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1. 泰山为什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
提起泰山,人们自然会想到“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不过近年来,随着世界第一个“四重”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屡屡提及,这一更高的荣誉也吊起了泰安人的胃口。2005年初,泰山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定了泰山名牌战略计划,把争取泰山成为第一个“四重”世界遗产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尽管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但随着泰山去年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泰山石敢当晋身首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离实现“四重”遗产这一目标越来越近。8月3日联合国专家将来泰山,对泰山地质公园进行全面评估考察,如果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意味着泰山将获得“四重”遗产中的三项桂冠。
双遗产的记忆
1986年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拟定推荐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清单,申报之初,申报小组是按自然遗产拟写上报材料的。后来,申报小组觉得应该将泰山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内涵写进申报材料。这便是泰山后来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发端。
1987年5月,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先生奉命来泰山考察,他看了申报材料后,特别欣赏泰山既是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尽管当时列入世界遗产清单的,不是自然的就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保护区内,但卢卡斯先生认为:“泰山是自然遗产,但文化也不可忽视,如果泰山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我想大家都会满意。”
卢卡斯先生还兴奋地为泰山题词:“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1987年底的世界遗产大会,泰山作为自然遗产列入名录。同时泰山丰厚的文化遗产也让评委们大开眼界,进而又将泰山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泰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从而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石敢当的影响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文化大会通过一项新的世界遗产种类——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中国的昆曲、古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梁祝、少林功夫、剪纸艺术等都在作申报工作。
泰山石敢当信仰分布在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影响所及大半个中国(包括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华人世界。目前泰山主管部门已将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议事日程。以泰山石敢当的影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希望是很大的。今年6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这一荣誉为泰山石敢当晋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申报地质公园准备就绪
目前,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今年8月3日至6日,联合国专家将来泰,对泰山地质公园进行全面评估考察。
泰山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当年下半年,市政府启动了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工作,并于2005年6月,在泰山获得国家地质公园之前,提早启动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工作,并将徂徕山、莲花山、陶山等作为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园区一并申报。
为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我市选定中国地质大学作为申报材料的编制单位,开始申报材料的调研和编制工作,经过征求专家意见和数轮修改完善,申报材料完成送审稿。2005年7月7日至8日,市政府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专家顾问赵逊教授前来泰山参观考察,并听取了泰山申报地质公园的材料汇报。2005年8月24日,泰山地质公园以第一名的总成绩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泰山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同时,完成了地质博物馆、主副标志碑、园区信息展示以及导游培训等工作。
如今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正全力迎接8月3日联合国专家来泰对泰山地质公园进行评估。专家们认为,就泰山的地理价值来看,泰山有中国惟一的科马提岩,巨量花岗岩保持了完整的传承关系,泰山是构成地球演化过程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是地球发展早期晚太古阶段的突出模式,泰山北面的张夏寒武纪地层,是华北地区地球演化历史早古生代阶段的标准剖面,泰山新构造运动塑造了众多奇特的微地貌景观等,价值之高,极为罕见,这些重要价值是泰山申报的制胜法宝。
2. 盗采、捡拾带离泰山石等行为,会对泰山有何影响
泰山严禁任何人以盗采、捡拾等行为,将泰山石带离泰山,如果有违反者,将会按照其相应的情节,处以2万元—100万元的罚款。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禁令出现,都是为了保护泰山这个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它不被游客破坏,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盗采。
