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月潭风景区
A. 台湾的日月潭咋样!介绍下!
日月潭 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称龙湖,亦为闻名遐迩之山水佳胜。位于南投县中部鱼池乡之水社村,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於集集大山(潭之西)与水社大山(潭之东)之间。潭面辽阔,海拔约760公尺(2,495呎),面积约900馀公顷。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潭中有小岛名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以此岛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日月潭。潭水碧蓝无垠,青山葱翠倒映,环山抱水,形势天然。该潭除可泛舟游湖、赏心悦目外,其环湖胜景殊多,诸如涵碧楼、慈恩塔(9层塔,高约45公尺〔148呎〕,建於海拔955公尺〔3,133呎〕之青龙山上,为环湖风景区之最高点)、玄奘寺、文武庙、德化社、山地文化村及孔雀园等。
[编辑本段]景区简介
所在地区:台湾省 南投县 鱼池乡
面积:7.73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 21.00米
成因类型:构造湖
[编辑本段]文化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传日月潭之发现要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嘉义县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寻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面前豁然开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木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这大湖称为“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屿”。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往游日月潭,若自嘉义乘搭专线汽车运往,只需一个多小时旅程。环湖建有游览公路,道旁绿树成荫,宜行宜憩。但多数游者仍喜学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风景点去充分领略湖山风情。
日月潭晨间景色“出渡”先上珠仔屿。小舟一荡开桨,人便直入琉璃明镜。上下天光,碧水粼粼,令人顿有凭虚凌空、飞入仙境之感。舟泊珠屿,上岛游览。这小岛昔日甚大,后因日本人建水电站而大部分被淹没,变得很小。不过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屿孤浮四面空”之旷朗。小小珠屿,既是点缀碧湖的绿珠,又是观赏日月潭的极佳地点。
泛棹往北,可泊山麓崖边。这里有磴道上山,共365级,俗称“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庙。庙内集诸神之大成,济济一堂,居中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关公、神农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龙王等等。在山门前远眺潭景,若披展图画,绕岸皆山,云水四合,“风光不减巫山峡”。
文武庙山后有羊肠小径,迂回下抵潭东北角的孔雀园。园中饲养150多只孔雀,每见艳装游人便意相开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园无论循环湖公路或返渡头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现名忠孝村)。村在潭东南岸,村民数百,均为曹族。村中有山胞文物陈列馆,展出高山诸族的生活用具、艺术雕 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艺品。村中又有歌舞组织,经常为慕名而来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现山胞妇女丰年舂米时的欢愉,节奏轻快,歌声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传统节目。
从德化社环湖往南滨,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师全身,曾是玄奘法师灵骨暂藏之所。寺后有石径,登1300多级台阶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为纪念唐三藏法师玄奘而建的寺庙。寺中大殿三层,三楼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就安藏于塔中。
玄奘寺后的青龙山巅,建了一座九层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辽宋古塔式样,为八角宝塔。据说塔基至塔顶高45米,加上青龙山高955米,恰恰为1000米。登塔远眺,日月潭风光通览无遗。有人说在塔上可望见西子湖畔六和塔尖,这固然有如神话,却也颇蕴深情。
环湖而游,至西北岸山脚,远远就可听见水流怒吼雷鸣,原来不远就是从浊水溪上游通过18公里长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喷出的水花,高达四五米至七八米,势若蛟龙吐水,湍傲排空,较之济南的趵突泉更加壮观。
距“水口”不远有一处探向湖面的小半岛,位在潭的西北。当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没珠屿大部分时,屿上的曹族人即迁来此半岛居住,现已拓建成充满现代色彩的观光旅游中心地。专线汽车、环湖公路、游湖路线等多以此为起点或终站。这里旅社建筑颇多,最宏大而高级的建筑当推“教师会馆”和“涵碧楼”。教师会馆是台湾教育界人士休假疗养中心,宏大新颖,设备完善。涵碧楼则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大旅社,三面向潭,四面凌空。在楼上闲眺日月潭的山光岚影,朝晖夕阳,令人气爽神怡。
[编辑本段]地理
