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景色
八月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和表姐骑着自行车去灞桥湿地公园玩。
灞桥湿地公园的柳树可多了,那许许多多细细的枝条又绿又嫩。灞桥湿地公园来自于陕西省西安市,那里还是个很著名的地方 。 我们 带 着小狗白白和黄黄一起到湿地公园骑自行车,白白和黄黄在篮子里玩耍,一刻也停不下来,真可爱!
我们来到了荷花池边,白白和黄黄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玩了。我和表姐也情不自禁地玩了起来。爸爸和妈妈在观赏荷花,荷花散发出了一种淡淡的清香,让人感到非常的舒服。
啊!这就是灞桥湿地公园。你喜欢么?要是有空的话,就可以去看一看那里的风光美景了!
B. 中国最美的湿地有哪些
NO.1
公园天人合一之美
肇庆星湖湿地公园位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环境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样性,既有一万多亩的湖泊,又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既有宽阔的滩涂湿地,又有亚热带丛林,形成了动植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从2003年起,经过两年多的规划、开发、建设、整合,2004年12月12日,全国首个星湖湿地公园在肇庆正式建成。肇庆星湖湿地公园核心游览区位于仙女湖。
当您乘坐游船进入仙女湖,就会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20多个小岛如翡翠般镶嵌点缀在碧绿的湖水中,18个主要湿地景观如珍珠般洒落在清澈的湖泊里。这里,碧幽绝尘、清雅绝俗、灌木满岛、滩涂芦苇、湿地水禽、鹭鸟飞翔、金沙碧水、哇声鸟鸣、景观奇绝。自然、古朴、野趣、原生态的湿地公园,犹如人间仙境。景区内还设有观鹤栈道、观鸟亭台、游船画舫、湖畔码头等等。肇庆星湖湿地公园水面广阔,河道纵横,芦苇丛生,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丰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NO.10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84年正式创建,1988年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8公顷,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在此可观赏到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
C. 汤河湿地公园的公园景色
汤河湿地公园全长1800米。在建设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林地和湿地植被,园内建有亲水走廊、沿线木栈道1500米,凉亭、远眺楼8座,湿地水生动植物文化墙1面。走进汤河湿地生态公园,木栈道时而穿梭至芦苇草木深处,时而临水而建,微风吹过可见湿地深处白鹳、黑鹳、野鸭等野生鸟类掠翅飞过。曲径通幽、空气怡人,是野生垂钓的最佳场所;沿着木栈道前行,湿地沿线建起的茅草亭、古木亭,形态迥异,错落有致,更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小憩的度假场所,创造了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宜人环境。
汤河湿地公园共包括湿地保护区、湿地利用区、湿地缓冲区、湿地管理区、湿地展示区5个分区。
湿地保护区。创造适合鸟类栖息的各种条件,以达到引鸟、招鸟目的,实现湿地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利用区。利用湿地的净化功能,规划多级湿地净化功能区,以净化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充分发挥湿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湿地缓冲区。以自然、原生态、宽扩、安全为标准,为更多的生物减轻干扰,提供可栖息的空间。
湿地管理区。主要承担对游客的管理,对生物安全的管理,对湿地水体的监测等功能。
湿地展示区。是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和提升湿地公园内涵为根本目的,展示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新工艺为主体的环境科学公园。
D. 关于描写临河区湿地公园的春天景色的写话
走进湿地公园,就看到百花齐放,路树成荫的样子,为湿地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气。在专一块巨石上刻着几个绿属色的大字“镜湖湿地公园”。几只白鹭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走在湖面上的木桥上,木桥发出了“啪嗒,啪嗒”的声音,湖边的花草仿佛给湖编了一个朴素的花环。走上山顶,看见了一共有三层的塔,在塔上站着,放眼望去就看到了许多景物,有田园风光、汽车都变得像糖果一样小、高楼大厦等景物。
E. 描写湿地公园的优美段落
我的家乡在广元,那里有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
春天,南河湿地公园里,冰雪融化,溪水淙淙地流着。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尤其是那碧绿的柳条儿,就像那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的长辫子。桃花、李花、杏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草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欢乐的歌,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整个公园像一个绿色的大凉棚。路旁的几株柳树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蝉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着,一个个杏子争先恐后的掉下来,叫人看了直眼馋。池塘里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红白相间的荷花,有的全开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瓣花瓣儿,还有的含苞未放,披着绿衣裳的大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好像在举行盛大的音乐会,还有那小鱼在荷叶下捉迷藏呢!
