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园大全 » 湿地文化公园

湿地文化公园

发布时间: 2020-12-03 19:56:35

⑴ 我的家乡太湖图影湿地文化公园作文

在我的家乡——怀复来,有一个美丽制的公园,它的名字叫做文化公园。
春天,走进文化公园。一排排苍翠欲滴的树木展现在眼前。笔直的树干,像一名名昂首挺胸的战士。树上的一片片树叶,像无数的小精灵,好像在向我们眨着明亮的眼睛。小花儿都结着花骨朵儿,好像随时准备含苞欲放。
夏天,走进文化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喷薄欲出的喷泉。紧接着就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运动,有的人在滑滑板,十分热闹。如果你细细留心,就会发现,小花儿已经不再是花骨朵儿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仙女”了。
秋天,走进文化公园。虽然天气已经在悄悄的变凉,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来文化公园玩耍。趁着这阵秋风,他们都在放风筝。那你追我赶的动作让许多的大人又回到了小时候的记忆。再看看树木,枫叶已经变成了红色和黄色,它们像翩翩飞舞的蝴蝶,飞到树妈妈的脚下睡着了。
冬天,走进文化公园。整个公园都变成了雪的天地。皑皑白雪,公园里空无一人,只有一些被雪覆盖着的树木,长廊。用心观赏,这不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
我的家乡的文化公园一年四季的景色都美不胜收,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观赏!

⑵ 什么国家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⑶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文化活动

首届黄河湿地文化节的主题是“亲近黄河湿地享受生态文明”,“走进湿地亲近自然——黄河湿地生态游”、“黄河民俗文化展演”、“黄河湿地观鸟活动”和“特色游园推介活动”等,其中的“特色游园推介活动”,将重点推介丰乐农庄、富景生态园、黄河博物馆和郑州自然博物馆等10个生态园区,立足每周有主题、天天有特色、活动不间断

