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园大全 » 沈丘湿地公园

沈丘湿地公园

发布时间: 2020-12-15 13:03:31

Ⅰ 商兵空气在中国第几

商丘

(河南省地级市)
锁定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网络地理组一起交流。
商丘,简称商、宋,位于河南省东部,东临淮北、宿州,西扼开封、北接菏泽、南襟亳州、鹿邑。[1] 2014年末,全市辖2区、6县,总面积为8636平方公里,总人口904.70万人,常住人口725.80万人。[2-3]
商丘因历史厚重而闻名,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新石器时代,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等先后在此建都。[4-5] 此后的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朝梁国、南宋、金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因商人、商业、商品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景点3000多处,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6] 、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7] 商丘古城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3] 2014年11月29日,商丘市被评为“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8-9]
商丘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20亿斤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3] 商丘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10]
中文名称
商丘
外文名称
Shangqiu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
睢阳区、梁园区、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宁陵县、睢县、民权县
政府驻地
睢阳区府前路1号
电话区号
0370(+86)
邮政区码
476000
地理位置
华北平原南端,河南省东部
面 积
8636平方公里[3]
人 口
725.80万人(2015年常住人口)[3]
方 言
中原官话-商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燧皇陵 帝喾陵 阏伯台 孔子还乡祠 木兰祠 商丘古城 应天书院等
机 场
商丘观堂机场(建设中)[11]
火车站
商丘站、商丘南站、商丘高铁站等
车牌代码
豫N
著名高校
商丘师院 商丘学院 商丘工学院等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人口民族
▪ 人口
▪ 民族
4 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
▪ 地形地貌
▪ 气候
▪ 水文
5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
▪ 植物资源
▪ 水资源
6 交通通讯
▪ 铁路
▪ 公路
▪ 航空
▪ 水运
▪ 管道
▪ 通信
7 经济
▪ 综述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8 社会事业
▪ 教育事业
▪ 科研事业
▪ 环境事业
▪ 文化事业
▪ 文化事业
▪ 基础建设
9 文化
▪ 文化底蕴
▪ 文化传说
▪ 姓氏之根
▪ 名胜古迹
10 旅游景点
11 名优特产
12 著名人物
▪ 古代
▪ 现当代
13 友好城市
▪ 国内
▪ 国际
14 城市荣誉