秋天,公园里的枫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飘落在地上,蚂蚁把它当作运动场。红彤彤的苹果像小孩的笑脸;黄澄澄的梨,像一个个小灯笼;石榴笑破了肚皮;珍珠般的葡萄晶莹透亮,真惹人喜爱。还有那香气扑鼻的桂花,米粒般大小,有金黄的,有淡黄的,一簇簇,一团团,挤在绿叶中间,数也数不清,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呢!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的飘下来,大地铺上了雪毯,柳条披上了银装,梅花火红一片,正像诗人王安石说的那样:“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整个湿地公园成了雪的世界,梅的海洋。小朋友在草地上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好开心啊!湿地公园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我爱家乡美丽的湿地公园。
F. 现在湿地公园有什么好看的风景
公交线路:b4线,全程约14.3公里
1、从杭州东站步行约130米,到达火车东站西站
2、乘坐b4线,经过9站, 到达汽车西站(brt)站
3、步行约310米,到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一个拍过电影的地方。
G. 形容湿地美景的诗词歌赋!
蓝风吹皱碧水晶,
翩翩鸟翼携鱼行。
菱歌飘空翠屏转,
好天好水好性情!
H. 东平湖湿地公园的景色
东平湖湿地公园内还有约3平方公里的水上森林,林在水中,水嵌林影,泛舟其间,如入画中,展现出一幅北国江南的秀美景色,目前是国家AAAA景区。
I. 地貌与湿地景观
一、地貌类型与分布
根据会仙岩溶湿地及周边地区地貌成因与形态特征,将会仙岩溶湿地的地貌类型划分为常态中低山、丘陵与垄岗、峰丛洼(谷)地、岛状峰丛、岩溶坡立谷、峰林(孤峰)平原和岩溶湿地(湖泊、沼泽等)等主要类型(图2-19)。
1.常态中低山和丘陵
常态中低山主要分布于会仙以南的驾桥岭山脉,由泥盆系信都组碎屑岩组成。山体地势高大、雄伟,山顶海拔高程多在600~1200m之间,最高点为凉伞尾,海拔高程1226m(也是会仙岩溶湿地区域最高峰)。驾桥岭山脉山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南部高,北部低,地形高峻,沟谷密布并多呈东西向和南北向展布,切割相对深度为300~500m。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是会仙岩溶湿地南部的主要外源水补给区,也是湿地南部主要河流良丰江、会仙河和罗锦附近河流的发源地。
图2-19 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地貌类型分布图
在北部龙泉林场—畜牧场—张村—白岩嵅等地段,也有由中泥盆统信都组砂岩组成的小面积低山、丘陵,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700m以下,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汇水区北部地表分水岭。另外,在湿地东、西两侧,尤其是凤凰岭—界牌—四塘以西的湿地西部边缘,由泥盆系与石炭系砂岩、粉砂岩、硅质岩和泥岩等组成的低山、丘陵呈近南北向展布(以羊角山—猪练塘—凤凰岭最为典型,宽 1~3km),海拔高程为300~600m,相对高程 200~400m,山脊浑圆;东部马铵山—雁山大岭—鸟仔岭受断层影响,低山、丘陵呈断续分布,宽约1km;而石炭系砂页岩、泥灰岩和硅质岩等软性岩层多形成近南北向、起伏相对平缓、海拔高程170~250m不等的丘陵垄岗,典型的如四塘乡界牌-土桥、雁山区良丰农场-桂林园艺场等地的低丘缓坡。
2.岩溶峰丛洼(谷)地
主要分布于黄村-马面背斜核部和驾桥岭背斜北部倾伏端及邻近的两翼,即北部临桂县四塘乡西官庄(九头山)—会仙镇督龙—马面圩一线以北,以及永福县罗锦—矮山—会仙镇—山尾—六塘镇以南。
西官庄(九头山)—会仙镇督龙—马面圩一线以北,峰丛石山山顶海拔高程一般为250~500m,山峰陡立,其上发育多层溶洞和岩溶地下河,地表水系不发育,峰丛间分布有规模不等的洼地和谷地。大型的洼地或谷地底部最低洼处多分布有溶潭、地下河天窗,雨季多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