旧称水沙连,又名水社里和龙湖,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称明珠之冠。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区内依特色规划有六处主题公园,包括景观、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以及水社、德化社两大服务区。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或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状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气温不高於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霭,山峰倒影,风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自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能表演开屏、跳舞,使人倍添游兴。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别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又名双潭,过去称水社湖或龙湖。潭中有一小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现因蓄水建造发电厂,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拦河大坝长91 米,高48.5米,蓄水量为1.47 亿立方米的水库,水库的泄水通过15公里长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时补充水源的作用。在未建水电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积为4.4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 米,湖面海拔726.8 米。电站建成后提高水位30 余米,潭边低地尽被水淹,湖水面积扩大了70%,达到7.73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19.1 米,湖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
[编辑本段]风景
日月潭是台湾岛最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国另一个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却超过西湖10多倍。
台湾省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积9平方公里,平时水深30多米。日月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所以这个小岛被叫做“珠子屿”,现在也叫拉鲁岛。以这个岛为界,湖的北半部分圆圆的像太阳,湖的南半部分弯弯的像月牙,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来源。
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状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日月潭四周青山环抱,山峦层叠,水映着山,湖面宛似一个巨大的碧玉盘。远远望去,潭中的美丽小岛——珠仔岛,却像玉盘托着的一颗珠子。珠仔岛把湖面分为南北两半:东北面的形状好像圆日,故叫日潭;西南边的如同一弯新月,故称月潭。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庆祝台湾光复,珠仔岛已改名为光复岛。
日月潭美景如画,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变幻无穷。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轻笼着薄雾,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为佳丽动人。每年中秋圆月当空时,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着又长又粗的竹竿,带着彩球,来到潭边跳起古老的民间舞蹈。他们重演着征服恶龙的民间故事,把太阳和月亮顶上天,让日月潭永远享有日月的光辉。
日月潭四周,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内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遗骨。当地气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气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胜地。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霭,山峰倒影,风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自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能表演开屏、跳舞,使人倍添游兴。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别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而湖水又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反周围的山色倒映在湖里。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里的景色也不一样,变来变去,就像传说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还有几处名胜古迹。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庙,庙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与关羽像,从庙里看出去,日月潭左右两个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编辑本段]美丽传说
宝岛明珠——日月潭
关于日月潭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哩。话说很久以前,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日月潭捕鱼郎这时,当地一对青年男女,聪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他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社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肚子。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社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榈树把月亮顶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哥和水社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现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少年英雄。
