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景观
① 地质景观分类及特征
昌乐县古火山地质景观可划分为矿物岩石景观、新构造运动景观、火山水体景观、火山与熔岩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地质生态景观、人类活动遗迹景观。
(一)岩石地层景观
昌乐火山岩主要有碱性橄榄玄武岩、含橄榄岩包体玄武岩、致密块状玄武岩等,其次见有少量火山角砾岩、火山碎屑岩。其中碱性橄榄玄武岩和含橄榄岩包体玄武岩为该地区蓝宝石的赋矿岩层。由于火山喷发的多期次、间歇性,造成古火山遗迹山体岩性的不唯一性,为该地区岩石地层景观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1.方山橄榄玄武岩垂直分层景观
方山橄榄玄武岩颜色多为暗绿—黑色,发育斑状结构、粗玄结构、致密块状等;斑晶(0~20%)一般为0.1~0.5mm,最大2~3mm。主要成分为橄榄石,其次为单斜辉石(钛辉石)及少量斜长石,局部含橄榄岩包体,大小不一;基质具粗玄结构和显微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单斜辉石、磁铁矿及少量橄榄石等,有时具褐色玻璃质,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等。该处岩层垂直分层较为明显,产状平缓、层理清晰,厚层橄榄玄武岩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产出(图版3-2-7)。根据余晓艳等人(1996)对该处野外产状及岩石结构构造的调查,将该处玄武岩从下至上大致分为8层:
1)气孔状橄榄玄武岩,岩石呈褐红色或深紫色,层状构造,气孔发育,内有钙质物充填,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橄榄石、辉石、铁的氧化物等,厚度约10m。
2)致密状橄榄玄武岩,呈灰黑色,致密块状构造,气孔不发育。矿物成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长石等,本层构造作用明显,褶皱、透镜体发育,见有球状风化,风化后岩石呈松散粒状脱落,厚度约15m。
3)气孔状橄榄玄武岩,呈灰黑色,层理不明显,气孔发育。受风化较轻微,矿物成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长石等,厚度约1m。
4)致密状橄榄玄武岩,呈紫灰色,球状风化强烈,层理不明显,厚约5m。
5)气孔状橄榄玄武岩,呈紫灰色,气孔构造,层理明显。主要成分为橄榄石、辉石、铁的氧化物等,局部夹紫红色橄榄玄武岩,厚约10m。
6)致密状橄榄玄武岩,呈紫色,层状构造,偶见气孔。矿物成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长石和铁的氧化物等。岩石节理发育,破碎较厉害,厚约3~5m。
7)伊利石化橄榄玄武岩,呈深灰色,中部有0.5~1.5m风化强烈的黄色、黄绿色深源包体,并含刚玉、辉石等巨晶矿物。其底部和顶部气孔较发育,中部气孔不发育,上部柱状节理发育,厚约10m。
8)气孔状橄榄玄武岩,呈灰黑色块状岩石,气孔发育且气孔较大、较密。主要成分为橄榄石、辉石、铁的氧化物等,厚约12m。
2.火山碎屑岩景观
火山碎屑岩,碎屑大小不均,约1~5cm,呈菱形、次菱形状,主要成分为深黑色致密状玄武岩,其见有橄榄岩包体,大小约2~4mm,并见有少量尖晶石包体,粒度为4mm×5mm,代表了火山喷发沉积相环境。由于长期的剥蚀和风化作用,目前仅在黑山子东山(图版3-2-8)、黑山子东南山、猪山(图版3-2-9)三处保留有该类岩石,已成为该地区古火山旅游资源中的稀缺景观。
3.火山大角砾熔岩景观
研究区内火山大角砾熔岩见于马山北东山南侧挖掘断面处,该山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图街道事处罗圈村东南部,山顶最高点海拔169.09m,为一扁平小山包。山顶平坦,无植被,已开发为石料厂,山体西侧有采坑。北东、东侧主要发育槐树、杨树等植被,山坡以荆科类植物为主。山体上部岩性主要为尧山组深灰色玄武岩,见有多处球状风化;中部为火山角砾熔岩,为牛山组致密状玄武岩角砾被尧山组熔岩所覆盖,角砾较大20~50cm,表层风化强烈(图版3-2-10);底部为牛山组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该处为县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火山大角砾熔岩,具有较高观赏和研究价值。