罗锦—矮山—会仙镇—山尾—六塘镇以南的峰丛洼地(谷地)围绕驾桥岭山脉中部的常态中、低山,形成向北突出的弧形。弧形峰丛洼地(谷地)宽约5~8km。受驾桥岭背斜北部倾伏端以驾桥岭为中心、呈放射状展布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的控制,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多呈NW向、N向、NE向展布。尤其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受外源水强烈侵蚀、溶蚀作用影响,岩溶作用发育尤为强烈,地表水与地下水频繁转换,形成以峰丛谷地为主,河流明、暗相间穿梭其间的典型岩溶地貌。石峰顶部海拔一般为200~600m,并从驾桥岭山前向外围逐步降低。雨季时由于岩溶管道或伏流入口狭窄不能有效地排泄洪水而在大型洼地或坡立谷(如会仙镇东南部的九图洞)中积水成泽。
3.岛状峰丛
由平原面或水面(湖泊、沼泽)上耸立的2个或多个连座石峰组成。多分布于峰丛洼(谷)地与湿地(峰林平原)的过渡地带,水文地质上属于地下水向地表水转换带,生态区位上位于地表岩溶湿地与地下岩溶湿地过渡带(共存)。由于地表、地下水活动频繁,岛状峰丛分布区岩溶作用发育强烈。典型的岛状峰丛分布区如四塘乡西官庄附近的九头山、临桂县城附近甲山和会仙镇冯家附近的狮子山,分布面积多在1.0km2以下,石峰山顶高程一般为200~350m,相对高程均在50m以上;石峰间分布有洼地或水塘,并有规模不等、数量众多的溶洞、岩溶泉或地下河(如九头山福山地下河、狮子山地下河已探测长度900m以上)出露地表,成为会仙岩溶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九头山福山地下河、狮子山地下河(已探测长度900m以上)即是典型代表。
4.丘陵地貌
分布于研究区东、西两侧,包括从临桂县六塘沟河桥—马鞍山—雁山—雁山二塘一线断续分布的海拔400m以下、多呈南北走向、宽0.5~1km的窄长山地,以及西部罗锦大里面—四塘界牌—四塘乡—秧塘一线以西至西部分水岭、呈南北向展布、长约20km、宽1~2km、顶部高程为180~300m的山地。山地坡面和顶部平缓,多呈馒头状或条带状。
东、西部丘陵均由泥盆系—石炭系非碳酸盐岩或不纯碳酸盐岩组成,不仅组成会仙岩溶封闭储水地质体的东、西部边界,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蓄)水。在西部丘陵内修建的多个水库为湿地的补水和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峰林平原(溶蚀平原)
分布于会仙岩溶湿地中央,为长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形低平的平原地面,其上分布有数量不等、规模不一的孤立石峰。其中,会仙、睦洞、督龙、马面、莲塘等地地势低平,其平原地面总体平坦或略有起伏,海拔多在146~150m之间,最低点位于西部大湾一带的相思江河谷,海拔145m。平原面上零星分布有孤立石峰、岛状峰丛、或低矮的土山缓丘或垄岗。孤立石峰多由性脆、产状平缓(多水平产状)的厚层块状石灰岩组成,其平地拔起,其四周陡峭,规模小(一般在0.05km2以内),峰顶高程为180~300m,相对高30~150m不等;缓丘或垄岗多由白云岩、泥质岩或薄层不纯灰岩组成,其坡面及顶部平缓,海拔多在200m以下,其上有较厚的土壤层,为区内主要旱地作物、种植林区。而平原面上大面积低洼地带多长期积水形成湖泊、塘池或水草地、沼泽地,地表河、湖交错,水系纵横,为区内主要水稻种植区,也是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区。
位于临桂县四塘乡西官庄、全洞、面村一线的清水江流域、烂桥堡岩溶河谷和会仙河与良丰江的上游河谷平坦谷地也称为岩溶坡立谷平原。河谷平原窄长,两岸地势低洼、平坦,谷地中偶有孤峰、缓丘分布,谷地河流源头或两侧(或一侧,如清水江)为峰丛洼地。河流主要由岩溶地下河、岩溶泉(多为小型渗流型岩溶泉)补给。由于地势低平,雨季时河谷下游出口地表、地下水排泄不畅,造成谷地洪水泛滥成泽(典型代表为清水江下游的西官庄、九头山和大湾一带)。
6.岩溶湿地
分布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和峰林平原等的低洼地带,为土壤常年或季节性水淹或土壤长期处于饱水状态、水生或湿生植物生长茂盛的水域或类水域湿润景观区域,包括岩溶湖泊、岩溶沼泽、水草地、岩溶水库(池塘)等多种类型。会仙岩溶湿地内典型的岩溶湖泊景观(地貌)有睦洞湖、督龙湖、八仙湖、寺湖、莲塘和分水塘等,典型的岩溶沼泽有清水江沿岸岩溶河流沼泽、九头山沼泽与水草地、神龙沼泽、督龙沼泽等。
二、典型岩溶湿地景观
