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自然风景
① 6月份适合去哪旅游
1、垦丁
一个适合任性地放大心情的地方。有人说,在大陆丢失掉的传统,在台湾都能找回来。在垦丁,可以找一间高层酒店,站在阳台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
六月时,天气还不算太热,可以选择和陌生人拼车让专业的师傅带着你把大大小小的景点都逛完。最重要的是,师傅一定能够在日落之前带你去关山最好的拍摄点,让你简简单单就能拍出日落大片。
如果你想一个人随便逛一逛,租电动车一个人走走停停探索也是非常好玩的,路边上的海鲜摊和夜市都是非常热闹的,逛起来完全不觉得累。
2、苏州
江南水乡里,文人最爱苏州。早晨醒来在最有苏州味道的皮市街品尝最正宗的苏式点心;在最有民国范的西中市穿越时光回到一段沧桑的历史中;
游走在凤凰街的各个名胜古迹与传统建筑的小馆中,也可以随意逛一逛最热的平江路;夜晚漫步李公堤,感受微风遥望摩天轮和东方之门。
3、威海
相对于三亚和青岛海滩的人满为患,威海的成山头就显得略为安静,但这里的海,却无比湛蓝。最富特色的礁石奇怪嶙峋,临海峭立,乳山的十里银滩沙石细软,海风习习,比三亚少一份喧闹;
渔船点点,与蓝天碧海融为一体,比青岛多一份蔚然,这里还是天之尽角,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漫步于沿海小路上,晨光未现雾气朦胧,恍若仙境,红日初升映海帘,绚丽多彩,美丽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4、杭州
杭州,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泛舟西湖、跨越断桥、登上古寺,或在茶园里品一壶龙井,即使仅作为匆匆而过的一员,你都会被它的风情万种所吸引。在初夏的早晨应该去隐秘幽深的云栖竹径,漫步竹林间听鸟鸣;
正午在绿茵漫漫的九溪烟树里,脚丫泡在溪流中感受清凉;在黄昏后去热闹的河坊街,感受人潮拥挤。
5、鼓浪屿
鼓浪屿最适合和好朋友一起住上几天,享受静谧的时光,漫步在六月的鼓浪屿,绿树鲜花掩映着万国建筑,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般,在海边,阳光沙滩,琴岛优雅的乐章共赴浪漫的时光。
(1)新西兰自然风景扩展阅读
1、安全是享受快乐旅程的保证。出发前最好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如果发生意外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2、旅途中尽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间内。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在试衣试鞋时,最好请同团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3、重要证件如护照、签证、身份证、信用卡、机船车票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出发前最好各复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证件时也不要轻易答应,应报告领队处理。如领队不在场,可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或工作证件,否则应予拒绝。若对方是警察,也应记下其证件号、胸牌号和车号。
4、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应当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着的证明材料,如旅游合同、旅游发票、景点门票、医疗单据等,不要仅凭口头承诺。必要时,消费者可将与旅行社进行商谈交涉的过程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用。遇到侵权更要及时向旅行社、消费者协会、旅游质量质监所等机构反映。
② 新西兰概况
新西兰的旅游业现状
新西兰位于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其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获益匪浅,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前景。
一、 旅游业统计数字
1.游客人数和收入增长情况:
近年来,新西兰在游客人数和旅游行业收入上均有稳定增长。只是在1997年,由于作为其主要游客来源的几个亚洲国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入境旅游者人数一度下降,然而随后即高速增长。2002年7月年度,入境国外旅客总数达到196万人,而在1987年,这一数字仅为85万人。
游客人数的增加为新西兰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2001年,海外游客在新西兰消费额达48亿新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23%;国内游客的消费额则达到了69亿新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9.1%。来自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已经占到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的9.7%。
2000年,从事旅游业的全职员工达到94,000名,比三年前增加9.6%,另有69,000千个职位间接的与旅游业有关。旅游业直接h或间接地为新西兰创造了163,000个工作职位,占全国就业市场的十分之一。
根据新近成立的新西兰旅游研究委员会的调查和预测,到新西兰观光的游客人数还将在未来五年内增加50%。
2.住宿和交通情况:
到新西兰旅游可选择多种多样的住宿和交通方式。
根据新西兰旅行社协会的统计,在入境新西兰的外国旅游者当中,37%的人选择住在私人开设的家庭旅馆;16%的人选择住在饭店;12%选择住睡袋旅馆;10%选择汽车旅馆;7%选择学生寄宿旅馆;6%选择野营或野营车;7%选择合租住宅或分时租用住宅;2%选择住在农场或当地居民家中。
对旅游交通方式的调查表明:游客中30%的人乘坐过新西兰的国内航班;25%的人乘坐长途旅游客车;另25%的人租车旅行;18%的人曾借私人汽车旅行;15%的人坐过渡船;7%的人乘坐定时服务的公共汽车;6%的人选择火车作为交通方式;3%的人租用野营车;其他交通方式还包括睡袋汽车、游艇和搭便车等。
二、旅游景点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文化体育活动
