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园大全 »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发布时间: 2021-01-13 15:10:37

❶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介绍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总面积304.02平方公里,其中主景区面积102.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天柱山在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因此天柱山又名皖山,是安徽的源头山。1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著称,有花岗岩美景,也有世界级地质遗迹,与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禅宗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人文景观融合辉映。

❷ 现在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要门票

天竺山是不收门票的,风景区很大,所以园区内设有观光车,30元。想自己随便走走的话就不用钱了。

❸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现在要门票吗,急!!

免费,不用门票;

厦门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厦门市郊区西北部的国营天回竺山林场内,距厦门答市区36公里,离漳州35公里,福漳高速公路从南侧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天竺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65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6.8%;乔木层树种以马尾松为主。

区内山峰连绵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灵旗海拔916米。景区总面积26.51平方公里,距厦门市区36公里,离漳州35公里,至集美区、海沧区仅十多公里。

(3)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扩展阅读:

地形地貌

景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体为博平山支脉,大致成东北至西南走向,山峰连绵起伏,大多在海拔700米以上。山体上部陡峭,悬崖峭壁众多,下部为鸡爪形,地势较平缓,地形复杂多变。

气候特点

气候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3.1℃,一月平均气温0.4℃,极端最低气温-14.5℃,七月平均气温25.4℃,极端最高气温39.8℃,≥10℃的积温4143℃,无霜期207天,年均降水量709毫米,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9.0%。

具有“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多风,秋季潮湿多雨”的特点。

❹ 厦门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指南


景区内车行道已抄基本形成。
厦门首条“藏身”于森林公园之中的绿道,也是厦门首条位于风景区的绿道。
天竺山的自行车道全长约20公里。而天竺山绿道,在天竺山景区防火道和环湖木栈道的基础上建设,全长约35公里,配套3个休息换乘点和1个驿站。
天竺山的绿道连接景区湖景、鸳鸯溪谷、玉兰幽谷、观景台、龙门寺和真寂寺等,几乎囊括了景区主要风景点。今后市民到天竺山,只要骑自行车就可以轻松穿梭在各大景点之中。 公交
乘坐805路公交车到【天竺山东门站】下车;或乘坐804、814路公交在【天竺山公园站】下车。
铁路
厦门是闽南地区交通枢纽,有多班直达车次。可先到厦门站,再换公路交通到达。
公路
距漳州35公里(324国道),路面为四车道沥青;距厦门(满 市区36公里(途径灌口),路面为四车道沥青或水泥:96年底建成的福厦漳高速公路从旅游景区一侧通过,每日有多班往返于三地的客运班车经过公园门口。
水路
厦门海运发达,与沿海内陆主要客运码头均有客轮相通。
航空
景区距厦门高崎机场30公里。该空港每日都有2一个航班直飞任何一个省会以上城市。

❺ 陕西天竺山有哪些景点

陕西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 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最为壮观的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向开铺展弥散,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 天竺山
,好似“水漫金山”。东西侧壁立万仞,壁上碥道,皆人工凿成。人称“阎王碥”。西侧碥上有铁索,险峡处有独木桥;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两壁对峙,仰望青天一线,藤蔓交接,绿荫翳天,一溪南泻,水声如雷,大有一夫挡道,万夫莫开之势。陈鲁斋先生《登天柱山》诗曰:“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李先念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❻ 天竺山在哪里 哪里的风景怎么样 好玩不

