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园大全 » 游辛弃疾主题公园作文

游辛弃疾主题公园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1-27 00:12:03

『壹』 作文《辛弃疾文化公园》300字

今天,我跟妈妈、阿姨、还有一位好朋友一起去神女湖游玩
刚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地的鲜花,它们有红的、白的、粉的……竞相开放,好像在迎接我们一样。我们在门前的空地上打闹嬉戏,一阵微风吹来,树上的叶子也纷纷落了下来,好像要跟我们一起玩耍一样。有的还飘到空中,好像要跟我们捉迷藏一样。之后,我们又在草坡上野餐。草地上有小花、有小蘑菇,还有小麻雀呢!我们高兴地玩了很久,又到了一座石桥上去,那里有很多人,还有许多美丽的鲜花。从石桥上往下看,看到的湖水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飞鸟、高山、还有我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最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神女湖。

『贰』 一片关于辛弃疾的作文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另一方面,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同样无可奈何的心境,使辛弃疾和陆游一样,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他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曾自述“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感皇恩》)。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感受并在词中表现“一壑一丘”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而由于个性和审美趣味的不同,他的这一类词作不像陆游诗那样偏向于古朴淡雅,而是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如《清平乐》写农家生活的情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遣兴》写自己放旷的生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但这类词作,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悲愤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生活的闲适而谈化。这只是一时的忘情,也是悲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要读一下著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可以知道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的选择。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辛弃疾写这一类词时真正的心态。

二、辛词的艺术创造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乃至“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都是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如“天风海雨”,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也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这种自然和历史素材的选用,都与词中的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不过,以上只是指辛弃疾词中主流部分的艺术风格而言。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己亥……》,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杯,汝来前!”(《沁园春》)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词不仅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望采纳!O(∩_∩)O~

『叁』 以走近辛弃疾为题写一篇600字作文

走近辛弃疾
孤村荒野外,一位已近暮年的老人,望着窗边的夕阳,吟诵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庆幸你生在宋朝,那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年代造就了宋词,而你豪放的词风也在南宋词坛熠熠生辉。曾看到你投宿王氏草庵的情景,一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出你英雄失意的感慨,却不忘收复万里江山的壮志;听听你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个“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体现出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还曾看见你于田园间挥笔写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一幅多么富有情趣的乡村生活图景呀!所有的人物都被赋予鲜明的形象,一切都是那么得恬淡美好。
在你的词作里,我看到了你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听到了你对南宋统治阶级屈辱投降的鞭挞,读到了你既想归田隐居,激流勇退又想为国立功的矛盾心情。从你的作品中我既读到了豪放词的雄浑,遒劲,也读到了婉约词的清新明丽,真是灵活洒脱,不拘一格,更读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可怜你却生在南宋那个破落的时代,在你出生之时,北方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你从小就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在你的心里早已种下了为国杀敌立功,收复失地的壮志之种,在特殊环境下成长的你天生就有一种侠义之气。
想当初,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你义无返顾加入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当金军不攻自破时,你奉命与南宋朝廷联络,但当你完命归途时听到的却是首领被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于是你果断行事,将叛徒擒拿,交给朝庭处决,你的勇敢,机智曾大快人心,名噪一时。
因为一心决议收复失地,你曾经写下了很多抗金北伐的建议,如《九议》《美芹十论》等,你的军事,政治才能已崭锋芒,然而腐败的南宋朝廷却已无心应战。理想得不到实现,抱负无法达成,年轻有为的你只能发出报国无门,生不逢时的慨叹。“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着试手,补天裂”是你>

提交回答

望采纳

『肆』 赞美辛弃疾的作文500字

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李白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豁达开朗;而你,有的尽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爱国情怀。因此,辛弃疾,我崇敬你。

辛弃疾,你一生兢兢业业,一心想要精忠报国。你在家乡率先起义,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见风使舵,本着坚定的信念反金犯禁抗敌报国。后来你遇到了耿京,与他共商大计,与他奋起反抗,你尽自己所能,竭自己之力,满腔热血鼓舞起无数士兵的斗志。当义端窃走你的大印投奔金兵时,耿京的斩令落地,你却沉着冷静地请求三天期限,杀叛徒取大印。你跨上骏马,挥鞭向附近的金兵的营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而去。而在山道上,你英勇果断,手起剑落,搜出军印,将义端的头颅挂在鞍上,催动坐骑,回营复命。

辛弃疾,你的赤子之心,让人震撼;你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你想要“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地杀敌报国,因而你组建了“飞虎军”,一支所向披靡的队伍,一支令金人闻风丧胆的队伍。可谁又曾想到,你当初可是冒着杀无赦的危险地上请呈;谁又能记得,你当初在期限二十天的时间里而做出的努力。你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是为民,是为家,更是为国啊!

