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国地质公园感言
Ⅰ 世界地质公园的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国家数量国家数量国家数量国家数量中国31法国5马来西亚冰岛1爱尔兰2芬兰1挪威2意大利9爱尔兰/北爱尔兰1韩国1葡萄牙4英国6冰岛1加拿大2日本7越南10奥地利3捷克共和国1西班牙10土耳其1巴西1克罗地亚1希腊4德国/波兰1德国5罗马尼亚1匈牙利1匈牙利/斯洛伐克1印度尼西亚1斯洛文尼亚/奥地利1斯洛文尼亚1荷兰1乌拉圭1丹麦1摩洛哥1 第一批: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云南)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湖南)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第二批: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浙江)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第三批: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东)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河北)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广东、海南)
第四批: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第五批:
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
第六批: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广西)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第七批: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第八批: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九批: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湖北神农架地质公园
第十批:
昆仑山地质公园
大理苍山地质公园
伊朗(1)格什姆岛地质公园Qeshm Geopark
韩国(1)济州岛地质公园
日本(4)丝鱼川地质公园
岛原半岛地质公园
洞爷湖—有珠山地质公园
山阴海岸地质公园
日本阿苏地质公园(Aso Global Geoparkof Japan)
马来西亚(1)浮罗交怡岛地质公园Langkawi Geopark
越南(1)同文岩石高原地质公园 奥地利(2)艾森武尔瑾地质公园Nature Park Eisenwurzen
阿尔卑斯矿石地质公园(Ore of the Alps Global Geopark of Austria)
克罗地亚(1)帕普克地质公园Papuk Geopark
捷克(1)波西米亚天堂地质公园Bohemian Paradise Geopark
芬兰(1) Rokua Geopark
法国(2)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Reserve Géologique de Haute Provence
吕贝龙地质公园Park Naturel Régional Luberon
法国蒙特维阿尔代什地质公园(Monts d’Ardeche Global Geopark of France)
德国(5)贝尔吉施-奥登瓦尔德山地质公园Geopark Bergstrasse-Odenwald
特拉维塔地质公园Nature Park Terra Vita
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Vulkaneifel Geopark
斯瓦卞阿尔比地质公园Geopark Swabian Albs
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Geopark Harz Braunschweiger Land Ostfalen
希腊(4)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Petrified Forest of Lesvos
普西罗芮特地质公园Psiloritis Natural Park
柴尔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质公园Chelmos - Vouraikos Geopark
Vikos - Aoos Geopark
匈牙利-斯洛伐克(1) Novohrad - Nograd geopark
爱尔兰(1)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Coper Coast Geopark
意大利(7)阿达梅洛布伦塔地质公园Adamello Brenta Geopark
贝瓜帕尔科地质公园Parco del Beigua
马东尼地质公园Madonie Natural Park
撒丁岛地质与采矿公园Geological and Mining Park of Sardinia
罗卡迪切雷拉地质公园Rocca Di Cerere Geopark
Cilento and Vallo di Diano Geopark
Tuscan Mining Park
挪威(2)赫阿地质公园Gea-Norvegica Geopark
Magma Geopark
葡萄牙(3)纳图特乔地质公园Naturtejo Geopark
阿洛卡地质公园Arouca Geopark
骑士领地地质公园(Lands of Knights Global Geopark of Portugal)
罗马尼亚(1)哈采格恐龙地质公园Hateg Country Dinosaur Geopark
西班牙(7)卡沃-德加塔地质公园Cabo de Gata Natural Park
马埃斯特地质公园Maestrazgo Cultural Park
苏伯提卡斯地质公园Subeticas Geopark
索夫拉韦地质公园Sobrarbe Geopark
耶罗岛地质公园(El Hierro Global Geopark of Canary Islands Autonomous Region, Spain)
莫利纳和阿尔托塔霍地质公园(Molina and Alto Tajo Global Geopark of Spain)
Basque Coast Geopark
英国(8)大理石拱形洞地质公园Marble Arch Caves and Cuilcagh Mountain Park
北奔宁山地质公园North Pennines AONB Geopark
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North Western Highlands
苏格兰洛哈伯地质公园Lochaber Geopark
威尔士大森林地质公园Forest Fawr Geopark
里维耶拉地质公园English Riviera Geopark
威尔士乔蒙地质公园Geo Mon Geopark
设得兰地质公园Shetland Geopark
丹麦(1)奥舍德地质公园(Odsherred Global Geopark of Denmark)
摩洛哥(1)姆古恩地质公园(M’Goun Global Geopark of Morocco) 加拿大(2) Stonehammer Geopark
塔布勒岭地质公园(Tumbler Ridge Global Geopark of Canada) 澳大利亚(1)卡纳文卡地质公园Kanawinka Geopark
Ⅱ 世界地质公园
本节研究了世界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分布,并以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英国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质公园、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为案例进一步介绍世界地质公园及其地质旅游开展状况。
一、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分布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分布见图7-3。
