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景色
Ⅰ 春游咸阳湖作文350子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咸阳湖玩。
到了那,先过渭河大桥,再在前面拐个弯,就到了。老爸停完车,就接了个电话,走了。我和妈妈沿着河岸走,走到一座桥下,看见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在一起玩轮滑、自行车。我看见有一组非常强悍,一个哥哥骑着车,一个哥哥在后面,穿着轮滑鞋,滑行,他的后面还有一个穿着轮滑鞋的哥哥,拽着一个哥哥的衣服滑轮滑。我想:“他们不会掉下去吧。”我和妈妈休息了一会,继续沿着河岸走,经过大坡、钓鱼池……来到了人多的地方。我闹着要玩电动车(自驾),妈妈就给我租了一辆电动车。我开着,妈妈在旁边坐着。来到广场,我看见两个绿色的大手,中间捧着一根绿芽。我还在车边,跳上来跳下去,终于给摔了。我好好开了一会,还车去了。我和妈妈在一个小山坡上,看见两只海鸥(只要有水,还得大,就有海鸥)在捕鱼,甲捕到了一条鱼,乙过来抢走了。我看到这个场面,感觉就像一架海鹞式战斗机和幻影2000在空中格斗,幻影2000用机载机枪打海鹞式战斗机,海鹞式战斗机用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回敬幻影2000——起源:“马岛战火”。这时,妈妈接了个电话,说:“儿子,爸爸办完事了,开车来接我们了。”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这次咸阳湖之旅真开心呀!!
Ⅱ 咸阳值雨中哪些景物虚写的
悬”字化动为静,既细致准确地描绘出了细雨如丝、密密飘洒的客观景象,又将诗人自己当时特定的主观感受“移植”入读者的心里,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正置身于绵
Ⅲ 描写望洞庭美景的诗句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翻译】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春夜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翻译】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谓。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翻译】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缓缓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乡,只能在万里之外做返家之梦。离家远游之客五更梦醒,更加寂寞忧愁。不用打开书套http://www.slkj.org/a/24285.html,只想登上酒楼。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别舍弟宗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翻译】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www.slKJ.org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登岳阳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翻译】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翻译】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送刘山人归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
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中秋夜洞庭圆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姚合。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
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洞庭湖君山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洞庭湖寄阎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洞庭阻风》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张泌。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唐温如。其全文诗句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查慎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Ⅳ 咸阳城东楼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作者】许浑 【朝代】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4)咸阳景色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赏析:
此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Ⅳ 咸阳冬天的景色
咸阳的冬天
哈尔滨的冬天是冰天雪地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暖响晴的;而咸阳的冬天是朴实无华的。
在乡下,树叶已经全部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唯有松柏仍然傲立着。给萧瑟的冬天添上一丝绿意。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向人们发出挑战。它一怒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颤抖。若是下了雪,则会将萧瑟的冬天装点得美丽动人。田野里瞧去,麦子全被雪所覆盖,给他们还上了一层“棉被”。远看,整个天也都是皑皑的一片,分不出哪是庄家,哪是田间的小路,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路旁的树上也挂满了雪,仿佛穿上了银色的外衣,摇一摇树干,雪花纷纷落下,弄得你满头都是。牛棚上堆满的玉米杆也都落满了雪,牛缩在棚子里不肯出来。人也缩在屋里不肯出来,谁愿意这大冷天到屋子外面去呀,冻都冻死了。
雪过天晴,偶尔也有健壮的青年没事干,靠在柴火堆里,抽着烟,晒着暖暖的冬阳,跟身旁的人说闲话。家家都把炕烧的能把人烤熟,人们坐在炕上,那叫一个舒服。
在城里,树叶还没有完全落尽。剩下的叶子上布满了褐色的斑点。一阵风吹来,树上残留的树叶沙沙作响,不是落下来几片。原来被树叶遮挡的建筑物,现在已经可以一览无余了。每颗树干上都刷着白灰,防止虫蛀。大街上秋日里拥挤的人情现在少了许多,或许都呆在家里不肯出来。而晨练的人们依然那么多,人们已经将自己穿的严严实实,戴着口罩,耳套。早起的狗身上都穿上了棉背心。大商场里整日开着空调,好不暖和。
这就是咸阳的冬天,朴实无华,和北方其他城市的冬天大同小异。
Ⅵ 求描写下雨前景色的句子
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样,黑压压的。还不时有震耳欲聋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
自己改改,我也是瞎编的!!