[编辑本段]电视剧《爱在日月潭》
导 演:李保平
编 剧:叶凤英
主要人物: 林心如 饰 安 安
文 章 饰 孟 廷柯叔元 饰 江中鹤
蒋 欣 饰 江 荷高 洁 饰 方 苹
赵 静 饰 孟 母
两岸分隔的数十年造成多少遗憾,一道海峡深深埋葬了多少真情,时代造成的悲剧,让江中鹤在婶婆临终前踏上寻亲之旅,也让他在台湾遇上一生的挚爱,然而,婶婆与叔公五十年的离别与相思,让中鹤面对真爱却不敢追寻,人们心底最深的秘密与矛盾,就在剧情里逐一展开。但是什么都挡不住两岸的人心求统一,血永远浓于水……
[编辑本段]动画片《日月潭》1996 中国
外文名称 Ri Yue Tan
导演: 阎善春 Shanchun Yan
编剧: 凌纾 Shu Ling
影片类型: 动画
片长:2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色彩: 彩色
上映 1996年
摄影 Cinematography:金志成 Zhicheng Jin
制作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中国]
剧情
很久以前,在宝岛台湾住着勇敢的青年大尖和美丽的姑娘水社,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大树下相会。突然有一天,整个大地陷入一片黑暗,原来是住在黑水潭的妖龙把太阳和月亮偷走了。大尖和水社跋山涉水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妖龙,救出了太阳和月亮。后来,他们变成了两座大山守护在潭水边保护太阳和月亮,人们便叫它日月潭。
B. 台湾除了日月潭还有哪些旅游景点
很多啊
1.太鲁阁峡谷 太鲁阁位于台湾东部,以峡谷、山洞等自然景观闻名,其中,太鲁阁峡谷的九曲洞和燕子口,这两处自然奇观,就足以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蛟龙瀑布 蛟龙瀑布位于蛟龙瀑布嘉义县梅山乡,瀑布从高达上千米的悬崖上一泻而下,水花从迷雾萦绕的悬崖上飞溅来,能让你感受到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奇观。
3.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18座山峦的总称,变幻莫测的云海、历经千年,耸入云端的神木,美丽绝伦的日出景观,都让你不可不去阿里山。
C. 台湾日月潭风景区的玄光寺位于那座山上它和玄奘寺是不是一回事还有,文武庙、慈恩塔又在什么位置
日月潭玄光寺
距离玄奘寺约二点五公里的玄光寺,建於民国44年,供内奉玄奘灵骨,玄奘为容唐朝高僧,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取经,历十馀年返国,得经书650馀部,与其弟子共译75部,得1,335卷,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贡献卓著。 中日战争期间,日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师的灵骨,供奉在日本埼玉县慈恩寺,民国41年(1952)迎灵骨来台,待民国47年(1958)玄光寺建成後,玄奘法师的灵骨始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 该寺地处日潭与月潭的陆地交界处,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上悬「民族宗师」扁额,临潭背山,离潭仅十馀公尺,寺下设有码头,游客可搭船至码头,再拾级而上参观。
D. 台湾风景名胜
台湾省风光是很美的,而且当地政府保护得力,阿里山等地没有过度地开发,还保持了一定的原始风貌。去年有幸前往游玩,介绍一、两处。
1、人间仙景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泊,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日月潭,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日月潭昔称水沙连,因潭景雾薄如纱、水波连连而得名,后因湖为光华岛所隔,南形如月孤、北形如日轮,故改名为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由此而来。日月潭四周群峦叠翠、绮丽迷人,其天然风姿可与大陆杭州西湖媲美。日月潭海拔740米,水面积约110公顷左右。日月潭风景区不但风光美丽、而且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高于22℃,1月略低于15℃,日月潭以其天生绝色,被称为台湾仙境。日月潭原本是日月两潭,但由于日本占领台湾,在1922年间修建了水力发电站,把水面抬高了30米,将其中一个潭淹没,目前的日月潭其实只有一个潭。
2、风景如画阿里山:阿里山脉位于玉山山脉的西南,平行于玉山山脉,北起浊水南岸的鼻头角、南至嘉义县东北端。阿里山是人们对阿里山脉群峰的统称,共有玉山、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和塔山等18座山,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属台湾最高的山。乘车可以到达山顶,举目下望,矮矮的山脊,连绵不断,小雨、云雾时隐时现,尤如仙景一般,偶尔冒出几丛翠竹,平添几分生气。阿里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很多以前,有个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领,为了追逐一只白鹿来到这里,正当他紧追不舍时,白鹿忽然不见了,眼前却出现了一片云雾笼罩、鸟语花香的世界。他死后,族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把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台湾阿里山山明水秀,环境无污染,自然风光非同凡响,绿色海洋,令人向往。
3、世界最高101:在台湾省台北市中心,有一幢高楼,名叫台湾世贸大楼,高508米,共101层,被台湾民众俗称为101大楼,据悉,101大楼是目前世界第一高楼(美国世贸被炸后)。该大楼是由台湾一家私人公司——太平洋建设公司投资140多亿台币修建。到去年底为止,台湾101大楼的一、二层和负一层已装修为特大超市,供市民购物、娱乐及休闲,其余楼层正在装修之中。
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