图7-3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分布图
二、世界地质公园举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
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位于法国东南部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山脉和瓦尔省,中心是小镇Digne-les-Bains,位于尼斯以北约150千米、巴黎以南800千米处,该区是普罗旺斯的北部,与阿尔卑斯山脉接壤,是海拔约400~2960千米的高地,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其最低处有浓香的葡萄酒产地和橄榄树生长带,最高的山峰位于高高的阿尔卑斯山脉上。
普罗旺斯的地质保护区位于西阿尔卑斯山脉外部,处在南部亚高山链区域与南部倒转石灰岩区交界处,南部亚高山链经历过中等规模逆掩作用,而南部倒转石灰岩区则发生了早期构造演化,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本身对其影响不大。
依照1976年环境保护法,普罗旺斯自然地质保护区注册有18处地质遗迹,占地总面积2.69325平方千米,周围是一条保护带,覆盖了总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的55个地区。在这一辽阔的野外博物馆中,禁止采集任何化石。同样,在注册的地质遗迹范围内,有更加严格的规定,甚至禁止采集天然飞禽标本。然而,为了让科学家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让业余爱好者开展业余活动,允许在保护带内采集有限的标本,但自然地质保护区除外。
地质旅游
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以农业活动和旅游业为主,通过养羊等农业活动,提高景观保护方面效率。地质公园旅游重点是休闲、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矿泉水业和矿泉疗养业在小镇Degne-les-Bains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大支柱支持了当地的服务业和手工业产业的发展,但是该地区并没有发展工业活动,以便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
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有3条幽静的小径,它们将浑然不同的景观连接起来。游客既可专注于化石、构造或地质沉积现象,也可从历史景观和植被中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因此,该地区的地质遗迹绝非是孤立的,相反游客可在辗转途中通过所见所闻增长知识。与这3条小径相连有3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使命并非取代游览地质保护区,而是为使游客领略奇观而修建的,目的是使他们获得比从大自然中更加详细的信息,更加详尽的了解地质科普知识,此外博物馆内还定期组织其他科普展览活动和地质知识培训等。
(二)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
莱斯沃斯是希腊最大的岛屿之一,位于爱琴海东北部,占地面积1630平方千米,状似树叶,该岛土地肥沃,植被种类繁多,有银白色橄榄树、暗绿色松树、灰绿色橡树和岛上独有的野花等。在该岛的西海岸,火山岩与碧蓝的爱琴海会合在一起,重重海浪缓慢剥露出远古植物的石化残留物,让我们有机会了解2000万年前爱琴海北部火山喷发期间在一片“火海”中消失的另一个传说中的大西洋。
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占面积2.86平方千米,其中的石化树木的聚集地主要位于Sigri,Antissa和Eresos地区,这是一片本土石化森林,占地面积1.5万多公顷,除石化树干外,还可看到保存完好的石化树根、果实、树叶和树种等。大量根系完整、发育良好的直立石化树木,为证明这些树木是在其原始位置上石化的提供了证据。
莱斯沃斯石化森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远古植物群的组成和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的信息。因此,这块土地是记录下至少2000万年爱琴海盆地的地质历史的天然见证。由于意识到该区具有极其重大的环境、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价值,希腊政府宣布该石化森林为自然保护区,目的是对该区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管理。
石化森林的形成是由于爱琴海北部的火山活动,导致火山碎屑物质从东向西流动。这些火山碎屑物质覆盖了辽阔的地区,并掩埋了当时该岛西部生长的茂密森林。由于火山碎屑物质移动迅速,森林中的树干、树枝和树叶几乎顷刻间被掩埋。同时由于将植物纤维与外界环境相隔绝,以及确保了黄铁矿中强烈的热液流体循环,植物纤维才在最佳条件下发生了完整石化。实质上,这种石化作用是由无机物逐个分子地置换掉有机植物物质。因此,植物的形态特征和树木的内部结构被完好地保护下来。
如今,火山岩受到了自然剥蚀,显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直立或是倒下的树干,树干长达20米,直径达3米。莱斯沃斯的游客在游览不同的石化树木聚集地时可有多种选择,其中包括位于Sigri的莱斯沃斯石化森林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具有各种各样的展品,并以十分生动的形式显示出爱琴海的地质演化过程,在靠近该博物馆的是Sigri地质公园,游客可观赏到视觉独特的石化树根。另外,附近的Plaka地质公园还有许多直立的石化树干和独特的石化树叶。
地质旅游
凡是到石化森林公园观光的游客都会有一种独特的体验。该公园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石化森林区,园内有保存完整的石化树木,这些树木在远古时期曾构成茂盛的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散布的许多直立的和倒下的树干(有时高达7米、长22米)的数量和大小将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英国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质公园
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英国北爱尔兰弗马纳郡境内,Cuilcagh山脉石灰岩斜坡下部发育着一个巨大的洞穴体系,其中的大理石拱形洞是英国和爱尔兰最享有盛誉的洞穴之一。这些洞穴是1895年由任教于巴黎索邦神学院洞穴学专业的法国著名洞穴学家EdouardMartel首次发现的。
在Cuilcagh山脉顶部,页岩和砂岩形成了宽广的滩地,在那里降雨聚集为不连续的溪流与河流,遇到石灰岩下渗后形成洞穴。大多数洞穴形成于Dartry石灰岩地层上部,该地层为不同类型石灰岩的复杂岩群,它们在厚度和特征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反映了逐渐增强的构造活动。尽管地质公园内的泥滩石灰石干净、大部分为层状,有助于形成大洞穴,Dartry石灰岩地层的这些变化特点对洞穴的发育和形成却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岩石的岩性影响着Cuilcagh山脉的特征。砂岩、页岩和石灰岩之间的差异造就了Cuilcagh山脉明显不同的植被、地形和水文。Cuilcagh山脉不高,海拔仅有668米,但它的北部地区,在温和的大西洋海洋气候影响下,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500毫米。
三条河流流经不渗透的砂岩和页岩后,汇集到石灰岩岩层,再沿石灰岩层向前流动一段距离后,河水渗透到地下形成洞穴。著名的大理石拱形洞就在这里形成,它展示了复杂的洞穴起源,拥有珍贵的典型沉积物和形态万千的钟乳石。
地质旅游