历史沿革
三皇时期
主词条:燧人氏;栗陆氏;炎帝朱襄氏;葛天氏
一万五千年前,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出生于商丘并在这一带建
商丘燧皇陵中的天皇燧人氏青铜像
立燧明国。[12]
8500年前,栗陆氏建都于栗(今商丘夏邑县)。[13-14]
6000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于朱(今商丘柘城县)。[4] 葛天氏建都于葛(今商丘宁陵县)。[16-17]
五帝时期
主词条:颛顼;帝喾;阏伯;后羿
公元前24世纪,颛顼由穷桑迁都于
商丘帝喾陵
商丘(今商丘睢阳区)。[5]
帝喾高辛氏出生并封于高辛(今商丘高辛镇),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亳(今商丘谷熟镇)。[18]
帝尧时代,商丘为羿的封地。[19-20]
帝舜时代,帝喾之子契(阏伯)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今商丘睢阳区)做火正,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人们尊他为“火神”。阏伯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被称为“商丘”。[21]
夏商时期
主词条:少康中兴;商文化;商汤灭夏
大禹接受舜帝禅让后,将帝舜之子商均封于虞(今
商丘睢阳区阏伯台
商丘虞城县),承继舜帝“有虞氏”之号。
夏朝前期(公元前1943年),君主姒相迁都于商丘(今商丘睢阳区)。[22]
公元前1875年,姒少康在有虞国的帮助下,定都纶邑(今商丘夏邑县),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17]
从契封于商(今商丘睢阳区)至汤建立商朝,中间历十三代,约470年,为古商国时代。[23]
在古商国时期,阏伯的孙子相土在这里发明了乘马;[24] 阏伯的六世孙王亥在这里创造了商业文明,被尊为商人始祖。
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建立商朝,定都亳(今商丘),从先王居。[25-26]
周朝时期
主词条:三监之乱;葵丘会盟;泓水之战;大棘之战;弭兵之盟;齐灭宋之战;窃符救赵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发封女
商丘睢阳区微子祠及微子墓
婿陈胡公于胡(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建立陈国。
周成王姬诵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齐、魏、楚三分宋地,商丘大部分属魏。魏国占领商丘地区后,封魏国公子魏无忌于信陵(今商丘宁陵县),史称“信陵君”。[17]
秦汉时期
主词条:陈胜吴广起义;汉高祖醉斩白蛇;梁国;七国之乱;梁园
秦朝时期,商丘境内除柘城属陈郡外,其余均属
商丘西汉梁国王陵群
砀郡。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攻下商丘境内的酂县(今商丘永城西)、柘县(今商丘柘城县),成为张楚政权的一部分。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砀郡升为梁国,国都为睢阳(今商丘睢阳区),属豫州。梁国国王刘武因为是窦太后的幼子,有宠。其封地梁国是拥有四十余城的大国,居天下膏腴之地,地理上居于牵制东方诸国、屏蔽朝廷的关键位置。梁孝王刘武凭借着七国之乱为朝廷立下的赫赫战功,梁国与汉朝所杀伤和掳掠的敌军、物资大约相等。朝廷又对刘武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梁孝王在睢阳大治宫室,建起了三百里梁园,兴起了一股梁园文学风尚。[27]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魏将梁国改为梁郡。[17]
商丘梁国石室地宫汉墓
南北朝时期
主词条:梁郡;马头郡
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后秦在此
商丘木兰祠
设置徐州(治今商丘睢阳区)。
北魏属徐州,境内设梁郡(治今商丘睢阳区)、谯郡(治今商丘市梁园区蒙墙寺村)。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四月,元颢在梁国睢阳(今商丘睢阳区)登基称帝,建元为孝基,成为北魏建武帝。
东魏时期,在平城(今商丘夏邑西南马头寺村)增设马头郡,废谯郡。[17]
隋唐五代时期
主词条:宋州;隋唐大运河;睢阳保卫战
隋朝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年)置宋州,大业三年(
商丘睢阳区张巡祠
607年)复置梁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又改为宋州,治所称为宋城县(今商丘睢阳区)。[28] 天宝元年(742年),置睢阳郡,属河南道。[17]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由张巡领导的唐朝最为惨烈的睢阳保卫战,成功遏制了安史之乱的叛军南下侵犯江南,但付出的却是睢阳城十室九空的惨痛代价。[17]
乾元元年(758年),睢阳郡复为宋州。[17]
五代梁三年(909年),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改为归德军。五代后周时仍为宣武军。[17]
隋唐大运河商丘段长达200公里
两宋金元时期
主词条:应天府;北宋南京;鸿庆宫;应天府书院;归德府
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为
宋朝南京(应天府)
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南京城内设有隔城,将城区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城东的南北分别有延和门和昭仁门,城西的南北分别有顺成门和回銮门,城南有崇礼门,城北有静安门,隔城也开两门,东有承庆门,西有祥辉门。宫城周长二宋里三百十六宋步,另开两个城门,南门叫重熙门,北门叫颁庆门,一个正殿叫归德殿。在城北建造圣祖殿,以圣祖殿为鸿庆宫,奉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像,侍于圣祖殿之侧,名神御殿,又名三圣殿,成为赵宋的原庙。[29-30]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古城)

归德府地图 (2张)
即位,是为宋高祖,商丘成为南宋开国都城。[31] 绍兴二年(1132年)初,金兵大举南侵之时,赵构带领朝中文武群臣南迁至扬州,而南京知府凌唐佐则留守在南京御敌,九月五日,南京城遭数十万金兵围困;九月八日,南京最终被完颜宗弼攻陷;南京知府凌唐佐诈降。[32] [33-34] 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南京降为归德府。[35]