游览阿里山,可由台湾南部的嘉义县乘森林铁路列车到阿里山林区的眠月。全长82.6公里,行车6小时。这条登山铁路要攀升2600多米,沿线有大小隧道66处,最长的有800米。但沿途由于高度不同而造成的各种不同自然景色的变化,更觉阿里山的绚丽多彩。到达眠月后,可在当地旅行社的带领下安排游程。
阿里山最著名的有四大景:云海壮观、擎天神木,日出奇景、艳红樱花。
塔山为观看云海最佳之处。天气晴朗,登高远眺,可见云浪在空山灵谷间飘逸,时如汪洋一片,时如大地铺絮,时如空谷堆雪。忽来忽去,时隐时现,令人叹为观止。
阿里山天然森林区古木参天,四季常绿。其中有一株老红桧,高约53米,已经历3000多年,被称为“神木”,所惜近年受损。另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也为红桧,高48米,有4100多年的树龄。最稀罕的为“三代木”,树中有树,三代同堂。因此去阿里山游览的人都要去观赏一下它们的雄姿。阿里山上的奇木异树,汇成一片绿色海洋,久居城市的人,到了阿里山区,就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阿里山上的祝山顶上,有座观日楼,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处。太阳从晨曦中馒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太阳升起时始为椭圆形,沉下后再跃起,则为圆形,此时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春天的阿里山,漫山遍野开满了红白辉映的樱花,花朵如艳红的海洋。雪白的云彩,令人陶醉。
此外,阿里山上的慈云寺、高山植物园、高山博物馆、姐妹潭等景点,亦可顺便一游。
阿里山气候温和,虽在盛夏季节,早晚凉爽。游览阿里山,一般均以避暑、休闲为主,兼游景点。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位于南投县中央的渔池乡,在玉山之北,能高山南,被海拔2400米的水社大山、大尖山等连峰环绕着,湖面海拔760米,是一个高山湖泊,湖周围35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深度平均约为40米。湖中有一孤岛:光华岛,也称珠子山,浮珠屿。以光华岛为界,潭水分为丹碧2色。北半部为前潭,水色丹,形如日轮,故名日潭;南半部称为后潭,水色碧,形觚似月,故名月潭,合称日月潭。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水社大湖、龙湖、珠潭,当地人也称它水里社,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在祖国各大名湖中,独具亚热带的秀丽,一风一雨无不蕴藏着大自然的美,潭水四时不竭,水极清纯,无垠的漫漫绿波,恍若明镜一面,青山倒映,幽绝、静绝,清晨,山中、潭上往往有薄如轻纱的雾,山风一起,烟雾隐住了光华岛,而湖面更显得烟波浩渺了。
湖心的光华岛原面积为8公顷,1931年下游山麓兴建水电工程,1934年第一发电站完成后,湖面水位大大提高,使光华岛缩小为1公顷。光华岛为四方形,下面的基石都是卵石砌成,岛上有许多龙柏,远看如一粒绿珠。还并长着几株药木,岛上的“玉岛神社”坐西向东,前面还有2座坊门,又有“玉岛祠碑”一通,详细记载了建造日期和经过。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有多处名胜古迹,有文武庙、玄光寺、涵碧楼、孔雀园等等。文武庙在潭北面的山腰上,形势陡峻,若搭船要停泊在山麓崖,由于庙依山而筑,愈后愈高。从山脚到庙门,有笔陡石阶365级,俗称“走一年”。庙为3进,第一进文庙祭祀孔子,第二进武庙祭祀武圣关羽,此外还附祀神农大帝、文昌帝君、三官大帝、玉皇大帝等。玄光寺距潭10米,供奉法师金身,寺中悬有“民族法师”的匾额,以纪念其西行万里,历经艰难险阻,携回数万经典,对佛学及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贡献。在玄光寺的后面有条小路,一路砌石为阶,共1300多级,可以直达寺内。寺内有一小塔,供奉着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从南京天禧寺劫走的部分玄奘遗骨,于1966年从日本取回,初存狮头山开善寺,继移日月潭玄光寺,后存玄奘寺。与玄光寺遥相对峙的是湖畔的涵碧楼,可供游人憩息和借宿。
在玄奘寺后的青龙山巅,建有一座9层高塔,慈恩塔,塔仿辽宋古塔样式,为八角造型。据说塔基至塔顶高45米,再加上青龙山高995米,恰好为1000米。登塔远眺,日月潭风光一览无遗。日月潭西畔还有孔雀园,园内饲养着数十对孔雀。这些孔雀经过专门训练,能表演跳舞、开屏和敬礼,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日月潭风景区不但风光美丽,而且气候宜人,七月平均气温高于22摄氏度,1月略低于15摄氏度,日月潭以其天生绝色,被称为台湾仙境,也是台湾省的标志。
台湾著名风景名胜景点一览
台湾北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2段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分散的文物运回南京,1949年国民政府战事失利后,决定挑选文物精品运往台湾,总计运台文物约有3000箱。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它是用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不仅菜梗菜叶活灵活现,白菜顶部还栩栩如生地爬着两只小虫子。台北故宫的另外两件镇馆之宝分别是连肉皮上的小毛孔都清晰可见的肉石——东坡肉,还有铭文最多而被称为文化国宝的毛公鼎,台北故宫博物馆全票为100元新台币(约合25元人民币)。
阳明山:
阳明山原名“草山”,阳明山森林公园以大屯火山为主体,特殊的锥状或钟状火山体、地热喷气口及火山口、火山湖等,构成其独特的地质地形。
七星山是大屯火山群中的第一高峰,七星山西北麓的“小油坑”为一处火山爆裂口,“后火山作用”形成的喷气孔、硫磺结晶、温泉及壮观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故而长期有袅袅白烟,是阳明山最具代表性的火山地形景观。
淡水:
淡水是台湾北端海边的一个镇,属于台北县,从台北市可以乘坐捷运抵达淡水。出了淡水的捷运车站不远,就是中正路、清水街等淡水老街。
淡水,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的小镇,是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港口,街可口的鱼丸、铁蛋及酸梅汤,令人垂涎。有了淡水河、渡船头和渔人码头,淡水老街的魅力无人能挡。
野柳地质公园:
拥有各种奇特的海岸景观,其中有依形态取名的女王头、烛台石等海蚀奇岩,与美丽港湾近在咫尺,可以潜水、搭游艇去海里玩,有时间有耐心的话还可以尝试“夜钓”的滋味,我们去的当天下午已经有不少当地人跃跃欲试了!
