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风景色
『壹』 如何欣赏绘本图画的色彩美
摘要:绘本通过视觉来吸引孩子,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绘本活动中,在通过与优秀的绘本的接触、对话和欣赏,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优秀的绘本艺术的构图、线条、做画方式,对色彩的应用,甚至是某些艺术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孩子的艺术感觉,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无可替代和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欣赏绘本图画色彩美
一、对色彩的感知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出发点
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即对色彩的辨认能力是极其初级和简单的,也就是说,他们仅仅对最主要的色彩,如黑、白、红、绿、黄、蓝有最原始的感知和辨识,对于介于这几种主要色彩的中间色或过渡色就很难辨识,通过绘本阅读,可以拓展幼儿对色彩多样性,复杂性的感知和辨识,使他们的色彩辨识能力得以较大的提升,并使各种色彩与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初步对色彩的内涵和表达的情感有所了解,这就为进一步使幼儿可以用更多的色彩表达自我中心的景物和情感提供了初步的条件。
二、阅读绘本,理解内涵
每个绘本都有不同的内涵和情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我们辅以多媒体、图片、幻灯、动漫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绘本故事的内涵。理解绘本应把体验放在第一位,在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对绘本故事的体验后,教师对幼儿的直觉体验进行提升。结合中班幼儿的阅读特点,我选取了《黄雨伞》、《好饿的小白熊》、《小牛的春天》、《小黄和小蓝》《乱七八糟的变色龙》、《彩虹的尽头》、《花格子大象艾玛》《五只小鸭》等图画绘本书,引领幼儿阅读绘本,感受绘本的色彩美。
三、结合重点画面感知
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握绘本的重点画面进行重点欣赏和层层分析。我们欣赏的重点画面要内容丰富,与幼儿生活相联系,色彩鲜明,情境性强,具有一定的情感性,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渐进性和目标性原则,由近及远、由简至繁进行欣赏。绘本《好饿的小白熊》,重点欣赏了具有代表心情色彩的四幅图画。从这四幅图中,幼儿对颜色体会比较到位,表述得也比较贴切,看到颜色亮丽的都说心情会很好,看到黑色或深色都感觉很沉重,明白了颜色能代表人物的心情。
四、在体验中创造色彩
幼儿对色彩的理解不仅包括色彩感知能力,还包括色彩运用能力。我们在丰富幼儿美术技能的同时,利用阅读拓展活动和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运用于绘画当中:(1)注重想象。在绘本《好饿的小白熊》的阅读活动中,启发孩子进行想象,锻炼幼儿将故事的情节画出来。孩子们通过前期的学习和欣赏,大胆想象自己在天空云朵中的情形。(2)注重故事性。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故事并能把自己编的故事画出来。如《小黄和小蓝》的绘本阅读中,通过一系列的玩色游戏后,请幼儿把自己配色图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幼儿会发现两种颜色相混时会产生新的颜色,教师就引导幼儿去思考,去观察色彩的变化。让幼儿了解三原色及间色、复色产生的过程,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知色彩丰富多样原变化。孩子们不仅通过故事交流记住了各种漂亮的颜色是怎么配出来的,而且百玩不厌,每次都有不同生动的故事。(3)注重意境。通过欣赏音乐或创造意境,引导幼儿富有情感的创造。培养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用颜色,线条或物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绘本《黄雨伞》的阅读活动中,画面非常美丽,虽然没有文字表达,但配音非常优美、动听,通过提问、结合音乐,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画面来充分感受雨中伞的美丽风景。教师还根据具体情况,尊重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鼓励别出心裁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不一般的情景,结合内容题材,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学习,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绘本《黄雨伞》的拓展活动欣赏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雨伞,然后结合优美的音乐引导幼儿充分感受表现雨中伞的美丽风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活动:社会活动——伞的用途;科学活动——大自然里的伞。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了各种菌类的实物与图片以及像伞一样的树叶,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幼儿拓宽了对大自然中像伞一样的东西的了解。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伞。点彩画“小花伞”。彩泥——我的小伞面。(4)注重体验。绘本的内容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体验进行欣赏创造。幼儿美术创作的前提是观察,走进自然,感受,观察世界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小牛的春天》的绘本阅读中,就是让幼儿感知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及有生命的个体的生长。在一年四季的交替过程中,同样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色调,也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天来临时,选择描绘春天景象的内容时,先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充分感知春天的美丽,然后对感知到得美丽进行再次想象,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形成色彩美感。(5)注重幼儿的大胆表现及材料的运用.以绘本《乱七八糟的变色龙》为例。从封面开始阅读:绿色的灌木中,一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蹲在大石头上……孩子观察、思考并提问:变色龙怎么没有变颜色保护自己?是啊,它可能会怎么办?