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湿地公园
⑴ 不知道怎么从花溪湿地公园这里去贵州华夏骨科医院,那个晓得扪说一下
坐254公交车 途经站点
9. 花溪
10. 贵州大学
11. 民族大学
12. 孔学堂
13. 十里河滩(北)
14. 中曹司
15. 花溪大道南专段
16. 兴隆寨
17. 三江口
18. 一八三属厂
19. 南惠立交桥
20. 二戈寨
21. 凤凰山
22. 马场河
23. 白腊山
24. 东客站
25. 吉源驾校
到吉源驾校这里下车,然后往下走200米左右就是了
⑵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景物
五区三脉 两堤八景
按照规划,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分为“五区三脉”,即生态核心区、湿地科普区、花圃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湿地游览区,以及大将山山体生态轴(林脉)、原住民民俗体验轴(地脉)和花溪河高原湿地轴(水脉)。
今后,十里河滩将建成“两堤(春堤拂晓、秋堤沐晚)八景(芦花飘雪、烟雨柳湾、荷塘映月、故人田园、黔地往事、古村遗韵、稻花怡庭、湿地花田)”等生态旅游景观。
三类景观 尽显山水
贵阳市和花溪区还将按照原生态的理念 1、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碧云窝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钙质古土壤或钙结壳)和溶塌角砾岩记录了早三叠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变为陆地遭受地表风化,后又随着海平面回升变为咸化泻湖的历史。是研究地表风化的极佳地点。目前地质界专家研究表明,花溪区是世界三叠纪Nerrites相遗迹化石发育最好的地区。遗迹化石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的遗迹化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2、山景
(1)大将山:大将山是高原明珠—花溪的第一景,其名源于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连绵的山脉有如大将军威震此地,给老百姓带来吉祥平安之意。大将山脉是卡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整体呈南北走势,沿花溪河东岸蜿蜒分布,最高处海拔超过1300米。山体大连续,局部小山包相对独立,与花溪河呈互依互抱之势。山体连绵苍翠,山上植被完整,是花溪河优美的天然绿色屏障。大将山脉与花溪河互生互衬,构成了花溪优美独特的天然山水格局。
(2)麟山:位于花溪公园北侧,原名狮子山,长200米,宽100米,相对高度4185米,是花溪公园内的最高山。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麟山定位贵阳名山。清人周奎曾作《麟山记》,将原名“狮子山”改今名。山上林木苍翠,古树参天,巨石嶙峋,峭壁入云。沿石级而上,山腰有“飞云阁”,依山而建,亭中可小憩观景。从“飞云岫”穿洞而出,可至山顶,在此鸟瞰四周,花溪景色尽收眼底。山顶矗立巨石,石壁上刻有“黔山一柱”,为贵州书法家王萼华墨迹。山麓有“生聚教训”摩崖,为刘剑魂先生1938年提撰。“麟山耸翠”已成为花溪公园富有特色的景观。游人游览花溪公园,也以一登麟山纵览花溪全景为快。
(3)龟山:位于公园西南侧,紧邻麟山。是一个长200米,最宽处40米,高仅95米的小山。锋山上苍松翠柏,浓荫蔽日。山上原建有“清晖楼”:古朴典雅,现存遗址。山麓紧连坝上桥头,建有“防空亭”,又称“观瀑亭”,于亭内可观坝上桥瀑流。
(4)蛇山:在凤山以南相隔仅数米。长有320米,最宽80米。形成四个小峰顶,原生植被良好。
(5)凤山:在麟山、龟山的河对面,三山成鼎足而立之势。是一座方圆约70*70米,高149米的小山峰,山顶有一小洞可通。
(6)姐妹峰:在花溪水库大坝左右两侧,非常秀丽的两座山峰,奇石绿树。山上植被保存完好。像两名美丽的少女迎接各方来客。 该区以花溪公园为中心,呈带状延花溪河弯曲展布。
十里河滩景区景色诱人,区内河水曲回,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河中沙洲绿岛千姿百态,跌水深潭相间展布。其中花溪公园更是集自然山、水、洞于一体。
(1)团寨河滩景观:该景观由三级跌水以及石桥残部组成。上层水面开阔平缓,两岸柳木夹岸。旁边一小山包林木葱郁。
(2)上水河滩景观:该景观由蛇状河曲、河牛2个小岛及1个大岛、水辗、小桥、上水村寨、孤丘组成。河曲竹木夹岩,绿岛相间,上水村依山面水,孤丘(比高40米)屹立河畔,其衬景、对景效果好。
(3)董家堰河滩景观:该景观范围自董家堰高车至麦达新桥。景观组成以100~120米宽的河面为主体,内含绿孤岛2个,有老堰截河水形成同一级的4处跌水。
(4)麦翁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麦翁桥,下至拦水坝,长约600米。景观组成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绿岛3个,大岛1个,河畔旁侧有依山面水的麦翁村,垂柳夹岸,水映青山绿柳,景观秀丽。
(5)济番州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花溪公路大桥下,下至朝阳村,长约650米,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牛角、沙洲岛和小岛1个,历史悠久的花溪中学坐落于河畔旁侧。河中有跌水景观。
(6)花溪公园芙蓉洲:位于花溪公园东北部,也称放鹤洲。由沙洲、礁岛、石径、石桥组成。在平坦宽阔的水面上,一簇簇长满芦苇和木芙蓉的礁岛参差分布。夏日,岛上一片葱绿,野鸭、鸳鸯在水中嬉戏,一只只游船在岛间悠闲游动。秋日,岛上芦苇芦花与绿水相映成趣。蜿蜒的放鸽桥如曲折玉带将水中洲岛连成通道,横卧在怡静碧绿的溪水中。游人在桥上,若置身于水中,与蓝天、白云、绿树、碧水融为一体,鸟儿在空中翱翔飞舞,“鹤桥秋色”成为一幅秀丽图景。
(7)螃蟹井—穆家坝河滩景观:该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其间具有宾馆,螃蟹井、村寨、孤丘组景。该景观的原始风貌独具一格,河水碧绿迂回,两岸秀山并列,山涧螃蟹井水流涓涓,农田稻花滚滚,苗圃翠新,大有“穿花复绕水,隔岸闻花香”风光。在吉林宾馆一带。更是绿树成荫,草坪葱葱,姐妹峰则是古藤绕崖,螃蟹井布依农舍更反映了布依山寨特色。