Ⅶ 关中八景中哪些是人文景观哪些是自然景观
关中八景,又名长安八景,是八处关中地区著名的文物风景胜地。关中八景之说形成于明、清。其命名,有些是文人学士赋传记胜,有些则是民间传说。西安碑林中有一块碑石,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碑面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
即“
华岳仙掌、自然
骊山晚照、自然
灞柳风雪、自然
曲江流饮、自然
雁塔晨钟、人文
咸阳古渡、人文
草堂烟雾、人文
太白积雪”。自然
华岳仙掌
关中八景之首“华岳仙掌”是指华山东峰,即朝阳峰危崖上的胜景,崖面宛如一只巨人左手掌迹,五指分明。传说古代黄河有大山阻拦,灾害连年,河神左手托华山,右足蹬中条山,给黄河开辟入海河道,拯救了万民。“仙掌”就是河神托华山时留下的手迹。掌崖上半轮如月,光可鉴人,称“石月”。
旅游区内著名的景观点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长空栈道和东、西、南、北 峰。东峰观日出已成为旅游者所喜爱的观光游览活动。1994年,新 建黄南峪道竣工通车,华山索道将于1995年底投入营运。华山西岳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大,文物众多,目前正在修复并对外开放,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
骊山晚照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境内,距市区25公里;是秦岭东端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仁宗庙海拔1256米。“骊”在古汉语里是黑色骏马的意思。古时山上松柏满坡,从远处看去,活象一匹奔腾青骏的骊马立于渭河平原,所以称之为“骊山”。每当夕阳西下,苍山绣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动人,酷似一匹“火焰驹”。因此,就有了这一美景——骊山晚照。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虎斑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兵谏亭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在骊山北麓西绣岭山麓有一个著名的温泉,一池碧水,清洌见底,热气升腾。秦始皇为霸占独用,就用石头砌起了温泉池,称骊山汤,今已建成游览区和疗养所。
雁塔晨钟
在今西安南门外,著名历史建筑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内,有一口金明昌三年(即公元1192年)铸的2万多斤重的大铁钟。古时,每日清晨,法师依节奏敲响,声传数十里,成为长安民众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塔旁保存着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铸的两万多斤重的大铁钟。古时候,每天清晨都要按节律敲击大铁钟,向人们报晓。清脆而宏亮的钟声,远震古城内外,10公里之外都听得清楚,人称“神钟”。据说如果友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因此“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曲江流饮
曲江池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城约五公里。它曾经是我国唐代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当年的曲江池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每当新科进土及第,皇帝总要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置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
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部,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整个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分为八大景区, 以秦、汉、隋、唐曲江池遗址为摹本,依据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建设现代人文景观。琼楼玉宇、桥廊轩榭,共三十六处,如璀璨群星辉映曲江池。曲江池遗址公园将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寻根历史、感受人文、享受美食、购物体验、养生休闲和旅游观赏的又一标志性景点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草堂烟雾
位于秦岭圭峰山北麓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创建于后秦,后秦王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于此,率三千弟子一起翻译佛经。今寺内有建于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一座,塔北竹林内有一井,井中常有烟雾升腾而出,与周围山岚水气及草堂寺上空缭绕的香烟混为一体,形成草堂烟雾的美景,为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
草堂寺,相传始建于晋代。日本的日莲宗视草堂寺为祖庭,1982年向草堂寺赠送高级木质鸠摩罗什雕像,以永久纪念。每年该宗都组团来此参拜,与中国佛教界进行交流。寺内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高2.33米,八面十二层,全部使用西域玉石相拼而成。玉色灿烂莹润,每层玉色不同,故此塔又称“八宝玉石塔”。塔前有二柏一井,人称“二柏一眼井,爬柏龙雀树”。传说当年井中央有石一块,每见一蛇卧石上,辄有白雾冲天而上,缭绕于帝都长安,因而被称“烟雾井”,形成“草堂烟雾”。
灞柳风雪
在西安东郊灞河沿岸。灞水原名“滋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称霸时,改名“霸水”后又名为“灞水”,是“八水绕长安”之一,发源于蓝田秦岭山中,流经咸阳时汇入渭河。隋唐时长安广栽柳树,而灞桥又是长安东去的交通要道,人们在此与东去的人依依惜别,并折柳相送。而每当幕春时节,柳絮在微风中纷飞而下,如同冬日飞舞的雪花,故得名“灞柳风雪”。
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像冬日雪花飞扬。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相关联。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唐时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为文人骚客所乐道。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
咸阳古渡
咸阳古渡,即原来咸阳的渭河渡口。横贯关中的渭河,从古秦都咸阳旁边流过。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渡口处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古桥遗迹,在隐没百年后,于数年前重现人间。而“咸阳古渡”作为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那时因交通不发达,摆渡就成了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古时渭水悠悠,两岸民众载舟往返,成为“八景”的组成部分。
太白积雪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护区5.4万公顷,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
。《水经注》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
太白山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鸟兽繁多,景观迷人,有绿色植物宝库和天然动物园之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园和动物园。由于高差大,气候、土壤、植物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有暖温带、寒温带、严寒带气候特点,与之相对应,呈现出不同的森林景观。自上而下生长着侧柏、松栎、红桦、冷杉、落叶松、高山灌木丛等六个垂直分布的景观林带。
Ⅷ 《咸阳城西楼晚眺》通过对咸阳城西楼晚眺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什么之情
这首诗情景交融,寓意深邃,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之情。希望是对的。
Ⅸ 咸阳地区有什么景色美丽的山水,最好离市内近点
1,凤凰广场位于咸阳市北门口什字四角,从东北角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求凤广场、思凤广场、引凤广场、舞凤广场。广场占地面积8500余平方米。广场采用现代园林的艺术手法,突出凤凰主题以及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空间布局突出使用功能,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活动空间,东北角广场为凤冠,西北角广场为凤尾,用花岗岩、广场砖等铺砌形成螺旋形放射状发散的凤尾图案。求凤广场在平面布局上是凤凰头部,弄玉吹萧雕塑是广场的中心,12根韵律2彬县大佛寺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11公里处,从城西,沿着蜿蜒而宽敞的西(安)兰(州)公路约行五六公里,经过“水帘洞”(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地方),再西行6公里,遥望公路南侧,有一座巍峨的古典式楼阁,倚山崖而耸立,周围摩崖小洞如蜂窝,崖下树木郁茂,风光绮丽,这就是著名的大佛寺石窟。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其建筑始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庆贺其母亲六十大寿,派尉迟敬德监修的,故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