大理石拱形洞1985年由弗马纳郡区的行政部门将其开发为旅游区。目前,它已成为爱尔兰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922000万游客。
它被人们一致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极具观赏价值的洞穴,并被称赞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游人在主溪流洞穴中可以观赏到一条湍急的河流。
近几年来,大理石拱形洞在保护与开发、教育和地质旅游方面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01年,大理石拱形洞和Cuilcagh山公园成为英国第一个欧洲地质公园。2004年2月,大理石拱形洞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四)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
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位于德国北部,环绕哈尔茨山脉,其北部位于布朗斯韦尔境地,直至弗莱希廷根山脊。整个地质公园的面积为11.5平方千米,包括联邦德国3个州的18个地区。由于该地质公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因而它由两个协会组成的委员会负责管理:一个是位于奎德林堡的哈尔茨区域机构(由哈尔茨山区乡村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的一个机构),另一个是被称作FEMO的注册协会(它是布朗斯韦尔土地/奥斯法勒管理机构分支)。
在哈尔茨山脉的基地岩块与弗莱希廷根山脊的岩盐构造之间,形成了一个由背斜和向斜组成的特殊地质模式。这一地区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岩层序列包括了许多沉积岩相,有铁矿石、褐煤和岩盐沉积矿床。由于这些沉积矿床的存在催生了采矿业以及钢铁和汽车工业(如大众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的座右铭是:“地球历史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基石”。
日尔曼三叠系沿岩盐背斜有完好的露头。地层的主要组成是早三叠世叠层石和鲕粒岩、中三叠世的含有化石的石灰岩以及晚三叠世的三角洲沉积物。侏罗纪岩层特征包括含有化石(菊石、昆虫和脊椎动物)的早侏罗世的黑页岩相以及出露在哈尔茨山脉北部边缘(最近在此挖掘出一个恐龙动物群)的晚侏罗世碳酸盐岩。白垩纪地层的特征是沉积型铁矿石矿床(扎而茨吉特/派讷型)和萨博赫塞恩白垩纪向斜岩相,它是从陆地硅酸质碎屑物经三角洲向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物的过渡地带,沿东/西向露头很好。
在黑尔姆施泰特—施塔斯富特岩盐背斜边缘的向斜上,可以观察到含褐煤的三叠纪地层,它与海相含海绿石互层。更新世地层的典型沉积物是所有的冰川循回(冰碛物、冰水沉积物、泥炭、泥浆、黄土、钙华)。冰川还在较老的岩石,如条纹状的雷蒂亚砂岩(费尔普克)和冰川柱。
作为人们熟知的中欧基底绵延山脉,哈尔茨山有世界上著名的地质遗迹(巴特哈尔茨堡,哈茨布格特),它们为研究古生代山地建造和地球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极佳的地质记录。哈尔茨山脉的特征是地理空间上小规模出露沉积岩(砂岩、板岩、燧岩、杂砂岩、礁灰岩)以及火成岩(变质玄武岩、角斑岩、凝灰岩)。哈尔茨南部地区出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火山-沉积序列(铜页岩、碳酸盐岩和石膏喀斯特)。
哈尔茨山脉具有1000多年的采矿和研究历史。甚至J.W.vonGoethe还研究了花岗岩屋顶与布罗肯峰花岗岩的联系。哈尔茨山脉的历史矿床及其采矿历史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例如,拉默尔堡聚乙烯金属沉积型矿床(世界文化遗产)。
地质旅游
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内建有一个巴洛克式的木结构信息中心,该信息中心为地质公园提供各种服务工作,它同时还为游客提供地质教育和参观服务,游客们可以从这里了解自然景观中的地质现象与我们生活世界的关系,游客还可以在此观赏化石遗迹,进一步了解自然,了解地球。
在哈尔茨山脉北部边缘,古生代基底作为正向断层叠置在陡峭的、甚至是反转的中生代层状岩石的前缘上。沿着许多逆冲的绝好露头,游客从这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地质沉积历史。因此,戈斯拉尔与哈尔茨堡之间的地区被称为“典型的地质平方英里”,并将其作为整个地质公园的座右铭。
此外,哈尔茨地区还有一些早期人类历史发现的重要场所,如史前格拉夫葡萄酒和著名的挖掘地点(扎耳茨吉特的穴居人和独角兽洞穴)。
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世界地质公园有那些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的地质公园名录
目前,已经有33个地质公园(其中有9个为最近新增,带“*”)通过评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成员。
按国家顺序排列的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中国:
1.黄山地质公园
2.庐山地质公园
3.云台山地质公园
4.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5.丹霞山地质公园
6.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质公园
7.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8.嵩山地质公园
9.雁荡山地质公园 *
10.泰宁地质公园 *
11.克什克腾地质公园 *
12.宜宾兴文地质公园 *
欧洲:
13.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
14.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
15.德国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
16.西班牙马埃斯特地质公园
17.希腊普西罗芮特地质公园
18.法国罗什舒瓦尔-沙斯农陨石坑地质公园
19.德国特拉维塔地质公园
20.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
21.英国大理石拱形洞地质公园
22.意大利马东尼地质公园
23.意大利罗卡迪切雷拉地质公园
24.奥地利坎普谷世界地质公园
25.奥地利艾森武尔瑾地质公园
26.德国贝尔吉施——奥登瓦尔德山地质公园
27.英国北奔宁山地质公园
28.英国阿伯雷与莫尔文山地质公园
29.英国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 *
30.法国吕贝龙地质公园 *
31.德国施维比阿尔比地质公园 *
32.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 *
33.德国麦克兰堡冰川地貌地质公园 *
Ⅳ 国外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侯华丽王素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Geological Remain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主要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而建立地质公园则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方式。
