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景观
1.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并简
广东肇庆七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潋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种奇特的溶洞堆积地貌.
广西
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云南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贵州
贵州省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本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
四川
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湖南
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都是奇特洞溶洞景观,各种堆积地貌罗列其中,如神仙府洞,奥妙无穷.
江西
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绝壁临江洞穴遍布;彭泽龙宫洞长2000米,洞内可泛舟观景,堪称“地下艺术宫殿”.
浙江
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是浙江省规模恢弘、景观壮丽的岩溶洞穴旅游胜地,也是浙江迤今发现的最大洞穴;洞长1000米,共有6个洞天,以“雄、奇、丽、深”闻名于世.
江苏
宜兴石灰岩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称,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又称“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异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龙宫.
吉林
同化鸭园溶洞,有四个大厅,洞内满布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帘、石莲花、石幔等堆积景观,并且深处有溶岩潭,深不可测,无法前往.
陕西
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境内,也分布有大量溶洞等喀斯特景观.
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2. 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省著名的溶洞旅游
喀斯特地貌基本特征是:山地相对高度不大,石峰造型丰富;多大溶洞,洞内多钙质沉淀而形成的丰富多姿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时有地下暗河流过。
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我省著名的溶洞旅游胜地主要有宜兴的善卷洞和张公洞。
3.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景观都有什么特点
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和竖井等地理现象。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
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堆积地貌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天坑和竖井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3)喀斯特景观扩展阅读: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演化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
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4. 什么是喀斯特景观及其在中国的分布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5. 以下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是哪里
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之所以这样奇丽秀美,是因为那里有很多的石灰岩,石灰岩特别容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和河水溶解,经过千百年雨水、河水的浸蚀,形成现在这样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风景奇观。
雅丹魔鬼城为风力侵蚀地貌;
苏州园林为人工园林;
丹霞山为流水侵蚀地貌。
点评:喀斯特地貌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6. 喀斯特有哪些自然景观
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东部和东南部的喀斯特山区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浅丘、落水洞、溶洞、暗河、峡谷等喀斯特景观。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江河众多。以长江干流为轴线,汇集起上百条大小支流。长江纵贯全境,连带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及其他支流,在山地中切出众多峡谷,特别是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7. 喀斯特森林地貌景观可以分为哪几种
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及地貌类型,与浓郁的森林覆盖相搭配,形成了艳丽多姿的喀斯特森林地貌景观。可分为漏斗森林、洼地森林、谷地森林及槽谷森林四大景观。
漏斗森林,为森林密集覆盖的喀斯特峰丛漏斗,状若深邃的巨大绿色窝穴。漏斗底至锥峰顶一般高差150米至300米,人迹罕至,万物都保持着原始自然的特色。各种各样的树木根系窜于喀斯特裂隙之中,奇形怪状的藤萝攀附着林冠和平共处峭壁之上,枝叶繁茂,浓荫蔽日,形成了神秘而静恬的漏斗森林景色。
洼地森林,为森林广泛覆盖的喀斯特锥峰洼地,常有农田房舍分布其间。田园镶嵌在绿色峰丛之间,喀斯特大泉及地下河水自洼地边缓缓流出,清澈透明,构成山清水秀的田园森林风光。
盆地森林,为森林覆盖着喀斯特峰林盆地,四周森林茂密的孤峰及峰丛巍然耸立。盆地开阔平坦,锥峰挺拔俊秀,上下一片碧绿,形成了蔚然壮观的盆地森林景观。
槽谷森林,为森林浓密覆盖的喀斯特槽谷。谷中巨石累累,巨石上布满藤萝树木。谷地忽宽忽窄,两岸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时隐时露,流水清澈,形成神秘而肃静的景色。
贵州荔波喀斯特地貌