传统上,新西兰纯净的空气和未经污染的水源、辽阔的森林和草原,以及遍布全国的牧场风光是吸引国际游客的热点,但近年来,更多的旅游者把注意力放在野外探险、访问城市中心、参与文化活动和接触大自然上,他们希望在新西兰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中体验到变化和新意。
位于南岛西海岸的米佛峡湾冰川、北岛中部的萤火虫洞和地热地区的温泉,都是吸引外国游客的观光胜地。除了拜访这些著名景点,旅游者也热衷于山地自行车、蹦极跳、水上漂流和高速汽艇等冒险活动,还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把在新西兰纯净的自然环境里散步、垂钓作为一种享受。
新西兰殖民与土著相结合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毛利文化环境也是促进其旅游业发达兴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农场、葡萄酒厂、博物馆和艺术画廊,了解新西兰的经济和历史;可以拜访并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体验真正新西兰人的生活;也可以参加各式各样的食品节、葡萄酒节或鲜花节,感受这里的独特风情。
近年来,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性的体育活动使新西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9年的APEC峰会、2000年的美洲杯帆船赛和千禧年庆典活动都为其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机会。
三、 旅游业管理机构
新西兰旅游局(Tourism New Zealand)是新西兰的旅游行业促进机构,该部门负责本国旅游业对海外市场的促销和协调管理,以确保新西兰在旅游业上的长期利益最大化。为了同本国旅游行业密切配合,发展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旅游局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伦敦、洛杉基、纽约、东京、大阪、法兰克福、新加坡、曼谷、香港、台北和汉城等城市都设有办事处,已形成了完备的促销网络系统。
旅游和体育事务办公室(the Office of Tourism and Sport)是附设于内务部的独立负责旅游和体育事务的政府机构,其主要任务把旅游和体育活动作为促进新西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给予支持,在政府内部进行宣传、促成这些活动的实现和创新。
③ 加拿大和新西兰,哪更美只看自然风光!
都很美,都有很多自然景观
④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哪个国家的自然风光更美
新西兰 我就在那留学 南岛最美 基督城 皇后镇 都很美的 是全球最美的纯自然风光
⑤ 某旅游者在某岛国旅行(图1),在甲点拍摄到10米外的风景照片(图2).据此回答1~2题.1.拍摄时,相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根据图中回的经纬度分析,此区域是新西答兰的岛屿.根据甲的位置分析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甲地的自然植被属于温带森林,故正确;
B.热带(温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温带)草原带.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分析,此区域是新西兰的岛屿.根据甲的位置分析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甲地的自然植被属于温带森林,故不符合题意;
C.热带(温带)沙漠气候,所对应自然带是热带(温带)荒漠带.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分析,此区域是新西兰的岛屿.根据甲的位置分析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甲地的自然植被属于温带森林,故不符合题意;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分析,此区域是新西兰的岛屿.根据甲的位置分析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甲地的自然植被属于温带森林,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⑥ 美版指环王拍摄度再次选在新西兰,新西兰的原始风貌为什么保存的那么好
新西兰的原始风貌保存得特别好,跟他们政府做的的环境保护条例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人们自觉地开始保护环境,保护新西兰的原始风貌的时候,就能更好地保护住那美丽的风景。
像美版指环王拍摄地选在新西兰,也是因为他们那独特的风光景致。想要新西兰的美丽继续保留,那么一定要更加的爱护好新西兰的环境。
⑦ 重庆十月的巫溪,究竟美在哪里
重庆巫溪,几天前飘下了重庆的第一场雪。在海拔2300米的红池坝天子城,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只是,秋天显然不欢迎这位不速之客,在错愕的迎接中,将晶莹的拥抱拒绝于无形。
阆苑仙境
但不出名,没听说不代表就不好看。洞内遍布的钟乳石琳琅满目,流光溢彩,不褪色于我去过的武隆芙蓉洞和广西丰鱼岩。
巫灵洞有定海神针、钟乳天桥和九龙壁三大景点,被誉为中国溶洞三绝,它也是专家和游客口中的“库区第一洞”。
洞中还建有些人造景致,比如“十巫”组雕,是不是画蛇添足,我就不做评判了。
巫溪的景点比较分散,若想跟着重庆白雪的选择第一时间去打卡巫溪,我仅为大家做个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建议:
1、第一天自驾到巫溪县城,可以在县城逛逛,吃吃正宗的巫溪烤鱼(现在到处都是的万州烤鱼的鼻祖),夜宿县城酒店;
2、第二天游览兰英大峡谷,午饭后赴灵巫洞,然后体验大宁河竹筏,晚餐后抵达红池坝住宿;
3、第三天游览红池坝天子城、银厂坪、西流溪等景点,而后返回主城。
⑧ 安徽师范大学生活环境好不好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7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7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75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
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