陕西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 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最为壮观的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向开铺展弥散,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 天竺山
,好似“水漫金山”。东西侧壁立万仞,壁上碥道,皆人工凿成。人称“阎王碥”。西侧碥上有铁索,险峡处有独木桥;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两壁对峙,仰望青天一线,藤蔓交接,绿荫翳天,一溪南泻,水声如雷,大有一夫挡道,万夫莫开之势。陈鲁斋先生《登天柱山》诗曰:“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李先念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陕南仙境天竺山
位置
天竺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镇。
历史
山阳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先念率领的中原部队突围到陕南后,曾在山阳的三官殿、三槐、长沟口等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多次激战,许多革命英烈鲜血洒在长沟,忠骨埋在山阳。
气候
长沟镇地处鹘岭南麓,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山地占96%,土壤以黄沙土为主,气温属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海拔为800—2074米,年平均气温为10℃—13℃,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无霜期200天,属高山气候区,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河谷阳坡为一年两熟,盛产药材、柿饼、核桃、板栗、柿子酒、腊猪肉、竹编制品、火纸等。
人文自然景观
山阳有人文、自然景观多处,其中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旧址2处,革命烈士陵园3处,古洞、庙宇多处,古树名木多株。天竺山是陕西道教胜地之一,目前山上道观有铁钟等5处,男女道徒30余人。1992年11月被陕西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山阳县天竺山森林公园”。2003年经省林业厅批准,成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面积1058公顷。山上以华山松天然次生林为主,各类树木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动物有豹、蟒、林麝、獐子、锦鸡、鹿、果子狸等珍稀动物几十种;还有十里香、天麻、灵芝、三步还原丹、草蝉蛹等几十种天然名贵药材。山上劲松苍翠,林海茫茫,壁立万仞,奇峰叠出,涧出天表,庙古洞幽,烟岚迷离,有各种大小不同240余洞,可游览点60余处,其中有12峰、3井、6岩、9处宫观等名胜。古今名人占籍、传道、观光者众。民间关于天竺山的传说和故事非常丰富,还有许多赞颂天竺山的诗文传世。宋代邵雍写天竺山“一簇烟岚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清朝僧人超古写天竺山:“山势崔巍凌碧汉,层层脚下乱云披……斯时徒具摩天手,摘得星来付与谁”。清末科拔贡陈愈愚写天竺山“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与问天公……” “石峡线天”的七里峡,位于长沟镇南边,景区有三里峡、七里峡两段。东西两山壁立万仞,傲然对峙,峡中最窄处观天一线,峡中有道教活动地祖师洞,还有焦赞洞、孟良洞等多处,奇景有江心鱼推磨,杨八姐蹬石等,游记诗文颇多,较著名的是清同治年间举人张映辰所写的《七里峡》:“分驰两峡走云连,仰面惟窥一线天。谁遗五丁通鸟道,飞泉如雨雨如烟”。 天竺雄峰、石峡奇观、神秘道教、丰富特产、古朴方言、淳甜民情等等,都将是长沟镇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发展的丰厚资源和依托所在。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长沟镇这个天竺脚下的深山闺秀必将“千呼万唤始出来”,以它原始、神秘、古朴但又文明、进步、时尚的秀色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特产交通
天竺山森林公园,北距西安市210公里、商州市91公里。去天竺山旅游,可由西安火车站对面陕西省西安汽车站乘车,3个多小时可到。然后由山阳汽车站乘坐山阳-----法官的班车,从僧道关口下车,约往里走2.5公里左右。西安---合肥铁路已动工兴建,建成通车后,可乘火车在商州站下车,再换乘汽车前往,旅游交通更为方便。九眼莲、魔芋、龙须草制品、核桃、板栗,为游人提供购物选择。 现商(州)漫(川)高速已经与2010年初通车,可在西安乘坐西安---山阳班车(全程2.5小时左右),完了从山阳汽车站乘坐山阳---法官班车从僧道关出道口即可(0.5小时左右),预计从西安到天竺山森林公园近3小时可到。从南上可从湖北境内的武汉走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到漫川关再往西安方向走十几公里即到天竺山服务区,附近有出口可进山。 天竺山森林公园附近有农家乐、宾馆等,确保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历史由来
据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记载,早在东晋时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即在本县境内的馒头山隐居修道。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境内)人,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之前,曾到豫、荆、襄等地游历,而山阳又距豫南、襄阳不远,所以,他到过馒头山是有可能的。民国十八年刊本《增修山阳县志》卷一亦写道,“羊仙洞在馒头山,昔人于此得道飞升,传云即葛洪也,入罗浮山去。又口头东十里,有深洞,碑记‘葛洪修炼处’。 唐时的著名高道罗公远曾在天柱山修道。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卷一《古迹》记述,“天柱山 ,一名天竺山,唐罗公远、宋邵康节(邵雍一引者注)皆隐于此。”[2]罗公远,又名思远;鄂州(今湖北境内)人,一说为彭州九陇县(今四川境内)人,《太平广记》卷二十二、《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十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五均有其事迹。如:《太平广记》中《罗公远》条记述,公远自幼好道术,唐玄宗亦酷好仙术,有一次玄宗与张果、叶法善手中各握棋子,未让公远看见而要他猜各人手中之物,公远以无物相告,二人张开手,均无棋子,原来棋子已在公远手中;还写道,开元年间又一次中秋赏月,公远以拄杖为桥,请玄宗同登月宫,听霓裳舞曲。这些记述颇多神异,难免有小说家言或传说。其中亦有颇具哲理之言,如玄宗请公远教其长生之术,公远对曰,“我命在我,非由于他,当先内求而外得也,刳心减智,草衣木食,非至尊所能。”[3]这段话反映了罗公远对道教养生的真知灼见,他重申了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观,指出要长生久视,应先内炼而非外求,清心寡欲、草衣木食的艰苦修炼,帝王是做不到的,言外之意,帝王的生活如果不改变,要想长生是不可能的。罗公远有著述传世,《道藏》中收有《真龙虎九仙经》二篇,罗公远、叶静能注。叶静能亦为唐玄宗时的道士,以擅长符箓请神役鬼、驱邪治病、兴云致雨等奇术深受玄宗宠信。罗公远、叶静能在《真龙虎九仙经》注中写道,“夫金丹大药,皆在冥心。心若一着,无有不成。若蒙至人传诀,依法修之,切在戒慎分明,静室息诸事,想恍惚之中有神曰灵冥也,炼五脏气方成大道。故《道德经》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4]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修炼在当时由外丹向内丹转变之端倪。 据山阳地方志记述和当时老道长口传,唐末宋初大名鼎鼎的高道吕洞宾亦到过天柱山 。《山阳县志》卷一《古迹.仙人龛》记载,“相传吕纯阳、韩湘子游憩于此,故名。”[5]同卷《古迹.天柱山 》亦记述,“又传吕洞宾曾多次于此山,有摘星岩、摩天岩、净瓶峰、雷神洞。”[6]八仙的故事使吕洞宾、韩湘子在我国民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考察,吕洞宾、韩湘子均有其人,但韩湘子系唐朝官员,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侄子,而韩愈确有族侄,颇有道术。 吕洞宾是唐宋内丹道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人物。洞宾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以字行世。他与其师钟离权的内丹修炼理论,在中国道教史上被称为钟吕金丹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吕岩》写道,“其自作传云:吾乃京兆(今陕西关中)人,唐末屡举进士不第,因游华山遇钟离子,传授延命之术,寻遇苦竹真人传授日月交并之法,再遇钟离,尽获金丹之妙。吾得年五十道始成。”“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晒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慎,三断色欲,是吾之剑法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见?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7]从这些记述不难看到他修道的经历、承传及其丹道思想。吕洞宾主张修道最重要是身心和生命的修炼,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说。他的丹道理论对全真道内丹修炼影响甚大,被尊为全真道“五祖”之一。有关吕洞宾在陕西的活动,史籍多有记载,《雅言系述.吕洞宾传》称其为潼关以西人,唐朝咸通( 860 -873)初年,举进士不第。后因黄巢起义,社会动荡,遂携家隐居终南山,学道家老子之法。《宋史.陈抟传》亦写道,陈抟在华山隐居修道时,“华阴隐士李琪……;关西(古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市为关西或关右——引者注)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8]据上述史料分析,吕洞宾在天柱山一带修过道是完全可能的。 元朝时,全真道倍受尊崇,甚为兴盛。陕西乃全真道之发源地及重要的活动市,道观的兴建和道士、信众的崇道十分普遍,天柱山市兴建的元纬宫就是全真道在当地发展的有力证明。元纬宫系元朝著名高道宋德方主持修建,据《增修山阳县志》载,元纬宫“在城西南山麓,俗名宫为南庵,道院曲流为县八景之一。”[9]《山阳县志》卷三《坛庙》记载,“县城西一里许,有胜概名曰南庵,后倚笔架山,前接紫微峰,左山环峙,右水绕流,盖天地造设之佳处也。” 据李鼎《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等道教史料记载,宋德方(1183一1247),字广道,道号披云,山东莱州掖城人。先后师事全真道“七真”中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请远赴西域时,德方为随行的十八位门人之一。