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广场景观
Ⅰ 采用一次性导图的方法,将“某中心广场景观设计方案.dwg”文件导出成JPG格式
现成方法在这里网页链接,请查收。
Ⅱ 在小区中心设置广场有什么好处
广场的位置选在小区的中心,优点是,广场作为小区的中心,对小区的辐射内距离相对均容衡,小区里的居民到达广场的距离大致相同;在景观上,小区的中心广场是小区视觉景观的中心,是小区的景观核心。一般小区的广场都选择在小区的中心,这个中心不仅是几何图形上的中心,而是小区的交通节点,方便人们的集会和休憩娱乐的功能。
Ⅲ 苏州中心广场的简介
苏州中心广场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西侧,毗邻东方之门,由10幢建筑构成,规划包括500米和450米超高层建筑各1栋、100-200米高层塔楼7栋、大型商业建筑一座,总投资约285亿元。
苏州中心广场居苏州市域CBD核心位置,轨交1号线、6号线贯穿整个项目区域,项目整体占地21.1公顷,净地面积13.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8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苏州中心广场项目由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整体开发建设,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苏州中心广场因其罕见的体量规模而创下了国内建筑的六个“第一”:苏州中心广场项目总面积达18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整体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地下空间总面积约5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整体开发地下空间;在苏州中心广场内,设有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凯德商用产业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开发的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项目将建5万平方米的屋顶花园,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空中生态花园;苏州中心广场设置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此外,项目整体地下三层、部分地下四层,基坑占地面积达14万平方米,开挖深度17至22米,开挖土方约220万立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建筑基坑工程。
立体化空间利用
建筑群统一开发建设 地下停车位6000个,地下出入口均可互通。
记者了解到,如此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在国内已是罕见,更为罕见的是,苏州中心广场10幢建筑,将采取“统一策划定位、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的整体化模式进行开发。
“10幢建筑分布在8个地块上,以地下出入口为例,按传统的做法,每幢建筑的地下出入口都是独立设计建设,而苏州中心广场建筑群的所有地下空间均是整体规划设计,地下出入口均可相互连通。”据工作人员介绍,整体化开发模式虽然难度很大,但可以最大化利用土地。以地下空间为例,中心地下空间资源将得到高效利用,地下商业、动态交通、静态停车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功能将得到充分整合,地下二层至四层就可设置近6000个停车位,通过智能化管理全面满足商业、居住、办公停车需求。
据了解,苏州中心广场开发建设过程云集了策划、设计、建筑领域的众多“国际大腕”。在前期策划中,借助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浩华等专业咨询顾问公司确定业态布局及发展定位;在规划设计方面,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单位日本日建设计、英国Benoy、美国SWA 分别担纲项目总体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及整体景观设计;开发及运营方面,引进新加坡凯德商用等品牌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物业管理、停车场管理等方面聘请专业管理团队全程参与设计建议,确保项目从前期筹备到后期运营始终处于高水准运作。
主要交通流量导入地下 空中通道直达金鸡湖,立体化交通破解难题。
据了解,苏州中心广场建成后,将成为苏州规模最大、区位最优、
业态最全的城市功能载体,具备金融商务、商业文化、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布局了写字楼、商业、酒店、酒店式公寓、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
如此规模巨大的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对项目成败将产生直接影响,记者从金鸡湖城发公司了解到,苏州中心广场将打破各个地块内独立组织交通的传统方式,通过统一整合地下、地面、空中的立体化交通模式破解交通难题。
苏州中心广场将在建筑群地下二层设置地下市政环路系统,地下一层与轨交1号线、6号线车站出入口无缝对接,并设置地下货运系统,将主要交通流量导入地下,大大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面配置单循环车行道,主要供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机动车行走;最具亮点的是苏州中心广场的空中交通,中心裙楼屋顶将通过层层退台的设计,建造屋顶步行系统,在建筑群间构建起环形的空中通道,市民可通过空中通道直接步行至金鸡湖城市广场、香樟林等地,充分感受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
Ⅳ 广场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什么
广场景观设计,其中就要考虑到一些疏散和聚集人流,人流入口、水边、道路交汇处、建筑周边等因素,基本都是这些内容啦,我朋友在浙江东方景观设计做的,所以知道些,哈。
Ⅳ 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有哪些景观
地面建筑有:市政府大厦、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大剧院.地下建筑有:地内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地下商业容街、亚洲最大的地下变电站、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车库.在长600米、宽32米的花岗石路面的人民大道两侧,有一条5.5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和6.5米宽的非机动车车道.广场中央有320平方米的圆形喷水池以及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大片绿化地.
Ⅵ 东莞市中心广场的艺术性
二是艺术性。中心广场以蓝带(水景)、绿带(花草树木)、光带(夜景)为主题,每部分设计都精心追版求完美的艺术境界。权行政广场按左右对称布局,沿南北中轴分为三段:礼仪桥、升旗台、弧形水面为主的北端水景区;临水光柱、白色柱列主雕塑及两侧茂盛的树林为主的中心水景区;大型旱喷广场、大片绿化斜坡,共同形成旱喷广场区。文化广场沿中轴布置并逐渐转向非对称式布局,广场北端设有飘花水景、水景报廊、蛋形露天剧场、斜坡商业街等景观;广场南端景观以大片水景为中心展开,设有圆形半岛、绿化平台、湖滨花园、临水戏台、长桥、水底架空层等景观,构成丰富多彩的湖边景观。四周八大建筑物设计各异,有些建筑物的设计还实行国际招标,力求融汇东西方的建筑文化精华,体现出较高的广场艺术造诣。
Ⅶ 画景观,某市政府中心广场,总平面图一张,中心景观立面图 一张,交通分析图一张,景观效果图一张
。。。。。这设计费好低
Ⅷ 什么是城市主题广场景观设计
http://down2.zhulong.com/tech/detailprof266405YL.htm
有很详细介绍,免费直接下载。
Ⅸ 广场景观的内容简介
《广场景观》精选了来自全球最新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从纪念广场、交通广场、校园广场、医院广场、商业广场、办公广场、集散广场、休闲广场,共计8个门类,充分展现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场景观设计的特点。《广场景观》是一本值得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和收藏的资料集。《广场景观》由高巍编,方慧倩译。广场是一个人们逃离城市喧嚣并可以聚会、休闲的场所。同时,广场也体现了当地城市建筑与文化的特色,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回归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