宜兰:
宜兰有牛舌饼、鸭赏、羊羹、蜜饯、金枣、石花冻等零食小点。2006年宜兰国际童玩艺术节将在7月1日至8月20日展开为期51天的活动,在娃娃代言馆中,有各国代言公仔与企业宝宝组成的娃娃军团,用记忆中的灿烂笑容欢迎你。
莺歌:
莺歌以陶瓷工业著称,有“台湾陶器之都”及“台湾景德镇”美誉。莺歌镇上有数百家陶瓷工厂,陶瓷艺品店更是不计其数。
台湾东部
清水断崖
位于苏花公路和平、崇德两站间,是台湾东岸的一大奇景。清水断崖高1000多米,以近90度的角度紧临太平洋,公路绵延20多公里,蜿蜒曲折,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惊涛骇浪的太平洋,形势险峻。
太鲁阁公园:
位于台湾东部的太鲁阁公园,以雄伟壮丽、大理岩峡谷景观闻名世界。沿着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等风光,令人赞叹。此处的大理岩因受到立雾溪长期侵蚀下切与地壳不断隆起,形成近乎垂直的U形峡谷。
台湾中部
中台禅寺:
与台北县法鼓山、花莲慈济静思堂及高雄佛光山齐名,是台湾四大宗派圣地之一。中台禅寺自1991年开始筹建,历经3年规划、7年建设,至2001年正式落成启用,其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特色,远望恰似一位修行人澄心静坐于群山之中。
三义:
苗栗县三义镇向来以木雕创作闻名,以苗栗木雕博物馆为中心的水美街最富有盛名。三义的木雕题材不仅仅局限在所谓的艺术创作,各式各样的生活木雕作品,好看又耐用。苗栗木雕博物馆全票为60元新台币。
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中心位置,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具知名度的台湾八景之一。登上慈恩塔俯瞰日月潭,由于东侧水域形如日,西侧水域细长如月,故有日月潭的美称。游艇价格为:2——5人为770元新台币,6——11人为1170元新台币,12——20人为2120元新台币,21——45人为4350元新台币。
台湾南部
南湾:
是垦丁最热闹的戏水基地,绵延600米的白色沙滩,曾以“金沙白浪”著称。南湾适合游泳、冲浪、潜水、帆船等海上活动,沿海有各种珊瑚与热带鱼,是最佳的潜水胜地。
垦丁海洋生物博物馆:
位于屏东县车城乡,西临台湾海峡,东向龟山,展示馆坐落于山水之间,建筑采取波浪型曲面屋顶造型设计,宛如波浪般一波接一波,象征海洋馆的不断成长。馆内分为“台湾水域馆”、“珊瑚王国馆”及规划中的“世界水域馆”。全票为450元新台币。
阿里山:
在250年前,有一位邹族的酋长来这里打猎满载而归,以后就常带族人来此狩猎,酋长的名字叫阿巴里,其族人为敬仰其英雄,将此地称为“阿里山”。
阿里山森林铁路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铁路、智利至阿根廷之安第斯山铁路,并称为世界上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阿里山风景区内现存两条营运线路。
高雄市:
高雄市是台湾第一大商港与第二大都市,也是南部地区的交通与经济枢纽。
流经高雄的河流被当地人称为“爱河”,河面上行驶的船只被称为“爱船”,充满了浪漫的情愫。每天下午的4点至11点游客可以搭乘爱河观光船游览爱河。
鹅峦鼻公园:
鹅峦鼻是台湾最南端的岬角,为巴士海峡与太平洋的交界点,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遥遥相望。
鹅峦鼻公园内的灯塔,建于1882年,塔高21.4米,塔身成雪白圆柱状,光力可以达20海里,是船只夜行的指标,有“东亚之光”的美誉。每年9月,这里是最佳的赏候鸟地区。鹅峦鼻公园全票为40元新台币。
E. 台湾省的风景名胜除了日月潭还有什么
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
游览阿里山,可由台湾南部的嘉义县乘森林铁路列车到阿里山林区的眠月。全长82.6公里,行车6小时。这条登山铁路要攀升2600多米,沿线有大小隧道66处,最长的有800米。但沿途由于高度不同而造成的各种不同自然景色的变化,更觉阿里山的绚丽多彩。到达眠月后,可在当地旅行社的带领下安排游程。
阿里山最著名的有四大景:云海壮观、擎天神木,日出奇景、艳红樱花。
塔山为观看云海最佳之处。天气晴朗,登高远眺,可见云浪在空山灵谷间飘逸,时如汪洋一片,时如大地铺絮,时如空谷堆雪。忽来忽去,时隐时现,令人叹为观止。