辛弃疾,你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在下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时,还是在“单骑闯敌营,午仞数杀敌”的豪放风采中,都是那么的真挚。你晚年政治上很不得意,而且身体虚弱,仍心系国家。在九月十日,你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此时如同又飞骑在战场上,对着金人砍杀,马儿不停地奔跑着,身后成千上万的大军跟着自己向北冲锋,旌旗飘扬,杀声震天……。

辛弃疾,你的爱国情怀让世人震撼,你的以天下为己任,你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的赤子之心完美地诠释了什么什才是精忠报国!因此,辛弃疾,我崇敬你。

『伍』 作文:辛弃疾啊,辛弃疾

走近辛弃疾

纵观中国文学史,或许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文人能像辛弃疾那样。
他庄重沉痛:“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他诙谐幽默:“将止酒,戒洒杯使勿近”;他沉静悠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辛辣老练:“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他缠绵悱恻:“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消”……他能文,诗词的豪放与苏东坡并论;他也武,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一生郁郁却从不言悔,认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万字平戎策”,却只能拿去“换得东家种树书”;他志在抗金,却“名因文章著”,只能“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他,辛稼轩,的确特别得让你无从忽略。
他有一段传奇般的轻狂年少时光。高宗绍兴中,北金占区耿京起义,年仅二十二岁的他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队伍加入其中,叛徒张安国杀耿降金,义军溃散,他只带50人直趋张的驻地要求与张会面,出其不意将张缚置马上,并令张部所属的上万军队归顺,之后他到临安,将张交予朝廷正法……可是,再之后呢?
再之后,便是做官,先在江阴任职,之后是建康、江西、湖南、湖北……就职地离前线越来越远,稼轩离他的抗金北伐梦也越来越远。直到42岁,他遭馋落职,之后就赋闲了二十年之久,64岁时又当了短时间的镇江知府,68岁病逝。
那样的英雄年少,却只能那样碌碌的一生!
稼轩之苦,想必不足为外人道。
所以,他悲痛、悲愤、悲壮、悲凉、悲叹……但他在极度郁郁之中还懂得“自娱自乐”,以苦为乐,并时常赋词抒解郁闷,他曾自嘲:“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短短十几字,尽道辛酸。
稼轩之词新。词风新,豪放不失俊美,即所谓“肝肠似火,面目如花”者。内容也新,要戒酒,作词;与人闲谈,作词;嘲讽小人,也作词。而作词骂儿子,更是旷古绝今之举。我不知是写出了这种词的稼轩的不羁个性导致了他的郁郁,还是郁郁的稼轩为了遣怀而写了这种笑中含泪的词。
稼轩学识渊博,故词多用典。最多时一首词六十多字竟用典九个,几乎一句一个。但他的词又绝非泛泛之辈的“掉书袋”,用典用得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简直让人觉得不用不行,直叫人拍案称奇。这份广博的学识,可不是后世效颦之辈学得到的。
稼轩、稼轩……稼轩之妙处,岂是这短短干字能道得完么?但拙作已成,只得以此贻笑大方之作,聊祭稼轩先贤之灵。
血泪之词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用血与泪写诗词的人。
他是武夫出身,他本想“了却君王天下事”来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他本想马革裹尸、血洒疆场,戎马一生,建功立业的:他本想“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去杀敌报国的:他本想……他也有“单骑闯敌营,手仞数余敌”的豪气与丰采,他也有号令数万士兵的威严,他也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玎的坚定决心。可是他南渡归附朝廷之后,所有的“本想”都成了幻影,所有的本领都成了摆设。他远离了舞刀弄剑的沙场,只能用带着老茧的手抓起一只羊毫软笔去写他血泪相交的诗词。
南宋王朝妥协腐败,怎样伤了这颗忧国忧民的心。君王沉湎于歌舞升平之中,臣子享乐在醉生梦死之外,他们蜷缩在半壁江山里,看着被践踏的大宋国土嬉戏。可是辛弃疾,他再也没有机会血溅战袍、以身许国了。他的满腔热忱与壮志雄心被昏庸的龙公书案掩埋了。他只能写他含血带泪的诗词,把它当作激励人民斗志的号角。当作他内心愁苦的倾诉者。
多少次,他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多少次,他的耳畔回响着清角吹寒;多少次,他的梦乡是铁马冰河;多少次,他的眼前是大漠孤烟……可是他不敢回首,回首之后那情那景只能在灯火阑珊处,只会令他望尽天涯路。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饱含着他多少无奈与悲凉,饱含着多少壮志难酬与英雄气短的苦闷!
辛弃疾由武入文,虽不是心甘情愿,却创造了无人能比的文学成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有他那样的爱国之情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有他那种亡国之恨了。一旦这种感情融入诗词,它必定因为这份豪情与胆量而绝尽千秋,而光焰万丈,而无与伦比。
我常常会想到一个“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独流泪,拍栏杆”的辛弃疾,这是他永远的赤子形象。他以爱国之心为墨,以报国之情为笔,挥写着贯穿一生的诗篇。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名字的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陆』 辛弃疾公园作文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您凭栏远眺 双目凝然 夕阳如血 映在你脸上 却泛出冷光 灯暗黄,灯下 你抚剑长叹,悲慨万端 英雄梦,已成空 一切终究烟消云散 空留一世惆怅悲酸 遥想从前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那个吹角连营的当年 手中的剑 发出了锐利的光芒 在那过秦关吞残虏的英雄道路上 要将扬州路上苦难的泪 拭干 要将拂狸祠下胡虏的血 饮完 可怜白发生 心未死,鬓已残 想报国却被奸佞误 才报国无门,请缨无路 山河破碎 也碎了你的肝胆 笑容里藏着一丝苍凉的绝望 目光却深情坚定地望着北方 且不顾那生前身后名 可那君王天下事 依旧不能了却 唉 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柒』 探究辛弃疾作文600字