地质公园(Geopark)是21世纪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一项创举。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以及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可以说,地质公园是一种新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也是新世纪地质工作最耀眼的亮点。地质公园的建立,对于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恢复地质生态,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阶段
纵观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公园的建立阶段。自美国1972年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先后建立起15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但这时并没有形成有计划的地质公园的建设,地质公园融合于国家公园建设之中,保护工作零散不系统,其中的科学内涵也未能充分展示。
第二阶段: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90年代,国际上一些组织开始致力于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政府也纷纷开始重视和参与地质遗迹的保护。
第三阶段:地质公园的建立阶段。1999年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Geopark(意为geological park)这一名词,明确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地质公园计划和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以弥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地质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建议通过推动地质公园项目,把地质遗迹保护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形成地学旅游的网络。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33个世界地质公园。
三、国外典型世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
1.美国
美国国家公园的开发与建设,充分体现了地质旅游的特色,发挥了地质景观的特殊旅游价值,深受游客喜爱。公园系统以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层构造、地质灾害遗迹等,以漫长地质历史形成的地质遗迹为主体,把旅游地质景观醒目标识,并配有导游员进行解说,极大丰富了公园的科学内涵。同时,公园内设有专门的地质旅游路线,避免旅游者对地质景观如化石等的践踏和破坏。在权属与管理定位上,美国国家公园统一在美国国内事务局的领导协调之下,管理机构完备,极具权威性,不以赢利为目标,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护自然风景、野生生物和历史遗址,并提供不对自然造成损害的公共休闲活动。
2.英国
英国的地质公园建设,采用了统一地质遗迹登录办法,包括地质遗迹的位置、遗迹描述、相关的资源及管理资料、环境与保护状况、遗迹鉴评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库,并面向社会大众和政府管理部门开放使用。英国地质遗迹实行分级管理,目前国家自然环境署管理2200处,其余由地方机构管理,可得到国家的有关资助。另外,对其中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址,国家作全面调查评级,并广泛开展以民间为主、政府奖励的地质遗迹保护活动。出版定期刊物交流信息和保护技术,介绍遗迹,推动科普与国际合作。
3.欧洲
欧洲是第一个从洲际范围内推进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的大洲。2000年11月在西班牙召开了第一届欧洲地质公园大会,会议提议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目前,已有10个欧洲国家地质公园(Euogeoparks),法国、希腊、德国和西班牙各两处,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各一处。目前,这10个欧洲地质公园都制定了章程,设立了常设协调机构,并参与共同活动,进行定期交流和出版刊物,为地质公园走向国际积累了经验和模式。以德国的地质公园建设为例,它将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动植物化石、岩石矿物露头、地形景观等都列入保护对象,并且开展调查与评估,有法律依据并由专门机构负责这一工作,决定保护技术。而瑞士要求每个州对地质遗迹进行登录,取得详细资料,经描述登录选择和研究评分,确定每一个地质遗迹的重要性和价值,决定保护措施,而且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
四、启示与借鉴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地质公园网络计划,先后建立了85个国家地质公园。但我国地质公园缺乏系统全面的调查评价,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多部门分割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为加快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缩短与国外的差别,还须从公众认识、建设理念、设计规划、管理体制、组织形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完善。
1.提高公众对地质公园的认识
与国外相比,我国公众对于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的认知不多,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生名词。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宣传网络,包括期刊和网站,向公众普及地球历史知识和环境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公众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而且可以使各级主管部门认识到建设国家地质公园不仅是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需要。
2.强调地质遗迹以保护为前提
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中非常注重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将保护地质遗迹、维护生态系统作为建立公园的根本目的。美国在对其国家公园开发时就严格规定,除了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外,严禁在国家公园内搞开发性项目,而且只允许少量的、小型的、分散的旅游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另外,设施的风格色调等要力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同时,还严格控制公园内的游客量和野营地的设施数量等。
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应当借鉴这些思路与做法,将公园的主要任务定位在保护珍稀的地质遗迹上。对公园实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园游人及其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并划定出只对专业研究人员开放的核心部位,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3.做好基础信息录入与标准制定工作
