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灵秀山森林公园
⑴ 石狮灵秀山好玩不
那个嘛 那要看你要走到那里咯 从山脚走大路到山顶 需要30分钟哦 如果是要绕一大圈 那就要很多时间了听说有6公里 但是我没有去过 嘿嘿
⑵ 请问石狮属于福建省哪的
石狮是一个年轻的小城市, 一提起石狮, 人们总会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台窗口”、“全国著名侨乡”等称谓联系在一起。
石狮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位于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0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1万人。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 “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实力增长近30倍。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5亿元,比增15.3%,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地方级收入分别达18亿元、9.42亿元,比增21.2%和25%,均比2003年翻一番。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2位。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而著名,是中国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这里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经过20多年来的精心培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现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达2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服装板块,涌现出富贵鸟、威兰西、卡宾、拼牌、爱登堡、彬伊奴、健健、帝牌、哈德利等一批著名品牌,形成“精品荟萃特色装,名城处处皆品牌”的良好格局。石狮与周边地区整合成为石狮服装板块,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以石狮板块为中心的闽派服装方阵。石狮服装50%出口国际市场,许多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如鳄鱼、啄木鸟、周织、卡丹奴等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成为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现在的石狮服装,已经超越了行政区域的范畴,形成一个泛石狮的概念。2003年石狮动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1110亩,被誉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的石狮服装城。首期工程(包括四幢服装交易区和展览艺术中心及休闲广场)已完工,并于2005年开城融市,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石狮服装城不断发展繁荣,目前已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休闲服装博览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石狮纺织服装商贸区不断完善。
——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石狮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全市海洋经济约占GDP的40%。石狮是全国六大内贸集装箱运输中转枢纽港口之一。港口一直是石狮经济最活跃的地带,按照“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城区、实现大发展”的思路,不断促进港口、产业、城市的互动共荣,形成了以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为龙头,以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石湖港工业区为重点的外向型港口经济带。石狮拥有石湖、祥芝、永宁3个深水良港,其中石湖港已建成5万吨级、3.5万吨级、1万吨、3000吨泊位各1个,2006年石湖港货物吞吐量898.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占泉州地区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半壁江山,跻身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石狮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市)”和福建省“渔业十强县(市)”之一,水产品加工产值居全省第2位,主要海产品有20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8183 公顷,拥有祥芝渔港(国家一级渔港)、梅林、东埔渔港(国家二级渔港)等优良渔港,形成以华宝化工、明祥食品为龙头的蓝色产业基地,建成占地110亩、总投资超亿元的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建成新沙堤鲍鱼育苗基地、永宁海水网箱养殖鱼示范基地等一批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石狮是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人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海浪沙滩和海蚀地貌构成的绚丽滨海风光与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踩球舞等民间文化相互融合;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购物旅游,以闽南黄金海岸、红塔湾海滨风景区为主的滨海旅游,吸引了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帆船冠军赛在闽南黄金海岸举行。以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名胜旅游,以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文化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交相辉映,构成石狮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
——全国著名侨乡、对台窗口。巍峨高耸的姑嫂塔、石湖塔就是当年海上导航的标志,从这里,石狮人随郑成功去开发台湾,随洋船远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捐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6.3亿元。建市后,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活对台经贸这篇文章。至2006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994家,投资总额40.2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22.2亿美元。2006年自营出口总值3.68亿美元,增长45.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⑶ 石狮市属于哪里
石狮( 闽南语白话字 Tsio̍h-sai-tshī )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地级市代管,于1987年12月自晋江县析置版。石狮是权亚洲最大服装城、福建综合改革试验区、著名侨乡。位于环泉州湾核心区南端,市域三面环海,北临泉州湾,南临深沪湾,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西与晋江市接壤,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
⑷ 今天放假想去石狮的灵秀山但不知道在哪里,望知道的朋友告诉一下!谢谢啦!