阿里山天然森林区古木参天,四季常绿。其中有一株老红桧,高约53米,已经历3000多年,被称为“神木”,所惜近年受损。另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也为红桧,高48米,有4100多年的树龄。最稀罕的为“三代木”,树中有树,三代同堂。因此去阿里山游览的人都要去观赏一下它们的雄姿。阿里山上的奇木异树,汇成一片绿色海洋,久居城市的人,到了阿里山区,就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阿里山上的祝山顶上,有座观日楼,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处。太阳从晨曦中馒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太阳升起时始为椭圆形,沉下后再跃起,则为圆形,此时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春天的阿里山,漫山遍野开满了红白辉映的樱花,花朵如艳红的海洋。雪白的云彩,令人陶醉。
此外,阿里山上的慈云寺、高山植物园、高山博物馆、姐妹潭等景点,亦可顺便一游。
阿里山气候温和,虽在盛夏季节,早晚凉爽。游览阿里山,一般均以避暑、休闲为主,兼游景点。
青年公园
剑潭公园
士林官邸
阿里山
太鲁阁峡
八仙山
双溪公园
地热谷
南港公园
阳明山国家公园
大安森林公园
至善园
大屯山群
澎湖风景
龙山寺
鹅蛮鼻
故宫博物馆
北投温泉 ……
F. 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吗
是的,日月潭是中国台湾地区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G. 日月潭为什么成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1544年,几个葡萄牙的冒险家们,行驶在波浪涛天的海洋中,在精疲力尽、近乎绝望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片苍翠美丽的岛屿,这就是台湾岛,大家忘情地欢呼起来,葡萄牙人还以为发现了新大陆,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发现台湾。说到台湾,我们自然会想到日月谭,“高山青,涧水蓝,”没有见过它的人只能在歌声中想像它的美丽。
初识日月谭,感觉就像邻家小因般亲切可爱。雨过天睛,微风吹过,四面环山、湖水碧蓝的日月谭更是明眸皓齿、楚楚动人。日月潭的美在于它的阴柔之美,也在于它的阳刚之气。它四面环山、重峦叠峰、树木郁郁葱葱,辽阔的湖面水平如镜、波光岚影,清代诗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的诗句来赞美日月潭那青山拥碧水、明谭抱绿珠的美丽景致。
其实日月潭这个名字是在清朝后期才有的,当时日月谭地处台湾水沙连地区的轴心地带,隶属南投县鱼池乡,位于台湾中央山脉的西麓,处在山地与西部平原之间,从日月潭的地形褶曲、断层及河川侵蚀,我们可以追溯到第三纪紫色砂岩层时代,由于这一带都是沉降地带,形成大。小盆地,经过长年的蓄水,便形成了山间的湖泊。
1931年,由于下游兴建水电工程,日月谭由原来的4.4平方公里,扩大至11.6平方公里,湖面水位上升了21米,使原来的天然湖泊转变成一个水库型湖泊。在碧蓝的湖中有一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这一圆形小岛名叫光华岛,光华岛把日月潭分割成南北贯通的两部分,北面形如太阳,南面碧水弯曲如新月,于是人们叫它“日月潭”。之所以叫潭而不叫湖,也是有着很深厚的历史背景。在历史上这个地区是台湾的高山族人居住地。高山族有很多的分支,当他们各个族人之间、各个不同的部落之间,遇到重大的事项或者重大的问题进行商议、进行决策的时候,都是选择日月潭这个地方,所以日月潭不仅是一个符号的象征,同时它在历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地图上看,日月谭在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大地震中处于震中的附近,那场大地震使台湾的很多地区的建筑全部被毁‘很多地方的供电。供水全部中断,很多已经用了多年的公路都被破坏得非常严重、非常惨烈。日月谭离震中的位置并不是很远,可是很怪,它居然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和很大的干扰,实际上是和这个地区的地质形成有关系。因为台湾这个海岛,它是太平洋板块斜括下去以后又把这个岛抬起来的,当地壳板块在抬升的过程中,一部分地块在往高处走时它的前端又有一部分往下沉,沉下来的这部分,一块一块就形成了盆地,日月谭就在它沉下的一块盆地里面。沉下的地块,它本身的性质是相近的,它的地块都结合得比较完整,而且钢性都比较硬、比较强。