我读辛弃疾
月夜,我伏在案边,手中是辛弃疾的《破阵子》。读它,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再加上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壮词”不过是辛弃疾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他化身为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本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却只能沉痛慨叹“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他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多数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
痛定思痛,当朝当代,钱潮涌地,欲浪滔天。穷乡僻壤衣食问题还没解决,星级酒店有人却挥公款如挥泥土,爱国热忱何在?
将头转向窗外,霓虹灯无比闪耀,我却感到格外刺眼。

『捌』 高一作文“我欣赏的辛弃疾”字800

我读辛弃疾


我翻开书,看见你的剑,映出你沧桑的脸庞。剑,泪痕如饮血,饮尽胡虏的血。
你那忧心的眼睛,唯有酒能浇熄了。
回忆,战场,岁月,理想,国家。
入眠,梦醒,迷离,醉态,号角。
威武的军营里,战戟从立,直冲云霄,旌旗纷飞,战甲上光,英姿勃发。
出征吧!天下事,可赢得生前生后名。失地收复,国家统一,指日可待。
读你的清江水,读你的浩然正气,读你的民族尊严。
读懂你忧国忧民的愁思,读懂你以天下为自任的胸怀,读不懂你目光之外的迷惘。风流,原是碎人的淡淡忧伤。
凭栏远眺的身影,凝重一回历史,丰润数不尽的时光。
多少回梦千里沙场,多少次泪沾湿枕巾。金戈铁马如石如山,沉重压抑着你的呼吸。梦头,你呓呓低语,好男儿当上沙场,飞度关山,踏碎冰河,收复江山。
可怜青山无数,民间早已被昏庸的朝廷搅的苦不堪言。一点点,一点点,怨言早已炊烟般四处飘散......
郁孤台上,一声长叹,叹华发早上,叹大宋末路,你分明看清了一代王朝踉跄的脚步。
天凉的秋啊,天气已经有点冷了。


有人说,辛弃疾不够洒脱,他在出世与入世的关口也曾踌躇。苏轼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潇洒!陶潜种豆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决绝!他何必,为一个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奋斗终生呢?

但,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不论官场险恶,国势衰微,他始终挺直了腰身,为宋朝、为百姓、为天下而战!

喜欢稼轩的半阕〈〈金缕曲〉〉: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曾经的将门虎子,英雄少年,只因一次无法挽回的失败,被专横的武帝打上叛徒的烙印,亲人也惨遭株连。从此身陷胡沙,虽然归汉心切,怎奈有家难回,有国难报。想起李陵的遭遇,稼轩如何不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仅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荆柯义无返顾地离开故土,开始了一去不复返的征程,白衣胜雪。易水、西风,荆柯用漫声的低吟相酬知己。想起刺客的决然,稼轩如何不敬?

杜宇声声,声声啼血。蜀帝杜宇,又有什么悲凉的往事?