(二)矿物岩石景观
县内火山岩内蕴涵着大量的蓝宝石、橄榄石、石榴子石等有较高价值的宝石矿物。昌乐蓝宝石资源丰富,有矿面积达450多平方千米,蕴藏量达数十亿克拉,该地区蓝宝石(图版3-2-11)具有颗粒大、结晶好、净度好、透明度高、色调纯正、亮度较大、饱和度较高、双色性(从截面和侧面看呈不同颜色)和特异宝石多等特点,矿体具有原生矿和砂矿并存特点。昌乐蓝宝石的原生矿产于新近纪尧山组橄榄岩玄武岩和碧玄岩中,与二辉橄榄岩包体和歪长石巨晶伴生,颜色有深蓝色、蓝色、橙色、浅蓝色、蓝灰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黄色、棕黄色、棕褐色等。在蓝色色调系列中,蓝偏紫色者约占70%~80% ,其中又以深暗色者居多。蓝宝石着色往往呈渐变不均匀,但也有截然突变的,即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条带或六边形环带呈规律性相间出现,晶形以六方双锥和板面的聚行最为常见,晶体呈桶状。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以及较高的经济价值。
(三)新构造运动景观
昌乐辖区内新构造运动的标志除了体现在新近纪古火山地貌外,还有体现在新近纪以来发生的断层构造上。较明显的断层主要见于乔官镇团子山古火山口南侧,分布于火山集块角砾岩中,呈北东向展布,宽约1.5m,长度不详,内充填第四系砂土及砾石,属新断裂构造,是该区新构造运动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四)火山水体景观
火山水体景观,主要是指火山口湖、堰塞湖、瀑布、喷泉等地表水与火山地质和地貌结合所形成的新景观。根据调查县内水域面积约20.6km2,主要分布在水库、塘坝、河道。县内发育有丹河、白浪河、于河、桂河四大水系,有32条河流长度超过5km,大中小型水库141座,其中大型1座:高崖水库,中型2座:荆山、马宋水库,小型138座,总库容2.5亿m3。县内火山水体景观主要以火山堰塞湖为主。在新近纪时期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多处堰塞湖,后因长期侵蚀、风化和人工改造,使其与主要河道直流相连,现已建为多处大中型水库,如高崖水库、荆山水库等,可用于游览参观、保健疗养、体育运动、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等,已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山水库景观:荆山水库位于乔官镇,弥河支流大丹河上游,始建于1966年10月,1967年10月建成蓄水,控制流域面积36km2,总库容1210万m3,兴利库容546万m3,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养殖及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国家重点中型水库。影响下游15km内的胶王公路、胶济铁路、309国道、济青高速公路和昌乐县城,保护下游大丹河两岸22万人口和28万亩耕地。荆山水库四周被古火山所环绕,山体上植被茂盛,四周环视禁不住被其美丽的景色而吸引。宽阔的水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平卧在群山之中,蓝天、白云、绿树、群山的倒影清丽地倒映在湖面上。欣赏水面闪烁的点点波光,水、小船和起伏的远山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在近处随便找一座小山爬上去,满山坡的荆子花和酸枣花,感觉被花的清香簇拥着,似是走入诗情画意之境(图版3-2-12)。
近年来,荆山水库根据昌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垂钓、度假等一体的水利风景区,特别是在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过程中,积极把“景观理念”融入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从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水利风景区建设。2011年10月被省水利厅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实现了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扎实推进了民生水利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火山与熔岩景观