日月谭流传着非常多的美丽传说。传说原来在这湖边住着夫妻俩,他们靠打鱼为生。有一天,忽然瞬间太阳没有了,月亮也没有了,原来是日月潭里面住着很坏的一条黑龙,这条黑龙把太阳和月亮都给吞下去了。所以天空也变暗了,早晨再也没有日出的现象了。勇敢的小夫妻俩就利用他们所能调动的一切工具与黑龙战斗,最后把黑龙打败了,夫妻俩分别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工具以及他们的身躯把太阳和月亮从潭里面抢救出来,举得很高很高。千百年之后,他们夫妻俩就变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玉山,他们在举太阳、举月亮时流了很多汗,这汗就积累成现在不断放大的日月潭。
说到日月潭,就不能不提到阿里山,“高山青,涧水蓝”描述的就是这湖山一色之美景。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和晚霞闻名遐迩,是人间仙境,像世外桃源。1896年日本占领了台湾,给阿里山带来了厄运。一百多年前阿里山曾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涵养着日月谭清美、秀丽的湖水,这里还大面积地生长着很多珍稀树种,被台湾人奉为阿里山神木的红栓巨树,便生长在这里。红桧木在台湾是非常珍贵的,在世界森林的生态系统里面也是非常昂贵的一个树种,它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一2500米的地带这个地带的树木一般生长得比较慢,一个直径长到50厘米左右的一棵树,需要120一140年,所以其木材木质非常细腻。这种木材还会发出淡淡的香味,因此它成为造非常高级的宫殿、建筑物甚至高档家具的极好的木料。当1896 年11月13日日本登山探险队采集到第一份红桧木的标本送回日本后,便深得日本人的喜爱。从此日本人制定了一套开发阿里山的方针,阿里山15万株红桧木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悲惨命运。1912年11月两辆园林车抵达阿里山脚下的北门站,开始大肆砍伐山里的红桧树。大量红桧木被运回日本后建了日本一些非常重要的设施,例如,日本的神社和皇宫里面的一些重要建筑。为了把阿里山的红桧木又快又多地运回日本,日本人还修建了铁路史上被称之为“疯狂设计”的阿里山登山铁路工程。这条登山铁路建于1912年,从海拔30米的嘉宜到海拔2274米的阿里山,全长72公里,被一些人称为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目的却是为了把阿里山数千年的森林搬到日本。1997年7月的几场暴雨,使得阿里山中仅存的一些红桧树全部倒在了洪水中,今天阿里山的象征——阿里山神木,已经成为历史的影像。
在阿里山下、日月潭边生活着高山族人,高山族是居住在阿里山的一个原住民族。高山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传说他们的祖先是邵族人的一个分支,在去打猎的时候在山上见到一只又肥又大的白鹿,他们就追逐这只白鹿,穿过丛林之后,追逐到一个低洼的地方,突然白鹿不见了,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汪非常清澈、碧绿的潭水,就是今天的日月潭。高山族的先民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看到他们生活所必需的水草,以及周围丛林的许多动物,还有浸山遍野的可以采集的一些野菜、野果,精疲力尽的高山族先民就在这儿居住下来了。高山族共有雅美、阿美、泰雅、赛夏、鲁凯、排湾、卑南、曹、不农等九大族群,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朴、自然的生存方式,传统的房舍用竹片、藤条、木材和石头垒造,衣着是蓝靛染织的相麻布衣,主食品仍是传统的竹筒米饭、生烤红薯等,台湾的原住民族大多都以捕鱼为生,他们崇尚祭祀,目的是为了祈求渔物丰收和家人平安。
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人占领,台湾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61年3月为了收复台湾岛,郑成功亲自率领2.5万名将士,从金门出发,驶进鹿耳门登上台湾岛,与荷兰军队持续了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于第二年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到达台湾后,汉人与当地的高山族和睦相处,并教他们学说汉话,这种友谊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从中原发端,并形成了融汇四方、辐射四方的文化特征,而台湾文化也源于中原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台湾民俗记事中,除了春节、元宵、中秋节等传统节以外,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祭祀活动,台湾人一般都单独供奉某神。