公元1138年(天眷元年),金朝领三省事宗磐、宗隽在朝廷专权,外结左副元帅挞懒,将河南、陕西地归还给宋朝,南京(今商丘)也在其中。
公元1140年末,金兵重新占领南京(今商丘)。
天元元年(1232年)十二月,金哀宗迁都归德府。[36]
元朝,称归德府,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37]
明清时期
明朝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府为州,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37]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州为府。[37]
清朝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37]
近现代时期
主词条:商丘近代史;淮海战役;豫东战役;商丘专区
民国二年(1913年)撤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
建国初商丘地图
1932年至1948年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17]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初),蒋介石率领汤恩伯在商丘设置行辕,主持徐州会战。日军攻陷徐州后,大举西犯。国民党在商丘集中4个师25000人的兵力,全线防御。同年5月12日至6月3日,商丘的永城县、民权县、虞城县、夏邑县、商丘县、宁陵县、睢县、柘城县先后陷入日寇的铁蹄之下。同年6月,日军扶持张岚峰在商丘县城设立了日伪豫东总司令部。[17]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日军在商丘设立了“日军陆军特务机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商丘被共产党解放,设立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同年11月18日建立商丘市。于商丘县城城关设大同、博爱二镇。同年11月23日,中原军区支前司令部调整了支前部署,设立商丘为总兵站。同年12月31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由安徽宿县迁至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张菜园村。淮海战役首先在商丘张公店打响,商丘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共计歼灭国民党军约55万人,是消灭国民党军最多的地区之一。商丘火车站获得了中原军区运输司令部的表扬,并获得了“在淮海战役中起了火车头的作用”的巨幅锦旗一面。淮海战役结束后,共产党在商丘成立渡江战役总前委。[17]
1949年3月,设立朱集市。1949年3月,豫皖苏第一行政区改为商丘专区。
商丘睢县睢杞战役纪念塔
商丘专区共下辖商丘县、虞城、民权县、睢县、宁陵、夏邑、柘城、永城8个县。[17]
1950年,商丘县城关镇改为商丘市。1951年8月,朱集市、商丘市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市。[17]
1953年,撤销淮阳专区,将淮阳、太康、鹿邑、郸城、沈丘、项城6县划归商丘专区,专区共下辖14个县。[17]
1958年,商丘专区划入开封专区。[17]
1960年,商丘县、虞城、夏邑、永城、宁陵、柘城、鹿邑、郸城8个县重新成立商丘专区。[17]
1965年6月,鹿邑县与郸城县被划出商丘专区,民权县、睢县被重新划归商丘专区。1967年商丘专区改为商丘地区。
1997年6月,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商丘市和商丘县撤并为地级商丘市。[17]
商丘古城鸟瞰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6月底
商丘市地图
,商丘市辖2区、6县,下设1个副厅级新区(商丘新区)。[3]
行政区 永城市 睢阳区 梁园区 商丘新区 虞城县 柘城县 夏邑县 民权县 睢县 宁陵县
面积/平方千米 2000 960 673 239 1558 1048 1481 1222 926 798
人口/万人 154.06[39] 86[40] 80[41] 30 110[42] 101[43] 120[44] 72 86 64
商丘古城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362472
商丘古城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390528人,下降5.04%。其中,男性人口为3683647人,占50.03%;女性人口为3678825人,占49.9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13。0-14岁人口为1571281人,占21.34%;15-64岁人口为5127852人,占69.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663339人,占9.01%。[45]
望采纳

Ⅱ 周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河南境内有一条流淌了两千多年的河流,它就是贾鲁河。翻开河南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它全长255.8公里,我们熟知的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都是它的支流。古时的贾鲁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还时常有洪水泛滥,因此,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今天的贾鲁河虽然浅可见底,但它仍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贾鲁河可称得上是一条千年古河。有人考证,认为它的前身就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据史料记载,鸿沟乃战国时期魏国所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开通,故道今荥阳市北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东流经开封境内,再南下注入颍河,当时开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至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连通了济、濮、濉、颍、汝、泗诸水,成为当时中原大地上的主干水道,以此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网和大面积的灌溉区。因此,鸿沟一带在当时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楚与汉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以东者为楚”。这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鸿沟就是今天的贾鲁河。

Ⅲ 周口周边游旅游去哪好

周口有复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制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

鹿邑太清宫

景区),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Ⅳ 周口著名景点有哪些,周口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

周口著名景点: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回区和太昊陵景区答),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Ⅳ 周口的名胜古迹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2家(版关帝权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Ⅵ 周口哪些地方比较好玩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专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属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Ⅶ 周口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怎样的

周口的水资源:

周口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质良好,地下六米就有水,一般的井都抽不干,水质能直接饮用。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44.88亿立方米。合理利用这些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证。

周口的名胜古迹: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Ⅷ 你在什么时候参加过公益活动,什么感觉