返回燕京后,与丘处机同住于长春宫,奉丘之命,任教门提点。他办事认真,一举一动,无偏私而有规则,道俗莫不服其德能。宋德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儒、道典籍如《春秋》、《周易》、《中庸》、《大学》、《庄子》、《列子》特别喜爱,努力研读,对其它的诗文与历史、诸子百家著作,亦多有涉猎。他在搜集、整理、刊刻道经和修建道教宫观方面尽力甚多,成效亦甚大。丘处机逝世前,十分重视整理和刊刻《道藏》之事,他曾专就此事和门人宋德方商议,对道教经典的大量散失深为遗憾,认为应当努力完成恢复和整理这一与道教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的大事。然而,丘处机也深知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实现这一宏愿,遂将此事交宋德方日后办理。丘处机对宋德方说,兹事体甚大,我则不暇,他日尔当任之。丘逝世后,尹志平接任掌教,亦继承其之遗愿,非常重视刊刻《道藏》,委托宋德方总管筹办此事。宋德方与门人秦志安等详细策划,又得丞相胡天禄资助白银1500两,遂于元太宗九年(1237)起开始整理《道藏》。由于任务繁重,设立了27个经局承担此事。他们不辞辛劳,行程数万里,搜罗遗逸道经,增补亡缺,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基础,校对付刊,历时八年,于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全部完成,亦名《玄都宝藏》,共7800余卷,实现了丘处机的遗愿,是全真道教历史上的又一创举。由宋德方建立的全真道宫观,“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分布,几百余区。”元纬宫即是宋德方主持修建的一百多处道观之一。[11]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朝廷即赐宋德方“清虚大师”;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 ,朝廷又赐号“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又追赠“玄通弘教披云真人”,著作有《乐全集》。 明朝以后,国内不少地方全真道衰落,陕西的全真道虽然不如元代兴盛,但却有一些道士弘道甚为得力,成就亦显著。如佳县白云山,因道士李玉风(亦作玉凤)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605)到此隐居弘道,“施药济人”,“岁旱有祷即应”,后经任尚书的陕西韩城人薛贞上奏朝廷,“敕赐道经一藏,封为‘玉风真人’”[12]。 在属于陕南市的天柱山 ,明朝时四川籍全真派道士李本善到天柱山弘道,收徒刘合明等。李羽化后,刘合明承师遗志,主持天柱山市全真道事务,大力弘道50余年,收徒100多人,修复了不少道观。刘合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羽化,其徒余教民继承刘合明主持道务30余年,使全真道在天柱山市得以延续[13]。 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有一位居住在山阳名叫雷贤(字宗鲁)的人,某日出游,在南庵道观旧址上捡到琉璃瓦残片,上面刻有“至正元年道正宋披云”字样,感慨非常,乃以继承宋披云(德方)弘道之志为己任。雷贤捐资金、请工匠,历时10余年,终于使元纬宫在元朝宋德方昔日修建的旧址上重新落成。余庆在《南庵元纬宫记》中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写道,元纬宫“前后宫殿,峨然翚飞,东西栋楹,耸尔壮丽,且装塑神祇,像貌威严,光彩绚烂,令人凛凛起敬。至于四面墙垣,气象开阔,高映云日,观者摩肩接迹,赞口同声,是皆始于宗鲁之所创也。”[14]这些记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天柱山市的道教盛况。 明朝中期以后,天柱山一带全真道的活动日渐衰微。清乾隆二年(1737),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后收徒100余人。但后来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传下来。 现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传,系由清朝中叶武当山太子坡道士王圆吉到天柱山弘道,延续下来的道脉。所以,现今天柱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尊武当太子坡为其法嗣之源。王圆吉到天柱山后,与其徒吴明慧、张明秀、刘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复道观,刻印道教典籍20余种,门人达500多人。王圆吉羽化后,吴明慧(道号道隐子)继其师掌天柱山道教事务,勤奋耕耘,著有道书《度人秘录》、《修炼丹术》等,皈依弟子超过1000人。 1925年吴明慧羽化,由其高徒张至正(道号安连子)继承吴明慧遗志,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努力弘扬全真道。张至正与天柱山道众一起,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修复了铁瓦殿, 云盖观(又名大顶)道观,又在铁钟坪创建双峰观道场,建有主殿4座,配殿3座。主殿名为“通明殿”、“斗姥殿”、“无极殿”、“万圣楼”,配殿名为“灵官殿”、“娘娘殿”“太白殿”,还建有钟楼、鼓楼、客厅、厢房等房屋100余间,住观道士人数最多时达100余人,使双峰观成为天柱山道教史上修建的道观中规模最大的道观。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李先念部队转战商洛市。1946年夏秋间,李先念率约300人的部队在极端困难之际,从漫川关走山路到双峰观,受到张至正大师热情的接待,部队隐蔽山中半月。分别时,张至正为确保李先念的安全,特地为李换上道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天柱山道教界贯彻落实得比较好,据1952年统计,当时山阳县共有道观37处,庙房478间,乾道123人,坤道99人,其活动中心天柱山有乾道38人,坤道29人。1956年,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的张至正道长当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1958年春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张至正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道众学习报纸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但是,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贯彻出现失误,天柱山市的道教活动遭到不应有的冲击,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状况:1960年,以张至正为首的40多位道士遭受批斗,同年,张至正蒙冤受屈被捕,道士道姑多遣散还俗。“文化大革命”期间,天柱山道观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状况的日益好转,天柱山道教迎来了新的春天,冤假错案得到平反,道教活动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天柱山道众在张至正的高徒周理贵道长(道号天真子)的带领下,凿岩石,开荒地,打松籽,挖药材,餐风露宿,一心向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修建恢复了双峰观、云盖观、铁瓦殿、朝阳洞4处道观。1984年,周理贵道长与道众建立了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同年,周道长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1993年被评为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个人,1998年山阳县道教协会成立,周道长当选为会长。 2000年商洛是道教协会成立被选为名誉会长。2006年9月20日羽化登真。 1993年农历9月9日,天柱山双峰观举行了隆重的神像开光仪式,中共山阳县委、山阳县政府有关方面的领导和陕西省道教协会、西安八仙宫、周至楼观台的代表前往祝贺,还特邀西安八仙宫的经师诵经弘道,进行大型道教活动。 天柱山现有住观道士30余人,皈依弟子约50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道教界的后起之秀,如:余宗来(道号昌盛子) , 1990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期培训班学习,1995年参加了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全国第二次全真派授戒活动,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山阳县政协委员,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会长,2001年选任陕西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主席的接见。出访马来西亚等国家学习参观。206年任商洛市政协委员,2007年选陕西省省政协委员。撰写和主编的道教著作有《丘祖百字派浅解》、《商洛道教宗谱》、《张至正传奇》、《商洛市道教志》、《商洛市道观简介》、《天柱山的传说》、《天柱山志》》(手稿)等;徐宗常(道号祥和子),1987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瞿宗琼(道号广玄子),坤道。1988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学习,1992年当选为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常委, 1995年参加四川青城山全真派授戒,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1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2006年当选山阳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曾参加《天柱山的传说》等道教资料的编写;胡诚林,1992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学习。现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秘书长,西安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西安八仙宫管理委员主任、2000年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近年来作为青年道士代表,曾出访过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三秦道教》、《各界导报》等报刊上发表《天竺山今昔》、《西安道教展新姿》、《道教在澳洲的发展》、《台湾道教散记》等文章约30篇。 在天柱山修过道的道士中,选送中国道教学院和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深造者已有田诚启、胡诚海、何宗银、何宗才、王诚芳、余诚智(市道协副秘书长;山阳道协秘书长)胡诚旭、陈诚东、汪诚真、江宗善、秦诚水、王宗慧、朱宗贤等20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所在道观中的有生力量,他们努力弘道受到道教界的重视和好评。