孩子想象、表达:它可能要去医院看病;换个地方再试试,跳到红花里……可是,试了半天还是没有用,如果狮子来了就会发现它,吃了它,怎么办?如果你是它的朋友你会怎么办(思考、表达、倾听)。看看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它的(观察、倾听)还是没有成功。谁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观察、分析)?如果你是变色龙会怎么做(想象、表达、倾听)?变色龙是怎么做的(观察、分析、表达)?狮子逃走了,为什么?你喜欢变色龙吗?为什么?(分析、审美)朋友们怎样做?为什么这样?(观察、分析、表达和审美)乱七八糟的变色龙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无尽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使审美发展这一课题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得到逐步的解决。引导幼儿去感受去发现,并根据幼儿生活中所见所闻,鼓励孩子创造出自己的图式。追随幼儿创造性活动,充分发展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我们根据活动内容和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有单独涂色添画《会变色的变色龙》,有集体作画,这样既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活动需求,又促进了幼儿的更好表现。另外,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一些分组活动、分区活动,使幼儿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进而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在活动中,我们理解并鼓励幼儿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方式,提倡个性化。
我们通过绘本,让幼儿找到审美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说和做,不断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
『贰』 用对比色画一幅图画(六年级水平)
用红色和绿色画一副圣诞内容的画
『叁』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写一段话
到了巴拉巴拉老板了吧了吧?秋天的树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肆』 如何用平涂的方式绘画要求用5种颜色画-秋天的景色
秋天啊
就是橘色
金色
红色
黄色
土地的颜色
平涂还不简单啊
蘸上颜料往上面图
没有立体感的画
『伍』 如何欣赏绘本图画的色彩美
绘本通过视觉来吸引孩子,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绘本活动中,在通过与优秀的绘本的接触、对话和欣赏,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优秀的绘本艺术的构图、线条、做画方式,对色彩的应用,甚至是某些艺术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孩子的艺术感觉,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无可替代和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一、对色彩的感知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出发点 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即对色彩的辨认能力是极其初级和简单的,也就是说,他们仅仅对最主要的色彩,如黑、白、红、绿、黄、蓝有最原始的感知和辨识,对于介于这几种主要色彩的中间色或过渡色就很难辨识,通过绘本阅读,可以拓展幼儿对色彩多样性,复杂性的感知和辨识,使他们的色彩辨识能力得以较大的提升,并使各种色彩与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初步对色彩的内涵和表达的情感有所了解,这就为进一步使幼儿可以用更多的色彩表达自我中心的景物和情感提供了初步的条件。 二、阅读绘本,理解内涵 每个绘本都有不同的内涵和情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我们辅以多媒体、图片、幻灯、动漫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绘本故事的内涵。理解绘本应把体验放在第一位,在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对绘本故事的体验后,教师对幼儿的直觉体验进行提升。结合中班幼儿的阅读特点,我选取了《黄雨伞》、《好饿的小白熊》、《小牛的春天》、《小黄和小蓝》《乱七八糟的变色龙》、《彩虹的尽头》、《花格子大象艾玛》《五只小鸭》等图画绘本书,引领幼儿阅读绘本,感受绘本的色彩美。 三、结合重点画面感知 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握绘本的重点画面进行重点欣赏和层层分析。我们欣赏的重点画面要内容丰富,与幼儿生活相联系,色彩鲜明,情境性强,具有一定的情感性,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渐进性和目标性原则,由近及远、由简至繁进行欣赏。绘本《好饿的小白熊》,重点欣赏了具有代表心情色彩的四幅图画。从这四幅图中,幼儿对颜色体会比较到位,表述得也比较贴切,看到颜色亮丽的都说心情会很好,看到黑色或深色都感觉很沉重,明白了颜色能代表人物的心情。 四、在体验中创造色彩 幼儿对色彩的理解不仅包括色彩感知能力,还包括色彩运用能力。我们在丰富幼儿美术技能的同时,利用阅读拓展活动和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运用于绘画当中:(1)注重想象。在绘本《好饿的小白熊》的阅读活动中,启发孩子进行想象,锻炼幼儿将故事的情节画出来。孩子们通过前期的学习和欣赏,大胆想象自己在天空云朵中的情形。(2)注重故事性。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故事并能把自己编的故事画出来。如《小黄和小蓝》的绘本阅读中,通过一系列的玩色游戏后,请幼儿把自己配色图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幼儿会发现两种颜色相混时会产生新的颜色,教师就引导幼儿去思考,去观察色彩的变化。让幼儿了解三原色及间色、复色产生的过程,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知色彩丰富多样原变化。孩子们不仅通过故事交流记住了各种漂亮的颜色是怎么配出来的,而且百玩不厌,每次都有不同生动的故事。(3)注重意境。通过欣赏音乐或创造意境,引导幼儿富有情感的创造。培养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用颜色,线条或物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绘本《黄雨伞》的阅读活动中,画面非常美丽,虽然没有文字表达,但配音非常优美、动听,通过提问、结合音乐,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画面来充分感受雨中伞的美丽风景。