大学的时候去特殊儿童学校给他们送书籍,那里的孩子很可怜,但是很坚强。

Ⅸ 周口市的现代历史遗迹有哪些

周口有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2家(关帝庙)(沈丘县的中华槐园),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省项城市南顿故城、袁氏故居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末期,一度为楚国都城。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

Ⅹ 周口市呵呵

周口位于河南东南部,历史悠久厚重。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是中华文明传承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三皇故都文化圣地”。全市国土面积1195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20.6万人。周口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老子为道教鼻祖,所著《道德经》流芳千古;东晋太傅谢安、文学家谢灵运、现代民族英雄吉鸿昌、历史名人袁世凯等。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临安徽阜阳市,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2000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全市国土面积1195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20.6万人。辖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太康县、鹿邑县、郸城县、淮阳县、沈丘县、项城市、川汇区10个县市区和一个省级开发区—周口经济开发区。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大庆至广州、南京至洛阳、永城至登封、商丘至周口4条高速公路在周口交汇,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有环城高速的城市之一。
周口历史悠久厚重。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太昊伏羲氏建都宛丘(今淮阳县),定姓氏,制嫁娶,燃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中国女神女娲氏都于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被尊为中华人文始母;炎帝神农氏始都于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周口因此而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三皇故都文化圣地”。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时期,陈为皇子领地,繁荣昌盛,富甲一方;魏晋以来,以淮阳为中心历次设郡置府。周口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老子(李耳)为道教鼻祖,所著《道德经》流芳千古;还有东晋太傅谢安、文学家谢灵运、现代民族英雄吉鸿昌、历史名人袁世凯等灿若星辰。
周口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周口还是国家重要的黄牛、槐山羊、生猪养殖及肉制品出口基地。所产槐山羊皮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美、英、意、日及东欧各国,历史上与河北张家口并称中国南北“两大皮都”。中央在此建有国家粮食储备库、食糖储备库、猪肉储备库、棉花储备库等重大战略物资储备项目,发展农产品商贸物流产业前景广阔。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折叠地形地貌
周口地属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1/5000-1/7000。海拔高度为35.5-64.3米。大致以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为界,线西海拔高度为50—64.3米,自然坡降为1/5000-1/6000;线东海拔高度为35.5-50米,自然坡降为1/6000-1/7000。线东的郸城东部,沈丘东部、东南部,项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势低洼易涝。
全市地貌特点是大平小不平。整体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岭岗和洼地微地貌广泛发育,改变了平原地貌的单一形态。按照河南省地貌区划和等级系统划分,市内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积平原区。岭岗多分布在沙颍河以北,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以西。坡洼地分布较广,主要在沙颍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项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
土壤类型
市区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黄褐土等4个土类,黄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质潮土、黏质潮土、黑底潮土、壤质灰潮土、黏质灰潮土、冲积湿潮土、氯化物盐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盖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盖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个土属。主要壤质是洪水冲积性黄褐土和砂质洪水冲积性潮褐土。
由于受气候、大地构造、黄河和沙颍河冲积及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市区土壤大致以沙颍河为界,以南多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黄河历代南泛的冲积物上经过人们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7%以上。这两种土壤土质疏松肥沃,都适于农作物种植,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水文
周口属于淮河流域,有沙颍河、涡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其中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河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石人山,颍河发源于嵩山山脉的阳乾、少室诸山,两条河流在川汇区孙嘴村汇合,称沙颍河。沙颍河与其支流贾鲁河、汾泉河、黑河、新运河、新蔡河流经全市,流域面积占76%。四大水系纵横交织,不仅形成了一个“自然灌溉”系统,而且形成了美好的自然风光,条条河流像碧绿的飘带一样,由西向东流淌,把无际的平原沃野装扮得分外妖娆多姿。
周口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质良好,无污染。据1998年周口水文勘测局资料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9.81亿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亩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约44.88亿立方米。合理利用这些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证。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气候
折叠气候条件
周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于风。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多种作物及林木生产,适合于农林牧渔各业的综合发展。
温度 周口年平均气温在14.5℃—15.8℃之间。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为14.5℃、26℃、15℃、1.6℃。极端最高气温达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镇),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1℃(1955年1月淮阳县)。年平均气温变差为27℃左右,年周期变化在0℃—28℃之间。几年来,气温略有升高,在1℃—2℃之间。全市平均霜期为146天,无霜期219天。
折叠降水
全市历年降水量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为37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从周口东南至西北呈递减趋势;冬季降雪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为12厘米。
折叠光照
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5—2269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长旺盛季节,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时数接近200小时的良好时段,这些气象要素对周口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折叠自然资源
周口有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生物名贵品种有周口黄牛、槐山羊、淮阳驴、项城猪、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芦笋。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周口公园
周口具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三皇五帝之首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宛丘,历史上陈、楚和农民政权张楚先后在这里建立都城。这里有占地875亩的古代建筑群――太昊伏羲陵,人与伏羲陵浑然一体的万亩龙湖,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西华女娲城,有被称为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周口关帝庙,有被誉为古墓博物馆的楚顷襄王墓,有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的行宫等文化遗址。此外尚有伏羲画卦台、神农五谷台、孔子弦歌台、陈胜点将台、老子升仙台……
有4A级景区3家(鹿邑太清宫、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1家(关帝庙),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平粮台古城
位于淮阳县境内,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遗址规划整齐,防卫设施严密,有公共下水道,还有较高级的房屋建筑,手工业作坊区。考古工作者对大量的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考证,平粮台古城就是太昊故墟——古宛丘都城。《诗经‧陈风》中的《宛丘》和《东门之枌》所描写的正是此处。该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陵庙
太昊陵庙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淮阳县境内。据《陈州府志》记载,该陵始建于春秋,唐宋时期不断扩建,形成规模。元代祀事不修,庙貌渐毁。明太祖朱元璋颁诏重建,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整修和重修,规模宏大。

