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胶河湿地公园
⑴ 高密胶河湿地公园作文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3月21日讯 3月18日,山东省林业厅派出有关专家到高密市考察胶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情况,潍坊市林业局有关领导参加考察活动。专家组首先听取了高密市胶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然后实地进行了查看,最后专家们对胶河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据悉,胶河湿地公园已申报为省级湿地公园。公园地处胶河中游地区,南自王吴湿地公园始,中有孟家沟水库,北至胶河故献桥,同时包括其支流洛溪河、绣水河等。胶河中游自王吴水库始比降变缓,河道弯曲,沟壑密布,宽窄变化幅度较大,以河流湿地、人工库塘湿地为主,滩涂湿地为辅,总面积为28100亩,公园分为生态恢复保育区、林业体验区、管理服务区、沙地景观恢复区、湿地景观保护区、宣教保育区和农业体验区七个分区。主要景点有王吴水库、孟家沟水库、国家AA级旅游景区南山万松园、三窎老林、晏婴生态园等。该公园水域广阔,水源充足,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周边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周边交通便利,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优势
⑵ 高密胶河沿岸会开发到哪里
王党桥是没问题
⑶ 高密邮编
高密市,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莱平原腹地,东与青岛市接壤。总面积1526平方千米。
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 “三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久负盛名。[1][2][3]
2018年,高密市辖3个街道、7个镇[4],户籍总人口为896444人,其中男性447293人、女性449151人。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73.80亿元[5],2019年,高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0.0亿元。[6]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7]2019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8]2019年入选中国百强县[9]
中文名
高密市
外文名
Gaomi City
别名
凤城
行政区划代码
370785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快速
导航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人口
政治
经济
交通运输
社会事业
历史文化
特色小吃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史记·乐毅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为史籍首出高密一名。《水经注·潍水》:潍水“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此为对高密一名较早的解释。[11] [12]
建置沿革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
“古唐、虞青州域,为禹封国”(清康熙版《高密县志》)。
秦置高密县后,治城阴城(今井沟镇前田庄东),属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
西汉,高密县先属胶西国,改高密国(俱都城阴城)。
莫言旧居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高密曰章牟。
东汉复称高密,属高密国(都城阴城)。
三国时,高密县归魏,属城阳郡(治东武,今诸城市)。
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高密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其上属皆相因袭。南燕亡后,又归东晋,属高密国(都黔陬,今胶州市黔陬村东)。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高密县属高密郡(治桑犊,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北朝元魏、北齐、北周时,高密县仍属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阴城;北齐移治东武,今诸城市)。
隋文帝统一全国,高密县移治今柏城镇故献。初属密州,复改称高密郡(俱治东武,今诸城市)。
唐建国,高密县治移今市区(战国前夷维国都城,汉为夷安县治)。初属高密郡,改称密州,又改州为高密郡,后又改称密州(俱治今诸城市)。
五代时,高密县上属仍为密州。
北宋与金,高密县属密州(仍治今诸城市)。
元代,高密县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胶河湿地公园
明代,高密县改属莱州府(治掖县,今莱州市)。
清初沿明制,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县改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中华民国时期,高密县先属胶东道(治今烟台市),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称莱胶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裁道,县直属山东省政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入侵高密后,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境由中国共产党解放,此间曾有共产党领导的县民主政府和国民党县政府(驻南乡王十字庄)并存,还有伪县政府(驻县城)。
新中国成立后,高密县初仍属滨北专区。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划归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高密县均顺次属之。
⑷ 高密市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6月,高密市有7个镇。
7个镇分别为:柏城镇、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阚家镇、井沟镇、柴沟镇。
高密地处山东半岛腹地,秦代置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属几经改变。撤县设市后,作为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行政区划及其称谓因社会发展变化而多次发生变更。
至2019年6月,全市共辖7个镇、3个街道和2个区。(2010年稿件未将峡山划出:高密市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境。
地理座标在北纬36°8′44″至36°41′20″、东经119°26′16″至120°0′38″之间。东邻胶州,西依安丘、昌邑,南连诸城,北接平度。
南北最长60.1公里,东西最宽51.2公里,总面积为1605.55平方公里。距省会济南265公里,距潍坊市75公里。胶济铁路横贯县境中部,济(南)青(岛)公路与平(度)日(照)公路在县境南部交会)。
(4)高密胶河湿地公园扩展阅读:
高密市的区划沿革: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领导的民主政府亦循旧制。
1951年,全县划为17个区。1956年,撤4个区,改城关区为城关镇,全县为14个区(镇)。
1958年2月撤区,全县划为26个乡(镇)。是年9月,撤乡(镇)成立人民公社,全县成立16处人民公社。
至1980年,全县人民公社增至20处。1984年3月,撤公社,改称乡(镇)。全县划为11镇、18乡。
2001年3月,全市乡镇调整为17镇、3街道。2007年8月,全市调整为7镇、3街道。
2008年全市调整为7镇、3街道、2区。分别是:朝阳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镇、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阚家镇、井沟镇、柴沟镇、经济开发区、胶河疏港物流园区。
2011年1月成立咸家工业区,由原咸家乡23个村和原仁和镇的高屋村组成。
2012年9月成立胶河生态发展区,由原李家营镇57行政村组成。
2012年8月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由夏庄镇的27个行政村和朝阳街道的8个社区(村)组成。
2015年2月16日,胶河疏港物流园区更名为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管辖范围扩大到2007年前原河崖镇56个村的管辖范围。
2015年4月成立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由原注沟镇45个行政村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