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一个特定区域的总体特征。会仙岩溶湿地景观是岩溶湿地生态景观与岩溶地貌景观两者融合的结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会仙湿地群山环抱、山水交融、风景秀丽、多姿多态的岩溶地貌与湿地生态景观。这里湖水清澈,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环水绕,水绕山行,水天一色;山前泉水潺潺,水草清绿,更有神奇的溶洞和地下河,属典型的南方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景观,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一个典型、完整的岩溶湿地生态系统,会仙岩溶湿地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其宽广的水面、九曲十八湾的河谷湖泊、类型多样而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与湿地内及周边秀丽的岩溶地表及地下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形成山水一体的独特的岩溶湿地景观。唐代后修建的沟通柳江和漓江的“相思埭”更是给湿地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景观价值。因此,会仙岩溶湿地具有水上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多重价值。
1.河湖湿地生物群落景观
会仙岩溶湿地包括睦洞湖、督龙湖、八仙湖、寺湖、莲塘和大马塘湖等主要湖泊及清水江等典型河流的宽河湾、河滩两岸。
会仙岩溶湿地有各类湿生、水生湿地植物100余种,组成了分布于各河流、湖泊中和滨岸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分带性明显(图2-20)和景色各异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湿生植物群落,一些特色观赏植物和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更增添了湿地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目前保留的连片面积较大、观赏价值较高的湿地植物群落有睦洞湖及莲塘的莲群落(图2-21)、位于中央龙山周边睦洞湖和分水塘中的华克拉莎群落(图2-22)、位于寺湖及督龙—龙山之间睦洞湖中的长苞香蒲群落(图2-23)、睦洞湖和清水江沿岸的芦苇群落(图2-24),以及狮子潭的菰群落、睦洞湖石龙尾群落和竹叶眼子菜等浮水、沉水植物群落(图2-25)。尤其是每年荷花盛开季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目前睦洞湖周边村民已部分开发湿地景观休闲旅游,但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生态旅游仍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图2-20 寺湖中心岛植物沿岸分带
图2-21 睦洞莲
图2-22 华克拉莎
图2-23 香蒲
图2-24 寺湖出口与清水江交汇处芦苇
图2-25 色彩斑斓的浮水植物群落景观
2.岩溶地貌与洞穴景观
包括地表岩溶地貌景观和地下岩溶地貌景观两种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景观有典型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2-26)、岩溶峰林平原(湿地)景观(图2-27)、岛状峰丛(图2-28)和各种形态的岩溶石峰(塔状石峰、锥状石峰等)和溶蚀形态(图2-29)。
图2-26 峰丛洼地
图2-27 峰林平原地貌(一)
图2-27 峰林平原地貌(二)
图2-28 岛状峰丛
地下岩溶地貌景观包括岩溶地下河和洞穴系统、岩溶天坑等。会仙湿地及周边的岩溶石山上发育有众多的岩溶洞穴与地下河。地下河洞穴系统中溶蚀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等洞穴沉积景观,也是岩溶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其中,狮子山地下河(全长约1100m,已测量约800m)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岩溶天坑(地下河天窗)、八音(仙)岩、古仙洞等洞穴系统;四塘乡西官庄福山地下河(长约200余米)及上层溶洞;四塘乡峨底地下河、全洞地下河及周边溶洞群、会仙马面地下河和永福县罗锦南部的神洞地下河群(已经开发有金钟山景区)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图2-30)。
图2-29 岩溶地貌景观
图2-30 地下岩溶地貌景观
3.综合岩溶湿地景观
