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湿地公园植物
『壹』 湿地公园里面好多这种植物,有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吗
水烛是蒲草的正抄名[1](拉丁学名:Typha angustifolia),袭香蒲科香蒲属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植株高大,地上茎直立,粗壮,叶片较长,雌花序粗大。叶鞘抱茎。小坚果长椭圆形,种子深褐色。花果期6-9月。
分布较广,常生长于河湖岸边沼泽地。是中国的一种野生蔬菜,其假茎白嫩部分(即蒲菜)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味道清爽可口。花粉入药,称“蒲黄”,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当作“蒲绒”,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水烛是中国传统的水景花卉,用于美化水面和湿地。水烛的叶片可作编织材料;茎叶纤维可造纸;
『贰』 湿地公园那些水生植物除了好看到底有什么用
湿地公园那些水生植物除了好看到底有什么用
湿地公园体现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净化水质技术摒弃了传统的过滤、洒药等污水处理办法,主要利用植物的化学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及填料的物理作用,吸收或者分解污水里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使水体得到深度净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湿地公园日标准处理水量为一万吨,CBD如意湖得蓄水量约有26万吨,粗略计算,湿地公园一个月就能把如意湖的湖水净化处理一次,原来如意湖湖区浑浊发绿的水体经过湿地公园处理后变得清澈湛蓝。
湿地公园是集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处理先锋技术,不但具有生态环保的功能优势,而且建设成本、运行管理费用低廉。经湿地公园处理后,流回如意湖的水质可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使如意湖的水体常年可保持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
『叁』 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种类
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种类?
新鲜感
『肆』 建成的湿地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属于什么
湿地公园内植物植被、鸟类、昆虫、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1、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该区内有水生植被、沙生植被、防护林和果木林植被四种类型,水生植被又有挺水、浮水、漂浮、沉水四个植物群落11 个类型;沙生植被有钻天杨、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刺槐纯林群落、沙蓬、虫实群落、白茅群落、沙引草群落等7 个类型;多样的植被类型为湿地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场所,并起到净化污水、提供原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的作用。
2、生物多样性
(1)该区内有维管植物80 科,282 属,598 种,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世界广布成分53 属,占河南湿地世界广布植物的96%;热带至亚热带分布成分12 属,占河南湿地热带至亚热带分布植物的92%;热带至温带成分92 属,占河南湿地热带至温带分布植物的99%,亚热带至温带成分11 属;温带分布成分106 属,占河南湿地温带分布植物的98%,区系组成成分多种多样。按植物区系划分,有598 种,占全省植物总数的15%,其中蕨类植物8 科10 属14 种,占河南蕨类总科数的27.6%、总属数的11.4%、总种数的6.8%;被子植物70 科270 属582 种及变种,裸子植物也有分布。
(2)按鸟类区系划分,该区位于古北界南部的华北区,包括黄淮平原和黄土高原两个亚区,有山地、丘陵、平原、大面积的人工湖、不稳定的黄河主干道及浅滩水域、黄河滩涂等,形成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众多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区内有鸟类16 目42 科175 种,分布既有古北种(106 种)、广布种(52 种)、又有部分东洋种(17 种),呈现也以古北种为主,古北种和东洋种互相重叠、互相交错的特征。保护区内因原始植被早被破坏殆尽,加之近年来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频繁,仅有兽类22 种,爬行类10 种,但仍分布于古北种、东洋种和广布种之中,显示出典型的过渡带特征。另外,该区有昆虫12 目108 科437种,有鱼类8 目14 科63 种,其中有著名的黄河鲤鱼。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和鱼类的广泛分布,表明了动物物种的多样性。
3、生物物种的稀有性
该区动植物资源不仅丰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良好的水利条件、多样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南北植物的交汇分布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避难场所。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有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野鸡尾、牛毛毡、龙师草、浮莲等14