鹿邑太清宫遗址
鹿邑太清宫
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帝王追认老子为始祖,推崇道教,在老子祠基础上,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正式改宫名为太清宫。
周口关帝庙
周口关帝庙
该庙是清代山西陕西等地旅周的商人集资营建的一座雄伟富丽、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旧时又称“山陕会馆”。始建于1693年,于1852年全部落成。庙宇为三进院落,占地21600多平方米,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1996年,作为“豫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而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水寿圣寺塔
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41.5米,平面呈正六边形。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该塔建筑风格独特,给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西华县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西华县城北10公里聂堆镇思都岗村,西距女娲城500米之遥,最早建于汉代,后由明、清重修。因寺前原有古潭,泉水终年不涸,故名“龙泉寺”。寺院占地20亩,现有大殿面阔五间,虽经后期局部修缮,仍不失古代建筑风貌。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与十八罗汉,殿廊木柱古雕石墩尤具较高艺术价值。殿前竖立明代万历年间古碑两通,两侧廊房供奉菩萨神像。寺门匾额“龙泉寺”为明代石刻原物。龙泉寺属豫东遗留较完好的原貌古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女娲城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合成庙会,游客甚众。
太康文庙
始建于1426年,1642年毁于战火,1667年重建。其南方建筑风格,为中原地区少有。
吕潭学校
又名吉鸿昌学校,由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创办。1921年,时任营长的吉鸿昌,与父亲共同筹资,利用镇上的龙王庙兴办了“吕北初级小学”。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该校旧址已经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口文化艺术中心
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由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中心文物库房等组成。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室内外装饰,预计今年年底交工。“市文化艺术中心占了‘三馆’中的3个‘最’
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最大,总造价最高,占地面积最大”该项目经理说。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外装修全部采用外挂大理石加玻璃幕墙,建好后看上去整体效果比较大气,造型比较别致,而且每层都建有斜屋面。室内不但有高近20米的精装修气派大厅,还有两个分别能容纳500人和300人的多功能厅。中心文物库房墙壁是混凝土保护墙,配有钢筋混凝土的地面和专用金库门。[14]
周口市体育中心
周口市体育中心规划占地806亩,整个体育中心项目概算投资近6亿元,是周口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国毛笔博物馆
毛笔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6日在周口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向社会全面开放。
中国毛笔博物馆开馆仪式
景点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淮阳县城东侧,规划范围界定于新华大街、陈国故城和蔡庄以东,东、南、北以二环路为界。根据规划,建成后的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将与万亩龙湖浑然一体,形成一个远天碧水、花鸟虫鱼、古舍相融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列入计划的有观鸟园、珍稀植物园、休闲垂钓园、湖滨游乐园、湿地迷宫等建设项目。
淮阳龙湖位于淮阳县城区,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它由东湖、柳湖、弦歌湖、南坛湖四部分组成,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16483亩),水域面积8000多亩。区域内具有典型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厚,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候鸟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湖中全国独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观16处,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所建都城——宛丘和长眠之地——太昊陵都坐落在湖滨,淮阳因此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
太昊陵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原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笔题词留念。