厦门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厦门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6.8%;乔木层 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区内山峰连绵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灵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个人工湖,总蓄水量达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头湖集水面最大,达11平方公里。天竺山森林休闲度假区的森林景观妩媚动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山势磅礴,峰崖壮观,湖光山色如诗如画,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可开展森林游览、登山探险、狩猎、野营休憩、避暑疗养等活动。奇岩怪石是公园的又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龟石、鹰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无穷的遐思。在这绿色的世界里,五个人工水库如五颗珍珠镶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镜,水质甘甜,在岸边漫步或垂钓,其乐无穷。夕阳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遗址,系集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从仅存的庙基、石碑碑文记载看来,古寺建筑宏大,僧侣众多,山田富蔗。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 天竺山林场场部,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
则是抗金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是天竺山森林公园的又一大特色。古印度称天竺。古人借“天竺”赋予山名,可见当时此地佛事鼎盛。 距市区仅36公里,总规划面积37.05平方公里。景区以同处在150米等高线的东、西两大山门为主轴分成两个部分:150米等高线以上的山地为森林公园部分,面积26.51平方公里,2006年“5.1”正式开园,现已建成天竺湖、两二湖、皓月湖、百竹园、揽月路、好望角、鸳鸯溪谷等景点,景区内原有真寂寺和龙门寺遗址等人文景观,此外天然纯朴的天柱峰及气势磅礴的仙灵旗景区尚待开发;公园内有1500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6.8%;路网四通八达,有36公里长的车行道、70多公里长的步行道、8公里左右的登山道。150米等高线以下的平缓地带为休闲娱乐度假区,面积10.5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风情度假区、高级度假酒店区、体育公园区、动物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闽台果蔬花卉区。天竺山景区将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育锻炼、康体疗养、农业科普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原生态滨海城郊森林公园。奇岩怪石是公园的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龟石、鹰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无穷的遐思。在这绿色的世界里,五个人工水库如五颗珍珠镶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镜,水质甘甜,在岸边漫步或垂钓,其乐无穷。 夕阳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遗址,系集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从仅存的庙基、石碑碑文记载看来,古寺建筑宏大,僧侣众多,山田富蔗。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天竺山林场场部,则是抗清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