泰山被誉为“五岳之尊”,也是五岳之首,这里是世界地质文化公园,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来这里游玩。
而在众多游客游玩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旅游现象。比如在泰山的石头上乱刻乱画,以及从这里捡拾泰山石,然后带走作为纪念品等行为。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在泰山游览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出现破坏的情况,让这份雄伟能够蔓延到子孙后代。
3. 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华北地台基底与盖层双层结构出露比较好而典型的地区回。基底为古老的“答泰山杂岩”;沉积盖层为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和页岩,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由南向北地层依次从老到新分布,地貌上构成一个南陡北缓的单斜断块山系。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多期次岩浆活动、多期次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十分明显,使结晶基底岩系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区内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既有太古宙~古元古代的构造,又有中生代的构造,新构造运动普遍而强烈。中生代的脆性断裂和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泰山的形成以及泰山地貌特征。
4.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研历程
19世纪末,J.Bergeren(年)、H.Monko(1903年)、C.Airaghi(1902年)等人曾描述过寒武纪地层中的一些三叶虫化石。
1903年,美国地质学家B.维里斯(B.Willis)和E.布莱克威尔德(E.Blackweider)在张夏、崮山等地测量了剖面,采集过化石,对地层作了初步划分,其研究成果于1907年正式发表,将张夏、崮山一带的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馒头页岩、张夏灰岩、崮山页岩、炒米店灰岩。
1953年,卢衍豪、董南庭两位教授重新观察了张夏、崮山一带的寒武系剖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把B.维里斯和E.布莱克威尔德所划的馒头页岩自下而上再分为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并把前两个组置于下寒武统,把后一个组归入中寒武统,炒米店灰岩再分为凤山组和长山组,将张夏和崮山地区的寒武系确定为7个地层单位和17个三叶虫化石带。
1959年,位于泰山北侧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在全国地层会议上被正式定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
1958-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在泰山地区进行1:20万区调,将泰山变质岩命名为太古代泰山群,自下而上划分为万山庄、雁翎关、山草峪组等。
1960-1962年,山东地质局805队开展包括泰安南留幅等23幅1:5万区调联测。
1963-1965年,山东地质局805队进行1:5万泰安幅区调,将泰山变质岩称为泰山杂岩,划分为望府山、笤帚峪、唐家庄、盂家庄、冯家峪等五个岩组。
1980年,应思淮研究员对泰山变质岩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专著《泰山杂岩》。
1981-1984年,山东矿业学院吕朋菊教授对泰山的形成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发表了《泰山形成及其年龄》一文。
1982-1984年,赵世英等进行红门“桶状构造”的专题研究,并发表《泰山红门“桶状构造”成因的探讨》论文。
1983-1986年,法国雷恩大学江博明等,地科院沈其韩等,山东地矿局董一杰等对中国太古宙地壳演化进行专题研究,认为泰山杂岩的大部分为变质侵入岩(灰色片麻岩),称之为望府山片麻岩,取得大量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龄资料。
1986-1990年,山东区调队王世进等进行1∶20万泰安、新泰幅修测。同期,地科院徐惠芬、山东地质一大队董一杰等人对山东鲁西太古宙绿岩带和鲁西太古代地层等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了泰山岩群的分布、层序、变质作用的特点,并出版专著。
1989-1990年,山东矿业学院吕朋菊教授等对泰山周围重力滑动构造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泰山周围太古界与古生界不整合面上滑动构造的发现”论文。
1990年,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董一杰等发表《泰山地区太古宙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
1990-1993年,山东地矿局曹国权等人发表《鲁西早前寒武纪地质》专著。
1993-1996年,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山东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进行泰安市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1994-1995年,吕朋菊教授就泰山新构造运动的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新构造运动与现今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景观》论文,并对泰山地质地貌进行总结,撰写《泰山大全》之地质地貌篇。
1997年,地科院庄育勋等,山东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任志康等人在《岩石学报》发表论文《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与地壳演化》。
1998年,山东地勘局地质调查研究院吕发堂等就其研究成果发表《泰山地区晚太古代“框架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及稀土地球化学演化》论文。
1999年,地科院王新社等,山东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任志康等发表《泰山地区太古宙末韧性剪切作用在陆壳演化中的意义》论文。
2000年,地科院地质力学所张明利等发表《新生代构造运动与泰山形成》论文。
2002-2003年,山东科技大学吕朋菊教授等、泰山风景区管委会牛健等人进行泰山地质地貌特征及地学价值评价专题研究,并发表《泰山的地学价值及其意义》论文。
5. 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去观赏泰山瀑布景观的最佳季节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读《...
