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壹』 旅游管理综合基础知识
(一)旅行社管理
1、旅行社概述
旅行社的产生,旅行社的性质,旅行社的职能,旅行社的分工体系,旅行社的分类制度,旅行社在现代旅游业中的作用。
重点:我国旅行社发展概况,旅行社职能,旅行社分类制度。
2、旅行社市场细分与定位
旅行社市场细分意义,市场细分的基本要求,市场细分的标准,目标市场选择应考虑因素,目标市场经营策略,目标市场定位策略。
重点:市场细分意义,市场细分标准,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密集性目标市场策略。 3、旅行社产品策略
旅行社产品概念,旅行社产品形态,影响旅行社产品开发因素,旅行社产品设计原则,旅行社产品设计过程,旅行社服务采购。
重点:全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方案的技术方法,旅游服务采购任务,正确处理保证供应和降低成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预订和退订的关系。
4、旅行社销售策略
旅行社产品的定价,旅行社产品的销售渠道,旅行社产品的销售过程,促销目标确定,促销预算方法,促销要素组合。
重点:影响旅行社产品价格的因素,产品定价策略,旅游中间商与中间商考察旅行,包价旅游的销售方式,促销预算方法。
5、旅行社接待管理
团体旅游接待业务特点,团体旅游接待运行,散客旅游业务类别与特点,票和业务,行李业务。
重点:入境旅游团体的接待特点,国内旅游团体的接待特点,团体旅游接待的管理,散客旅游业务特点。
6、旅行社财务管理
旅行社流动资产管理,旅行社成本费用管理,旅行社营业收入管理,旅行社利润管理,旅行社结算管理,旅行社财务分析。
重点:债权资产管理,旅行社成本费用分析,旅行社营业收入构成及管理,综合服务费的结算。
(二)饭店管理
饭店概述
饭店概念,世界饭店业发展历史,中国饭店业发展历史,饭店产品及其特点,饭店类型,饭店等级,现代饭店集团
重点:商业饭店时期,世界饭店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中国旅游饭店,饭店产品特点,会议饭店,欧式计价饭店,饭店等级评定,饭店集团经营方式。
饭店组织与管理制度
饭店组织设计,饭店组织结构,饭店管理体制,饭店制度。
重点:饭店组织设计原则,员工手册。
3、饭店营销管理
饭店营销特点,饭店营销环节,饭店营销组合策略,主题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分时营销。
重点:饭店传统营销组合策略,主题营销,网络营销。
4、饭店服务质量管理
饭店服务质量涵义,饭店服务质量特点,饭店服务质量管理。
重点:饭店服务质量特点,饭店服务规程,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饭店全面质量管理。
5、饭店安全管理
饭店安全管理概述,饭店安全管理措施。
重点:饭店安全管理特点,饭店安全管理内容,饭店安全设施,饭店紧急事故的处理对策。
6、饭店人力资源管理
饭店人力资源管理概述,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内容,饭店人力资源的开发,饭店人力资源激励。
重点: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特征,饭店员工培训意义及原则,饭店人力资源激励方式,饭店薪酬体系。
(三)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生成,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特征。
重点: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旅游资源特征。
2、自然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
重点:岩石旅游资源,冰川活动遗迹旅游资源,火山遗迹旅游资源,山岳旅游资源,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特点,江河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泉水旅游资源,瀑布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自然保护区。
3、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古迹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交通旅游资源,建筑与园林旅游资源,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重点: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古迹,佛寺旅游,古交通线路,建筑旅游资源类型。
4、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概念,民俗旅游资源,购物旅游资源、城市景观资源,体育保健旅游资源,娱乐旅游资源。
重点:社会旅游资源特点,民俗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开发。
5、旅游资源分区
旅游资源分区理论,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重点:旅游资源分区意义和原则,华东区旅游资源概况
6、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目的、分类、内容,旅游资源调查方法、程序,旅游资源评价依据与因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旅游资源定性、定量评价法。
重点:旅游资源的环境质量调查内容,野外勘查,环境容量评价,定量评价法。
(四)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概述
旅游规划定义,旅游规划类型。
重点:旅游规划类型。
2、旅游规划内容体系
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旅游总体规划内容框架及各部分内容概要。
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旅游总体规划内容。
3、旅游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原则,空间布局方法,空间布局模式
重点:空间布局方法,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游憩区—保护区布局模式,双核布局模式,核式环布局模式,环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海滨旅游区空间布局模式。
4、旅游项目设计
影响旅游项目设计因素分析,项目创意。
重点:旅游项目的主题构想,旅游项目的建设方案设计。
5、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与原则、步骤与方法,绿色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旅游服务设施的绿色规划。
重点:旅游绿色规划的目标及措施,绿色宾馆,绿色旅游交通。
6、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规划实施的组织与管理保障,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法规保障。
重点:社区参与机制。
7、旅游规划方法与技术
旅游规划的技术路线,旅游规划的方法体系,旅游规划图的设计和编制,旅游规划野外考察。
重点:旅游市场分析法,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旅游地图的要素及类型,旅游规划图的编制,野外考察和调查方法、步骤。
『贰』 园林设计与植物配问题求解答,也可回答知道部分
1、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很宽泛的词,目前可以泛指地球表面的一切可见物。景观设计就具体的设计对象来分类,宏观层面有风景区域的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微观层面,有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小区、工厂绿化、广场等的具体设计类别
《园林规划设计的有关法律法规》
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00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00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008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00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01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01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01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013城市绿化条例
014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0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016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01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01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01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020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021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02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023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024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植栽规范
02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026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02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什么绿地是自然式布局、规则式布局或混合式布局?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街道、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LeNotre)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我国的北京天坛、南京中山陵都采用规则式布局。规则式园林给人以庄严、雄伟、整齐之感,一般用于气氛较严肃的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的建筑庭院中。