⑷ 一国家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一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39号通告》,通告将湿地定义为“被间歇的或永久的浅水层覆盖的土地。” 1979年,美国为了对湿地和深水生态环境进行分类,该局对湿地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该土地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为浅水所覆盖……”。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是谁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我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积累,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通常认为“湿地系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 尽管湿地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但它们有一共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认为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别于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其特征有: (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湿地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3)生产力高效性。 湿地生态系统同其它任何生态系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高。据报道,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 (4)效益的综合性。 湿地具有综合效益,它既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也具有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作为物种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游等社会效益。 (5)生态系统的易变性。 易变性是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的特殊形态之一,当水量减少以至干涸时,湿地生态系统演潜为陆地生态系统,当水量增加时,该系统又演化为湿地生态系统,水文决定了系统的状态。 其功能有: 湿地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湿地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目前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江洪水、消减洪灾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湿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沟的水流外,湖泊、水库、池塘的蓄水,都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据估算,我国仅湖泊淡水贮量即达225亿立方米,占淡水总贮量的8%。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器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的调查,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气湿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对也多。因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湿地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 我国湿地分布于高原平川、丘陵、海涂多种地域,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反映,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湿地是重要的物产和能源基地 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多种食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能运输能力。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佳地,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此外,湿地还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 湿地概述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截至目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0处。 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0处,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 湿地旅游 浮在水面上的草原——腾冲北海湿地 发现腾冲的北海湿地纯粹是一次意外,当时的目标是去看云南腾冲的火山热海,结果有云南驴友Edipt告诉我县城西北方向距城12.5公里有块湿地很特别,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 原来人与景也是需要缘分的。偶然的聊天,就能成就一段美丽的邂逅。这里确实奇特。