会仙岩溶湿地不同于一般的河流、湖泊(水库)或沼泽,也不同于我国分布广泛的一般岩溶地貌景观,其景观之美体现在其山(岩溶地貌景观)、水(湿地湖泊、河流、沼泽)、林(湿地生态系统)、田园(人为景观)的相互融合和交相辉映(图2-31)。可分成以下几种综合景观:
图2-31 会仙岩溶湿地全景
(1)湖滨森林湖泊沼泽湿地景观
分布在雁山莲塘—木树头之间的峰林平原上,在湖滨或缓丘、河谷之间地形低洼处多沼泽或水塘,生长各类湿生、水生植物;在缓丘成波状起伏的湖滨或高位沼泽(略高于最低水位)上生长有以湿地松等为主的乔木林地(图2-32),形成集岩溶孤峰、水域、沼泽和森林于一体,气候宜人的湿地生态景观。由于地形低洼,雨季时森林多季节性被洪水淹没。
图2-32 森林湖泊沼泽湿地
(2)河流湖泊综合山水景观
是河流、湖泊水域与岩溶地貌有机融合的综合景观。根据河流、湖泊与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和景观构成,分成山环、水绕、山水交映等多种类型,形成一幅幅群山倒映“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映”多姿多态的山水景观或如景似画的田园风光。
山环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观:又称为“石山明珠”,是指在会仙岩溶湿地周边以岩溶峰丛石山为主体的岩溶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常年处于较高的位置(通常在地面以下1~3m),在群峰环抱的洼地、谷地低洼处形成的常年积水的山涧湖泊、池塘或沼泽、大型溶潭,以及底部排水不畅、全年大部分时间或季节性被水淹没的大型洼地(谷地)。雨季时会仙岩溶湿地周边许多洼地或谷地(坡立谷)更是大面积积水成泽。这些山涧湖泊、池塘或溶潭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群山倒映,间有河流蜿蜒穿越,将一颗颗“明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群山荟萃、山水交融的美丽景观。会仙岩溶湿地周边典型的“石山明珠”有全洞山间湖泊(积水洼地)、九图洞积水坡立谷、狮子潭和八仙湖等(图2-33,图2-34)。
图2-33“石山明珠”——狮子潭
图2-34“石山明珠”——群山环抱的八仙湖
水绕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观:又称为“水上峰林”,是指在岩溶峰林平原上以水域(湖泊、沼泽与河流)为主体,地形平坦、低洼的峰林平原地区,分布有平地拔起的孤立石峰(多分布于峰林平原与湿地生态景观中央)或连体石峰(岛状峰丛,多分布于峰林平原与湿地生态景观边缘,即岩溶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所组成的典型“水上峰林”(或“水上峰丛”)山水生态景观(图2-35)。“水上峰林”的代表性景观有九头山洪泛峰林平原景观(雨季)、会仙龙山-睦洞湖景观、分水塘水上峰林景观等。
一些在平原或湖泊水域中平地拨地的石峰形态怪异,单峰成景,如凤凰山、狮子山、小象鼻山和麒麟山等,更增强了湿地的景观观赏性。尤其是狮子山岛状峰丛、孤峰石山与八仙湖、分水塘湖水交相辉映,组成的典型“水上峰林”景观,与湿地植物群落生态景观的结合,比越南下龙湾“水上桂林”更具生气,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
山水交映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观:指河流、湖泊水域与相邻的周边岩溶山地景观相互辉映、群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所形成的映像山水景观。会仙岩溶湿地包括映像山水田园风光、映像山水湖泊景观、映像山水河流景观等多种景观类型。
会仙岩溶湿地目前有湖泊水域总面积约5km2,各主要湖泊平均水深多在2m以下,湖水清澈,湖泊湾汊众多,两岸柳树成荫,水稻、瓜果飘香,与连接各湖泊之间九曲十八湾的河流、沟溪组成了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观。他们与周边的岩溶石山和各种类型的湿地植物群落相互融合,群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形成一幅幅集湖光山色和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于一体的湿地自然景观(图2-36至图2-42)。
图2-35 水上峰林
图2-36 会仙峰林平原山水田园风光(睦洞)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图2-37 会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风光——青山倒影