❼ 厦门天竺山景区门票多少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

2006年5.1黄金周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和植物园精心安排十余项活动 目前门票免费,坐观光车票30元,当天凭票可上下车观光景点,团队价格,预定专线:8880431 8891359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一日游,98元/人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日月谷温泉一日游,198元/人
包含车接送30+景点观光车门票30+导游费+矿泉水+旅游帽+农家餐20+保险费

天竺山森林公园一日游
行程:
A线:早上指定地点集合出发车前往天竺山森林公园东山门---万壑松风---百
竹林---天竺湖---(可从木栈道步行到真寂寺)龙门寺---真寂寺---榄月
路---两二湖(午餐)。
下午:两二湖(环湖木栈道)---盘龙路---皓月湖(环湖木栈道)---西山门---东山门---结束。
B线:早上:东山门---万壑松风---百竹林---天竺湖---(可从木栈道步行到真寂寺)龙门寺---真寂寺---东山门(午餐)
下午:东山门---榄月路---两二湖(环湖木栈道)---盘龙路---月湖(环湖木栈道)---西山门---东山门---结束。(可去泡日月谷温泉100元,或者龙佳温泉山庄68元自理)
二、优惠报价98元/人

三、服务标准:

1、餐费:中餐
2、门票:(景区门票、景区观光车费用 )
3、交通:(全程空调旅游车)
4、全程优秀导游服务
5、赠送旅游帽子及矿泉水 含旅行社责任险

天竺山李老根绿色生态园
天竺山旅游线路一:朝圣休闲之旅 门市价:70元/人
天竺湖,真寂寺,龙门寺,位于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部,在这里,演绎着山与水的千年绝美相恋:隐藏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唐风遗韵的独特魅力。
宏伟的真寂寺,庄严的龙门寺遗址,以及周边的浴龙池,栓马石,漏米岩等人文景观,在林木掩映之间,听禅音袅袅,心神逐远:于香火萦饶之前,在山水于禅音之中,醉心忘我。
行程:
09:00:天竺李老根旅游接待中心门口集合
09:10:观赏天竺山标志建筑物——田螺山
09:30:步入听松路,聆听万壑松声的天外簌音
10:00:进入百竹林,观赏数百种竹子,体验一回在竹影婆娑中,清雅,潇湘夜雨的风雅意境
10:30:踏上天竺湖的休闲栈道,巧夺天工的景观建筑,将天竺湖,翡翠岛和望月峰等美景连为一体,驻足于湖心建筑,四周的一切,几如画中
11:00:观赏真寂寺的雄伟建筑,寻找唐朝遗址,虔心拜佛,许下您的心愿
11:30:峰回路转,龙门寺屹立眼前,多处唐朝遗址,让您重见唐宣宗的生活片断
12:00:返回东山门,品尝天竺李老根的农家饭,特色菜
13:00:饭后散步于观光果园,免费品尝绿色无公害的时令水果
14:30:前往休闲广场,在辣木林中的小亭,有多种娱乐项目可供您选择
16:30:返回
备注:
1、 此价格包含景区游览,餐费(30元/人),休闲广场娱乐、观光果园(20元/人)。
2、休闲广场的娱乐项目提供:
钓鱼(提供钓鱼用具,如有收获者,按草鱼10元/斤,福寿鱼5元/斤购买或放回池塘)
泡茶(提供茶具,开水,每套茶具提供一包茶叶和一包辣木茶,每5人一套茶具)
麻将(提供麻将及桌椅)打牌(提供纸牌和桌椅)象棋(提供象棋和桌椅)。
3、 此价格不包含交通费用及导游费用,导游需提前预定(50元/团,提供一名导游)
4、也可将餐调整为在休闲广场烧烤(30元/人),需提前一天预定。
天竺山李老根绿色生态园
线路二:鸳鸯溪健行之旅 门市价:100元/人
眼睛想旅行,心灵想放假,身体要休闲,就到天竺山森林公园,一处风景就是一种别样的悠闲自在。
皓月湖,在万顷碧绿的湖面有全国最长的木栈道,是您休闲和健身的好去处。
鸳鸯溪,一段狭长的溪流,一截奇妙的山谷,大自然的神奇景象,等待您去探索发掘。
行程:
09:00:天竺李老根旅游接待中心门口集合
09:10:乘坐景区游览车前往天竺山西山门
09:30:踏上全国最长的木栈道,健行之余欣赏皓月湖美景
10:00:进入鸳鸯溪谷,在鸟语花香,碧水绿荫中进行有氧运动,在潺潺流水声中寻找神秘瀑布的真影
10:30:登上百步云梯,挑战体能极限
10:50:在环山木栈道上,眺望东孚镇全景,让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11:10:到达两二湖,在进行一次环湖健行之旅
11:45:乘车返回东山门,品尝天竺李老根的农家饭,特色菜
13:00:饭后散步于观光果园,免费品尝绿色无公害的时令水果
14:30:前往休闲广场,在辣木林中的小亭,有多种娱乐项目可供您选择(垂钓,泡茶麻将,象棋,打牌,任您选择)
16:30:返回

线路三:天竺山朝圣,健行之旅 门市价:100元/人
天竺湖,真寂寺,龙门寺,位于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部,在这里,演绎着山与水的千年绝美相恋:隐藏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唐风遗韵的独特魅力。
宏伟的真寂寺,庄严的龙门寺遗址,以及周边的浴龙池,栓马石,漏米岩等人文景观,在林木掩映之间,听禅音袅袅,心神逐远:于香火萦饶之前,在山水于禅音之中,醉心忘我。
皓月湖,在万顷碧绿的湖面有全国最长的木栈道,是您休闲和健身的好去处。
鸳鸯溪,一段狭长的溪流,一截奇妙的山谷,大自然的神奇景象,等待您去探索发掘。
行程:
09:00:天竺李老根旅游接待中心门口集合
09:10:乘车观赏百竹林,下车游览天竺湖,龙门寺,真寂寺
10:30:从揽月路步行前往两二湖,步行之余眺望东孚镇全景,让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10:45:乘车到达两二湖,进入鸳鸯溪谷,在鸟语花香,碧水绿荫中进行有氧运动,在潺潺流水声中寻找神秘瀑布的真影,踏上全国最长的木栈道,健行之余欣赏皓月湖美景
12:30:乘车返回东山门,品尝天竺李老根农家饭,特色菜
13:30:饭后散步于观光果园,免费品尝绿色无公害的时令水果
14:30:前往休闲广场,在辣木林中的小亭,有多种娱乐项目可供您选择(垂钓,泡茶麻将,象棋,打牌,任您选择)
16:30:返回