教师还根据具体情况,尊重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鼓励别出心裁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不一般的情景,结合内容题材,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学习,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绘本《黄雨伞》的拓展活动欣赏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雨伞,然后结合优美的音乐引导幼儿充分感受表现雨中伞的美丽风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活动:社会活动——伞的用途;科学活动——大自然里的伞。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了各种菌类的实物与图片以及像伞一样的树叶,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幼儿拓宽了对大自然中像伞一样的东西的了解。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伞。点彩画“小花伞”。彩泥——我的小伞面。(4)注重体验。绘本的内容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体验进行欣赏创造。幼儿美术创作的前提是观察,走进自然,感受,观察世界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小牛的春天》的绘本阅读中,就是让幼儿感知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及有生命的个体的生长。在一年四季的交替过程中,同样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色调,也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天来临时,选择描绘春天景象的内容时,先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充分感知春天的美丽,然后对感知到得美丽进行再次想象,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形成色彩美感。(5)注重幼儿的大胆表现及材料的运用.以绘本《乱七八糟的变色龙》为例。从封面开始阅读:绿色的灌木中,一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蹲在大石头上……孩子观察、思考并提问:变色龙怎么没有变颜色保护自己?是啊,它可能会怎么办?孩子想象、表达:它可能要去医院看病;换个地方再试试,跳到红花里……可是,试了半天还是没有用,如果狮子来了就会发现它,吃了它,怎么办?如果你是它的朋友你会怎么办(思考、表达、倾听)。看看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它的(观察、倾听)还是没有成功。谁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观察、分析)?如果你是变色龙会怎么做(想象、表达、倾听)?变色龙是怎么做的(观察、分析、表达)?狮子逃走了,为什么?你喜欢变色龙吗?为什么?(分析、审美)朋友们怎样做?为什么这样?(观察、分析、表达和审美)乱七八糟的变色龙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无尽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使审美发展这一课题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得到逐步的解决。引导幼儿去感受去发现,并根据幼儿生活中所见所闻,鼓励孩子创造出自己的图式。追随幼儿创造性活动,充分发展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我们根据活动内容和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有单独涂色添画《会变色的变色龙》,有集体作画,这样既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活动需求,又促进了幼儿的更好表现。另外,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一些分组活动、分区活动,使幼儿通过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进而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在活动中,我们理解并鼓励幼儿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方式,提倡个性化。 我们通过绘本,让幼儿找到审美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说和做,不断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
『陆』 马克笔风景绘画必备的有哪些颜色
风景绘画你可选择淡一点的颜色、粉绿,粉丝,灰,柠檬黄,鹅黄,天蓝,湖蓝,橄榄绿,粉红,朱红,砖红,紫罗兰。如果想要画出精细真实的画,最好选用24色以上的画笔。当初我的一套大概该有60几种颜色。
『柒』 中外绘画用色区别及原因
在画这一系列作品时,我想在色彩上更加当代,当代人对色彩尤其敏感,可以说色彩是当代生活的一大特色。艺术创作是与创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我生活在其中,每天都感受到它的魅力。另外,我认为中国画的创新突破口是在色彩的表现上,当然中国画的笔墨固然重要,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对于色彩的运用,以及如何更好地与笔墨相结合,真正做到色彩与笔墨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实,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艺术在色彩的表现上都很重要。中国古代青绿山水中的色彩就表现得很好,只是后来越来越概念化,缺少了自然的变化。中国画在色彩的表达上缺少油画在印象绘画时期那样的深入过程,没有更好地对色彩加以研究,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因而缺少理性的深究,这就造成了中国画在色彩上的不足。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着重在补色方面进行探索。
许平 你在用色上是采用中国画颜料,还是水粉或丙烯颜料。
张值 现在一些人看中国画中的色彩比较丰富,就有一种不良的反映,认为是用水粉或丙烯代之,觉得中国画颜色缺少丰富性,只有水粉或丙烯颜料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其实中国画颜料足已表现其色彩的丰富性,我在用色上主张用纯粹的中国画颜料。以前有许多人看了我的国画,问我用的是丙烯还是水粉,我告诉他们用的是地地道道国画颜料,他们都很惊讶!有的认为我没有说实话。但是从他们的态度上我更坚定了我的探索。所以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更加强化其色彩明度,但又不失其中国画的意境。
许平 这些是与你以前从事油画创作有关吧!能谈谈你对油画用色与国画用色之间的差别吗?