水草密密麻麻,根交错在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旧草腐烂,新的长在腐烂的草根上,然后又腐烂,然后又长出新的,最后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一个一个的小草岛,通常有一米多厚。脱了鞋赤脚走上“草岛”,感觉像踩海绵一样。 当地人经常把随意切开的一小块草排当竹筏子来划,捕鱼虾;还有人干脆在草排上开个洞,就把鱼竿伸到那洞里钓鱼,其乐融融。 据说这儿每年四月中下旬最美丽,那时满目北海兰花开,美不胜收。秋天时草排颜色有些枯黄,但依然让我兴奋不已。空气里飘着草叶的清香,芦苇丛中不时传来嘎嘎的野鸭叫,湖面上不时有游人初踩草排的惊喜叫声。泛舟湖面,宛若置身在大草原。只不过这片“大草原”是漂浮在水上的。 攻略: 如系自驾,可循: 广州-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腾冲路线。 背包客可先到腾冲西门客运站,有中巴到湿地,车费5元,车程20分钟。 购物: 腾冲的斗笠比较有名,是当地农村妇女用荆芥、大竹等竹子编织而成,遮阳防雨,除本地人自用外,多销往缅甸和东南亚国家。 住宿: 腾冲城内旅馆多数在官厅巷一带,一般标间多数在50~60一间,可以还价。 杭州之肾-——西溪湿地 杭州忆,最忆是西溪。不是网友“罗兰”和“一棵树”的提醒,我竟然不知道就在杭州市区里还有这么个好地方。 西溪湿地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美誉。 西溪之胜,首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进到园中,买好船票,就可以安心体会西溪之水了。顺着水道前行,两岸茅舍俨然,芦苇丛生,和芦苇一样高的水生植物上顶着黄色或红色的花蕊。湖面上水草鲜润柔婉,水面上绿色浮萍漂浮,莲影摇曳,几抹粉色婷婷点缀其中,野鸭水鸟凫泛。 生活在有水的城市里是一种福气,而杭州人真的是福人中的福人了。除了西湖,还有这块西溪湿地。 所有去杭州的人,都知道要去看西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别忘记了西湖边上的西溪湿地。 攻略: 杭州市区内有许多公交车可以去西溪湿地,830路、K506路、K310路、306路、346路、Y13线均可。周家村(西溪湿地)站下车。票价1~4元。 美食: 在西溪湿地里有湖泊烧烤区、深潭口、百家、烟水渔庄等餐饮饭店可以用餐,喝茶的地方也不少,推荐去梅竹山庄、西溪梅墅。 在西湖边上有楼外楼等餐厅可以吃到地道的杭州菜。 自由自在鸟游荡——日土班公错湿地 其实,图片中的这块湿地是否属于班公错,我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在各种资料上没有查到它的准确的名字,但我不得不承认它是我心中最美丽的湿地。可以肯定的是这块湿地属于日土。它就在狮泉河到日土之间,在刚过了那有名的日土岩画附近没多远,紧紧贴在219国道边,距离日土县城大约30公里。 这块湿地我如此着重提出来说,是因为它独特的位置——它没有被圈起来,不属于收费景区,在没有被人为保护的情况下,它竟然就在新藏线219国道边上生存了下来。 国道穿过这块湿地中间,把这块土地一分为二了,水鸟们依然在这待着,自然安详地在路两边的湿地里戏耍。有的自由悠闲地踱步、有的在水里摇摇摆摆地游浮、有的扑棱起翅膀飞到半空中。 地里那金黄色闪现着耀眼光芒的植物主要是芦苇,另外还有菖蒲、青藏野青茅、碱茅、赖草以及藏西嵩草。 运气好的话,远远地可以看见脖子长长的黑颈鹤。人走得比较近它也不跑。关于黑颈鹤,我曾听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人鹤结为兄弟,人类将自己的三根头发送给黑颈鹤,要它装点在头部以证明与人类的亲情关系。从此黑颈鹤就有了三根人类的头发。 现在,这些鸟们果真和人类相亲相爱,果真如此安详地出现在人类身边。对着手里的鸟类识别手册看,可以看到这里除了黑颈鹤外,还有班头雁、棕头鸥、燕鸥、白翅浮鸥、普通秋沙鸭、赤麻鸭、绿头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白骨顶、红脚鹬和白腰草鹬等等。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水中游的也是鸟,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景象如此让人心动。这只有在艰难的新藏线上才可能存在吧。因为这里偏僻,路途艰难,人迹罕至,少有干扰,而且藏民信佛,不杀生,民心纯朴。 攻略: 从西藏阿里的狮泉河出来,大约94公里到日土岩画,在219国道K965附近。注意,这里的里程碑大约5公里一个。过了岩画没多远,就可以看到这块湿地了。而从岩画到日土县城大约30公里。从日土到班公错东端大约10公里。 美食: 班公错盛产西藏弓鱼和高原裸裂团鱼,高原裸裂团鱼是西藏特有的鲤科鱼类,此鱼为无鳞淡水鱼,受高原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但味道十分鲜美,这种鱼的排泄生殖孔和臀鳍两侧,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鳞片,在鱼肚子上形成一条一条膨起的线。乍看起来好像腹部裂开一条口似的,故又名“裂腹鱼”。鱼大多一两斤重。到班公错一定要尝尝这里的鲜鱼。就在路边有个码头,码头上有个鱼庄,专门卖鱼的。这里点菜的方式很有趣,不用点品种,不按斤卖,按人头交,每人20元,会给你上6种做法的鱼。不论同行多少人,都可以吃到6种做法的鱼。 湿地是上帝给予地球的慷慨馈赠,是人类洗涤心灵的世外桃源。它给人带来的是不流于俗套的清新和真意。这里,一切都保留着原始状态。能够感受到的就是物我相知、天人合一的心灵和自然的完美契合。在湿地,你能真正体会生命本身的原始和豁达。在湿地,你心甘情愿地卸去锐气和斗志,忘却俗世的烦恼,只想全身心地融入自然。 但是我还是可悲地发现,如今湿地面积在逐年减少,许多的湿地被人为地“改造”。人类忘记了,湿地是有灵魂的,湿地是和人类生与共的生命体。人类不善待湿地,最后必然会遭到报应。 善待自然,善待自己。 Tips 中国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的30处湿地是: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湿地,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大连斑海豹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广东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湿地、云南大山包湿地、云南碧塔海湿地、云南纳帕海湿地、云南拉什海湿地、青海鄂凌湖湿地、青海扎凌湖湿地、西藏麦地卡湿地、西藏玛旁雍错湿地。