❽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人文历史

据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记载,早在东晋时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即在本县境内的馒头山隐居修道。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境内)人,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之前,曾到豫、荆、襄等地游历,而山阳又距豫南、襄阳不远,所以,他到过馒头山是有可能的。民国十八年刊本《增修山阳县志》卷一亦写道,“羊仙洞在馒头山,昔人于此得道飞升,传云即葛洪也,入罗浮山去。又口头东十里,有深洞,碑记‘葛洪修炼处’。
唐时的著名高道罗公远曾在天柱山修道。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卷一《古迹》记述,“天柱山 ,一名天竺山,唐罗公远、宋邵康节(邵雍一引者注)皆隐于此。”[2]罗公远,又名思远;鄂州(今湖北境内)人,一说为彭州九陇县(今四川境内)人,《太平广记》卷二十二、《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十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五均有其事迹。如:《太平广记》中《罗公远》条记述,公远自幼好道术,唐玄宗亦酷好仙术,有一次玄宗与张果、叶法善手中各握棋子,未让公远看见而要他猜各人手中之物,公远以无物相告,二人张开手,均无棋子,原来棋子已在公远手中;还写道,开元年间又一次中秋赏月,公远以拄杖为桥,请玄宗同登月宫,听霓裳舞曲。这些记述颇多神异,难免有小说家言或传说。其中亦有颇具哲理之言,如玄宗请公远教其长生之术,公远对曰,“我命在我,非由于他,当先内求而外得也,刳心减智,草衣木食,非至尊所能。”这段话反映了罗公远对道教养生的真知灼见,他重申了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观,指出要长生久视,应先内炼而非外求,清心寡欲、草衣木食的艰苦修炼,帝王是做不到的,言外之意,帝王的生活如果不改变,要想长生是不可能的。罗公远有著述传世,《道藏》中收有《真龙虎九仙经》二篇,罗公远、叶静能注。叶静能亦为唐玄宗时的道士,以擅长符箓请神役鬼、驱邪治病、兴云致雨等奇术深受玄宗宠信。罗公远、叶静能在《真龙虎九仙经》注中写道,“夫金丹大药,皆在冥心。心若一着,无有不成。若蒙至人传诀,依法修之,切在戒慎分明,静室息诸事,想恍惚之中有神曰灵冥也,炼五脏气方成大道。故《道德经》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修炼在当时由外丹向内丹转变之端倪。
据山阳地方志记述和当时老道长口传,唐末宋初大名鼎鼎的高道吕洞宾亦到过天柱山 。《山阳县志》卷一《古迹.仙人龛》记载,“相传吕纯阳、韩湘子游憩于此,故名。”[5]同卷《古迹.天柱山 》亦记述,“又传吕洞宾曾多次于此山,有摘星岩、摩天岩、净瓶峰、雷神洞。”[6]八仙的故事使吕洞宾、韩湘子在我国民间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考察,吕洞宾、韩湘子均有其人,但韩湘子系唐朝官员,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侄子,而韩愈确有族侄,颇有道术。
吕洞宾是唐宋内丹道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人物。洞宾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以字行世。他与其师钟离权的内丹修炼理论,在中国道教史上被称为钟吕金丹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吕岩》写道,“其自作传云:吾乃京兆(今陕西关中)人,唐末屡举进士不第,因游华山遇钟离子,传授延命之术,寻遇苦竹真人传授日月交并之法,再遇钟离,尽获金丹之妙。吾得年五十道始成。”“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晒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慎,三断色欲,是吾之剑法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见?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7]从这些记述不难看到他修道的经历、承传及其丹道思想。吕洞宾主张修道最重要是身心和生命的修炼,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说。他的丹道理论对全真道内丹修炼影响甚大,被尊为全真道“五祖”之一。有关吕洞宾在陕西的活动,史籍多有记载,《雅言系述.吕洞宾传》称其为潼关以西人,唐朝咸通( 860 -873)初年,举进士不第。后因黄巢起义,社会动荡,遂携家隐居终南山,学道家老子之法。《宋史.陈抟传》亦写道,陈抟在华山隐居修道时,“华阴隐士李琪……;关西(古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市为关西或关右——引者注)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8]据上述史料分析,吕洞宾在天柱山一带修过道是完全可能的。
元朝时,全真道倍受尊崇,甚为兴盛。陕西乃全真道之发源地及重要的活动市,道观的兴建和道士、信众的崇道十分普遍,天柱山市兴建的元纬宫就是全真道在当地发展的有力证明。元纬宫系元朝著名高道宋德方主持修建,据《增修山阳县志》载,元纬宫“在城西南山麓,俗名宫为南庵,道院曲流为县八景之一。”[9]《山阳县志》卷三《坛庙》记载,“县城西一里许,有胜概名曰南庵,后倚笔架山,前接紫微峰,左山环峙,右水绕流,盖天地造设之佳处也。”
据李鼎《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等道教史料记载,宋德方(1183一1247),字广道,道号披云,山东莱州掖城人。先后师事全真道“七真”中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请远赴西域时,德方为随行的十八位门人之一。返回燕京后,与丘处机同住于长春宫,奉丘之命,任教门提点。他办事认真,一举一动,无偏私而有规则,道俗莫不服其德能。宋德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儒、道典籍如《春秋》、《周易》、《中庸》、《大学》、《庄子》、《列子》特别喜爱,努力研读,对其它的诗文与历史、诸子百家著作,亦多有涉猎。他在搜集、整理、刊刻道经和修建道教宫观方面尽力甚多,成效亦甚大。丘处机逝世前,十分重视整理和刊刻《道藏》之事,他曾专就此事和门人宋德方商议,对道教经典的大量散失深为遗憾,认为应当努力完成恢复和整理这一与道教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的大事。然而,丘处机也深知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实现这一宏愿,遂将此事交宋德方日后办理。丘处机对宋德方说,兹事体甚大,我则不暇,他日尔当任之。丘逝世后,尹志平接任掌教,亦继承其之遗愿,非常重视刊刻《道藏》,委托宋德方总管筹办此事。宋德方与门人秦志安等详细策划,又得丞相胡天禄资助白银1500两,遂于元太宗九年(1237)起开始整理《道藏》。由于任务繁重,设立了27个经局承担此事。他们不辞辛劳,行程数万里,搜罗遗逸道经,增补亡缺,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基础,校对付刊,历时八年,于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全部完成,亦名《玄都宝藏》,共7800余卷,实现了丘处机的遗愿,是全真道教历史上的又一创举。由宋德方建立的全真道宫观,“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分布,几百余区。”元纬宫即是宋德方主持修建的一百多处道观之一。[11]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朝廷即赐宋德方“清虚大师”;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 ,朝廷又赐号“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又追赠“玄通弘教披云真人”,著作有《乐全集》。
明朝以后,国内不少地方全真道衰落,陕西的全真道虽然不如元代兴盛,但却有一些道士弘道甚为得力,成就亦显著。如佳县白云山,因道士李玉风(亦作玉凤)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605)到此隐居弘道,“施药济人”,“岁旱有祷即应”,后经任尚书的陕西韩城人薛贞上奏朝廷,“敕赐道经一藏,封为‘玉风真人’”。
在属于陕南市的天柱山 ,明朝时四川籍全真派道士李本善到天柱山弘道,收徒刘合明等。李羽化后,刘合明承师遗志,主持天柱山市全真道事务,大力弘道50余年,收徒100多人,修复了不少道观。刘合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羽化,其徒余教民继承刘合明主持道务30余年,使全真道在天柱山市得以延续[13]。