1.古火山颈相原生节理景观
昌乐地区的古火山由于受到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上部暴露地表的火山口部分被剥蚀殆尽,目前遗留的主要是地壳浅部的火山通道(即火山颈),其内发育的原生节理,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古火山颈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看点。昌乐地区古火山颈相遗迹主要发育三种节理(刘金华等,2008):面状节理、“倒扇形”柱状节理、“直立形”柱状节理。
面状节理是一种岩浆在冷却过程中内外岩浆形成一定的温度差而产生的平行于岩浆表面的平面状节理,又称为“等温面”,与柱状节理同时发生。面状节理与柱状节理通常呈垂直或近垂直接触,由于面状节理和柱状节理交错从而形成平面上类似于龟裂的现象,节理面中的“龟裂”形状主要有四边、五边和六边,代表了柱状节理横切面形状。该区面状节理多见于二姑山、桃花山、团山子(图版3-2-13)等处。
“倒扇形”柱状节理形态上以古火山口为中心向两边倾斜,中心柱状节理竖直,向两边逐渐倾角增大,在古火山颈横切面上显示部分柱状体的顶端部分由下而上直径逐渐变小,发育至一定高度而消失,剖面上整体呈现为上窄下宽的倒扇形。典型代表为团山子古火山地质遗迹、郝家沟古火山地质遗迹(原北岩古火山)等。
“直立形”柱状节理形态上下均为竖直发育,顶部与底部发育宽度相近,柱状体直径相对均匀,形态规则,常见有五棱柱、六棱柱。典型代表为桃花山古火山地质遗迹、郝家沟古火山地质遗迹(原北岩古火山)(图版3-2-14)、小苍山等。
2.古火山颈棱柱体景观
县内古火山颈地质遗迹中发育着大量的四棱、五棱、六棱柱状体,其中以五棱、六棱柱状体为主,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橄榄玄武岩、深灰色含橄榄岩包体玄武岩、深灰色致密状玄武岩等。其直径大小不一,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依据古火山颈棱柱体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小棱柱体古火山颈,棱柱体直径在8~13cm,见于团山子古火山颈;中棱柱体古火山颈,棱柱体直径在15~25cm,多见于桃花山、二姑山、郝家沟古火山颈;大棱柱体古火山颈,棱柱体直径一般大于25cm,见于小苍山(又称刘家山子)(图版3-2-15),该处古火山颈棱柱体为昌乐地区古火山颈棱柱体直径最大者。玄武岩棱柱体粗大而挺拔、排列密集而整齐,横断面多呈较规则的五边形、六边形,犹如刀劈斧削一般,气势非凡、极为壮观。
3.交切火山熔岩景观
交切火山熔岩景观在昌乐地区内主要出现在柱状节理发育的古火山颈里,形态上以一种方向上的玄武岩棱柱体切割另一种方向上的玄武岩棱柱体,由火山二次喷发不同熔岩的相互交切,景观十分罕见。该景观在郝家沟古火山地质遗迹(原北岩古火山)(图版3-2-16)、桃花山等处均有发现。
4.次火山相景观
次火山相是火山物质潜伏于地下的侵入产物,由于岩浆的内压小于上覆围岩的静压力,使岩浆未喷出地表而在近地表处定位、固结形成的地质体,该类型较集中分布于火山活动的强烈地区,一般发生于一个火山喷发期的晚期阶段。它当时并未达地表,因此属于封闭系统,与火山活动有关的超浅成岩及隐爆角砾岩等均为次火山岩相。县内仅发现一处冯家沟西北山为该类型古火山地质遗迹,岩石出露主要为深黑色辉长岩,见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辉石,基质为半晶质(图版3-2-17)。
5.熔岩台地景观
熔岩台地是有火山熔岩喷溢后经风化及河流侵蚀而成,山顶通常呈平台状,主要分布在乔官镇西南靠近临朐县界处。农田不规则地分布在这些熔岩台地上,形成天然的水平梯田。由于地表径流的侵蚀切割,这些熔岩台地并不完整,形成一道道由近水平产出的玄武岩层组成的低缓山梁或孤立的方山。登高远望,熔岩台地就像一个个区域侵蚀面一样展现在眼前,在整体平坦的丘陵地貌上叠加了沟谷纵横、峭壁林立的山区地貌,加上周围的绿色植被和发电风车,不失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如杜家沟西北山(图版3-2-18)。
(六)古生物化石景观
县内火山岩分布区内的古生物化石主要赋存于新近纪临朐群山旺组,该组地层主要由泥岩、页岩、硅藻土、砂岩组成,其内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主要分布在乔官镇姬家庄西山一带。古生物化石主要产出于硅藻土页岩的夹层中,曾发现了许多树叶、花草、鸟、虫等古生物化石,后来又陆续出土了鱼类、蛇类、鹿、狼、兔、古树等动植物古生物化石。
