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目的
① 景观设计目标怎么写
这是我毕业设计屋顶花园的,你可以参考一下,大概就是这样
设计理念:回
1以人为本:该答屋顶花园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屋顶花园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同时,花园内的休憩、娱乐设施,诸如:亭、沙发、亲水平台以及花架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现代化要求。
2生态原则:充分考虑西安地区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屋顶花园和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② 希望绿色城市设计策略能达到什么目的
城市景观来规划设计中,由斑块、基自质、廊道、边界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斑块就是指的城市绿色空间地域,包括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廊道包括绿道(道路绿化带)和蓝道(河流绿化带)。斑块是景观的节点,由廊道连接成景观体系。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廊道是已经规划好了的,不能改变。而斑块的设计是中心和重点。
③ 商业广场景观设计目的是什么
商业广场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广场环境景观设计上应先满足人们心理、生理的需要,然后再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考虑。因此.在进行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其社会性,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形式,追求时尚化、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过于艺术效果,使景观成为某些领导及某些设计师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在设计城市广场时,应提倡“以人为本、效益兼顾、突出文化、内外兼顾”的原则,更好地发挥广场聚会、休闲、锻炼、娱乐等功能,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空间,才是城市广场建设的目的,以上内容来自远景设计研究院,希采纳。。。
④ 急求经济林园林规划设计总结,字越多越好,,急,急
你想做经济园林规划设计总结,其实,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知识点,都可以写到工作总结中去。园林规划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成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流传。但要想做总结,有哪些方面可以说呢?
1、景点布置方面:是平衡画面要相宜。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凤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2、对比照应的目的性方面: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3、景点联络的节奏感方面: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达到联络有致。
4、景点的衬托、烘托方面:景点的衬托、烘托方面要相称。
5、景点设置的动静搭配方面:景点画面需要镇定有力,但也需要动静配合。有的景境里布置的景物比较繁杂,显得热闹躁动时,应使用另一种比较有分量的景物点景,达到统摄镇定的目的。
6、景点的藏露结合方面:当景点被山林遮蔽时,可点以高塔、危亭等露于林梢。
7、景点的暗示隐喻方面:景点的暗示隐喻要高雅,若景观意境过于含蓄,景意用典形式来点景,达到为游人暗示解惑的目的
8、景点的调和与加深的适度方面:发现原有景观的色彩、态势、质惑等的分量气氛不够时,可应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长等点景手法予以强调。
需要写总结的东西很多,不能仅仅靠这么一点点内容就能把总结混过去,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总结吧!
⑤ 学习环境设计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人是大四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我还是很喜欢环境设计这个专业。
在交大学习了四年环境设计专业,大一一年多学习生活下来,我发现煎熬不煎熬都是由自己决定的,环境设计是个好专业,但它又包含许多其他的专业知识,可以说设计类的各种专业都是不分家的,所以学好环设需要你学很多,比如你也要懂些视传,要知道点线面、色彩搭配啥的。
⑥ 要毕业了,做毕业设计,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专业,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怎么填
我们刚好在做一个售楼部外观和景观设计。
⑦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以华东、华北地区农田和复垦农田为研究对象,揭示农田景观格局、过程的一般规律;归纳提出一般农田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内容、方法、程序和模型;提出复垦农田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模式;利用“3S”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可视化;提出复垦农田景观重构的对策,为有关法规的制定和评价生态农业、土地整理、复垦农田等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基础。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3.1 一般农田与复垦农田景观格局、过程与特性研究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态不同的景观斑块、廊道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景观格局的研究目的在于在表面看来无序的斑块、廊道组合的景观上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通过景观格局的分析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和机制,比较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效应。景观过程强调景观现象发生、发展的时序和动态特征,对景观过程的研究在于掌握景观演替的方向和进行景观整理。具体选择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斑块形状指数等指标,通过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获取不同时期景观格局和结构指标。首先,分析一般农田景观演变的驱动力因素,揭示一般农田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和特征;其次,结合采矿过程,归纳矿区在开采、塌陷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规律,结合井工开采计划与过程,揭示井工开采条件下的农田景观演变规律。
1.3.2 复垦农田景观重建规划控制研究
当前,由于小尺度上的复垦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可参考的资料较少,特别是国内对其研究更少,为了便于今后农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需要查阅大量的有关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农田景观、农业生态学等资料,根据农田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归纳农田景观规划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程序,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景观、人居环境。
复垦农田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农田景观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以景观格局特征和规律为指导,对区域农田景观进行景观工程化过程。首先,对煤矿区复垦方向进行分析;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归纳复垦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规划体系和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探讨“3S”技术在复垦农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3.3 复垦农田景观重建施工控制与产权配置
复垦农田景观重建需要通过工程实施来完成,科学的施工工艺是保障农田景观重建质量的基础,重建后的复垦农田景观产权配置同样是其质量持续的保障。结合当前土地复垦技术,研究复垦农田景观重建工程调控模式与方法,设计生态预复垦的表土剥离工艺,提出复垦工程费用控制措施。结合土地产权理论,分析当前沉陷地产权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设计我国煤矿区沉陷地复垦产权配置方式。
1.3.4 复垦农田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根据当前煤矿区耕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的需要,以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参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 1013—2000)规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和建立技术档案,研究小尺度采煤沉陷地复垦农田景观质量评价原则、内容与方法,规范复垦农田景观重建技术,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评价。
⑧ 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⑨ 园林设计前景!
一:园林设计的概念及目的:
1、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观的、更适宜于人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过程。2、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与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的审美功能,创造出优美自然的、适宜人们生活游憩的最佳环境系统。园林从主观上说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因此它在满足人们良好休息与娱乐的物质文明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精神文明的需要。一通园林导航网小贴士: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园林景观式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亲赖,园林景观环境中休闲散步,朝阳中晨练,茶余饭后与朋友小聚,已经成为当今百姓享受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生活组成部分。随之园林景观设计行业也越来越受人追捧!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在城市绿地逐渐减少、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进行大型园林设计时,总是最先考虑到园林的生态化和人性化。首先是生态化,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健康、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个主要方向。
2、从现代园林设计发展的总体上看,园林设计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同时,与植物学、生态学、艺术学和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的结合趋势也日益明显,呈现为层次、风格多元化的局面。 3、生态化园林要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在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创建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次,园林设计要达到人性化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人们不再是要看到单纯的绿,而是丰富的、高品质的、宜人居的景观,因此现代园林设计也提出了人性化设计概念。这使现代园林设计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进而对园林设计师的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原文链接: http://www.yt160.com/a/news/15740.html?1308800826
⑩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封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39园林规划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园林规划原理》作为全日制普通学术型景观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园林规划原理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景观建筑学硕士学习所要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要求。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有关园林规划设计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园林学、园林史、园林植物学与应用、园林工程等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要求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
2. 对国内外专业前沿理论与实践要有较深入的了解;
3. 具有正确的生态观、社会观、艺术观;
3.对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为闭卷形式,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
本科考试作为景观建筑学专业的综合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景观设计原理:包括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西方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场地设计等。约占70分。
2、中外园林发展史:包括西方园林史、中国园林史,熟悉中外园林的不同风格特点。另外需要对岭南园林有较深入的了解。约占30分。
3、园林工程:包括园林建筑、土方、园路、假山、种植、水电等园林工程技术。约占30分。
4、园林植物学与种植设计:包括园林植物的分类、常见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种植设计原理。约占20分。
六、考试题型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为150分。
七、参考书目:本科通用教材
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李铮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2.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5. 《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封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7. 《园林工程》,孟兆祯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