成人高考

⑸ 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有哪些好玩的

紧挨着花园口游览区,在黄河边,里面整修的不错,木栈道、春天的白茅花,挺好看。黄河大堤上绿化不错。郑州火车站有直达花园口的公交520路,下了车就有很多私人的游览车拉客,5-10元一人,其实距离不算远,不愿坐车顺着大堤慢慢溜达过去也行。这里不要门票,走到黄河边还有餐馆,可以吃新鲜的黄河水产。

⑹ 太湖湿地公园的公园简介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镇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十分适合生活、居住;家副产品和各种水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全镇拥有八千绣娘。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98年和2000年分别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刺绣艺术之乡”,是一个既有秀美环境,又有深厚文化氛围的理想投资之地!2006年,镇湖苏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使镇湖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刺绣产业基地。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 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青云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区、观鸟亭、珍禽部落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苏州西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苏州高新区旅游的构架和内涵,已成为苏州休闲旅游的新地标。作为天然湿地,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12个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苏州首家,也是苏州唯一一家通过试点验收并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⑺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西湖文化

诗人笔下的颍西湖风光
明《嘉靖颍州志》描述颍州西湖胜景:菱荷飘香,绿柳盈岸;芳菲夹道,林宛烂漫;曲径通幽,斜桥泽畔;画舫朱艇,碧波涟滟;楼台亭榭,错落其间。历史上的颍州西湖,就这般宛如一颗璀璨的淮上明珠,镶嵌在一马平川的黄淮海大地上,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吟诗赞叹。
据史料记载,最早歌咏颍州西湖胜景的,可以追溯到《诗经汝坟三章》,但专写颍西湖的当推唐朝诗人许浑。他在《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诗中唱道:“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许浑,润州丹阳(今江苏)人。文宗太和年间进士,曾任颍州从事,主管文书,职业参谋,察举非法。后为监察御史、虞部员外郎。曾有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名后世。写这首《西湖宴饯》时,正值深秋季节,霜染红叶,菊绕湖开,鸟飞蝉鸣,征车辘辘,鼓角声声。兰堂之上,西湖清宴,歌伎曲高,客兴正浓。此时,夕阳西下,高耸的城堡身披余辉,湖边楼台沐浴在金波荡漾之中,静谧的寺院里,香客还未散尽,袅袅轻烟,随风飘散在平湖之上。好一派西湖秋色,令游人心醉。
宋代承平百年,天下晏然,西湖胜景,愈为天下仰慕。在欧阳修之前,知颍、泛颍并歌咏西湖者,有蔡齐、晏殊、宋祁诸人。晏殊,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人。七岁能文,以神童被荐于真宗,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宰相兼枢密使,是欧阳修的恩师。后忤逆权贵,罢相以工部尚书知颍州。其《和王校勘中夏东园》诗云:“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闲窥鱼尾赤, 暗辨蜂腰细。树影密遮林, 藤梢狂罥袂。潘蔬足登膳, 陶林径取醉。幸获汝颍水,忘却今昔世。欢言捧瑶佩, 愿以疏麻继。”东园,指颍州西湖之怡园,是当时西湖东岸的著名景区之一。晏公罢相知颍,闲逸之中,不免思绪徘徊。然西湖美景,却令他忘却今昔何年,穿行在野竹幽花丛中,鲤鱼和赤峰成为他的亲密伴侣,一代名相,竟如此逍遥于西湖胜境之中。宋祁更不用说了,他是湖北安陆人,仁宗二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因在《玉楼春》一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名句,世称“红杏尚书”,美名流传。他的《咏西湖上寄颍州相公》一诗云:“湖边烟树与天齐,独爱湖波照影时。岸蒋渚萍春披靡,佛楼僧阁暝参差。相君万一来湖上。手弄潺湲更忆谁?”宋祁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宋景文长短句》,但此诗并无四六长短之分,而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真情实感,亲切动人。他写出了西湖的魅力是“独爱湖波”,一池春水;湖面之上,雨打浮萍;岸边烟树,齐天探雾;广如一片原始森林,幽深莫测;佛楼僧阁,落日余辉,倒映在西湖如明镜般波光之中,参差错落,好一幅西湖阳春三月水墨图。