(七)地质生态景观
县内火山岩分布区内植被发育不均衡,品种呈多样性。地势平坦、低缓处,主要为杨树、刺槐树,山坡处主要以松柏、低矮刺槐为主,中间夹着有荆科类、乔科类植物;山顶少有植被覆盖或无植被覆盖,主要为荆科类植物。在观赏风景区内的乔山、黄山、隋姑山、豹山、团山子等地,山顶少有植被,主要生长荆科类、乔科类等低矮植物;山坡植被发育,主要为刺槐、杨树、黑松、松柏、水杉、长叶杉等;山脚处大多为基本农田区,农业种植田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西瓜、苹果、大姜、大葱、芋头、草莓、芦笋、西红柿、辣椒等;形成垂直分布的生态景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区内植被丰富,风景秀丽,是众多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之地。地上有山鸡、野兔、蛇等,天上飞有各种鸟类。嫣然一幅绿草丛生、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的生态美景。
(八)人类活动遗迹景观
1.人工采坑景观
早期昌乐县对古火山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对火山岩的开采及蓝宝石原生矿及砂矿的露天开采,经过近几十年的开采挖掘,已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采矿坑。近几年随着政府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古火山地质资源加以有效的保护,废弃矿坑也得到相应的恢复治理,在注重恢复废弃矿坑生态系统的同时突出景观效益,注重合理利用采石遗留的独特地质地貌,利用景观艺术的手法,巧妙融合周边环境,营造独特风貌和人文情趣,所保留的采石遗迹和废旧采矿设备,不仅能作为景观观赏,还能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可进一步分为火山岩采坑景观(图版3-2-19)和蓝宝石原生矿采洞(图版3-2-20)、砂矿采坑景观(图版3-2-21)。
2.探宝挖掘洞景观
方山探宝洞主要分布在县内蓝宝石原生矿产地——方山。位于方山顶东南的探宝洞是最先发生蓝宝石原生矿的地方,洞口外形呈圆拱状,矿洞长约10余千米。洞内蜿蜒崎岖,宽窄不一,洞壁岩石主要为深灰色致密状橄榄玄武岩、深灰色含橄榄岩包体玄武岩,为蓝宝石原生矿的含矿岩层,是旅游探险、寻宝的绝佳去处。
3.防空洞景观
县内有多处防空洞,如方山防空洞(方山战备防空洞)、卧虎山防空洞等,主要分布在玄武岩覆盖区,其中以方山战备防空洞最为著名。方山防空洞(图版3-2-22)位于昌乐县城东南10km方山东南侧山腰间,洞口呈拱形,隐藏于周围茂盛植被之间,防空洞主隧道长近百米,防空洞连接着许多暗道,在曲折蜿蜒的防空洞里穿梭,犹如迷宫般有趣。从主隧道可直通各个掩体室,设有休息室、指挥室、储存室、武器库等多个掩体室,组成一个完整军事防御网,是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② 矿物岩石景观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
[1]山地花岗岩景观:
·花岗岩山地有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天台山、三清山等。
·花岗岩低山丘陵有浙江普陀山、厦门鼓浪屿、泉州清源山、天津蓟县盘山等。
·花岗岩球状风化景观地有鼓浪屿的日光岩、泉州灵山的风动石、黄山的仙桃石等。
[2]岩溶景观:
·地表岩溶景观:主要包括溶沟、石芽、石林、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岩溶洼地、岩溶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孤峰等。
1.石林:昆明市石林县的石林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
2.峰林、峰丛、孤峰:桂林山水是指桂林到阳朔沿漓江一线的风光,两岸以峰丛和峰林为主,其间有孤峰点缀。
3.天坑:重庆奉节小寨天坑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坑”。