(8)大坝溢洪道景观:溢洪道下面有被洪水长期冲刷裸露的基岩,其岩层层面和裂缝面清晰,基岩面高低凹凸不平,有“怪石嶙峋”之景观特征。平时无注能源消耗时时颇有气势的一幅枯山水,浑厚的巨石叠于水道中。开闸放洪时,则洪流翻腾咆哮汹涌澎湃下泻,如万马奔腾,形成一道飞瀑,异常壮丽。是十里河滩的最后一景。 1、园景
(1)花溪公园
该园雏形始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设风景区。现有面积50.10公顷,其中山域面积占81.5%,年平均客游量80万人次。花溪公园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公园范围,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陈毅元帅游过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步农田”的诗句。秀美的小山峦,耸立与花溪河的两岸,山内多有溶洞贯穿,有暗河流淌其下。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贯山过崖,越桥撞壁,形成了许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滩。沿溪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巧夺天工的楼台亭榭、步蹬飞桥、宾馆别墅,给这山环水绕、堰塘层迭、河滩十里的绮丽风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步过百米,远望恰似一座天然的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层岩、小径曲环、溶洞横穿,“飞云阁”巧建山间,游人登至山顶,可俯视花溪全景。另一座名为龟山的山峦与麟山相依,居于花溪河中心。山麓中有小桥飞架,河水奔腾,瀑布下落处河水碧绿,流速渐缓,形成带状小湖,游客可泛舟漫游,一览两岸瑰丽风光。“坝上桥”上方,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幢红瓦白墙的小别墅,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此指挥过抗战事宜。桥的下方有一棋亭,1959年陈毅元帅曾在此题诗云:“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立意清新,耐人回味。
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竹莲池、棋亭、花溪小憩、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
(2)董家堰荷花池
位于董家堰桥南。原为盆景园。内有面积较大的荷塘,被木桥与亭房分割成三个大小不等的水面。塘中荷花葱郁茂盛,荷花丛中不时有水鸟现没,置身塘中竹亭,鸟鸣虫唱,荷香阵阵。
(3)牛角岛
紧邻花溪大桥,建于2005年。占地1.98公顷。是花溪区整治水土流失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现已成为花溪公园的外延,是现代风格的市民生态开放活动广场。
(4)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绿地
在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沿花溪大道一侧河岸目前已修建园路与临水平台,目前有一临时管理用房,别无其他服务设施。无明显入口接驳点,游人不便进入,且内部未形成环路。
(5)阳光水乡观光农业带
建于2000年12月,位于花溪公园以西至洛平水库东,占地面积477亩。园区重点打造了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无公害果树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基地。内含荷花池110亩,果园区30亩,大鱼塘17亩,兰花棚2亩,温室塑料大棚栽种鲜花7个3亩,名特优物种多功能展示厅10亩,北片桃园区80亩。先后授予“贵州省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溪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6)黄金大道
位于平桥上游至螃蟹井的西河段。
⑶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1) 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的地质遗迹。
(2) 山景
主要指花溪河东侧沿河的大将山脉,位于花溪公园内的麟山、龟山、蛇山、凤山以及穆家坝至花溪水库坝堤两岸的姐妹峰等。
水景
(1) 河滩景观
本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河滩景观为花溪河秀丽的十里河滩景,共含8个景观。河滩景观中多绿滩和孤岛、跌水和深潭,共有跌水、深潭12个,小岛15个,大岛3个,其中最大岛面积约300余平方米。河滩竹、木夹岸,绿岛衬景,青山连环。水映山色,富有“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诗景。所含8个景观均以花溪河集景,其中包括历史悠久的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花溪公园。
花溪河展布在贵阳向斜右翼的花溪——中曹司曹谷盆中,河谷的发育与其地貌演化休戚相关,经历古河道变迁过程。现今河曲弯曲地段多,使景观增其风景特色,河曲发育正向壮年期演化。该河流水面一般宽30~45米,深2.5~3.5米,非跌水段流速0.5米/秒。
(2)涌泉景观
位于南湖以南的地下涌泉。
人文景源的类型与特征
1、 园景
区内园景以花溪公园最为突出。新建园景中阳光水乡农业观光带等级最高,牛角岛、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的休闲绿地、贵大北校区段沿花溪河两侧局部现已建园路和小型硬质场地,但是互相之间无接驳,与周围市政路也呈分裂状态;位于董家堰桥南侧现有盆景园一处,内有面积较大荷花池。
