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旷奥
⑴ 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
景观名人录(诸多观点谨为一家之言)
国内:
历史:
计 成 《园冶》
李 渔 《闲情偶记》
当代:
第一代
陈从周 上海豫园 说园
陈 植 造园
冯纪忠 空间 旷奥 上海方塔园
陈俊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树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铮生 同济学科创始人
丁文魁 风景科学 边际理论 风景旅游
司马铨 长期主持园林教研工作
夏义民 国内较早赴美留学景观学者
第二代
刘滨谊 中国第一个景观建筑学博士 在美国完成景观博士后研究
吴人韦 风景景观 旅游规划
俞孔坚 中国第一个哈佛景观博士
夏建统 哈佛景观博士 景观界传奇人物(more)
国外:
欧洲:
罗马、希腊
英国:
巴肯森(John Parinson) 英国最早的造园家
怀斯
阿迪生
斯维扎
布里基曼
肯特(Williamn Kent 1685-1748)
布朗 可适应的布朗
钱伯斯 东方造园术
莱普顿
巴里
派克斯顿
意大利:
法国:
勒诺特 席卷欧洲的造园风暴
德国:
荷兰:
西班牙:
北欧诸国:
美国:
1860-1900
唐宁 (Andrew Jackson Downing 1815-1852)
奥姆斯特德 (Olmsted1822-1903)中央公园 城市公园运动
沃克斯 (Calvert Vaux 1824-1895)波士顿大都市区域景观
查尔斯·艾略特 (Charles Eliot 1859-1897)
西蒙兹 (O.C. Simonds 1855-1931)墓园设计家
沃伦·曼宁 (WARREN H. MANNING, 1860-1938)
雅各布·维德曼JACOB WEIDENMANN, 1829-1931
克利夫兰德HORACE WILLIAM SHALER CLEVELAND, 1814-1900
1900-1945
简杰森JENS JENSEN
CHARLES A. PLATT
奥姆斯特德兄弟 OLMSTED BROTHERS
西普曼ELLEN B. SHIPMAN
1945-
托玛斯·丘奇( Thomas Church 1902-1978)
盖伦特·埃科勃 (Garret Eckbo 1910-) Landscape for living
丹·开利 (DANIEL URBAN KILEY, 1912-)
詹姆斯·罗斯 James Rose
斯第尔 Steele
劳伦斯·哈普林 (LAWRENCE HALPRIN, 1916-)
麦克哈格( Ian McHarg 1920-2001)
RICHARD HAAG, 1923-
彼德·沃克( Peter Water)
玛莎·施瓦茨 (Martha Schwartz)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日本:
小崛远洲
巴西:
马尔科斯(Burle Marx)
⑵ 当今中外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有哪些 最好加一些介绍
历史上:
计 成 《园冶》
李 渔 《闲情偶记》
当代:
第一代
陈从周 上海豫园 说园
陈 植 造园
冯纪忠 空间 旷奥 上海方塔园
陈俊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树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铮生 同济学科创始人
丁文魁 风景科学 边际理论 风景旅游
司马铨 长期主持园林教研工作
夏义民 国内较早赴美留学景观学者
第二代
刘滨谊 中国第一个景观建筑学博士 在美国完成景观博士后研究
吴人韦 风景景观 旅游规划
俞孔坚 中国第一个哈佛景观博士
夏建统 哈佛景观博士 景观界传奇人物(more)
国外:
英国:
巴肯森(John Parinson) 英国最早的造园家
怀斯
阿迪生
斯维扎
布里基曼
肯特(Williamn Kent 1685-1748)
布朗 可适应的布朗
钱伯斯 东方造园术
莱普顿
巴里
派克斯顿
法国:
勒诺特 席卷欧洲的造园风暴
美国:
1860-1900
唐宁 (Andrew Jackson Downing 1815-1852)
奥姆斯特德 (Olmsted1822-1903)中央公园 城市公园运动
沃克斯 (Calvert Vaux 1824-1895)波士顿大都市区域景观
查尔斯·艾略特 (Charles Eliot 1859-1897)
西蒙兹 (O.C. Simonds 1855-1931)墓园设计家
沃伦·曼宁 (WARREN H. MANNING, 1860-1938)
雅各布·维德曼JACOB WEIDENMANN, 1829-1931
克利夫兰德HORACE WILLIAM SHALER CLEVELAND, 1814-1900
1900-1945
简杰森JENS JENSEN
CHARLES A. PLATT
奥姆斯特德兄弟 OLMSTED BROTHERS
西普曼ELLEN B. SHIPMAN
1945-
托玛斯·丘奇( Thomas Church 1902-1978)
盖伦特·埃科勃 (Garret Eckbo 1910-) Landscape for living
丹·开利 (DANIEL URBAN KILEY, 1912-)
詹姆斯·罗斯 James Rose
斯第尔 Steele
劳伦斯·哈普林 (LAWRENCE HALPRIN, 1916-)
麦克哈格( Ian McHarg 1920-2001)
RICHARD HAAG, 1923-
彼德·沃克( Peter Water)
玛莎·施瓦茨 (Martha Schwartz)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日本:
小崛远洲
巴西:
马尔科斯(Burle Marx)
⑶ 家住河南,有没有适合带父母去玩的旅游景点
1、自然风景区:
云台山: 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 景区面积28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
园区内地质遗迹丰富,30亿年来,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多次的构造运动,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旷奥兼具的“云台地貌”景观。
神农山: 神农山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与晋城市山河镇狄河村交界,神农山风景名胜区面积102平方公里。传说,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
景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
青天河: 青天河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天井关、大泉湖、三姑泉、观音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
⑷ 风景矿奥是指什么名词解释
景观旷奥度是对景观开阔性和幽密性的评价,就旷奥性程度而言, 景观可分为旷景观(即较开阔的景观)、奥景观(比较幽深的景观)。
⑸ 园林绿化工程的水景工程
包括小型大闸、驳岸、护坡和水池工程、喷泉等。