·地下岩溶地貌景观:主要包括地下河、地下溶洞和洞穴化学堆积物。地下岩溶最有观赏价值的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我国著名的溶洞景观有贵州织金洞、桂林芦笛岩、江苏宜兴善卷洞、浙江桐庐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洞等。
[3]丹霞景观:著名景观有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广东金鸡岭、承德棒锤峰等。
[4]熔岩景观:
·流纹岩景观:浙江雁荡山、天目山、西湖宝石山等。其中雁荡山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雁荡山三绝是灵峰、灵岩、大龙湫。
·玄武岩景观:五大连池、峨眉山顶、长白山、湛江硇洲岛等。五大连池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
[5]石英砂岩景观:张家界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6]变质岩:景观地主要有山东泰山、云南苍山、山西五台山等。
二、熟悉部分:
1[熟悉]我国观光游览型山地花岗岩景观、岩溶景观、丹霞景观、熔岩景观、石英砂岩景观、变质岩景观等主要地貌景观的成因与特点,
[1]山地花岗岩景观:
成因:
花岗岩矿物成分复杂,岩块棱角处接触大气面积大,最易风化成球状,称球状风化,其地形称石蛋地形。地壳强烈上升地带可形成高大挺拔的花岗岩山地,而缓慢隆起区长期剥蚀则易形成花岗岩低山丘陵。
特点:
花岗岩断块山地具有雄险浑厚、粗犷质朴、线条简洁、形体大方的特点,花岗岩低山丘陵有山地高度较小、地形起伏和缓,多浑圆小丘和拟人化石蛋地形的特点。
[2]岩溶景观:
成因:
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主要由于地表、地下水的溶融以及外力的崩坍、搬移作用形成的地貌称岩溶地貌。
特点:
岩石具有线条曲折柔和、造型真实感强,其地面景观玲珑精细、清秀俊逸、深邃奇特。
[3]丹霞景观:
成因:
侏罗纪和第三纪时气候干热,干湿季明显,沉积物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由于富集程度差异,岩层出现紫红、绛红、浅红等色彩;此外红层固结程度较差,易风化崩塌形成崩崖峭壁,加之岩石钙质胶结物易溶于水,造成岩石分离。
特点:奇险、奔放、绚丽、热烈。
[4]熔岩景观:
成因:地下岩浆喷发或溢流于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特点:流纹岩景观:山峰形体多变、河流切割幽深、崖壁色彩斑斓。
玄武岩景观:一般呈黑色和灰黑色,风化后多呈黄褐色和灰绿色。常具气孔和大量原生节理,呈六方柱状。
[5]石英砂岩景观:
成因:(书中无说明)
特点:线条粗犷、层理清晰、棱角明显、节奏感强。
[6]变质岩:
成因:(书中无说明)
特点:地坚硬、棱角分明,具有山体浑厚雄健、峥嵘苍劲
③ 从地质地貌,岩石景观特征等角度,试比较泰山与黄山景观特征的异同点
亲。把两个山的景观特征都写出来。然后考的时候整合好了。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泰山景观:(1)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如岱顶的仙人桥和拱北石、灵岩寺的透明山和朗公石、后石坞的石河和石海、天烛峰等许多奇异壮丽的地貌景观。
(2)罕见奇特的地质构造现象。如红门附近的 “桶状结构”(又称“醉心石”)、近几年发现的灵岩寺重力滑动构造以及笤帚峪的韧性剪带等,在国内都十分典型。
④ 哪些自然景观是由岩石风化作用形成的
雅丹地貌位于我国的西北,是由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形成的
垄沙——中国最美三大雅丹版地貌之最壮观的雅权丹
白龙堆—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之最神秘的雅丹
乌尔禾——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中最瑰丽的岩石雅丹
这三处景观就是岩石风化最著名的哦!!
⑤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
A、火山地貌由玄武岩构成非花岗岩;故不符合题意.
B、丹霞地貌景观石红色砂回岩构成非流纹岩;答故不符合题意.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为石灰岩,是可溶性沉积;故正确.