泰山岩群对揭示地球早期热-构造状态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在7、8月份,因为此时是泰安地区的多余季节,水分充足,空气湿度大,在瀑布周围会形成似幻似真的雾气,置身其中,美不言表。
6. 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
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分界明显,地貌类型繁多,而且侵蚀地貌十分发育。泰山地貌可分为侵蚀构造中山、侵蚀构造低山、侵蚀丘陵和山前冲洪积台地等四种类型,在空间形象上不仅造成层峦叠嶂、凌空高拔的势态,而且总体上的雄伟形象与群体组合上多种地形相结合,成为丰富多彩的景观形象。
7. 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探讨
花岗岩地貌类的世界地质公园中,中国有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泰山世界地质公园、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德国有布朗斯韦尔世界地质公园。其中,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玉山岛弧型花岗岩峰岭地貌面积仅占园区的一小部分,主要由秦岭造山带、第四纪地貌和古人类遗迹、翠华山山崩地貌、骊山裂谷地堑构造、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演化、板块缝合带与第四纪冰川组成,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与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相似。
这些“中国籍”的世界地质公园,加上华山、鼓浪屿和德国的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她们既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也能代表不同气候区的主要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一起构成一个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演化序列,反映了花岗岩地貌形成过程中的构造切割、冲刷侵蚀、风化剥蚀的强弱变化,也能表现微地貌形态演化不同阶段的特征。
基于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在世界地质公园同类地貌中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便于记忆等因素,笔者建议采用典型代表模式来讨论世界上花岗岩景观的分类,分为“三清山式”、“黄山式”、“华山式”、“泰山式”、“鼓浪屿式”、“克什克腾式”、“海森楚鲁式”、“布朗斯韦尔式”等八种类型。
(1)“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是由白垩纪花岗岩组成的构造侵蚀型峰林地貌,它的峰林地貌景观类型齐全,特征典型,密度大,而且保存完好,地貌景观以尖峰陡坡为特色,以“奇秀”著称。
(2)“黄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也是由白垩纪花岗岩组成的构造侵蚀、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峰林地貌。它的峰林地貌景观以主峰鼎立、群峰簇拥、深壑峡谷的峰林地貌为特色,以“壮美”著称。
(3)“华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由白垩纪S型二长花岗岩组成,以构造控制的流水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弱于泰山,以陡崖绝壁峰林地貌为特色,以“险峻”著称。
(4)“泰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位于华北克拉通内部,由太古宙变质花岗杂岩组成,地处温带湿润气候区,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以浑圆雄厚山体与崖壁陡坡组合景观为特色,以“雄伟”著称。从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分析,“泰山式”早于“华山式”,晚于“鼓浪屿式”。类似于“泰山式”的花岗岩景观有湖南的衡山等花岗岩景观,但不如泰山的雄伟与壮观。
(5)“鼓浪屿式”花岗岩地貌景观:以浑圆状花岗岩低丘和花岗岩石蛋景观为特色,是海蚀花岗岩地貌的代表,以“浑圆”著称。浙江的普陀山、福建的太姥山(A型晶洞钾长花岗岩)、平潭岛与此特点相似,其成因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作用有关。
表7.3 世界主要花岗岩山体地址地貌特征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据陈安泽,2008;卢云亭,2007;陈文光,2007,等资料整理)
(6)“克什克腾式”花岗岩地貌景观:是高纬度地区花岗岩景观的典型代表,以“豪放”著称。克什克腾成景花岗岩主要为燕山中期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景观成因主要是冰蚀作用为主的物理风化,寒蚀和风蚀作用次之。有众多古冰川遗迹,微地貌景观类型主要为花岗岩石林,可以分为石墙、石塔、石丛、石柱、石柱群等亚类(董树文等,2011)。石林高约5~20m,成片分布,达500×104m2。
(7)“海森楚鲁式”花岗岩地貌景观: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海森楚鲁景区(海森楚鲁,蒙语,意为“像锅一样的山石”)是研究花岗岩风蚀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博物馆,是我国西部花岗岩风蚀地貌的典型代表。在方圆数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风蚀龛、蘑菇石和造型石等怪石,形态各异。景区内风蚀母岩为侏罗纪花岗岩,由于岩性及其矿物成分的差异,加上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了各种风蚀地貌。目前还没有更典型的花岗岩风蚀地貌,暂且以海森楚鲁命名。
该地貌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且风力大,河西走廊的风力年平均达3m/s以上(田明中等,2012)。
(8)“布朗斯韦尔式”花岗岩地貌景观: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是除我国之外唯一的以花岗岩地貌为保护区的世界地质公园,发育穹隆状花岗岩地貌为特色。
8.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中华寿山、国山等众多称号,
小题1:C 小题2:全球定位系统(或GPS) 小题3:利于泰山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进回一步提高泰山作为旅答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成为地质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等。 小题4:观察泰山云海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秋季节的雨后初晴之时。因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雨后初晴,大量水汽蒸发,容易成云致雾。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