古今中外,凡造影无不牵涉及水体,水是环境艺术空间创作的一个主要因素,可借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水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曰流水,其有急缓、深浅之分;二为落水,水由高处下落则有线落、布落、挂落、条落等,可潺潺细流,悠然而落,亦可奔腾磅礴,气势恢弘;三是静水,平和宁静,清澈见底;四则为压力水,喷、涌、溢泉、间歇水等表现一种动态美。用水造景,动静相补,声色相衬,虚实相映,层次丰富,得水以后,古树、亭榭、山石形影相依,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水池、溪涧、河湖、瀑布、喷泉等水体往往又给人以静中有动、寂中有声、以小胜多、发人联想的强感染力。 城市水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保护、开发、利用城市水系,调节和治理洪水与淤积泥沙、开辟人工河湖、兴城市水利而防治水患,把城市水体组完整的水系。
城市水体具有排洪蓄水、组织航运以便进行水上交通和游览。调节城市的气候等功能。河湖近远期规划水位,包括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这也是确定园林水体驳岸类型、岸顶高程和湖低高程的依据。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务,如排洪、蓄水、交通运输、调节湿度、观光游览等。水工构筑物的位置、规划与要求应在水系规划中体现出来。园林水景工程除了满足这些要求外,应尽可能作到水工的园林化,使水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相协调,以统一水工与水景的矛盾。 1)水池水池在城市园林中可以改善小气候条件,又可美化市容,起到重点装饰的作用。水池的形态种类很多,其深浅和池壁、池底的材料也各不相同。规则的方整之池,则显气氛肃穆庄重,而自由布局、复合参差跌落之池,可使空间活泼、富有变化。池底的嵌画、隐雕、水下彩灯等手法,使水景在工程的配合下,无论在白天或夜晚得到各种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观。水池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管线设计。其平面设计主要是显示其平面及尺度,标注出池底、池壁顶、进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种植池的高程和所取剖面的位置。水池的立面设计应反映主要朝向各立面的高度变化和立面景观,剖面应有足够的代表性,要反映出从地基到壁顶层各层材料厚度。
水池材料多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柔性结构水池。材料不同、形状不同、要求不同,设计与施工也有所不同。园林中,水池可用砖(石)砌筑,具有结构简单,节省以模板与钢材,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水池结构出现了柔性结构,以柔克刚,另辟蹊径。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玻璃布沥青席水池、再生橡胶薄膜水池、油毛毡防水层(二毡三油)水池等。
各种造景水池如汀步、跳水石、跌水台阶、养鱼池的出现也是人们对水景工程需要的多样化的体现,而各种人工喷泉在节日中配以各式多彩的水下灯,变幻多端,增添了节日气氛。北京天安门前大型音乐电脑喷泉,无疑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体现。
2)驳岸与护坡园林水体要求有稳定、美观的水岸以维持陆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积比例,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倒塌、或由于冻胀、脬托、风浪淘刷等造成水体塌陷、岸壁崩塌而淤积水中等,破坏了原有的设计意图,因此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与护坡。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类。大型水体或规则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砖、混凝土、石料等砌筑成整形岸壁,而小型水体或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以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
在进行驳设计时,要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与岸顶高程。城市河流接壤的驳岸按照城市河道系统规定平面位置建造,而园林内部驳岸则根据湖体施工设计确定驳岸位置。平面图上常水位线显示水面位置,岸顶高程应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以保证湖水不致因风浪拍岸而涌入岸边陆地地面,但具体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修筑时要求坚固稳定,驳岸多以打桩或柴排沉褥作为加强基础的措施,并常以条石、块石混凝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作为基础,用浆砌条石或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作盖顶。
防坡主要是防止滑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以保证岸坡的稳定,常见的有:编柳抛石护坡、铺石护坡。 水闸在园林中应用较广泛。水闸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水闸按其使用功能分,一般有进水闸(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节制闸(设于水体出口,起联系下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分水闸(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在进行闸址的选定时,应了解水闸设置部位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特别是各种设计参数的情况,便进行闸址的确定。
水闸结构由下至下可分为地基、闸底、水闸的上层建筑三部分。进行小型水闸结构尺寸的确定时须了解的数据包括:外水位、内湖水位、湖底高程、安全超高、闸门前最远岸直线距离、土壤种类和工程性质、水闸附近地面高程及流量要求等。
通过设计计算出需求的数据:闸孔宽度、闸顶高程、闸墙高度、闸底板长度及厚度、闸墩尺度、闸门等。 人工泉在国内水景布置兴起。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诸如喷泉、瀑布、涌泉、溢泉、跌水等,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园林水景景观,同时也改善了小气候。瀑布、间歇泉、涌泉、跌水等亦是水景工程中再现水的自然形态的景观。它们的关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能真实地再现。对于驳岸、岛屿、矾滩、河弯、池潭、溪涧等理水工程,应运用源流、动静、对比、衬托、声色、光影、藏引等一第列手法,作符合自然水势的重现,以做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旷奥由之。