D、球状风化岩石是花岗岩而非砂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⑥ 岩石、矿物景观资源
(一)蓝宝石
昌乐是中外闻名的蓝宝石产地,是我国最大的蓝宝石矿产地,亦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蓝宝石矿产地。蓝宝石的主要产地即在五图街道、乔官镇一带,既有产自于古火山颈玄武岩中的原生矿,也有分布于冲、坡积的砂矿。该区蓝宝石矿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世界罕见的大型蓝宝石矿区之一,素有“蓝宝石之乡”的美誉。
昌乐蓝宝石的寄生岩石主要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图版3-1-3),其次为碧玄岩。含矿层的最大特点为含有大量橄榄岩等幔源包体及巨晶矿物,风化后多呈黄绿色、黄色或褐红色,并且含矿层内伊利石化现象强烈。山东昌乐蓝宝石原生矿主要是由1800万a前的火山喷发时,在地表深部高温条件下熔融岩浆结晶而形成蓝宝石结晶体,这些结晶体被冷却后的熔岩包裹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蓝宝石原生矿。该矿所产宝石特点是晶体颗粒大、晶体完整、颜色纯正、双色性强,纯净度高、裂絮少等。晶体多为六方双锥、六方柱和菱面体及其聚形,粒度多在3~20mm,具有极高的研究、观赏和收藏价值。
蓝宝石的砂矿就是经过大自然岁月的侵蚀,裸露的原生矿逐渐地被风化剥离,由岩浆形成的玄武岩被风化为砂砾,包裹在其中的蓝宝石晶体被剥离出来与玄武岩砂砾混杂在一起,被水流由高处冲向低处,经过洪水的冲刷和搬运,就形成了面积广大的砂矿。该矿体呈层状、埋藏浅、易开采。
昌乐的蓝宝石,不仅储量和品质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出产了许多超大个体的、珍贵奇特独异的珍品,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原石和成品都已达到国宝级藏品,价值连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蓝宝石产地出产过这么大数量的高品质宝石,世间罕有。伴随蓝宝石的产出,还有大量的红宝石、黄宝石、绿宝石、花色宝石、奇异宝石,以及石榴子石、锆石、尖晶石、方晶石、橄榄石、钙钠长石、玉髓、燧石、石英玉等多种珍贵的宝玉石。
(二)木鱼石
木鱼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空心的石头,学名“太一余粮”、“禹余粮”、“石中黄子”,俗称“还魂石”、“凤凰蛋”,象征着吉祥如意、佛力无边,可护佑众生、辟邪消灾。木鱼石是寒武纪中期地质时代,浅海中经化学沉积形成的一种珍贵的矿产资源,距今约5.5亿a。因它特有的粉晶细晶结构和纹理清晰流畅酷似木纹(图版3-1-4),也称之为木纹玉。而昌乐木鱼石形成于数千万年至上亿年前,系风化的玄武岩裂隙中的黏土质铁质结核,富含偏硅酸、锶、钼、锂、镓、锌、硒等10多种元素(图版3-1-5)。昌乐木鱼石具有空腔环带结构的铁泥质、铁锰质分泌体,形状大小不一,直径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外表多呈土褐色、橙黄色、紫红色,内壁多呈土黄色,空腔内有的为液体,有的有核,成卵形或粉末状,用手摇动能发出响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会唱歌的石头”,这也是地质作用送给昌乐宝地的又一瑰宝。
⑦ 岩石、山体的人文景观
岩石、山体的人文景观
与变质岩岩石、山体有关的人文景观是五台山地质公园的又一特色,像神秘的清凉石、牛心石、写字崖、仰天大佛,只不过是普通的岩石、山岭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遑论作为华北屋脊的5个台顶,欣赏东台望日(海)、西台挂月、雪霁北台、锦绣南台、翠岩中台,以及围绕台怀再现印度灵鹫山的山环(黛螺顶、菩萨顶、梵仙山)水抱(清水河)灵峰胜境的景色,体验它们完美地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融合在一起,这是地质遗迹成为科普资源的重要一面。
仰天大佛
忻州地质风貌
观音洞
依势建在陡峭的翠岭苍崖之上,危石乱杂,嶙峋层叠,奇崛峭拔,宛若画图。洞中有菩萨圣迹甘泉。
观音洞是滹沱系含砾石英岩崩塌作用形成的。
忻州地质风貌
清凉石
传说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处借来的歇龙石,“其石厚六尺五寸,围四丈七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或能容多人不隘”。