弦歌台
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
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指南
折叠美食
逍遥胡辣汤
胡辣汤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逍遥胡辣汤的主料是:精粉、熟羊肉,配料为八角、胡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凉浆、粉条、味精、精盐、木耳、面芡、香油、醋等...
周家宁平麻花
在方圆百十里流传着"兆丰酒,顾家馍,周家的麻花点着火"的谣谚。如今,经营周家麻花的叫周显章,从他曾祖父起祖辈以卖麻花为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祖传于宁平镇,也叫宁平麻花。 周家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 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鹿邑特产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片薄,酥脆香甜、爽口而成为名牌产品。观堂麻片鹿邑县观堂麻片,始于春秋,盛誉南唐。产于古代思想家道教鼻祖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其工艺考究,配方独特,不含任何助剂和色素,属纯天然食品,口感香酥脆甜。观堂麻片的主要原料是:芝麻仁、白糖和饴糖,并采用传统的配料方法,制作精巧,片薄如纸,含入口内,不嚼自化,营养丰富,有健脾、开胃、润肺之功能。是馈赠亲友、旅途食用、老人或儿童高级农补品。历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
太康肘子由太康籍人士---宋友华先生研制而成。宋先生原是中央军委领导的专职厨师,于1986年转业到河南省太康宾馆,担任厨师长职务。宋先生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学习烹饪技术。他拜师求技,虚心好学,潜心钻研,经过多年探索,溶古今中外红烧、烹饪技术为一体,不断创新研制出了这道佳肴。因主料精选上等猪肘,加上首先诞生于河南省太康县,故名曰:“太康肘子”。2011年“宋记牌”-“太康肘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鹿邑试量狗肉
鹿邑试量狗肉,是豫东著名风味小吃。它以肉烂味美闻名全国。
试量集在鹿邑城西25公里处。试量狗肉特点是:颜色鲜红,手捻为丝,味道鲜美,熏香醇厚,久贮不腐。
试量狗肉,采用祖传制作方法,配有各种佐料,并加火硝少许。去杂后文火焖煮,煮成的狗肉,浓香扑鼻,没有腥味。很久以来,不少中外客商慕名前来,争相购买。
邓城猪蹄
1997年6月,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周口视察工作,邓城叶氏猪蹄作为本地特产,特意宴请朱镕基品尝。朱镕基品尝后对其赞不绝口,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其肉香味美,确实名不虚传。
折叠当地特产
汝阳刘毛笔
汝阳刘毛笔,是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传统的手工技艺,据《项城县志》342页记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名讳的制笔工艺传承人至今有23代,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美誉。“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仅兔毫的选择标准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则不要;狼毫的选择就必须要到东北去采集过冬的黄鼠狼尾毛来制作。
淮阳黄花菜
是国内黄花菜系列的精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外地(湖南、东北、山西)黄花菜产于山地、丘陵等贫瘠的土地上,而唯独淮阳黄花菜产于平原(黄淮平原),气候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土层深厚肥沃、土壤以沙、壤二合土为主,含有丰富的营养之素。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造就了淮阳黄花菜独特的品质。其花蕾肥大,双层6瓣,有七根金针似的花蕊,馏晒后色泽金黄,菜条丰润,油性大,弹性强,久煮不烂,鲜嫩甜脆,品质之优良居全国黄花菜之冠。
淮阳黄花菜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蒸、馏、晒。无毒、无公害,不含硫,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不进行任何药品处理,绿色食品。
淮阳黄花菜菜条丰润,色泽金黄,质地筋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黄花菜中的极品。早在汉朝时期就已闻名全国,成为朝圣的贡品。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到陈州(淮阳古称陈州)郊游时,品尝过黄花菜后,写下”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簪”的千古佳句,给予极高的赞誉。淮阳黄花菜之所以名贵,得益于淮阳独有的气候、土质、水质等综合因素,离开淮阳这种风味和特性就会丧失,对淮阳的环境条件依赖很强硬态度,是区域性的地方特产。
淮阳黄花菜是风味独特的佳肴。它质地筋脆,久煮不散,清脆爽口,鲜美如初。淮阳黄花菜对淮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质条件和栽培条件,有着极强的依赖性,是区域性的地方特产。
黄金瓜
学术名称为伊丽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泽金黄而得名为黄金瓜。黄金瓜外表美观,颜色鲜艳,香气浓郁,内含多种维生素及高糖,汁多味美,甘甜清脆。