灵秀山位于石狮市复西制南境内,与泉州灵山、晋江灵源山成鼎足之势,并称泉州“三灵”。山上有一座金相院,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系闽南一名古刹。有“十胜”,“十二奇景”,三十五峰,四十余名石,为古今之旅游胜地。
石狮市区拥军专线公交车有到。
市区线路去程: 塔山部队 - 塔山 - 龙穴 - 德辉广场 - 八七路 - 振兴路 - 狮标 - 元兴花园 - 塘园村委会 - 灵秀镇 - 灵峰村 - 灵秀山 -灵秀山部队 (13站)
⑸ 石狮市二十年来的变化
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轻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0.2亿元、财政总收入2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分别比增16.5%、22.3%和23.2%,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前列。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2位,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县级市。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是中国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辅料、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达2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服装板块。石狮服装50%出口,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如鳄鱼、啄木鸟、周织、卡丹奴等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石狮已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成为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于2003年动工兴建、总投资15亿元的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石狮服装城,2005年开业至今,已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创新市场。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休闲服装博览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构成了石狮独具特色的纺织服装商贸区。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上游项目相继进驻石狮,如总投资22.38亿元的 PTA、总投资12亿元的协盛协丰5万碇纺织等项目,进一步加快了石狮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
——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石狮工业已形成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以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王老吉顺利投产,带动了彩印、易拉罐、制盖和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港口一直是石狮经济最活跃的地带,目前石狮拥有石湖、祥芝、永宁3个深水良港,形成了以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为龙头,以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石湖港工业区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带。石湖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千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60万标箱,占泉州地区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半壁江山,跻身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石狮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市和福建省渔业十强县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2位,主要海产品有20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8183 公顷,拥有祥芝、东埔等国家级渔港,初步形成以华宝化工、明祥食品为龙头,以新沙堤鲍鱼育苗、永宁海水网箱养殖为特色,以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为辐射带动的蓝色产业基地。石狮人文历史悠久,海浪沙滩和海蚀地貌构成的绚丽滨海风光与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踩球舞等民间文化相互融合;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工业和购物旅游与以黄金海岸、红塔湾为主的滨海旅游互相促进;以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名胜旅游与以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交相辉映,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成功举办了国际和全国帆船冠军赛、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各类活动。
——著名侨乡、对台窗口。巍峨高耸的姑嫂塔、石湖塔就是当年海上导航的标志,从这里出发,石狮人随郑成功去开发台湾,随洋船远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捐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7亿多元。建市以来,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活对台经贸这篇文章。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057家,投资总额45.1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25.2亿美元。2007年企业自营出口5.8亿美元,比增58.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全市进行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岸线规划,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全面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9.72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5平方米。先后建成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5座,3座110KV变电站在建,实现通往福州、厦门的双回供电线路的架设。建成日供水20万吨和7万吨的自来水厂各1座,实现向全市辖区供水,总投资2亿多元的引水工程竣工通水,总供水能力达35万吨/日,人均供水量全省第一,日供水量全省第三。基本实现全市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自来水。建成可靠的邮电通讯网络,全市城乡电话用户30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近27万户,有线电视用户5.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万多户。同时,建成了沿海大通道、沿海防潮防洪工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鸿山热电厂建成后将淘汰服务区所有燃煤锅炉和导热油炉,进一步增强了石狮发展后劲。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石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市拥有高等职业学校3所、中专1所、中学15所、小学70所,教育水平居泉州市先进行列;建成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进程,率先在全省建成第一个一体化的县级市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全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先后建成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游泳馆、老干老龄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华侨医院、妇幼保健院和“120”急救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亿元的石狮市新医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引进人才步伐,切实关爱外来员工。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步伐,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保持安定稳定。通过不懈努力,石狮先后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文化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首届平安县(市)等荣誉称号。
⑹ 请问驻福建省石狮市灵秀山炮兵团现在的翻号是什么
部队的番号和驻札地点都是军事机密。
怎么可能告诉你。
⑺ 石狮的占地面积
石狮是一个年轻的小城市, 一提起石狮, 人们总会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台窗口”、“全国著名侨乡”等称谓联系在一起。
石狮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位于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0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1万人。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 “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实力增长近30倍。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5亿元,比增15.3%,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地方级收入分别达18亿元、9.42亿元,比增21.2%和25%,均比2003年翻一番。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2位。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而著名,是中国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这里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经过20多年来的精心培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现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达2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服装板块,涌现出富贵鸟、威兰西、卡宾、拼牌、爱登堡、彬伊奴、健健、帝牌、哈德利等一批著名品牌,形成“精品荟萃特色装,名城处处皆品牌”的良好格局。石狮与周边地区整合成为石狮服装板块,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以石狮板块为中心的闽派服装方阵。石狮服装50%出口国际市场,许多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如鳄鱼、啄木鸟、周织、卡丹奴等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成为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现在的石狮服装,已经超越了行政区域的范畴,形成一个泛石狮的概念。2003年石狮动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1110亩,被誉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的石狮服装城。首期工程(包括四幢服装交易区和展览艺术中心及休闲广场)已完工,并于2005年开城融市,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石狮服装城不断发展繁荣,目前已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休闲服装博览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石狮纺织服装商贸区不断完善。
——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石狮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全市海洋经济约占GDP的40%。石狮是全国六大内贸集装箱运输中转枢纽港口之一。港口一直是石狮经济最活跃的地带,按照“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城区、实现大发展”的思路,不断促进港口、产业、城市的互动共荣,形成了以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为龙头,以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石湖港工业区为重点的外向型港口经济带。石狮拥有石湖、祥芝、永宁3个深水良港,其中石湖港已建成5万吨级、3.5万吨级、1万吨、3000吨泊位各1个,2006年石湖港货物吞吐量898.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3.2万标箱,占泉州地区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半壁江山,跻身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石狮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市)”和福建省“渔业十强县(市)”之一,水产品加工产值居全省第2位,主要海产品有20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8183 公顷,拥有祥芝渔港(国家一级渔港)、梅林、东埔渔港(国家二级渔港)等优良渔港,形成以华宝化工、明祥食品为龙头的蓝色产业基地,建成占地110亩、总投资超亿元的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建成新沙堤鲍鱼育苗基地、永宁海水网箱养殖鱼示范基地等一批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石狮是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人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海浪沙滩和海蚀地貌构成的绚丽滨海风光与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踩球舞等民间文化相互融合;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购物旅游,以闽南黄金海岸、红塔湾海滨风景区为主的滨海旅游,吸引了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帆船冠军赛在闽南黄金海岸举行。以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名胜旅游,以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文化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交相辉映,构成石狮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
——全国著名侨乡、对台窗口。巍峨高耸的姑嫂塔、石湖塔就是当年海上导航的标志,从这里,石狮人随郑成功去开发台湾,随洋船远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今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藉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捐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6.3亿元。建市后,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做活对台经贸这篇文章。至2006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994家,投资总额40.2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22.2亿美元。2006年自营出口总值3.68亿美元,增长45.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