因此,多庙宇、多信徒也是台湾的一大人文特色景观。在日月谭四周的山麓、林室间点缀着许多寺庙、古塔,比如宏伟的文武庙、古朴的玄奘寺和慈恩塔等。其中的慈恩塔就是模仿西安著名的大雁塔而建的。民间流传在天高云谈之时,站在慈恩塔上可以看见西子湖畔的六和塔塔尖。这虽然近似神话,却蕴含着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情。
日月潭是美丽的,美在它的深邃。日月潭又是神秘的,因为它离我们既遥远又近在咫尺,在台湾有句俗语说:“人同根,语同音。”中华灿烂文化的基因、民族的血脉,在台湾已经根深蒂固,也正是这种开放、包容与多元的文化特征,使得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永远都有根与叶的关系。
H. 台湾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阿里山云海: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2000公尺以上。
双潭秋月: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东玉山之北,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誉为“双潭秋月”是台湾八大景点之一。
玉山积云:玉山积云是台湾八景十二胜的其中一景。
清水断崖:位于台湾东部海岸,花莲县城东北,立雾溪口到大清水溪口之间的花莲-苏澳公路(苏花公路)上,是太平洋西岸的大海崖区。
澎湖渔火:著名台湾八景之一, 非常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屯春色:是指台湾岛北端、淡水河下游大屯火山群那迷人的春光。
鲁谷幽峡:鲁谷幽峡是台湾著名旅游景区。系指花莲县自太鲁阁至天祥之间20多千米的大峡谷。
安平夕照:安平夕照,位于台南安平,为台湾八大美景之一。
草山:阳明山(原名草山,因盛产茅草而得名)位于台北市区的正北方。
五指山:五指山风景区位于竹东镇的上坪溪畔,全区占地约4顷,是一个环山面水且资源丰富自然的景观游乐区。
八卦山:台湾著名观光胜地。位于彰化县东北部,地当绵延东境之八卦山脉北麓。旧名寮望山。
虎头埤:位于台湾台南县新化镇虎头山麓,系于1846年(清道光26年)由大目降街农民欧阳安所辟建,用以蓄水灌溉农田。
狮头山:狮头山是台湾旅游景点。狮头山位于苗栗三湾乡、南庄乡与新竹峨眉乡交界处,因为外形酷似狮头而得名。
赤嵌楼:赤崁楼位于台南市中区赤崁街与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楼。
安平古堡:古称“奥伦治城”(Orange)、“热兰遮城”(Zeelandia)、“安平城”、“台湾城”,最早建于1624年,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城堡。
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祠,又名开山王庙或郑成功庙,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清代台湾府城油行尾街),为清治时期最早的官祀郑成功纪念祠。
指南宫凌霄宝殿:位于台北市文山区木栅指南山一带山麓,为台湾道教圣地之一,俗称仙公庙,以主祀八仙中的“吕仙公”(吕洞宾)缘故而得名。凌霄宝殿在1963年兴工,1966年落成,全殿二千三百六十余坪。
云林北港妈祖庙:位于云林县北港镇义民路。该宫因主奉妈祖,故又名北港妈祖庙。亦称朝天官、圣庙,是台湾地区的古刹建筑。北港是台湾早期与中国大陆往来的重要口岸,从福建等地到台湾拓荒者都是从此登岸的。
台北与台南孔庙:台北孔庙位于大同区大龙街。台南孔庙在台南人的用心经营下,不只是台南的地标,更是台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
I. 日月潭,阿里山,庐山都是台湾的风景区吗
以下供参考
日月潭在台湾南投县
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
庐山则是大陆及台湾都有这个地名
台湾庐山在台湾南投县(日月潭附近)
大陆庐山则在江西省九江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