若论对西湖钟情无限,赞爱有加者,莫过于欧阳修其人。欧阳修一生八到颍州,初至颍州西湖,便被西湖美景所倾倒,发出“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的感叹。西湖对欧阳修,实在是三生有幸,相见恨晚。即知颍,便“嗟哉我岂不乐此,心虽欲往身不能”。他盛赞“西溪水色春长绿”,第一次说出“西湖烟水如我家”。但毕竟当时他才四十三岁,仕途倥偬,居家难择。待再至汝阴,顾望西湖时,“十四五年劳梦寐”,“白首重来似故乡”。此时的他已经把颍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了。披阅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发现,歌咏西湖,赞美西湖,留下诗词最多的,当属欧阳修。特别是他的《采桑子十三首》,翻旧阙,写新声。其中连续以十个“西湖好”之句直接赞美颍州西湖风光之美,创下了古代文人墨客歌咏西湖之最。在欧阳修的笔下,西湖绿水逶迤,一片琼田;佳景无时,百卉争妍;狼藉残红,急管繁弦;满目繁华,云物俱鲜;载酒来时,不觉船移;醒醉喧哗,疑是神仙。真真正正将他“平生为爱西湖好”的内心情愫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并凝练成精妙诗句,曲尽笔端。
欧阳修之后,歌咏颍州西湖者,代不乏人,或偶有佳作。而读之使人对西湖产生美妙幻觉,生发无限联想,将西湖妩媚风光之美推向极致者,当属苏东坡。“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苏东坡生性喜水,对颍州西湖更是情有独钟。东池浮萍,西池秋水;春梦寻湖,同泛扁舟;水涨西湖,忘缈淮海;壶中春色,欢饮共觞。在苏东坡心目中,“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借西施之美,喻西湖之色,西湖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约。他把颍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比较,“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他把颍西湖与杭西湖比较,“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其实苏东坡是最有资格评论西湖风光的人:他两次在杭州为官,知过颍州,调过扬州,贬到惠州,游过雷州,住过许州,而这些地方都有西湖,所以他的好友秦觏说他:“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已无。”杨万里亦说他“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不得休”。一句“西湖长”,确立了苏东坡评价天下西湖的“权威”地位,也透显出对这位西湖才子的钦佩仰慕之情。
颍州因西湖而繁荣
颍州因西湖而繁荣,西湖因颍州而扬名。作为游览胜地,颍州西湖历史悠远,开发较早,以其广袤的湖面,深藏于平原腹地,历经千年而愈发明秀,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作为政治中心,古颍州、古汝阴、古胡城,地处富饶的淮北平原,北通汴梁,南达长淮,东枕颍水,西临陈蔡,由于河密土肥,交通、农业和商贸都很发达,被视为“东南形胜”之地,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州、府、郡、县的治所和王侯封爵的采邑。因此,古城颍州,成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主要商埠;颍州西湖也自然成为名公巨卿、达官显贵们优游燕闲的娱乐场所。
到了唐代,随着淮颍水道的开通,朝廷设置淮颍道使职加强管理和开发,淮颍水运成为国家漕运的重要运输线,商业运输和贸易随之繁荣兴盛,颍州遂成为淮西名城。颍州丝绸纺织工艺精良,絁、棉等产品被选为贡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和好评。白居易《村苦寒》诗说,“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盛赞絁被防寒保暖性能。颍州出产的白鱼,是淮河、颍水的名贵鱼类,制成“糟白鱼”流通市场,并被列为贡品。垂至宋代,苏轼知颍州时,赋诗赞美白鱼:“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欧阳修知颍和退休以后,说颍州“物产益美,不异江湖之富”,赞美颍州“肉香酒醇,土厚水甘,蔬果俱佳,且物价便宜,一切都好”。可以说,是西湖滋润着颍州大地,孕育和提供了如此丰富的物产,颍州因西湖而富庶。
至之唐宋时期,承平日久,经济繁荣,颍州西湖的建设也随之发展。晚唐时西湖的面貌已非常可观了,岸边有楼台亭阁,湖上荡漾着游船,人们歌舞饮宴,乐而忘返。尤其是北宋定都汴梁,颍州地属京畿,政治地位显著提高。特别是颍王赵颍(宋神宗)即位后,因颍为“龙兴之地”,升州为府(称顺昌府),颍州西湖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闻达一时的“天下绝胜”。一如前文所述,西湖史上可考的历代建筑,北宋时期即占一半。
文化渊源