2、 建筑
湿地公园红线内现有多种类型建筑。包括:自然村落、商业服务建筑、市政建筑、新建居住区及工程构筑物等。
3、 胜迹
湿地公园红线内有各类胜迹10余处,包括:蛇山摩崖、花溪公园麟山摩崖、花溪公园柏山摩崖、防空亭石刻、清晖楼(抗日战争时更名为中正堂)、戴安澜将军衣冠墓、憩园、坝上桥、百步桥等。其中省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各一处。
4、 风物
花溪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风情浓郁,习俗古朴,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悠久,内容丰富,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以苗族、布依族传统习俗保留最为完整。 (1) 森林
花溪区森林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森林植被类型,碳酸盐岩植被分布很广。据2007年资料数据统计,花溪区的森林覆盖率为40.46%(不含原小碧乡)。全区森林面积548874亩。从健康度上看,森林健康度为Ⅰ的占91.57%,说明全区森林群落种,虫害、病害、火灾、自然灾害和空气污染危害程度较低,总体的森林健康较好。大将山森林无论健康以及景观均属较好的行列。
(2)古树名木
花溪区地处高原台地,其植物物种躲过第四纪冰川灾害,保留下较多的珍贵植物以及古树名木。广布于全区
⑷ 贵州贵阳从头桥到花溪湿地公园要坐几路公交车
公交线路:260路 → 207路,全程约16.8公里
1、从头桥乘坐260路,经过5站, 到达凤凰翠堤站(也可乘坐47路)
2、乘坐207路,经过5站, 到达花溪站(也可乘坐205路、201路、202路)
3、步行约40米,到达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公交线路:248路,全程约16.8公里
1、从头桥步行约550米,到达浣沙桥站
2、乘坐248路,经过17站, 到达贵州大学站
3、步行约590米,到达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⑸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
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2009年12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是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平均海拔1140M,年平均气温14.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宜人,具有生态“大氧吧”、天然“大空调”的美称。
贵阳市花溪河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带,是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的源头地区,是贵阳市城市饮用水的主要供应地。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东抵大将山脚,西邻花溪大道,南至洛平新区,北至贵阳市花溪区与小河区的边界,包括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分为保护区和公园休闲区两部分。保护区为水源涵养区,严格控制人类活动,适当建立隐蔽场所供人们观赏湿地风光,公园休闲区为人们游憩场所,以兼顾湿地公园在保护和休闲两方面的功能。
目前公园规划总用地850公顷,其中十里河滩段面积约219公顷、山体公园面积是390公顷、花溪公园58公顷、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183公顷。在湿地公园十里河滩畔还有占地面积130余亩的孔学堂建筑群,与大学城共同形成贵阳市风景、历史、文化长廊。
⑹ 花溪公园与花溪湿地公园相离多远
湿地公园适合骑自行车游玩,至于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感受,白天去人还是比较多的绝对安全,晚上没去过不知道。
⑺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介绍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12公里,2009年12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是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平均海拔1140M,年平均气温14.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宜人,具有生态“大氧吧”、天然“大空调”的美称。面积为4.6平方千米,并将3.9平方千米的大将山景区纳入统一管理。以花溪河为纽带,串联起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三个景区,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
⑻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8月1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景点开发及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开发及经营,园林绿化,苗木种植经营,物业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佟倩
成立时间:2010-08-12
注册资本:2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2011100003688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清溪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