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功能
1.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如何确定
公园绿地以服务半径分类:
(一)邻里公园
为提供邻里居民日常游憩、休闲、运动或交谊场所,或为老人、家庭主妇或幼儿白天休息去处,服务半径为800 公尺,面积约为20,000 平方公尺。
(二)社区性公园
为提供社区居民日常游憩之用,如居民下班、放学或星期例假日游憩运动、交谊之用,服务半径为1,600 公尺,面积约为20,000 至40,000 平方公尺。
(三)全市性公园
为提供全市镇居民於星期例假日的运动、游憩、观光之用,其面积及服务半径依该市镇规模大小而定。
如果以面积规模为标准:
「公园绿地管理及设施维护手册」(内政部营建署,1999)将公园绿地之类别依面积规模予以界定:
( 一)邻里性小型公园(面积2 公顷以下)
( 二)地区性小型公园(面积在2∼20 公顷之间)
( 三)都会性大型公园(面积20∼100 公顷之间)
( 四)河滨带状型公园(面积5∼30 公顷之间)
(1)湿地公园功能扩展阅读: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05年新修订)
一、组织领导
(一)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的要求;
(二)城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有力;
(三)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按照国务院职能分工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机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五)近3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有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六)管理法规和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七)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管理制度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完成,并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三)城市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
(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五)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以乡土物种为主,物种数量不低于150种(西北、东北地区 80种)。
三、景观保护
(一)注重城市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
(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三)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四)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买,措施有力;
(五)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四、绿化建设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近三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要求(见附页);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人均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以内;
4、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二)道路绿化
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
2、全市“园林小区”占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持完好。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全市“园林单位” 占60%以上;
2、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五)苗圃建设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和应用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优良品种。
(六)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1、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2、组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成效显著。
(七)立体绿化
1、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2、立体绿化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其立体绿化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城市绿化面积。
五、园林建设
(一)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服务半径达到500米(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二)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三)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
(四)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五)近三年,大城市新建综合性公园或植物园不少于3处,中小城市不少于1处。
六、生态环境
(一)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
(二)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55%以上;
(四)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4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效果较好,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明显,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六)城市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有条件的城市建有湿地公园。
(七)城市新建建筑按照国家标准普遍采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
七、市政设施
(一)燃气普及率80%以上。
(二)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
(三)公交出行比率大城市不低于20%,中等城市不低于15%;
(四)实施城市照明工程,景观照明科学合理。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以上,城市道路亮灯率98%以上;
(五)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
(六)用水普及率9O%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七)道路机械清扫率20%;每万人拥有公厕4座。
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
100万以上人口城市 50—100万人口城市 50万以下人口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 秦岭淮河以南 7.5 8 9
秦岭淮河以北 7 7.5 8.5
绿地率(%) 秦岭淮河以南 31 33 35
秦岭淮河以北 29 31 34
绿化覆盖率(%) 秦岭淮河以南 36 38 40
秦岭淮河以北 34 36 38
备注:国家国林城区评审
国家园林城区的评审参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下列项目不列入评审范围: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2、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植物)规划;
3、城市大环境绿化;
4、按城市整体要求的市政建设。
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hm2)/居住用地总面积(hm2)×100%
考核说明:
(1)公园绿地按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统计,其中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
(2)对设市城市,5000㎡(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500m服务半径考核,2000(含)-5000㎡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历史文化街区采用1000㎡(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
对县城,1000-2000㎡(含)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2000㎡以上公园绿地按500m服务半径考核。
(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应以公园各边界起算。
2. 昆明滇池国际城市湿地公园的公园作用
另外,公园可与周围的系统和景观融为一体,兼顾湖滨带的景观功能与经济价值,通过湖滨带建设提升沿湖土地价值,以环境改善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昆明环滇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以后新昆明的发展,围绕环湖公路建设湿地公园,目前昆明市政府已经搬迁到呈贡新城办公,将加快滇池湿地公园的建设。
3. 如何描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整体建设水平与示范作用
将重点建设沿灞河西堤分布的湿地展示游赏区,实施湿地恢复工程;通过水系的改专造,着重属进行生物净化污水工程的建设。初步建成具有湿地特色的、主题突出的国家湿地公园。中期将重点建设生态农渔体验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其周围的农田,开展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活动。期间,对幸福渠的污水进行分流,引入湿地公园的污水净化工程中,修建完善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服务及接待设施。远期将全面建设湿地公园的旅游服务设施以及管理服务设施,并构建起湿地公园水系的基本骨架,营造覆盖整个公园的湿地景观和湿地环境。重点建设灞河河道的湿地及灞河东堤以东兰湖休憩区,逐步完善灞河河道内自然的湿地景观以及兰湖休憩区完善的休憩功能。
4. 银川市鸣翠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如图A是鸣翠湖某区域湿地的实际形状
(2)设硬纸板的密度为ρ,厚度为h,则“地图”的密度:
ρ=
M图内 |
s图h |
同理,样品的密度容:
ρ=
m样 |
hs样 |
由①②式可得:
s图=
M图 |
m样 |
湿地的实际面积:
s=ns图=
M图 |
m样 |
故答案为:ns图=
M图 |
m样 |
5. 急。…湿地公园在园林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湿地可以净化水质,保持土壤水分,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从美学角度来看,湿地景观一般比较野,比较能好的表达出自然的意境。
既然是公园当然属于园林的范畴啊,生态和美观结合其实是很好的啊。
湿地常常作为公园设计的一个卖点,不过现在用得过多了。
6.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功能区介绍
公园规划分为七大功能区:湿地鸟类观赏区、东湖渔家、湿地花园观赏区、科普展示区、“湖光山影”景观区、水乡田园风光区、湿地原生态保护区。
落雁景区随处可见密集的池杉生长在水中
湿地公园外,还将划出16.1平方公里的湿地外围保护圈和47平方公里的周边景观控制区,保证湿地公园生态持续健康发展。
30多种鸟儿悠闲栖息,水体恢复至清水湖的生态景观。武汉东湖湿地公园通过7大观赏区,展现“人湖和谐”的湿地美景。
●鸟类观赏区:以鸟岛为核心的20余个水中半岛,用围栏保护,禁止游船靠近,适度投食,野生水禽鸟类有雁、野鸭、白鹭、百灵、黄莺、兰雀、白头翁、丝雀、鸠、八哥、啄木鸟等。
●东湖渔村:水体中配置多层次深水、悬水、沉水植物,以及微生物、动物,逐步净化水质,投放50多种淡水鱼,体现乡村野趣,修建渔夫村、渔村码头等景观。
●湿地花园:以沼泽湿地、河流景观为主,布置草滩、砾石滩、沙滩、湿地林木滩地等,同时开辟河道引水入山谷,形成数个水中小岛,设置水生花卉园、水上迷宫、蔬菜耕作区。
●科普展示区:位于太渔山北坡,设湿地科普馆、野生动物模型展览等。
●湖光山影:位于吹笛山与杉林渡影段,面积1.2平方公里,依托现有的水杉林和水湾,将设置滨水木栈道,种植大片芦苇,此处秋天成为绝美景色,形成艳红水杉林、白斑芦苇、黄绿相间菖蒲,在透明灰调的水中形成倒影,疏密远近直曲及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呈现秋日独有的斑驳色彩之美。
●水乡田园:将建设成为具有生态农业(渔业)、休闲、观光和旅游功能的景区。原生态的乡村田园、浓郁的鱼村风情、自然野趣的湖汊景象。
●湿地原生态保护区:约为2.6平方公里,以湿地原生态森林群落为主,也是湿地科研、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的古树名木将有对节白蜡、红豆树、金桂、垂直重阳木、古朴,这些树的树龄多达200年以上。
7. 湿地功能有无量化标准
你好,你问的标准是存在的,不过相当复杂,请参看
《国家湿地公园专评估标准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这两部条例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3月28日讯 2008年3月27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2项林业行业标准审定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
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标准编写人员的详细汇报后,本着实事求是、科学负责的态度对标准进行了充分讨论,并逐字逐句地进行认真审查。专家认为,该2项湿地公园标准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内容具体、数据可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会议通过了《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送审稿)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送审稿)2项林业行业标准。这2项标准的颁布实施将促进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规范化建设和评估,实现对湿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发展。
希望能帮到您!
8. 三亚月川湿地公园收费吗
不收费。
三亚将新建月川新城湿地公园,公园建成后将分为观光游览休憩区、功能湿地净化区、湿地核心保护区和野生稻保护纪念区,使热带城市河湖湿地与城市公园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月川湿地生长着大量红树林,区域内有很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在此地发现了野生水稻。出于保护生态与城市建设的双重需要,三亚市通过多方论证决定修建月川湿地公园,一方面为了丰富市民休闲游乐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
月川新城湿地公园规划图显示,公园总占地面积9042亩,其中功能规划区占地约千余亩,分为观光游览休憩区、功能湿地净化区、湿地核心保护区和野生稻保护纪念区。
观光游览休憩区位于公园西南部,与城市主干道路———凤凰路相邻,是主要游览活动区域。占地约33.52公顷,内有游客服务中心、半山亭、观鸟亭、观鸟屋、钓鱼平台、休息平台、活动平台、林阴活动场、管理基地等。原鱼塘处在尽量少影响鸟类活动的前提下,规划布置少量水上娱乐设施。
功能湿地净化区位于公园北部,紧邻金鸡岭路,是湿地公园功能净化区,占地约8.98公顷。以展示湿地净化污水的功能为主,通过多种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植物来进行污水的生态净化。
湿地核心保护区位于公园中部,占地约18.83公顷,由湖心岛、浅水湿地、深水湿地等组成,以原生态保护为主,禁止游人进入,为鹭鸟创造一处自由自在的栖息天堂。
野生稻保护纪念区位于公园东北部,占地约9.57公顷。由于城市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影响,过去的野生稻生存环境难以再现。为纪念袁隆平发现野生水稻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规划者特地在这个区域设计了一个纪念场所。
据三亚园林部门现场调查,湿地区域内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仍较丰富,有植物35科,60属,70种,其中以禾本科、含羞草科、旋花科植物种类占多数;动物有田螺等底栖动物、蝴蝶等昆虫类、白鹭等鸟类以及蜥蜴等爬行类,生态系统较为稳定,核心保护区建成后将更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