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有一位居住在山阳名叫雷贤(字宗鲁)的人,某日出游,在南庵道观旧址上捡到琉璃瓦残片,上面刻有“至正元年道正宋披云”字样,感慨非常,乃以继承宋披云(德方)弘道之志为己任。雷贤捐资金、请工匠,历时10余年,终于使元纬宫在元朝宋德方昔日修建的旧址上重新落成。余庆在《南庵元纬宫记》中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写道,元纬宫“前后宫殿,峨然翚飞,东西栋楹,耸尔壮丽,且装塑神祇,像貌威严,光彩绚烂,令人凛凛起敬。至于四面墙垣,气象开阔,高映云日,观者摩肩接迹,赞口同声,是皆始于宗鲁之所创也。”[14]这些记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天柱山市的道教盛况。
明朝中期以后,天柱山一带全真道的活动日渐衰微。清乾隆二年(1737),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后收徒100余人。但后来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传下来。
现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传,系由清朝中叶武当山太子坡道士王圆吉到天柱山弘道,延续下来的道脉。所以,现今天柱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尊武当太子坡为其法嗣之源。王圆吉到天柱山后,与其徒吴明慧、张明秀、刘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复道观,刻印道教典籍20余种,门人达500多人。王圆吉羽化后,吴明慧(道号道隐子)继其师掌天柱山道教事务,勤奋耕耘,著有道书《度人秘录》、《修炼丹术》等,皈依弟子超过1000人。
1925年吴明慧羽化,由其高徒张至正(道号安连子)继承吴明慧遗志,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努力弘扬全真道。张至正与天柱山道众一起,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修复了铁瓦殿, 云盖观(又名大顶)道观,又在铁钟坪创建双峰观道场,建有主殿4座,配殿3座。主殿名为“通明殿”、“斗姥殿”、“无极殿”、“万圣楼”,配殿名为“灵官殿”、“娘娘殿”“太白殿”,还建有钟楼、鼓楼、客厅、厢房等房屋100余间,住观道士人数最多时达100余人,使双峰观成为天柱山道教史上修建的道观中规模最大的道观。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李先念部队转战商洛市。1946年夏秋间,李先念率约300人的部队在极端困难之际,从漫川关走山路到双峰观,受到张至正大师热情的接待,部队隐蔽山中半月。分别时,张至正为确保李先念的安全,特地为李换上道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天柱山道教界贯彻落实得比较好,据1952年统计,当时山阳县共有道观37处,庙房478间,乾道123人,坤道99人,其活动中心天柱山有乾道38人,坤道29人。1956年,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务的张至正道长当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1958年春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张至正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道众学习报纸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但是,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贯彻出现失误,天柱山市的道教活动遭到不应有的冲击,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状况:1960年,以张至正为首的40多位道士遭受批斗,同年,张至正蒙冤受屈被捕,道士道姑多遣散还俗。“文化大革命”期间,天柱山道观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状况的日益好转,天柱山道教迎来了新的春天,冤假错案得到平反,道教活动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天柱山道众在张至正的高徒周理贵道长(道号天真子)的带领下,凿岩石,开荒地,打松籽,挖药材,餐风露宿,一心向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修建恢复了双峰观、云盖观、铁瓦殿、朝阳洞4处道观。1984年,周理贵道长与道众建立了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同年,周道长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理事,周理贵任管委会主任。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领受“三坛大戒’,1993年被评为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个人,1998年山阳县道教协会成立,周道长当选为会长。 2000年商洛是道教协会成立被选为名誉会长。2006年9月20日羽化登真。
天柱山现有住观道士30余人,皈依弟子约50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道教界的后起之秀。
余宗来(道号昌盛子) , 1990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期培训班学习,1995年参加了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全国第二次全真派授戒活动,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当选为山阳县政协委员,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会长,2001年选任陕西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主席的接见。出访马来西亚等国家学习参观。2006年任商洛市政协委员,2007年选陕西省省政协委员。撰写和主编的道教著作有《丘祖百字派浅解》、《商洛道教宗谱》、《张至正传奇》、《商洛市道教志》、《商洛市道观简介》、《天柱山的传说》、《天柱山志》》(手稿)等;
徐宗常(道号祥和子),1987年参加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
瞿宗琼(道号广玄子),坤道。1988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学习,1992年当选为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员会常委, 1995年参加四川青城山全真派授戒,1998年当选为山阳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2000年10月当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2001年当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2006年当选山阳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曾参加《天柱山的传说》等道教资料的编写;
胡诚林,1992年参加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学习。现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三届秘书长,西安市道教协会秘书长、西安八仙宫管理委员主任、2000年选为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委员,近些年来作为青年道士代表,曾出访过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三秦道教》、《各界导报》等报刊上发表《天竺山今昔》、《西安道教展新姿》、《道教在澳洲的发展》、《台湾道教散记》等文章约30篇。
在天柱山修过道的道士中,选送中国道教学院和陕西省道教培训班学习深造者已有田诚启、胡诚海、何宗银、何宗才、王诚芳、余诚智(市道协副秘书长;山阳道协秘书长)胡诚旭、陈诚东、汪诚真、江宗善、秦诚水、王宗慧、朱宗贤等20余人,其中不少成为所在道观中的有生力量,他们努力弘道受到道教界的重视和好评。 《登天柱山》 陈鲁斋
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
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
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
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 《天竺摩霄》
陈鲁斋
拔出群岚数万里,青天象外露奇峰。 悬岩向背疑风雨,绝顶阴晴变夏冬。
罗列儿孙排玉笋,撑持砥柱现芙蓉。
仙缘有份谁修到,下界声传古寺钟。