借鉴英国做法,对地质遗迹进行统一登录,建立国家地质遗迹数据库,内容包括编号、位置、名称、规模、环境特征、形成、演化、年代、交通情况、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植物、动物等。研究建立地质遗迹科学的分类、分级标准和评估标准。
4.做好地质公园规划
我国地质公园现存的突出问题是重视授牌,不重视规划建设,开发主体不明。这一点应很好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服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设计规划。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园林、生态、地质、水文、气象、生物等各方面的专家。我国地质公园的规划也可以建立一个由各学科、多领域专家组成的规划中心,统一负责对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工作。我国已在2002年7月1日成立了“国家地质公园研究规划中心”(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地方上也建立了一些地质公园调查评价机构如“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等,这些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在规划组织、规划水平等方面距离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地质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刚刚起步,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大部分是借鉴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并没有形成一套地质公园规划体系。因此,有必要学习美国国家公园规划设计的经验,以保护地质遗迹为前提,强调并突出地质旅游特色,做到遗迹出露点和展示点的统一和谐,科学标示牌的设立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和谐,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公园的科学内涵,使其成为天然博物馆与科普阵地,满足旅游需求层次的提高和游客的求知欲望。
5.完善地质公园的管理机制
世界上国家公园建设较好的国家一般都设国家公园管理局,代表国家全权管理全国的国家公园,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员,同时还有公园警察,有的还有武装警察巡逻,保护公园资源免受损害。比如在美国,企业没有景区的规划管理权力,国家公园的经费基本上是1/2国家支出,1/2靠门票和社会捐助,不会出现由于企业经营而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现象。
目前,我国的地质公园属国土资源部负责管辖,而具体工作则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在许多地方存在着体制不健全、关系未理顺、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确立地质公园的国家所有权及其实现途径,对全国的地质公园实行统一管理,理顺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的关系,是解决我国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关系的根本所在。
6.重视地质科学研究
国外不少地质公园十分重视地质科研工作。通过与大学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地质科学研究,提高地质公园的科技含量,甚至成为某些重大地学问题的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德国Vulkaneifel地质公园对Maar湖的研究,Crete岛推复和拆离构造的研究等,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到此考察研究,组织专题讨论会,在地质界已成为相关学科的理论生长点。在科研项目的投入上,一般有4种方式:其一,由国际相关组织出资,如有的欧洲国家的地质公园是由欧盟出资;其二,所属国家的政府出资;其三,政府和公司联合出资;其四,公司独资,实行市场化运作。目前,我国地质公园一方面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科研投入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支持。今后在科学研究上要加强与大学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在科研投入上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并且争取国际有关资金的援助,把地质公园建设成为面向公众的地球科学教育普及基地。
参考文献
[1]赵汀,赵逊.欧洲地质公园建设和意义.地球学报,2002,23(5):463~470.
[2]郑敏,张家义.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对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体制建设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1):35~38.
[3]后立胜.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及其阶段性.当代经济管理,2005,45(6):63~58.
[4]陈从喜.国内外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进展与对策建议.国土资源情报,2004(5):8~11.
作者简介
[1]侯华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2]王素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Ⅳ 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英文命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名"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desNationsunies pour l'écation, lascience et laculture,缩回写:答ONUÉSC;英语:UnitedNationsEcational,Scientific andCulturalOrganization,缩写:UNESCO),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成立於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Ⅵ 稳步推进重要双边、多边合作
(一)中德合作
1.与德国美因茨大学合作
2013年月4日,我院与德国美因茨大学联合成立“德中合作研究中心”的仪式在美因茨大学举行。中心的研究内容将从以深海为主扩展为深海和深部地壳甚至更广泛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利用生物技术解决一些地学难题,研发生物医学材料和新的天然产物/药物。7月2日,我院代表团访问美因茨大学并举行会谈,双方充分肯定了合作以来取得的成果,并积极酝酿签署合作协议。
“德中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王小烈书记(左一)与德国美因茨大学副校长沃尔夫冈·霍夫迈斯特教授会谈
2.与德国波茨坦大学合作
2013年7月1日,王小烈书记与德国波茨坦大学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布里恩教授签署了《中国地质科学院与德国波茨坦大学合作协议》,就地学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达成系列共识。根据协议,院先后派出两批共7名在读研究生参加德国波茨坦大学组织的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东部陶恩构造窗野外课程和法国南部岩石脆性变形野外课程,迈出了与欧洲高等院校开展研究生教学交流活动的第一步。