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中国园林从周朝开始,经历代的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园,都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发展到清代,保留至今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宅园,如苏州的拙政园、网狮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作品。从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后传入英国。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这种形式较能适合于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的环境,以含蓄、幽雅、意境深远见长。
混合式园林
所谓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中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规划需要安排规则式的布局。在原地形条件较复杂,具备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结合地形规划成自然式。类似上述两种不同形式规划的组合即为混合式园林。
3、色彩在园林绿地中有哪些作用?作用,,1,视觉上的,丰富景观层次
2,心理上,愉悦心情,
3,有时,色彩还可做为交通导向的指引
“净土园林”应该叫“净土宗园林”。日本园林的早期一种模式,实为寺庙园林的类型,主要构成有“金堂”,“滨洲”“中岛”等,跟“书院造园林”差不多。都为回游式园林,
4、园林植物的配置有几种形式?列举你所熟悉适宜孤植和对植的树种各10种,并阐述其特点。
20种适宜孤植的树种
大叶榕,槐树,银杏,油松,梧桐,小叶榕,合欢,垂柳,雪松,罗汉松,南洋杉,梅花,樱花,桂花,玉兰,枫香,黄栌,紫叶李,白皮松,火炬树,
猬实忍冬科猬实属。株丛姿态优美,花色艳丽,孤植、丛植均很美。
蝴蝶荚蒾忍冬科荚蒾属。5月开花,花微香,入秋后,果实量大,是春夏观花、秋冬观果的优良观赏花木。
血皮槭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树皮血色,纸状剥落,奇特可观。叶片秋季呈鲜红色,孤植或群栽于灌木丛中,能显示出极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金钱槭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大乔木,树姿优美,入夏时绿叶红果,可作为风景林、庭阴树或行道树。
山白树金缕梅科山白树属。我国特有种,观果植物,果序长10至20厘米,造型很奇特。可用于庭院绿化。
君迁子柿树科柿树属。适合做庭阴树和郊区行道树,抗污染能力强。
银鹊树银鹊树科银鹊树属高大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可达30厘米,叶柄红色,可作为风景林、庭阴树。
拐枣鼠李科枳蓂属高大落叶乔木,枝条开展,能形成圆形或倒卵形树冠,适合作庭阴树和郊区行道树或作喜阴植物的上层庇阴树种。
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早春黄花满树,夏季红果满树,是陕南的经济树种,也是很好的绿化树种。
5、如何按照园林的功能要求选择植物?试举二例。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与方式要求
2010-11-1218:35:08|分类:园林概论|字号订阅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从维护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角度来看,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小品设施为辅。园林绿地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因此,搞好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关键。那么,怎样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呢?一般来说,植物配置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即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方式的确定。在具体配置园林植物时,原则上应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符台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应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来考虑。如为体现烈士陵园的经念性质,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在植物种类选择时,应选用冠形规整、寓意万古流芳的青松翠柏;在配置方式上多采用对植或行列式栽植。我们知道,园林绿地的功能很多,但就某一绿地而言,则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譬如,街道绿化中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庇荫减尘、美化市容和组织交通,为满足这一具体功能要求,在植物选择时,应选用冠形优美、枝叶浓密的树种;在配置方式上应采用列植。再如,城市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应有供集体活动的大草坪,还要有浓荫蔽日、姿态优美的孤植树和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以及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等。总之,园林中的树木花草都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使用和防护功能上的要求。
2.考虑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时,不仅要满足园林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给人以美的享受,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配置方式。
6、谈谈你对园林规划设计前景的认识。提到中国园林,世人无不赞叹它的博大精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更多的表达了人们对于优美环境的无限向往。在几千年的厉史长河中,祖国大地上所建公园不计其数,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一大批古典园林还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战争及天灾人祸等原因的影响,加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对园林的不同需求,中国园林发展至今,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真正的现代园林和城市绿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快速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绿地建设事业,并在各地相继建立了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担负起园林事业的建设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还提出了“普遍绿化,重点美化”的方针,并将其纳入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园林绿化带来了光明的前途和蓬勃的生机。截止1995年底,全国城市绿地总面积达67.83hm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3.9%,城市公园3619处,公园面积7.28h㎡,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祖国大地花草树木相映成辉,一片繁花似锦。
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导致城市环境越来越差,原有的园林绿地已满足不了空前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虽然不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园林城市的出现。但是,由于受传统园林的影响,这些园林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严酷的环境现实,使中国现代园林绿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土地资源的极度紧张,使得通过大幅度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财力限制,又难以实现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治理工程;自然资源再生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整体自然生态十分脆弱;欧美文化的侵入,使得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不言而喻。然而,模纹花坛和“十一”、“五一”摆花之风却愈
。。。。
详见 word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有没有废止
LY/T 5132-19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现行、有效,没有废止。
『肆』 景观道路设计规范有哪些
景观道路设计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公园设计规范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9、钢结构设计规范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1、木结构设计规范
12、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伍』 规划设计有哪些依据,如《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麻烦像我的格式那样写一下颁布的时间。。。谢谢!
(1)《中华来人民共和国环境保自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98年11月8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3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
(9)《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
(10)《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1755-2008)
(11)《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5126-04)
(12)《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
(15)《湿地恢复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