8. 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在地貌的景观形成的过程,喀斯特地貌地貌是经过1万年以前的清水侵蚀以后,干碳酸钙所聚集而形成的一种景观现象。
9. 举例说明贵州喀斯特旅游景观的特色
中国喀斯特景观贵州最好:
老天好像尤其偏爱贵州这片土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到了贵州,举目望去,到处翠峰如簇,山石怪异,如狮如虎,如龙如凤。那里是全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由石灰岩组成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广西喀斯特地貌占其自治区总面积的33.85%,云南的约占全省总面积29%)。
要看喀斯特景观,最理想的地方当然是贵州,那里有地上和地下两条奇异的喀斯特风景线。地面上,有石牙、溶沟、峰林、峰丛溶石、天生桥、落水洞,还有瀑布、喀斯特湖。进入地下世界则更加奇妙,有溶洞、阴河、伏流、暗湖及千姿百态的钙质沉积形态,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等等。走进贵州喀斯特王国,你会被那许许多多的奇观异景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奥妙。
这里为大家介绍贵州喀斯特地貌中最经典的几处——
织金洞 行星上一大奇观
贵州有许多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因为这里的溶洞不仅多,而且深、广、奇、美。即使你问当地人,贵州有多少溶洞?也没有人会说清楚,因为历年的统计表上总是一个变数,不断有新的发现。贵州的溶洞有旱洞和水洞,有的是水、旱洞几层重叠,还有一种上下沟通的“层楼状”溶洞,洞中有洞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此多的溶洞里,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织金洞。
有着“行星上一大奇观”美称的织金洞有11个大厅47个厅堂,全长12.1公里,即使走马观花也得半天时间。织金洞一年四季都适合观赏,里面冬暖夏凉,从迎宾厅过塔松厅,翻望寿山渡望山湖,穿雪香宫,一路水凉、路险、灯昏。从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到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从一望无际的“寂静群山”到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从豪迈挺拔的“银雨树”到纤细玲珑的“卷曲石”;从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到催人泪下的“婆媳情深",最后终于钻出了神秘莫测的“灵霄殿”抵达深奥无穷的“广寒宫”。
“银雨树”亭亭玉立,高约17米,玲珑剔透,闪闪发光,令人瞠目结舌,真不知大自然如何会有这样的造化。它侧边倒下的一根比它更高的“银树”,暗示在这地下世界里,也有“生老病死”,也有新陈代谢。洞内的“卷曲石”是世界珍宝,它不受地心吸引力的束缚,自由地向四方卷曲发育,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有弹指欲破之感。洞内还有“霸王盔”,形同西楚霸王项羽的头盔,高高耸立,庞大壮硕,令人啧啧。真不知这点点滴滴的岩浆水要滴多少年,才铸成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一尊尊“具象而又抽象”的雕塑,能使人产生无限的奇思遐想,享受无穷无尽的美感。难怪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织金归来不看洞”。
荔波 长在石头上的森林
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
凡到过荔波的人,都赞誉这里的小七孔景区景致天成。清泉在石上流淌,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岩壁上与河床中形成六七十处瀑布和迭水,飞洒注入深潭。小七孔景区是整个荔波樟江风景区的精华部分。12里画卷层层展开,山、水、林、洞、湖、瀑星罗棋布点缀其间,浑然天成。山中怪石嶙峋,潭水碧绿幽深,瀑布巧夺天工,林间林箩彩挂。小七孔的美在于秀丽婉约,清澈的碧水比起九寨沟的水有过之而无不及,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潭水时而静谧,时而狂泻,到了水上森林时则呈现出湍急的一面。荔波的野竹巢森林,长在“漏斗”里。漏斗又称“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低于地面,四周封闭如斗,形成碟状,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在这样低洼、阴湿的环境里,同样遍布森林,层层密密,枝叶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观。
马岭河 地球上美丽的疤痕
马岭河大峡谷在贵州兴义市东北约4公里,这个峡谷可以说集中展示了云贵高原岩溶地貌的典型特征,雄奇险峻,是古代造山运动造就的一条地球大裂缝,早就有地球上的美丽疤痕的美誉。
穿过景区入口处一道狭长的通道,便站到高高的石阶上,可以远远地望见马岭河峡谷对面的陡峭悬崖绝壁,可是看不到谷底,因为峡谷太深,而且茂密的植被挡住了视线。十几分钟后下到谷底,终于看到马岭河狭长的河道,湍急的河流,的确似天沟地缝,这就是天星画廊的起点。
马岭河峡谷融会了喀斯特地貌的峰丛、石林、瀑布群、溶洞、钟乳石等特质,但到了这里,才发现最美的其实是瀑布。闻名遐迩的贵州黄果树瀑布落差只有74米,但马岭河峡谷最高的瀑布达280米,据说瀑布群多达60多条。高度从100米到280米,一瀑连一瀑,瀑瀑有新奇,仅目前开发的天星画廊1.7公里内就有瀑布20余条,壮者如银河倾天降,柔者似轻纱袅娜垂。很多瀑布也不像其他瀑布那样流成一幅布状,而是呈一片片鱼鳞状颇有特色,大概是因为落差较大又遇岩石溅起所致。在阳光照射下,瀑布腾起的水雾中常有彩虹呈现。
要更深入地观赏马岭河峡谷的秀美风光,最好用漂流的形式,因为沿途有60多个弯、70多个潭、80多个滩,谷内随处可见瀑布群、泉群、钙华瀑、崩塌体等景观,更让人感受到马岭河峡谷的精彩和刺激。
交通:从贵阳去织金可以到贵阳客车站坐车,车费每人30元,到达三甲后下车,然后乘坐三轮车或公交车就可到织金洞景区。马岭河大峡谷在贵州兴义市东北约4公里的地方,市区有巴士前往。门票现为110元(含上下谷底的观光电梯)。从广州到兴义约1200公里,自驾车赶一点路大约要一天半,从贵阳去320公里,约大半天。
美食:当地人普遍嗜辣嗜酸,炒菜时会放进去不少干辣椒。著名的盐酸菜口感集酸、辣、甜为一体,苗家的酸汤鱼是当地特色菜,也是又酸又辣。贵州的米粉很好吃,白白的米粉佐以海带丝、酸菜、新鲜蕨菜、薄荷等配料,别有风味。
提醒:参观时间最好是中午前后,因为这时太阳可照到谷底,早晚光线较暗则不利观赏及拍照。
周边景点:兴义附近的万峰林、万峰湖以及云南罗平的九龙瀑布群和多依河景区等也可附带一游。
10.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喀斯特景观
很多,有广东七星岩,广西桂林,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四川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