赴奥地利野外地质课程学习全体师生合影
王小烈书记(右)与德国波茨坦大学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布里恩教授签署合作协议
(二)中俄合作
1.积极推进中俄高层互动
受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的委托,董树文副院长率团于2013年9月29日至10月2日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由全俄地质研究所承办的“欧洲国家地调局联盟第35届大会暨世界最大区域地质研究和矿产潜力评价国际合作项目会议”,期间就中俄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领域合作举行双边会谈。
俄联邦地质矿产署署长瓦列里·帕克先生会见中国代表团
2.进一步拓展中俄合作领域
2013年6月26日至7月1日,我院代表团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由全俄地质研究所承办的“俄罗斯独特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远景国际研讨会”,积极拓展中国与俄罗斯在地质公园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独特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远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
3.中俄双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根据“中国与西伯利亚二叠纪火山岩省对比研究”的工作计划,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建民研究员一行3人于2013年9月2日至15日赴俄罗斯全俄地质研究所,对俄罗斯诺里尔斯克联合野外地质考察期间获取的地质样品开展综合处理和测试分析。
(三)中澳合作
2013年12月19日,董树文副院长会见了来访的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保罗·德克斯教授和经济地质研究中心主任常兆山博士,双方就深入拓展学术交流进行洽谈,并就合作谅解备忘录文本达成一致。
院所领导会见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来访代表并合影
(四)中非合作
1.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2日,挂靠在我院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培训班”,来自12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1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培训班开班仪式
2.吴珍汉副院长与苏丹喀土穆大学地质系阿卜杜勒·纳迪(Abdel Halim El-Nadi)教授进行了会晤,双方讨论了地学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博士生及博士后等事宜。
Ⅶ 请问大神们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公园有哪些
爱尔兰(1个)—— 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
奥地利(1个)—— 奥地利艾森武尔瑾地质公园
巴西(1个)—— 巴西阿拉里皮地质公园
德国(6个)
德国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德国贝尔吉施——奥登瓦尔德山地质公园、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德国麦克兰堡冰川地貌地质公园、德国斯瓦卞阿尔比地质公园、德国特拉维塔地质公园
法国(2个)
法国吕贝龙地质公园、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
克罗地亚(1个)——克罗地亚帕普克地质公园
捷克共和国(1个)——捷克共和国波西米亚天堂地质公园
罗马尼亚(1个)——罗马尼亚哈采格恐龙地质公园
马来西亚(1个)——马来西亚浮罗交怡岛地质公园
挪威(1个)——挪威赫阿地质公园
葡萄牙(1个)—— 葡萄牙纳图特乔地质公园
西班牙(4个)
西班牙卡沃- 德加塔地质公园、西班牙马埃斯特地质公园、西班牙苏伯提卡斯地质公园、西班牙索夫拉韦地质公园
希腊(2个)——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希腊普西罗芮特地质公园
意大利(5个)
意大利 贝瓜帕尔科地质公园意大利马东尼地质公园意大利撒丁岛地质与采矿公园意大利阿达梅洛布伦塔地质公园- 意大利罗卡迪切雷拉
伊朗(1个)——伊朗格什姆岛地质公园
英国(6个)
英国北奔宁山地质公园、英国大理石拱形洞地质公园、英国苏格兰洛哈伯地质公园、英国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英国威尔士大森林地质公园、英国里维耶拉地质公园
澳大利亚(1个)—— 澳大利亚卡纳文卡地质公园
Ⅷ 谁推荐个人气最高的外国地质公园,好的追加50分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出,此计划在2000年之后开始推行,目标是选出超过5百个值得保存的地质景观加强保护。至2005年止,全球已选出有35家世界地质公园。
亚洲(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六条定义:
(1)有明确边界,有足够大的面积使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由一系列具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组成,还可能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
(2)这些遗址彼此联系并受公园式的正式管理及保护,制定了官方的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3)支持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能加强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促进当地的文化复兴;
(4)可探索和验证对各种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法;
(5)可用来作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
(6)始终处于所在国独立司法权的管辖之下。所在国政府必须依照本国法律、法规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
◆中国(13)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云南)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湖南)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浙江)*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东)*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南)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河北)*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陕西秦岭地质公园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
欧洲(23)
◆奥地利 (2)
坎普禾世界地质公园Kamptal Geopark