张值 其实,这两者之间的用色有许多相同点,尤其是印象派以后以及现代派绘画色彩,中国现当代绘画设色也是深受这些流派的影响。但是,我一直强调自然风景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即西画的色彩是以西方的自然风景色彩为基础,而中国画的色彩是以中国山水景象色彩为基础。这是真正区别中西方绘画色彩的一个重要依据,一个色彩画家不懂得这一点是无法画好色彩。前不久,我与来北京中国美术馆“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的五位参展艺术家进行了访谈,从他们的访谈和展品中,我发现他们作品中的色彩与他们国家的风景人文色彩相关。而我以前画油画时过于模仿西画色彩,总是难以表现中国的风景,后来我转向国画用国画颜色,一下子找到了中国山水景象的色泽,那种特定的地域性色彩让我着迷。地域性的色彩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像莫奈笔下的巴黎公园,凡高的阿尔风景,高更画的塔溪提,董源笔下的江南等等。
许平 你是说在色彩的表现上与特定的自然风光有关。
张值 是,当我看到巴尔蒂斯的作品时,我就想起了法国的田园风光。看到维米尔的画时,就会想到荷兰的风景。从康斯坦布尔的作品中就会看到英国乡村的风光。从董源的画中便会看到中国江南的风光。这些画家的色彩都是源于特定地域的景色,而不是从别人的作品中抄袭而得。而中国画要想在色彩上有大的突破,唯一的途径就是走向自然,走进风景,从中感悟和体验自然色彩的真蒂。我之所以从西画转向中国画,正是由于这一点。那么这些年来我从中得到许多乐趣,也真正对中国画的色彩有了体悟,以前认为只要把色涂上去,且越丰富就越能表现色彩。现在才发现这是最初级的对色彩的理解。而现在像这样的色彩画家比比皆是,又怎能在色彩上有所突破呢。
许平 中国画从上个世纪之初,就开始吸收西方的素描和色彩,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了,你觉得近一百年来中国画在色彩方面有哪些变化?
张值 这个问题比较大,一下子很难回答。简单扼要地说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上个世纪之初色彩探索还比较机械,仅仅在材料上加以运用,像王悦之用油画材料画出中国画的效果,或国画材料画出油画效果。其后以林风眠为主张的中西相融,主要体现在色彩的变革上,他大胆地把水粉颜料引入中国画之中,并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彩墨画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水粉色与墨难以相融,时间长了就开始脱落。再后来人们把丙烯色和日本颜料引入中国画,由于这种颜料色泽过于鲜艳,又失了中国画的审美意境。直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有些画家重又回到中国画颜料的探索之中,我个人对色彩的认识而言,我觉得中国画的色彩必须在中国画颜料上花功夫,这才是正道。
『捌』 绘画里怎么画渐变色
如果是素描的话,铅笔打影的时候可以多覆盖一些,保证有章可循,最好是先找到一个方向,回描摹均匀。如果是答色彩,先打浅色,再逐渐加深, 注意不能重复太多。重复太多纸张可能起泡,颜色也会不均。
如果只是追求小面积的变色,比如几平方厘米,可以运用排笔,在笔两边沾上不同的颜色来绘画。如果不熟练地话,可以在调色的时候多在草稿纸上试两次。当然也可以借用水的晕染来自然化或是别样化。先从简单的学起。
(8)图画风景色扩展阅读:
素描是一种素描美图,广义上指一切单色的绘画(注意:而非是指以铅笔为绘画工具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素描是一种基础,相对而言又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
素描从目的和功能上说;一般可分为创作素描和习作素描两大类。
写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素描从绘画传统的角度说,素描又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两种。
素描从作画时间概念上说,素描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等。
素描从使用工具上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纸笔或两种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
『玖』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后面应该怎么写
那火红的枫叶,金色的银杏,青翠的松树…我怎么也看不够,每每漫步在树林里,总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暂时远离尘世的繁杂,我浮躁的内心也开始变得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