原、森林等,景色非常的美,特别是能近距离观看稻城亚丁的三座神山,非常的震撼,如果是我会选择去稻城亚丁。
㈩ 张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的景区开发
张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质景观资源,经开发利用已形成四大地质旅游景观区。即天子山地质旅游景观区、索溪峪地质旅游景观区、张家界地质旅游景观区与杨家界地质旅游景观区。各景观区的特色概述如下。
1.天子山地质旅游景观区
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地貌区西北部,面积5473公顷。境内中部高、四周低,海拔800 m以上,为下二叠统石灰岩分布区。800 m以下属厚度很大的石英砂岩层。最高峰为天子峰,海拔1262 m,面北而峙。立峰凭眺,但见台地错列,石峰嶙峋,云雾缭绕,峰、峡、瀑、林遍布于千沟万壑中。山顶、山腰台地突兀凌空,多达60余处,交错伸延,是天然观景台,已开发石家檐、茶盘塌、老屋场、鸳鸯瀑4个小景区,尚有凤栖山、黄龙泉小景区待开发。
2.索溪峪地质旅游景观区
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地貌区东北部,面积17200公顷。景区呈盆地状,四周高、中间低,山、丘、川多种地貌并存,峰、洞、湖融为一体。峰秀、谷幽、水碧、洞奇为其景观的主要特征。已开发西海、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观音洞等8个小景区。另有白虎堂、一线天、天家峪景区待开发。
黄龙洞是索溪峪景区中最具特色并最具美学价值和科普意义的地质遗迹。黄龙洞规模宏大,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美国肯塔基州的猛犸洞一样,内有上下5层,2层水洞与3层旱洞,错落相通。洞中支洞错列,结构复杂,总长度达30 km以上,跻身于世界超级长洞之列。已探明有13个大厅、96条走廊、3处瀑布、1条阴河。洞中最宽处达200余米,最高处51 m。5个结环式厅堂,层层相叠,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尤其龙宫,宽阔如穹庐广厦,宫内1700多根石柱岿然耸立,犹如石林,蔚为壮观。洞中阴河,长2000余米,最深处30 m,最宽处50 m。天仙水洞中瀑布,飞瀑悬空60 m,珠飞玉溅飘忽如帘。洞内有迷宫、响水河、天仙、天柱街、龙宫等六大游览区。黄龙洞位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区,为戴帽式岩溶丘陵。洞中岩溶类型齐全,被联合国世界遗产验收委员会高级顾问桑塞尔先生赞叹黄龙洞为“是我所见到的溶洞石笋最集中、神态最逼真的地方”。
3.张家界(森林公园)地貌景观区
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地貌区南部,面积4810公顷,境内峰密岩险,谷深涧幽,水秀林碧,云雾缭绕。集雄、奇、幽、野、秀于一处,汇峰、谷、壑、林、水为一体。有金鞭溪、黄石寨、琵琶溪、腰子寨、沙刀沟、袁家界6个小景区,共开发景点90多个。有标准石板游道6条,车行游道2条。
4.杨家界地貌景区
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地貌区西北部,面积3400公顷。景区属峰林峡谷地貌,景观雄浑、险要、清秀、幽静、原始。境内沟壑纵横,溪水长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95%,最高峰海拔1130 m。
公园管理及保护现状
(1)张家界武陵源地质公园的管理法规基本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同和全面执行,张家界管理局的责任与权益得到尊重;公园的功能和效益全面体现,旅游业的收入提供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农村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所需资金,历史上遗留的采矿采石迹地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步恢复。
(2)公园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湖南省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地。张家界是游客在湖南的首选旅游地之一,是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公园的保护开发已纳入湖南省、张家界市二级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种相关的专项规划,确立了张家界永续保护的地位和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已在原来观光旅游、地质科考、民族风情旅游等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农村旅游等,扩大了旅游业的受益面,可全面保护张家界公园珍贵的地球遗产资源。
(3)张家界的旅游开发虽然造成了旅游垃圾、生活污水的增加和部分外来物种的带入,但未造成大的危害。随着对旅游景观的保护与对旅游环境重要性的意识的增强,旅游景点正在实行环境容量控制。当地环境保护机构对环境的定监测报告表明,公园的生态环境有了改善,森林地有所增加,并得到有效的保护;大气、水质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