如只是春归之恨,而不是人间恨事,又何必一再劝人归去?、

谁共我、醉明月!

词人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雁,交游零落,云飞风起。只有这皎皎明月,一直一直陪着词人酣然入醉,不离不弃。

稼轩真的醉了,醉得倚在树边。松树是想相扶吗?稼轩倔强地将它推开。不必、不必相扶!

夕阳勾勒出长长的影子。


1207年秋天,68岁的辛弃疾正在病重的时候,朝廷又来诏命,要他出来任职。在病床上听完了诏书后,辛弃疾的心又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在义军中的战斗生活,枪林箭雨之中的冲杀,是多么痛快啊!可是,在朝廷中,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说恢复大计,可是正像自己词中说的,“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带湖闲居10年,重新起用后不久又是被罢官,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晚年再起用,每次不是受阻挠,便是被罢官,做不成事业,“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却为什么总是补不成啊!如今,朝廷北伐,这些人为了私心而仓促用兵,遭到大败,现在又要我干什么呢?撑持门面,还是真正想将北伐进行到底呢?辛弃疾感到自己没有心力想下去了。
儿女们看着辛弃疾的病越来越沉重,都小心地照看着他。九月十日,辛弃疾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此时如同又飞骑在战场上,对着金人砍杀,马儿不停地奔跑着,身后成千上万的大军跟着自己向北冲锋,旌旗飘扬,杀声震天……。
“杀贼!杀贼!杀贼!杀……!”
儿女们听得辛弃疾的大声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我转睛,看到自己瘦小的膀臂,纤小的手,握不动斧戟,饮不了浓酒。可是,稼轩,我们都一样,都有一颗心,一颗赤诚的心,一颗赤诚的爱国的心!

『玖』 在辛弃疾的引领下写一篇600字作文 不限文体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你六十六岁高龄时,得到了起用。当时朝廷正准备北伐。你为此竭尽全力,并告诫统治者审慎从事,不可草率用兵。但你的忠心遭到了猜忌冷落。你看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你愁闷,却不消极。你仍一心希望抗金能够成功,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a href='http://www.xiaogushi.com/zuowen/zhuanti/gou/' target='_blank'>狗?rdquo;的慨叹,你避开了那条归隐山林的路。
在天朗气清的兰亭,仰观宇宙;在人杰地灵的滕王阁,登高作赋;辛弃疾,你躲开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从而使自己的名字由一个符号变作了永远。

『拾』 辛弃疾之梦800字作文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南宋灰飞烟灭了,留下一段凄楚的梦。梦里依稀,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仗剑走边关,执笔抒豪情,“吹角连营,挑灯看剑”。

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介文人,一个境界很高的文人,没有陈词滥调,没有华丽辞藻,唯有一腔热血,浩然正气。想当年,他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率义军,抵金寇,保国土,征战于崇山峻岭间,与万千热血男儿一起将青春挥洒于刀光剑影中。动乱时期,刀笔相随,一字一词均是兵勇。可惜,他手中的笔能绘出千古美文,却不能力挽朝廷于狂澜之中,使之免于战火,免于崩裂。

他的笔端,除了豪迈奔放以外,更多了一份沉郁悲壮。腐败颓废的朝廷,千疮百孔的疆土,水深火热的民众,凝结成他心中恒久的忧伤与凄楚,沉郁与悲凉。一腔报国良愿最终只能化为铿锵文字,响彻历史长空。

无奈,除却无奈还是无奈。他不愿学晋代的张翰,贪恋家乡鲈鱼味美就选择归隐,更鄙夷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他一心想着何日方能铲除顽敌,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然而,岁月流逝,恢复中原之梦终究成空,空余下文人的一腔遗憾。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或许他在这个世间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苦闷。

他眷恋他所眷恋的一切,他憎恨他所憎恨的一切,他选择他所要选择的,他摒弃他想摒弃的。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他感到一种无限的悲凉。他的梦似水,在流淌,他的心思在天涯飘荡,思绪无常,“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一个字:愁!

愁得无以言说。

细细想来,眼看着万里江山化为焦土,这忧国忧民的优美诗词自是字字含“愁”。历史,如洪涛滚滚而来,转瞬之间又滚滚东去。岁月碾走的只是往日尘烟,留下的却是词人永恒的精魂——豪放悲壮之词,千百年来,回响不绝。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历史的风云隐隐淡去,我依然听见他内心的铿锵呐喊,依稀看见他披甲上阵冲锋于刀光剑影之中。 '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