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植物园
A. 中山陵有什么好玩的
中山植物园:园林简介
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市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背倚
南京中山植物园正门口
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潋滟的前湖,傍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遥对闻名中外的中山陵。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 七十年来,经过植物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园已成为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园。作为中国中、北亚热带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园保存植物3000种以上;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设有观赏植物中心、药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自八十年代以来,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600多个单位保持着种苗、标本和图书资料的交换关系;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我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姊妹植物园,该园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为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还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园、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园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为IUCN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成功地主办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及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大会。
南京中山植物园既有园林外貌,又有科学内涵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国家级科普教园内风景(12张)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为“植物阆苑”,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游览者30万人次以上。这是为了纪念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破土动工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国家植物园。位于紫金山南簏,依山临水,景色天成。创建以来,几遭破坏。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现以逐步发展成为以北亚、中亚热带植物引种驯化为重点的研究机构。园内珍藏有腊叶标本50余万份。以资源植物的发掘、利用和改造为方向,先后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推广。近年来开始重视了植物种子资源保存的研究。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的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公顷,背倚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潋滟的前湖,傍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遥对闻名中外的中山陵。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秀色天成,风光旖旎,既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又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
交通:乘游3路、20路、315路车可达。
传承与发展:八十年来,经过植物园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园已成为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园。作为我国中、北亚热带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园保存植物3000种以上;建成专类园(区)10个;拥有馆藏标本70万份;设有观赏植物中心、药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自八十年代以来,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600多个单位保持着种苗、标本和图书资料的交换关系;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我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姊妹植物园,该园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为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还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园、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园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为IUCN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成功地主办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国际植物园学术讨论会及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大会。
既有园林外貌,又有科学内涵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四大植物园之一,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为“植物阆苑”,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游览者30万人次以上。
中山陵音乐台: 南京中山陵风景区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广场东南。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由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
编辑本段
结构
整个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地平面布局半圆形,在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乐坛,乐坛两侧设有台阶与花棚衔接。在乐坛后面为一堵汇集音浪的大照壁,它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可容纳三千观众。沿草坪周围绕以水泥回廊,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泓水池,呈半月形,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平台,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
编辑本段
风格
音乐台的建筑是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个范例。音乐台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取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
B. 南京中山陵是不是全面免费开放了。
是的,整个中山陵都是免费的。楼上说的不对,别的不算中山陵景区的,别的算钟山风景区,灵谷寺、明孝陵、音乐台、梅花山等等,都算钟山景区,都是收费的
C. 中山陵植物园坐落在哪里
中山陵植物园肯定在中山陵里面啊。你坐地铁从苜蓿园下车。然后顺着明陵路走上去就到了。
D. 从百家湖地铁站到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植物园前湖旁怎么去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地铁2号线,全程约23.7公里
1、从百家湖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2站, 到达新街口站
2、步行约100米,换乘地铁2号线
3、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4站, 到达苜蓿园站
4、步行约1.4公里,到达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植物园前湖旁
E. 中山陵免费了,明孝陵呢,如果去中山陵明孝陵和中山植物园值得去玩吗
明孝陵没有免费噢。。。我觉得如果是带孩子去玩的话,植物园可以去看看。
F. 中山陵植物园的游记
中山植物园分为北园和南园两个部分,北园里多为亚热带温带的植物,所以种在室外,而南园多为热带的植物,所以种在温室里。
北园里的植物很丰富,分类园、本草园、蔷薇园都有很多观赏或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其中不乏珍稀的植物,比如南京椴,珙桐,领春木等,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植物是白棠子树。白棠子树(Callicarpadichotoma)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的植物。紫珠顾名思义就是果实像紫色的珠子。紫珠属的植物在春季开花,紫色的小花排成一至四级的二歧聚伞花序,花序经常有一个总梗,成对地长在叶腋,看上去就像叶腋插着两把小扇子。每朵小花不仅花瓣是紫红色的,连花丝也是紫红色的,色彩清淡但艳丽,所以远观的时候,满树的层层叠叠的紫红构成了优美的画面。而到了果期,大多数紫珠属植物的叶子都掉了,只剩下一串串紫色的果实挂在枝头,给人秋实累累的感觉。可以说诠释“春华秋实”的植物,紫珠再合适不过了。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白棠子树在紫珠属里是很特别的一份子。她的果实在变成紫色之后的一段时间会渐渐变成白色!这也是她名字的由来:白色的棠子。其实在果实没成熟的时候,白棠子的果实还是绿色的,也就是说她的果实颜色先从绿色变成紫色,再变成白色!如此多样的色彩变化,让人感叹植物世界真是奇妙!
南园的温室里有光鲜夺目的各种兰花,有婀娜旖旎的棕榈类植物,也有清明亮丽的睡莲等等,其中有一种很知名的植物——菩提树。菩提树(Ficusreligiosa)是桑科(Moraceae)榕属的植物,它的典型特征便是叶子先端有一段长长的尾尖。这种尾尖也叫“滴水叶尖”,它的主要作用是排出停留在叶片上的雨水,因为菩提树长在温暖多雨的热带地区。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也是佛教的圣树,因为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菩提树蕴含着很多文化,佛教小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蕴含着很深的禅的哲理,傣族人信奉小乘佛教,也视菩提树为神树,父母都要教育子女“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由歌德作词,舒伯特作曲的《菩提树》,表达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菩提树作为一种载体,在人类文化种占据着一席之地,这对一种植物来说是很难得的。
我想每一种植物都是特别的,只是有些被我们所熟知,有些还被我们赋予了某种意义而深知,而另外一些则独自默默生长。我们没有必要感叹这种情况不公平或不合理,因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但任何一个热爱自然的人都会愿意去接触它们,认识它们,因为如果人生能在不断地体验中度过,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算盘子
G. 南京中山陵植物园有什么好玩的
团队可以做个拓展训练真人CS之类的
也可以白天露营
南京西点野战特训营
H. 中山陵简介
陵园简介
中山陵景区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中山陵
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南京中山陵景区,古称金陵山,金陵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屹立在城东郊,是宁镇山脉中支的主峰。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米。 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 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灵谷塔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 陵墓入口处的花岗石牌坊
”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 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仰止亭、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不仅寄托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而且都是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逝世。有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根据胡汉民的说法,孙中山还曾说过“他日我辞世后,愿向国民在此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遵照孙先生遗愿,灵枢暂厝于北平香山碧云寺内,在南京钟山修建陵墓。 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春主体工程完工。建成后吕彦直去世。
I. 明孝陵,中山植物园周一开放吗中山陵30号礼拜一会因为是小长假开放吗
这些公园一直是长期开放的,但是中山陵陵寝里一般是关闭的,这能在外室里拜祭中山先生的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