种。这些植物为研究植物区系地理、分布与历史变迁,以及影响变迁的生态环境因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进第,种的分化与新种的形成等植物学各分支学科提供了重要线索。
『伍』 写“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及景观营造”方面的论文,参考哪些书籍
既然你要写论文,来那是在自学校了?查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吧!很好找的。
1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和配置之探讨 王小芹 上海农业科技 2008/05
2 南京幕燕滨江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芦建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3 对北方城市人工湿地公园建设的思考 蔡小林 山西建筑 2008/11
4 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研究 杨姿新 广东园林 2007/06
5 规划设计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的几点建议 何中 山西水利科技 2007/02
6 湿地公园的生态深化设计探讨 李亚钦 林业建设 2007/02
7 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 李淑玲 科技资讯 2006/30
『陆』 急求上海后滩湿地公园 水生植物目录的相关资料
后滩公园,世博园区绿色“画屏”,凡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为青翠欲滴的水生植物、清澈见底的溪流碧波所感叹。记者昨日从浦东新区获悉,作为上海未来的“绿肺”,世博会结束后,后滩湿地公园将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一抹绿色。
游走在后滩公园,一些景点似乎还依稀可辨旧码头、旧工厂的痕迹。这里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浦东新区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忆说,五年前这里的天空是灰茫茫的,雾气、粉尘交织混合在一起。几乎就是工业废渣和建筑废物的堆积场,狭长的地带垃圾遍野、污水横溢,一片狼藉。现在外地游客会说,上海有一个外滩,还有一个后滩。
记者从水务部门获悉,通过沉淀池、叠瀑墙以及不同深度、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等多项手段,建起了一个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综合生态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世博绿地,也将是世博后上海市的公共绿地。
后滩湿地公园总用地14公顷,腹地有一条水系贯穿整个公园,在不利用化学制剂或特殊设备加工过滤的前提下,经过由水生植物及动物等生物群落组成的不同净化分区,将黄浦江劣五类水净化为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与之毗邻的世博公园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水量。
“后滩公园的建设,是一个生态治水的成功案例,给后世博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相关负责人说,这条“生态廊道”,四周种满了芦苇、菖蒲、水稻、水葱、茭白、菱角、甘蔗等40多种水生植物和观赏花草。
如今,在城里开辟绿地成本很高,后滩公园利用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同样能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浦东新区有1.2万余条河道,水面积率9.8%。如果在部分河道周边运用后滩的生态修复技术,就可以开辟出更多成本较低的“生态廊道”,打造更多“黄金麦谷、潺潺清流”的野趣田园风光。
『柒』 求南昌艾溪湖湿地公园的植物名单
樟树,月桂,季桂,青竹,,好多,自己去看看好多树上面都挂有牌子的。望采纳~
『捌』 杨守敬湿地公园有哪些植物
草木,花
『玖』 关于白河湿地公园的植物和动物
动物%D%A 动物的概念动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一般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食料,因此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动物的分类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 %D%A动物界可分为两大门类 在动物界中,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没有脊索而分成为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主要门类. 动 物 脊索动物无脊索动物 有羽毛 无羽毛 有足 无足鸟类 有鳞片 无鳞片 有翅膀 无翅膀 1. 会飞 原生动物 蠕虫 2. 不会飞 有鳍 无鳍 有乳腺无乳腺 昆虫 软体动物 鱼类 爬行类 哺乳类两栖类 甲壳动物 1. 软骨 1. 有足 1. 胎生1. 有尾 2. 硬骨 2. 无足 2. 非胎生 2. 无尾 蜘蛛 3. 无足 脊索动物的脊椎动物 特征: 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脊索只见于胚胎期).脊柱保护脊髓.脊柱与其他骨骼组成脊椎动物特有的内骨骼系统. 有明显的头部,背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及其他感觉器官,例如眼,耳等.脑及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可加强动物对外界的感应. 身体由表皮及真皮覆盖.皮肤有腺体,大部份脊椎动物的皮肤有保护性构造,例如鳞片,羽毛,体毛等. 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口腔内有舌,多数有牙齿,亦有肝及胰脏. 循环系统包括有心脏,动脉,静脉及血管.