图2-38 会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风光——湖光山色
图2-39 会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风光——群仙会聚
图2-40 湖光山色(一)
图2-41 湖光山色(二)
图2-42 青山碧水,蓝天白云
会仙岩溶湿地内河流众多,河岸景观秀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河流有清水江、古桂柳运河、睦洞河和良丰江等。其中,清水江发源于四塘乡面村峨底,河流蜿蜒于寺湖、全洞沼泽等湖泊沼泽中,河水清澈,景色秀丽(图2-43);睦洞河犹如一条彩带,先后穿越督龙塘、睦洞湖等湖泊沼泽和九头山洪泛平原湿地,河道纵横交错、弯曲多变,河水清澈,水下有类型多样的沉水植物和鱼虾,两岸有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芦苇、香蒲等湿生水生植被群落和广阔、平坦的河滩沼泽。两岸群山耸立的岩溶地貌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构建了一幅“船在山上走,人在水中游”的美丽景色(图2-44)。具有悠久历史的人工河流相思埭,由东向西穿越整个会仙岩溶湿地,沟通了桂(漓)江和柳江水系,沿河的陡门、桥梁等古建筑遗迹,更为湿地景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图2-45)。良丰江发源于驾桥岭,中上游两岸的典型岩溶河流地貌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图2-46)。
(3)岩溶沼泽湿地景观
岩溶沼泽在会仙岩溶湿地中分布面积最大,是湿地的主体,也是会仙岩溶湿地中普通野生水稻、中华水韭等许多国家级珍贵保护植物的主要生活区和白鹭(国家保护鸟类)等一些珍贵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图2-43 清水江风光
图2-44 景色秀丽的睦洞河
图2-45 南四塘桥古运河东
图2-46 美丽的良丰江(上游段)
会仙岩溶湿地中沼泽类型多样,有分布于岩溶河谷或河口或河间地块的滩涂沼泽地、有分布于岩溶峰林平原低洼地带的湖滨沼泽,也有分布于地下河口、岩溶泉口或分散排泄的岩溶小泉群前的水草地(图2-47)。沼泽多常年积水,土质疏松、肥沃。雨季大面积水淹、大部分时间地面泥泞而难以通行。植物以铺地黍、柳叶箬和莲子草等湿生植物为主,适合进行野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土壤与沉积物及水文地质的科学考察、生态休闲与探险等。建议在秋冬季节进行,以路线穿越探险科考方式为佳。
图2-47 沼泽地
J. 我的家乡美景灞桥湿地作文
[美丽的湿地公园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岚山区,那里有许多风光美景,其中有一处美丽的景点——湿地公园,
美丽的湿地公园作文
。
进入公园首先你会看到由许多红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公园。在小路两旁长满了四季常青的冬青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碧绿了。走在公园中,你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舒服极了。公园中间还有条长长的小河,清清的河水流动着,微风吹来就会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呢!
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微风吹来,柳树如同一位阿娜多娇的美人在翩翩起舞;小草也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探头探脑的望着全新的世界,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捉迷藏,有的露出小脑袋,有的还藏在地底下,可爱极了,
作文网
《美丽的湿地公园作文》(http://www.unjs.com)。园中的桃花也不甘示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蓓蕾初放,还有的欣然怒放,欣然怒放的桃花像羞红了脸的小姑娘满脸绯红……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湿地公园,美丽的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