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特点
1. 游湿地公园我游览的地方的特点是什么
有湿地公园的地特点,我觉得它主要就是以公园的特色为主
2. 滨湖湿地公园的特点
公园在建设上将大张圩原先的近万亩生态林及其周边广袤的湿地纳入其中,内形成了森林游览区和湿容地生态区两大板块,是合肥环巢湖生态观光游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接待点。 公园内佳木成荫、鸟语花香、景色怡人。建有小木屋、木栈道、游步道、带状湿地、焦姥河水系及森林,满足市民观光、休闲、娱乐、森林疗养等需求。
森林小火车带你穿越“梦幻隧道”
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的森林小火车去年国庆节火了,随后,小火车停运进行了改造。现在已经是春天,市民再去森林公园就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打造了‘梦幻隧道’,从隧道中穿行的感觉,而隧道是全部由树木组成的,另外还有花卉门廊,总共有3段这样的设计。”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张明发介绍,俄罗斯传统风格的木屋作为站房,再加上铁轨两边的仿生动物和很多随意撒播的野生花卉,非常有意境,预计这些花卉会在五一前后陆续开花,届时会非常美观。
2015国庆期间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将上演一场“仙侠奇缘之花千骨真人秀”、武术表演,内容根据电视剧《花千骨》改编。除了真人秀,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还将上演龙舟竞速和民俗表演。
3. 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公园特点
湿地公园内分布有天然形成的河流、沼泽和沟塘,植被茂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辽中县遵循保护开发湿地的原则,把辽中县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一个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科研宣教、生态体验为一体、保护栖息鸟类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保护区为主题,最大限度发挥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家湿地公园。 辽中蒲河湿地为内陆湿地。其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型湿地、沼泽型湿地、人工湿地三个类型。湿地连绵,纵横交错,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是名副其实的“万顷生态湿地”,形成了“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杨柳八千株”的水城风光。目前,已打造出16个以蒲河廊道为轴心的旅游观光景点,并成功举办了中国·沈阳首届城市湿地文化旅游节。
辽中段蒲河两岸湿地连绵,纵横交错,风光旖旎,是名副其实的“万顷生态湿地”。这里优美的景色已经被全市甚至全省的人们所熟知。
4. 湿地公园有什么特性在哪能找到有关湿地公园策划的知识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它的开发必须要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版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权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详细资料,请点击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5. 香港湿地公园的景区特点
香港这个城市的呼吸,一直依赖外人不知的元朗农田、大屿山、狮子山等郊野,直到回归后建成了湿地公园——一个新的城市之肺,它不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之氧,还在心灵层面教育了香港人城市生存逻辑之外的宝贵价值,也教育了访港的游客:原来香港不只是水泥森林,也有一方细腻清新之地。
去往湿地公园,先得穿过天水围,这是一个新兴社区,在这里能看到大片的阳光与空地、新移民们自得其乐,还在蔡澜等人主导发起下变成一个超级大排档,所以去完湿地公园还可以回来这里寻找各方美味。乘西铁线到天水围站再转乘轻轨705或706,到湿地公园站下车后经天桥步行约9分钟或在天秀站下车后经隧道步行约4.5分钟,就到了另一个香港——清秀且淡定的香港。
但它同时也是现代的,公园的入口和主体展览馆的设计有包豪斯风格,门外的湿地地质断层浮雕和玻璃上的动物剪影都是很有心思的细节。访客中心暨展览馆的设计颇有大师手笔,连续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2000年周年大奖会长奖”、香港建筑师学会“2005全年建筑大奖”、首届“环保建筑大奖”全新建筑类别大奖等,之所以得最后一个奖,是因为访客中心在建筑时引入不少环境保护的概念。 湿地世界内细分为三部分(苔原、热带沼泽、香港湿地),介绍不同地域的湿地生态。湿地向来与人类息息相关,湿地挑战则以互动游戏引领访客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湿地的威胁。沿着蜿蜒的木头路向深处走去,各种植物错落有致,小动物则隐现其中。同时我们透过深浅不一但是都清澈如许的湖水,能看见游鱼历历,穿行于云影之中。
湿地保护区包括溪畔漫游径(介绍溪流由上游至下游的生态)、湿地探索中心(设有两个小型展馆,定期有展览)、生态探索区(溪流的缩影,可在此探索生态的奥秘)、湿地工作间(展示湿地的农作物)、演替之路(模拟荒废的湿地逐渐从开阔水域演变成林地的过程,并介绍生境与生物群落互相影响的关系)、河畔观鸟屋、泥滩观鸟屋、鱼塘观鸟屋、红树林浮桥、蝴蝶园和原野漫游径。其中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三个不同的观鸟屋,原木搭就,内设望远镜,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到当下时令在湿地活跃的鸟类。在三月上旬的候鸟迁徙季节,碰上潮水高度合适的时间,于观鸟屋中,不难发现整个泥滩也会站满正在休息中的水鸟。