西华县田口乡地处黄泛区腹心,田口乡枣品种以灰枣、鸡心枣为主。灰枣又叫大枣,果实中等大小,呈长圆锥形,果皮棕红色,果肉厚,质脆,汁少味甜,核小细长,品质上等特别适合加工,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鸡心枣,又叫小枣,果实较小,呈鸡心状,果皮薄、果肉中厚,致密质细,味极甜核较小,是优良的制干品种。田口大枣被誉为“田口大枣,天下最好”。枣果是著名的滋补佳品,营养丰富,干枣含糖50%-87%。
折叠交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周口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西部紧靠京广铁路,京港高铁(北京---香港)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北部禹亳铁路铁路横贯东西。
南部漯(河)阜(阳)铁路穿境而过。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汇入京港澳高速公路,又一大动脉大广高速公路(大庆---广州)纵贯南北,国家高速G36宁洛高速南京——洛阳高速横纵东西,又新建成连接连霍高速的商(丘)周(口)高速公路。
北部有S83永登高速公路永城到登封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贯穿南北。沙颍河刘湾港二期扩建工程的沈丘过船闸已经竣工,郑埠口枢纽工程已纳入国家计划。周口港工程已竣工,成为周口水上运输的一大亮点,由周口启航,经淮河、长江可直达南京、上海。全市电力供应充裕,网路火电和地方电联网联起套。邮电通讯发展迅速,连接全市城乡的十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INTERNET已进入千家万户。
铁路
漯阜铁路
高速公路
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宁洛高速
商周高速
大广高速
永登高速
周(周口)南(南阳)高速(筹建)
国道
311国道
106国道
航运
依托航运发展起来的周口市,其境内的航道曾在20世纪中叶兴修水利时完全中断。沙颍河复航续建工程陆续开展。2005年,周口港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河道已实现了季节性通航。
机场建设
周口市西华县与河南豫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周口机场建设项目日前正式签约,标志着周口除陆路、水路交通之外,还将拥有“空中通途”。
周口机场建设项目总占地15000亩,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为5年,地址在大广高速西华出口附近。一期建设起飞、降落地带,新建机场综合楼、机库、维修中心等设施,至少能满足5家通用航空企业30架以上小飞机同时停放、地面飞行服务及维护功能。二期、三期建设通用航空服务站及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开通支线航空。
据介绍,该项目争取利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通用飞机生产规模建设,实现年产各类通用飞机160到200架的生产能力。同时,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成后,还可开展飞行员培训、航空俱乐部、应急救援、空中巡查、商务包机、航空摄影、防林护林、喷洒农药等空中业务。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折叠历史发展
古代史
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末期,一度为楚国都城,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
近代史
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数十公里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彻底告别了古代“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华。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重灾区,受灾长达九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口镇曾先后隶属于商水,淮阳。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2000年,周口地区改为地级周口市.
折叠当地文化
周口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市,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龙文化
《左传》、《三皇本纪》载人文始祖伏羲降生的时候,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穆仁先所著的《序·周口——中国“神话之都”》一书中载:“伏羲先后征服九大部落。伏羲最开始的图腾是蟒蛇,其他部落也都有自己的图腾。伏羲每征服一个部落,便在自己的蟒蛇图腾上添加这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征服,伏羲在蟒蛇图腾上加上了老虎的眼,长鲸的须,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红鲤的鳞,白鲨的尾。于是,一个新的图腾形象产生了。新的图腾叫什么名字呢?是年九月初五,伏羲在召集九大部落首领商讨结盟大事时,忽然乌云四合,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那耀眼的闪光极像新的图腾,紧接着传来‘轰隆隆’一阵巨响。伏羲顿有所悟,他就把新图腾定名为‘龙’。”
节会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