❾ 厦门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分布


该区域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闽台果蔬花卉区、高级度假酒店区、体育公园区、动物园区、游客服务中心区、鸳鸯溪漂流区等。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发挥厦门的区位和人文优势,引进海峡两岸的先进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和管理经验,将该项目建设成为集两岸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
闽台果蔬花卉区
闽台果蔬花卉区通过引进台湾在果蔬种植和花卉培育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建设闽台果蔬花卉基地,为旅游景区提供绿色食品、特色果蔬和各种花卉,同时作为与宝岛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游乐园区
游乐园区包括充满童话色彩的娱乐玩具城,五彩缤纷的观光球,有惊无险的激流漂筏、自旋滑车、空中飞车、飞天蹦极球、弹跳飞人、流星锤和阿拉伯飞毯项目,将给游客提供一展勇者风采的好机会。
高级度假酒店区
高级度假酒店区包括一个五星级酒店和高级度假别墅区。度假别墅采用酒店式别墅和分时度假别墅的方式,面向高端市场,提供高档的休闲度假服务。
体育公园
体育公园利用已有的天然山水资源,建造富有闽南特色的、高档的康体健身区域,其中包括5个18洞高尔夫球场。
动物园区
利用旅游景区原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并设置合理的游览观赏路线,为游客提供认识了解野生动物的场所。
鸳鸯溪漂流区
利用两二湖到皓月湖的一段狭长山涧的良好生态景观资源,开展漂流活动。
天柱峰景区位于整个旅游景区的西北部,以峰峦挺秀、山路险峻为特色,以探险体验旅游为主,包括:天柱峰山顶游览区、木屋区、客服配套区以及贵宾接待区。
天竺湖景区位于旅游景区的中部,以秀美的山水景色和宗教文化景观为特色,开展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包括:宗教文化区、水上活动区和百竹园。天竺湖位于景区东部,面积约9公顷,蓄水量约70万立方米。周边的真寂寺、浴龙桥、拴马石等名胜古迹,与天竺湖交相辉映。
仙灵旗景区位于整个旅游景区的北部,仙灵旗为旅游景区第二高峰,海拔915.4米。该景区以山石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面向高端市场,主要开展休闲养生活动,包括:仙灵旗山顶游览区、森林天体浴场区和古道苍榕观光区。
皓月湖位于景区的西部,两二湖的下游,面积为24公顷,蓄水量约300万立方米。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则是抗金名将郑成功打败清将陈锦的古战场,故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数万群众来此进行盛大的祭祷,朝拜活动,持续数天,热闹无比。古印度称天竺。古人借“天竺”赋予山名,可见当时此地佛事鼎盛。距市区仅36公里,总规划面积37.05平方公里。
相传当年唐宣宗来到夕阳山(现为天竺山)时由此进入义安寺(现为真寂寺),因天子走过而得名。它倚山傍水,周围怪石丛生,如漏米岩、禅师洞、鹰嘴石、五指石、河马石、仙人洞等颇具观赏价值。唐朝大中年间钦封国师黄蘖禅师曾在禅师洞坐禅修炼,“一寺一洞一僧”在民间演绎出许多动人传说。
原名义安寺, 位于天竺湖西北部,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一千多年来饱经盛衰,屡毁屡建,几起几落,最后为北洋军阀所毁,现仅剩遗址,残存石碑上刻有“夕阳名寺,自唐朝建。山田千万,足供往来者食……”字样,足见该寺当年规模之宏大,香火之盛。在昔日遗址上重建,今日的真寂寺可谓重获新生。
相传唐宣宗李忱居住于义安寺(现称真寂寺)期间,常沐浴于此处小潭中(现此处称为浴龙池),潭上有一座横跨石桥(后称为浴龙桥),桥礅由大块石头砌成,桥面由长4米、宽0.5米、高0.4米的石板铺成,原石桥至今仍被完整地保留在新桥下面。
相传唐宣宗李忱到此沐浴时曾把马拴于此石上由此而得名,浴龙池周围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相传李忱在池中沐浴后常坐于此,或静坐而思或读书思考。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