艾森武尔瑾世界地质公园Nature Park Eisenwurzen
◆法国(3)
普罗旺斯高地世界地质公园Geological Reserve of Haute Provence
罗什舒瓦尔—沙斯农陨石坑世界地质公园Rochechouart Chassenon Astrobleme
吕贝龙地质公园Park Naturel Régional Luberon*
◆德国(6)
贝尔吉施—奥登瓦尔德山世界地质公园European Geopark Bergstrasse-Odenwald
特拉维塔世界地质公园Nature Park Terra Vita European Geopark
埃菲尔山脉世界地质公园Vulkaneifel European Geopark
施维比阿尔比地质公园GeoPark Swabian Albs*
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GeoPark Harz Braunschweiger Land Ostfalen *
麦克兰堡冰川地貌地质公园Mecklenburg Ice age Park*
◆希腊(2)
莱斯沃斯石化森林世界地质公园Petrified Forest of Lesvos
蒲赛罗芮特世界地质公园Psiloritis Natural Park
◆爱尔兰(1)
科佩海岸世界地质公园Coper Coast
◆意大利(2)
马东尼世界地质公园Madonie Natural Park
罗卡迪切雷拉世界地质公园Rocca di Cerere Cultural Park
◆西班牙(2)
卡沃—得加塔山世界地质公园Cabo de Gata Natural Park
马埃斯特世界地质公园Maestrazgo Cultural Park
◆英国(4)
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质公园Marble Arch Caves and Cuilcagh Mountain Park
北奔宁山世界地质公园North Pennines Area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
阿伯雷与莫尔文山世界地质公园Malvern Hills Area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
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North Western Highlands, Scotland*
注 带*号的为2004年新增的世界地质公园
Ⅸ 全球地质遗产保护和地质公园的建立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地质遗迹的保护已由各国分散行动变为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的全球性行动。但发展十分不平衡,保护工作与合理开发利用彼此脱节,难以成为各地政府参与和居民支持的影响广泛的行动,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前半期,UNESCO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地球遗产保护工作的全球协调行动阶段。1948年UNESCO在巴黎创立了世界保护联盟(IUCN),设立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CNPPA/IUCN),其制订的国家公园标准中,正式纳入了优美的地学景观保护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容。
在可持续发展已得到共识的今天,如此广袤的地球,如此漫长的历史,人们再也丢失不起这些无价的地球遗产了。破坏了一处地球遗产就可能使我们失去一段追索地球历史的链条,破坏了一处地质遗迹就可能使我们失去了一批地球环境演化的信息。
UNESCO地学部联合地球科学联合会、地理联合会等国际学术组织成了推动这一工作的中坚。1991年6月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地球科学家通过了“国际地球记忆权利宣言”(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memory of the Earth),着重阐述了地球生命和环境演化与地球演化的密切关系,其演化留下的地质遗迹的研究既可了解过去,又可预测未来,失而不能复得,振臂疾呼这些遗产的保护必须引起各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在1989年成立的地质遗产工作组也加强了各国Geosites登录的推动(EDER,1999)。
UNESCO地学部在20世纪90年代组织了两轮可行性提出地质公园计划和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逐步在UNESCO取得共识和支持(Cowwie et al,1994)。UNESCO推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建设,地质遗迹的保护虽然引起了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但保护区耗资不菲,当地居民世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不再允许开采,又引发了园区居民的不合作,所以保护难度很大。如美国破坏地质遗迹的案件呈上升趋势,1991年为3571件,至1996年上升为4356件。因此UNESCO地学部又提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以弥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地质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和地球科学联合会地质遗迹工作难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之不足,建议推动地质公园项目,把地质遗迹保护与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和扩大当地居民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于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设置了地质遗迹保护专题并组织了讨论(赵逊等,2002)。
正是在这个讨论会上法国和希腊的一批地质学家深感欧洲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方面的挑战尤其严重,居民的旅游目的地太集中,亟待分流,推动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呼声很高,因此决定在欧洲率先建立欧洲地质公园,形成地学旅游的网络,争取到欧盟组织的支持(赵汀等,2002),被纳入LeaderⅡPrograme,并由法国的Haute province地质保护区,西班牙Maestrazgo文化公园,希腊Lesvos硅化木公园和德国Vulkaneifel European-Geopark作为创始成员,后又吸收了法国的Astrobleme Rochechouart-Chassenon,爱尔兰的Copper Goast,英国北爱尔兰的MarbleArch and Cuilcagh Mountain,德国的Naturpark Nordli-cher Teutoburger Wald and Wiehengebirge,西班牙Cabo de Gata-Nijar和希腊的Psiloritis Kretenutural history Museum等,共10个公园组成了欧洲地质公园网,发行刊物,每年轮流主持交流会,组织参展和宣传推介活动(European Geopark Network,2002)。
各国对保护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命名很不统一,总的说来,地质公园的名称应实现主要开发对象的内容而不是现已用的名称。因为地质公园启动晚,原已有广为流传的名称,地质景观多样,也难于以具体地质现象命名;有的就不分类型直接统称某某国家地质公园;这并不影响他们进入地质公园网络,如欧洲地质公园现有32个公园所用名称就十分不一致,有不少并未冠以地质公园。与此同时,我国国土资源部在多年地质遗迹调查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计划,并于2000年建立了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使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正式纳入政府行政职能,在原有86个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工作至2006年,已扩大到138个。