排泄系统包括两个肾脏及一个膀胱.有内分泌腺,能分激素(荷尔蒙)调节身体机能,生长及生殖.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中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等五大网类.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中包括: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蠕虫,昆虫,甲壳动物等门类.所以无脊椎动物占世界上所有动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鱼类 特征: 水栖动物(只能生活于水中).皮肤有鳞片覆盖,属变温动物.具有鳍(可以水中游动),用鳃呼吸的变温动物.体外受精.主要为卵生,部份为胎生及卵胎生. 鱼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软骨类 例: 鲨鱼 %D%A特征: 皮肤坚韧,有极细小楯鳞,没有鱼鳔,尾鳍上下不对称.有五对鳃,没有鳃盖. 硬骨类 例: 马口鱼 特徵: 骨骼为硬骨,皮肤有许多黏液腺,为骨鳞片所覆盖.有鱼鳔. 爬行类 特徵:陆生动物.皮肤有鳞片或盾片覆盖. 具有防水外皮,水份散失. 属变温动物(靠外界的温度或热源来改变其体温).主要分布在地球较温暖的地区. %D%A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在陆地产卵,卵有防水外壳包裹. %D%A爬行动物的分类 testbyfindwo%D%A有足类 %D%A例:乌龟 %D%A特征: %D%A有坚硬的外壳.上下颔不具齿,但有角质鞘.卵生.可分陆栖,水栖或海洋生活. %D%A无足类 %D%A例:眼镜蛇 %D%A特征: %D%A无四肢,肩带及胸骨.不具活动的眼脸及外耳孔.舌头末端分叉,伸缩力强.皮肤有鳞片,可吞咽比自己身体直径大的猎物.蛇的器官俱特化成长形,左肺退化.蛇会定期蜕皮,以利生长. %D%A鸟类 %D%A特征: %D%A全身披有羽毛,身体呈流线形,有角质的喙. %D%A眼在头的两侧,颈部长而灵活可270度转. %D%A前肢特化成翼,后肢有鳞状外皮,具四趾. %D%A恒温动物(能通过自身的生理过程产生热量,即使外界温度很低,他们也能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平均体温比哺乳动物高出10度左右(平均42度). %D%A卵生. %D%A鸟的分类 %D%A会飞 %D%A例:燕子 %D%A特征: %D%A有翼,有流线型的身体,新陈代谢旺盛,能在空中自由飞翔,须做较远距离的迁徙,以适应生存环境. %D%A不会飞 %D%A例:企鹅 %D%A特征: %D%A有流线型的躯体,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而且上面的羽毛几乎是鱼鳞状的.海中生活,有厚厚的脂肪能抵御严寒.冰面上滑行好手. %D%A两栖类(Amphilia) %D%A特征: %D%A需在水中渡过其幼年时期. %D%A具有适应陆生的骨骼结构,有四肢,皮肤湿润,有很多腺体. %D%A身体无鳞片或体毛. %D%A舌分叉,倒生,能向外伸展. %D%A交配及受精在水中进行. %D%A幼体以鳃呼吸,成体则用皮肤,口腔内壁及肺呼吸. %D%A两栖动物的分类 %D%A无尾 %D%A例:蟾蜍 %D%A特征: %D%A有适应陆上生活的骨骼系统,身体分头,躯干和四肢.前肢四趾,后肢五趾, 趾间有蹼.后肢适用于游泳及跳跃有肺,但主要呼吸器官为口腔内壁及皮肤. %D%A有尾 %D%A例:蝾螈 %D%A特征: %D%A有适应陆上生活的骨骼系统,为身体细长之有尾水陆两栖类. %D%A无足 %D%A例:鱼螈 %D%A哺乳动物 %D%A特征: %D%A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D%A身体有毛覆盖,有口腔咀嚼和消化,可提高能量及营养的摄取; %D%A胎生(鸭嘴兽,针鼹除外),哺乳; %D%A恒温.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也能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从而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扩大了分布范围; %D%A脑颅扩大,大脑相当发达,在智力和对环境适应上超过其他动物; %D%A内肢强壮灵敏,有快速的活动能力; %D%A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 %D%A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颊齿. %D%A哺乳类动物的分类 %D%A原兽类 特徵 卵生,卵有壳. (例:鸭咀兽) %D%A后兽类 特徵 不具真正的胎盘,幼儿在育儿袋中发. (例:袋鼠) %D%A真兽类 特徵 有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才产出,占哺乳类的绝大部份.并分为十四类别. %D%A食虫类(例:鼹鼠) %D%A鳞甲类(例:穿山甲) %D%A翼手类(例:蝙蝠) %D%A兔形类(例:兔) %D%A啮齿类(例:鼠,箭猪) %D%A贫齿类(例:食蚁兽) %D%A食肉类(例:狮,犬,熊猫) %D%A鳍足类(例:海狮,海豹,海象) %D%A海牛类(例:海牛) %D%A鲸类 (例:海豚,鲸 %D%A长鼻类(例:象) %D%A奇蹄类(例:斑马,犀牛) %D%A偶蹄类(例:河马,牛,猪,鹿,骆驼) %D%A灵长类(例:,猩猩,猴,人) %D%A例:狮子 %D%A特徵: %D%A属食肉目中的猫科动物.大型兽类,爪能伸缩,善于跳跃,犬齿发达,善于伏击其他动物. %D%A例:大象 %D%A特征: %D%A为现存最大之陆栖动物.耳宽大扁平,鼻特长,可助于取食,体毛退化,脚底有厚弹性组织垫,以承托身体重量.上门牙特别发达,长出体外.食物以植物为主. %D%A例:食蚁兽 %D%A特征: %D%A前肢其中二至三指特长,用以掘开蚁巢.无门齿,吻长呈管状,舌长呈黏性,能黏附白蚁,尾长而多毛.栖于草原沼泽地,善游泳,以白蚁及蚁为食. %D%A例:蝙蝠 %D%A特征: %D%A前肢特化,指骨特长,指骨与体侧及后肢之间生有薄而韧的翼膜,作飞行器官.后肢具爪,可以倒挂身体栖息.胸骨突起,锁骨发达,以利飞行.大部份蝙蝠喜食虫,且善于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少数吃果实. %D%A例: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