西湖的繁荣还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宋史地理志》称颍州“人备文武全才,风俗清丽”;欧阳修称颍州“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苏轼说“汝颍为州,邦畿称首。士风备于南北,人物推于古今。宾主相续,盖宗资、范盈博之旧治,文献相续,有晏殊、欧阳修之遗风。”故颍州一向被视为“中州善地”。正由于颍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才吸引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学士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蔡齐、晏殊、吕公著、宋祁、梅尧臣、曾巩、刘敞、刘攽、苏辙、周邦彦、黄庭坚、刘景文、陆佃、陈师道、沈遘、秦觏、杨万里、白玉蟾等人,他们或晏游于西湖之上,或咏吟于楼台亭阁,少则数天,多则数月,诗意不尽,流连不归。
西湖的繁荣反过来又推动了颍州的发展。颍州“地濒淮、颍,厥土良夭,水泉鱼稻之美,甲于近甸。”故自庆历以来,贤士大夫往往“经营其处,以为燕闲之地”(苏颂语)。据笔者统计,在北宋一百年六十七年的历史中,先后有九十位太守在颍州供职,其中有师生太守、父子太守、翰林太守、状元太守、宰执太守,多是朝廷大臣和高官巨卿。他们有的从京师卸任后,把颍州作为一处“优游燕闲”之地,养精蓄锐,而后另谋他途。更多的是一些想入京为官的人,往往将颍州作为跳板,先在这来镀金,而后进入京师,不少人由此成为朝廷宰执。而颍州的美好名声和政治地位也在不断攀升,更多的人都想到此一游,一来可结交权贵,二来可以畅游西湖。正是在这种微妙的大自然与社会政治的巧妙结合中,颍州成为和谐之邦,西湖成为优游胜地。颍州的风物,西湖的胜景与文人墨客的美文佳句,同为史书传载,流韵千古。
颍西湖的历史变迁
颍州西湖是一处自然景观,但是天地四时,变化无常,大自然虽赋予西湖鲜活的生命,也同样使她经历了兴起、全盛、衰落以及由大到小直至消亡的演变过程。
颍州西湖的面积,据有关记载和专家测算:古代(唐以前)约为三十平方公里,“广柔相济,水深莫测”;北宋时期约为十五平方公里,缩小一半;明中期约为七点五平方公里,又缩小一半。湖的位置和范围:唐代之前湖水曾直抵胡城西门,北宋欧阳修诗说“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明万历前颍州北城为汉汝阴故址,其西门称水门,额曰:“望湖”。另据《凤阳府图经志》:颍州西湖“在西门外”;明《正德颍州志》:“西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广袤相齐。胡金之后,黄河冲荡湮湖之半,然四时佳景尚在,前代明贤达士往往泛舟游玩于是湖”。清《道光阜阳县志》:“县西北五里。”离西湖越来越远,表明西湖的面积在逐步缩小。
阜阳市地面海拔高度一般在30-31.5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洼,倾斜度为千分之零点五。但城西北张海子、西海子大片面积反而地势低洼,最低处标高27.6米,是当年湖之中心区,其起伏高差达到4米。那即是远古时代的西湖。她呈一个不甚规则的满月形,相当于现今城西标高30米以下的地面,从坎河溜东至城西方庄,北至废泉河南,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岸线较为稳定,与州志记载暗合。
汉唐之际,湖面为近似三角形,相当于现今29.5米以下的地面,即东临白龙桥,西南角称罗湖口,北界周庄。这一时期湖岸线较为平齐,湖面丰满,且延续时间较长,西湖自然景观达到相对成熟阶段。
北宋时,湖面缩为古罄状(或牛梭形),湖岸曲折,湖水纡转萦廻,故东坡诗中有“萦流作态”之句,以至湖中淤出数处浅渚。由于湖面淤塞,晏殊、欧阳修、苏东坡相继大力疏浚西湖,并修三桥,起三闸,以便调节湖水,灌溉农田。尽管如此,遇有大旱时个别湖段还曾干涸过,苏轼曾将“东池”鱼迁往“西池”,并作诗戏之,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状况。此时湖面约当今标高29米以下,范围北至韩庄,西南至罗湖口,东南至湖台。
南宋以降至金元及明初,西湖屡遭黄河夺淮之患,大量泥沙淤浅湖床,滩涂面积增多,湖面被肢解。因有西溪等上游河水冲刷,湖面才不至雍塞。况西湖洼地为其南部和西南面一百多平方公里地面泾流汇集处,在雨季岗水生流侵入,旱季水退还田,因此湖岸线很不稳定。此时湖面长约10里,宽3里,面积为7.5平方公里。
清代西湖面积大为缩小,逐渐成了季节湖。零星积水的洼地实如大塘;长年积水的主湖长约800米,东部宽300米,西部宽200米,面积0.2平方公里,为古西湖的一百五十分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颍州升为府治后,虽曾浚湖修闸,但已难挽救西湖消亡的命运。
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异想以此拒敌。不料,黄河乱颍夺淮,造成十年黄患,颍州西湖最终被淤为平地。
颍州西湖,作为自然湖泊,虽然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但作为名胜古迹,却会永远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之中。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历史上颍州西湖的人文景观将重现在今人面前,引导阜阳民众去重温那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⑻ 谁知道郑州湿地公园和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是一个地方吗