Ⅹ 地质公园的世界清单
世界地质公园成员清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共有90个成员,分布在全球27个国家。它们是:中国(29)法国(2)马来西亚(1)
爱尔兰(1)芬兰(1)挪威(2)意大利(8)
爱尔兰/北爱尔兰(1)韩国(1)葡萄牙(3)英国(7)
澳大利亚(1)加拿大(1)日本(5)越南(1)
奥地利(2)捷克共和国(1)西班牙(5)
巴西(1)克罗地亚(1)希腊(4个)
德国(5)罗马尼亚(1)匈牙利-斯诺文尼亚(1)
荷兰(1)斯洛文尼亚(1)土耳其(1)乌拉圭(1)
爱尔兰(1个)
-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Copper Coast Geopark-Republic of Ireland)
爱尔兰/北爱尔兰(1个)
- 英国大理石拱形洞地质公园(Marble Arch Caves & Cuilcagh Mountain Park –Northern Ireland- UK)
澳大利亚(1个)
- 澳大利亚卡纳文卡地质公园(Kanawinka Geopark - Australia)
奥地利(2个)
- 奥地利艾森武尔瑾地质公园(Nature Park Eisenwurzen - Austria)
-奥地利卡拉万克世界地质公园 斯洛文尼亚/奥地利(Karawanke/Karawanken Global Geopark, Slovenia/Austria)
巴西(1个)
- 巴西阿拉里皮地质公园(Araripe Geopark - Brazil)
德国(5个)
- 德国特拉维塔地质公园(Nature park Terra Vita - Germany)
- 德国斯瓦卞阿尔比地质公园(Geopark Swabian Albs - Germany)
- 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Geopark Harz Braunschweiger Land Ostfalen - Germany)
- 德国贝尔吉施- 奥登瓦尔德山地质公园(Geopark Bergstrasse –Odenwald - Germany)
- 德国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Vulkaneifel Geopark - Germany)
法国(2个)
-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Reserve Géologique de Haute Provence - France)
-法国吕贝龙地质公园(Park Naturel Régional Luberon - France)
芬兰(1个)
- 芬兰洛夸地质公园(Rokua Geopark)
韩国(1个)
- 韩国济州岛地质公园(Jeju Island Geopark)
加拿大(1个)
- 加拿大石锤地质公园(Stonehammer Geopark)
捷克共和国(1个)
- 捷克共和国波西米亚天堂地质公园(Bohemian Paradise Geopark - Czech Republic)
克罗地亚(1个)
- 克罗地亚帕普克地质公园(Papuk Geopark - Croatia)
罗马尼亚(1个)
- 罗马尼亚哈采格恐龙地质公园(Hateg Country Dinosaur Geopark - Rumania)
马来西亚(1个)
-马来西亚浮罗交怡岛地质公园(Langkawi Island Geopark - Malaysia)
挪威(2个)
- 挪威岩浆地质公园(Magma Geopark)
- 挪威赫阿地质公园(Gea- Norvegica Geopark - Norway)
葡萄牙(3个)
- 葡萄牙纳图特乔地质公园(Naturtejo Geopark - Portugal)
- 葡萄牙阿洛卡地质公园(Arouca Geopark- Portugal)
- 葡萄牙亚速尔群岛世界地质公园(Azores Global Geopark, Portugal)
日本(4个)
-山阴海岸地质公园(San'in Kaigan Geopark)
- 洞爷火山口和有珠火山地质公园(Lake Toya and Mt. Usu)
- 云仙火山区地质公园(Shimabara Peninsula)
- 系鱼川地质公园(Itoigawa)
- 隐岐群岛世界地质公园(Oki island Global Geopark, Japan)
西班牙(5个)
- 西班牙巴斯克海岸地质公园(Basque Coast Geopark)
- 西班牙索夫拉韦地质公园(Sobrarbe Geopark - Spain)
- 西班牙苏伯提卡斯地质公园(Subeticas Geopark - Spain)
-西班牙马埃斯特地质公园(Maestrazgo Cultural Park - Spain)
- 西班牙卡沃-德加塔地质公园(Cabo de Gata Natural Park - Spain)
希腊(4个)
- 希腊约阿尼纳地质公园(Vikos –Aoos Geopark)
- 希腊柴尔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质公园(Chelmos-Vouraikos Geopark - Greece)
- 希腊普西罗芮特地质公园(Psiloritis Natural Park - Greece)
-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Petrified Forest of Lesvos - Greece)
匈牙利-斯诺文尼亚(1个)
- 拉瓦卡-诺格拉德地质公园(Novohrad-Nograd geopark)
伊朗(1个)
- 伊朗格什姆岛地质公园(Qeshm Geopark - Iran)
意大利(7个)
- 意大利图斯卡采矿公园(Tuscan Mining Park)
- 意大利奇伦托地质公园(Parco Nazionale del Cilento e Vallo di Diano)
- 意大利罗卡迪切雷拉(Rocca Di Cerere Geopark)
- 意大利阿达梅洛布伦塔地质公园(Adamello Brenta Geopark)
- 意大利撒丁岛地质与采矿公园(Geological and Mining Park of Sardinia -
Italy)
- 意大利马东尼地质公园(Madonie Natural Park - Italy)
- 意大利贝瓜帕尔科地质公园(Parco del Beigua - Italy)
- 意大利塞西亚-瓦尔格兰德世界地质公园(Sesia - Val Grande Global Geopark, Italy)
英国(7个)
- 英国设得兰地质公园(Shetland Geopark - UK)
- 英国威尔士乔蒙地质公园(Geo Mon Geopark - Wales)
- 英国里维耶拉地质公园(English Riviera Geopark - UK)
- 英国威尔士大森林地质公园(Forest Fawr Geopark –Wales - UK)
- 英国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North West Highlands –Scotland - UK)
- 英国苏格兰洛哈伯地质公园(Lochaber Geopark –Scotland- UK)
- 英国北奔宁山地质公园(North Pennines AONB Geopark - UK)
越南(1个)
- 越南董凡喀斯特高原地质公园(Dong Van Karst Plateau Geopark)
荷兰(1个)
- 荷兰洪兹吕赫世界地质公园,(Hondsrug Global Geopark, the Netherlands)
斯洛文尼亚(1个)
- 斯洛文尼亚伊德里亚世界地质公园(Idrija Global Geopark, Slovenia)
土耳其
- 土耳其库拉火山世界地质公园,(Kula Volcanic Global Geopark, Turkey)
乌拉圭
- 乌拉圭格鲁塔 德尔 帕拉西奥世界地质公园(Grutas del Palacio Global Geopark, Urugu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