红树林浮桥那一段也充满了惊喜的叫声,总有男孩大嚷:我又发现一只蟹!红树林名字仿佛童话,生长方式也微妙有致,像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它主要由红树目的常绿灌木组成,一般生长在潮汐与海浪比较弱的海湾里,香港有不少这样的地方,湿地公园正好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之地。不过最吸引我的是林间的落叶纷呈,在地面上染出不同浓度的红黄色调。原来大片的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6. 太湖湿地公园有什么特点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内景区,汇集了生态环境容、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7. 柏林湖湿地公园的景区特点
四川广元柏林湖省级湿地公园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50°′5″~150°55′32″,北纬32°3′12″~32°11′0″之间。公园距国道212线5公里左右,元坝城区43公里,市区65公里。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兰(州)渝(重庆)铁路横穿境内,卫(子)柏(林)、清(水)柏(林)通乡公路畅通便捷。
拟建的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元市元坝区境内,主要包括柏林湖及周边湿地区域。湿地公园范围东北起于石板河向西南,沿沟至寺坪向南,沿冯家河至张家河向西北至观音岩,向南沿至三房里,向西北沿柏林湖至王家湾,向东南至江家湾,向东南沿柏林湖至马蹄滩大坝,向西北至何家嘴,向东北沿冯家河至石板河。规划面积1597.5hm2。
公园内湿地主要由人工湿地的蓄水区湿地132.09公顷、水塘湿地1.31公顷、灌溉地湿地5.16公顷、自然湿地的永久性河流湿地8.12公顷和泛滥地湿地88.67公顷构成,占公园总面积的14.73%,湿地种类较丰富。
公园内森林均为湿地汇水区,山谷溪流终年不断流,保障了湿地充分的水量供给,湿地生态系统随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与周边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频繁,整个生态系统已达到生态的平衡。 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柏林湖湿地周围分布着近20余种树木,主要有马尾松、柏木、桤木等树种,还有省重点保护原生珍贵树木杜仲、银杏等,野生动物42种,其中水禽类8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5种,鸟类19种,兽类7种。
公园内有多处古刹名寺、石雕古墓、魁星阁楼、闭关佛洞等人文景观,还有自然形成的柏林湖、五岚二锦、摩崖造像、三国古柏等自然景观,景点美不胜收。
8. 什么是湿地公园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年代初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之时。简单的说,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过渡的生态系统。湿地公园(Wetland 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如香港的米埔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80公顷),澳洲的Moreton Bay Marine Park和维多利亚公园、日本的铳路湿地国际公园(保护区),都是利用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和该地在流域或河口区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亚太迁徙水鸟通道的独特性,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或实验区内规划了不同意义上的湿地公园,以谋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景观资源的平衡点。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拟规划建设的崇明东滩湿地国际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是建设中的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9. 湿地公园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拟规划建设的崇明东滩湿地国回际答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在建设中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10.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特点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湖泊湿地为主,同时包含有自然河流、入河河口、草木沼泽回等多种湿地类型,加上太平湖地答区旖旎的山水风光、宜人的气候条件和幽静的环境,构成了太平湖湿地公园独特的综合型生态系统。湿地公园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88.6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7倍;最深处达70米,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湖水清澈碧透,岛屿散落如珠,岛上林木葱茏,沿岸青山连绵起伏,山水相连,景色绝佳,有“黄山情侣”、“皖南翡翠”、“东方日内瓦湖”的美誉。
该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面积达1.5万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210种(包括变种),水中浮游植物31属;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9种,常见浮游动物23属,国家级保护鸟类16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每年约有2万只鹭鸟、近万只雁鸭在此栖息。
太平湖地处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省级、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胜景点多处,宗教、艺术、建筑等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