这俩不是一个地方,个人感觉郑州湿地公园更好玩些,你可以去查查,看看你喜欢那个。

⑼ 杭州西溪湿地 可以用公园卡吗

现在去可以凭公园卡补差价10元进入,要去赶紧,马上就不好说了。

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从今年国庆开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实行封闭式管理,执行统一门票制度。

西溪(西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结合湿地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推出三个篇章,包含游寿堤、赏昆曲、看荆源访古、耍五常十八般武艺、摘五常柿子等一系列可动可静、可玩可赏、可食可用的“乐活西溪”活动。
第一篇章:西溪美景添新项

西溪(西区)新建的荆源访古景观,由移植的近50幢明清时期的浙、赣、皖古建筑组成,以及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工程(一期)将于国庆期间向游人展示。

除了古建筑群,当你游览于藏书楼、萝阴书屋之间时,或许还能和阿六头一起体验游西溪的有趣经历。若是走累了,去漫游西溪展馆,还能通过三维立体投影,足不出户就能饱览湿地全貌,游览西溪全部景点。

此外,漫步西溪三堤中最长最美的寿堤,寓意健康长寿的寿堤沿途穿过西溪大众休憩村、西溪艺术集合村、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农耕文化体验村四个村落,入秋以后,寿堤更具风情,有游禽戏于花草中,有飞鸟掠起水深处,有栖鸟啼鸣枝头,翠竹夹岸,火柿映波……

第二篇章:民俗文化闻天下

昆曲作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剧种,被誉为“百戏之祖”。而昆曲和西溪有着不解之缘。出生在西溪五常费家埭的洪升著的《长生殿》被誉为戏曲史上的奇葩。湿地西区以洪升为线索布展了洪升纪念馆、戏曲长廊、昆曲视听室蕉园琴韵等展点。9月18日至10月31日浙江省将举办首届西溪昆曲艺术节,国庆期间游客更可以参与西溪寻宝、戏曲游戏等有趣的昆曲游园会,欣赏昆曲演出。

而土生土长于当地的五常十八般武艺,是明代重臣、五常洪氏家族的洪钟为改良民风,强身健体,将兵器与日常生产、生活工具结合创编的。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五常十八般武艺,国庆期间景区特意安排了现在仍在练耍十八般武艺的当地百姓现场表演,和游客互动。

第三篇章:休闲娱乐好心情

五常自古种柿,“十一”黄金周期间,西溪西区特推出“金秋来西溪采五常柿子”的赏游活动,游客能够体验自己动手采摘“湿地秋果”的乐趣。

西溪不但有又红又大的柿子,还遍布着夜间的精灵——萤火虫,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才有萤火虫的聚集。而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少见过萤火虫。国庆期间,西溪(西区)在吉祥文化馆将进行萤火虫科普展示和体验馆,为游客们展示萤火虫幼虫复育过程和成虫体验。

在吉祥文化馆二层有一个DIY创意区,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用自然生态的河石、树枝、落叶等作为DIY创意区的原材料,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形形色色的物品,在DIY中放松自己的心情,休憩之余充分享受乐活时光。

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从今年国庆开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实行封闭式管理,执行统一门票制度。

⑽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

园区划分为 湿地科普教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 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等5个功能区。
湿地生态保育区
湿地生态保育区是湿地公园保护的“核心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这里拥有典型的河口湿地和草本沼泽湿地景观,荟萃了太平湖湿地的精华,其功能定位科学考察、生态监测、湿地研究和生态旅游。除建设一些用于科学研究的设施,如湿地观光栈道、观鸟中心、标本馆、湿地生态系统博物馆等以及监测站点外,严禁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
湿地科普教育区
湿地科普教育区紧邻公园的核心保护地带,面积12.21平方公里,是太平湖湿地公园内包含陆地面积最多的区域,既有湿地景观,又有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其功能定位生态科普教育、生态观光和乡野休闲。开发建设以科普教育类项目为主,同时兼顾一些观光类和休闲类等相对静态的旅游产品,如多类型湿地园、乡土植物园、水趣园、乡野垂钓园、生态示范村、露营地等。
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
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是太平湖水面最为开阔的区域,面积35.42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和提升现有的基础设施,并结合公园入口外围的停车场、加油站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造为湿地公园主要的游客接待区域。同时,根据湖面开阔、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游船观光、滨水休闲及水上运动类项目。
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
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的面积25.21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水域蜿蜒曲折,湖湾港汊参差错落,还分布有以众家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和古人类文化、以龙窑寨为代表的制陶文化、以轮渡村和平龙山茶园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其功能定位历史文化体验、乡村民俗文化体验。通过对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建设轮渡民俗文化接待村、平龙山茶文化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众家山古人类文化体验区等,从而体现“知性之旅”的内涵;同时,开展采茶、炒茶、品茶、制作陶器等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增强游客新奇的体验。
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
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则由湖中数十个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岛屿组成,堪称太平湖的景观精华区,面积15.42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特色休闲、生态观光。开发方向是在保持整体自然原生景观特点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发一些岛屿,并引入生态循环的理念,形成“一岛一品”的主题群岛生态休闲项目群。目前重点开发黄荆岛景区。[2]
在国家林业局特别是省林业厅的正确指导下,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关于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要求,稳步推进。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资源监测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宣教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湿地保护工作局面逐步形成,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普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日益强化,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