这是一块滹沱群变质砾岩,山山上滑下,岩石的重心与其下岩石支点落在一条垂线上,所以虽稚龄儿童也可推动十几吨重的巨石。
从台怀镇顺清水河南下20千米,在石咀镇北面一个陡岸下,有片发红的岩石(滹沱群石英岩),用湿布擦拭后就会显示字迹,移时又隐去,故此崖命名为“写字崖”。
“干时无影,湿时显字”,这是由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在光学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现象。此岩石山透明的石英、半透明的长石细粒构成。
忻州地质风貌
忻州地质风貌
忻州地质风貌
忻州地质风貌
忻州地质风貌
下古生界石灰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地貌
水体景观——冷泉、瀑布、河流
金阁寺千手观音,高达17.7米,是五台山第一大塑像
金阁寺崩塌遗迹
崩塌堆积物含有大量巨大岩石块体,主要为25亿年前形成的绿岩。山于山体边坡过大,岩石裂隙直立,在重力长期作用下,山体发生垮塌和滑动作用,岩石块体和泥河堆积物由高处沟谷部位顺坡快速运动堆积。
忻州地质风貌
金阁寺半封闭的圆盆——可能是第四纪冰斗
黛螺顶
五台山寺庙群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寺庙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五台山佛教建筑群无论时间跨度之长还是规模之宏大,都在世界范围内首屈指。
菩萨顶
南山寺
镇海寺
云雾缭绕梵仙山
忻州地质风貌
五台山山体浑圆高大,崔巍敦厚,气势磅礴壮观。台顶夷平面是地壳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外力作用将起伏不平的地表逐渐准平原化,形成广阔的剥夷面,地质上称北台期夷平面,海拔3000米左右。
⑧ 岩石景观主要包括哪些类别
1、一炷来香(岩柱)
中国湖自北恩施大峡谷
藏在深山的惊艳之地,连CNN也说这是最美中国!
2、水波褶皱(Waterpocket Fold)
美国犹他州圆顶礁国家公园
目前北美洲最大的裸露的单斜褶皱(monocline)
3、平衡岩
美国南达科他州恶土国家公园
大自然是神秘的,它的鬼斧神工造出一片不可思议的艺术品
4、玲珑拱门(Delicate Arch)
美国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
如此精妙巨大的石拱门可不是人类能随便造出来的
5、平衡岩
美国科罗拉多众神花园
这绝对是从上帝的花园里掉落下的岩石。
6、天然石俑(岩柱)
美国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看着一大片的石林,就是千百年来大自然的杰作
7、海蚀柱
苏格兰奥克尼群岛
如此陡峭的岩壁,一眼看去真是惊心动魄
8、马蹄湾
美国亚利桑那州
千百年来的冲刷,使得江流中心出现了这样一座岩石岛
....
⑨ 埃及的“蘑菇沙漠”有哪些岩石景观
所谓白沙漠,埃及人又称它为“蘑菇沙漠”,是雪花石经过强风烈日亿万年的剥蚀,形成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酷似朵朵巨型蘑菇,又像是各式各样的动物造型。
到埃及法拉法拉绿洲,绝对不能错过的一大景观就是“白色沙漠”。沙漠位于法拉法拉绿洲以北45千米处,这里的沙子呈奶油一样的雪白色,和周围的黄色沙漠形成鲜明对比。越过这片白色沙漠就是纵深几千千米,举世闻名的非洲北部撒哈拉大沙漠。白色沙漠到处都是石灰石,长期分化后,沙漠表面几乎都是类似被压得粉碎的粉笔模样的沙砾。
高耸的白垩岩层屹立在埃及白沙漠中,仿佛一片巨大的蘑菇群,是由数千年沙暴“雕刻”而成。进入埃及白色沙漠,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如租用骆驼,带足干粮和淡水,而且要当地富有经验的向导陪伴。因为大沙漠中气候多变,白天和晚上温差极大,深夜气温常常降到零摄氏度,如野外留宿,必须用事先准备的干柴点火取暖,沙漠表面会出现露水甚至霜冻,人在这个时候,不是被冻死就是被冻病。而且经常会发生沙漠风暴,沙丘移动,没有经验的人容易被沙丘活埋。
蘑菇沙漠
⑩ 哪些自然景观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雅丹地貌位来于我国的自西北,是由于岩石的风化作用形成的
垄沙——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之最壮观的雅丹
白龙堆—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之最神秘的雅丹
乌尔禾——中国最美三大雅丹地貌中最瑰丽的岩石雅丹
这三处景观就是岩石风化最著名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