喷泉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有:
(1)普通装饰性喷泉:常由各种花形图案组成固定的喷水型。
(2)雕塑装饰性喷泉:喷泉的喷水水形与雕塑、小品等相结合。
(3)人工水能造景型:如瀑布、水幕等用人工或机械塑造出来的各种大型水柱等。
(4)自控喷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电子技术将声、光、电等融入喷泉技术中,以造成变幻多彩的水景。如音乐喷泉、电脑控制的涌泉、间歇泉等。
喷水池的尺寸与规划主要取决于规划中所赋予它的功能,但它与喷水池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风向、风力、气候温度等关系极大,它直接影响了水池的面积和形状。喷水池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喷头、管道、水泵、进水口、泄水口、溢水口、吸水坑等布置要求外,还应防止水在设计风速下,水滴不致被风大量地吹出池外,所以喷水池的平面尺寸一般应比计算要求每边再加大0.5-1.0m。
喷水池的深度:应按管道、设备的布置要求确定。在设有潜水泵时,应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在设有水泵吸水口时,应保证吸水剌叭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水泵房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应考虑地面排水,地面应有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水泵房应加强通风,为解决半地下式泵房与周围景协调的问题,常将泵房设计程景观构筑物,如设计成亭、台、水榭或隐蔽在山崖、瀑布之下等。
喷泉常用的喷头形式有 :单射流喷头、喷雾喷头、环形喷间、旋转喷头、扇形喷头、多孔喷头、变形喷头、组合喷头等。在进行喷泉设计时,要进行喷嘴流量、喷泉总流量、总扬程等项设计计算。由于影响喷泉设计的因素较多,故在安装运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作局部的修改以臻完善。
喷泉中的水下灯是保证喷泉效果的必须措施,特别是在现代技术发达的今天,光、机、电、声的综合应用将会使喷泉技术在园林景观中更具有魅力。
⑹ 留园有哪些景点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布局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特色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曾经有一个美国组织欲二十亿美元购下留园,苏州市政府却坚持没有出售。 留园占地三十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 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建筑艺术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留园三绝冠云峰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楠木殿楠木殿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五峰”源于李白的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楠木殿厅堂面阔五间,中间用纱隔屏风隔出前后两厅。其中前厅约占了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二的面积。正厅中间朝南设供桌、天然几、太师椅等家具,左右两边分设几、椅。众多家具将正厅空间分隔成为明间、次间和梢间等空间系列,这样的空间分布较一般的江南厅堂更加错综复杂,典雅繁美。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列开合非常大,但是装饰却简洁精雅的窗户。这样的做法是要把窗户外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拓展厅堂的视觉空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所以我们走进五峰仙馆没有像以往走进其他老房子那样,感觉阴暗、压抑甚至还有点阴森森,相反感觉这个厅堂宽敞明亮,宏丽而大气。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可见五峰仙馆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但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日军的马棚,饥饿的行军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样子。后来抗战胜利后修葺园子时,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 鱼化石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一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⑺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有哪些综述
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有哪些综述?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水是自然风景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园林之美的基本要素之一。自周文王挖“观鱼池”至今三千多年来,水与山一样,一直为造园家所重视。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等著名的江南名园借以水趣取胜:沧浪亭三面环水;拙政园的池水面积占园内面积五分之三;网师园占五分之四。即使地处北方,以山景为特色的承德避暑山庄,在康熙、乾隆命名的七十二景中,其中也有三十多处为水景,如“水芳岩秀”、“濠濮间想”、“风泉清听”等。古代造园家们说:“园无山而缺骨,无水而不活”。水使园林具备活力,富有生气。
水景之设,有静观、动观二法。凡造影无不牵涉及水体,水是环境艺术空间创作的一个主要因素,可借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水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日流水,其有急缓、深浅之分;二为落水,水由高处下落则有线落、布落、挂落、条落等,可潺潺细流,悠然而落,亦可奔腾磅礴,气势恢弘;三是静水,平和宁静,清澈见底;四则为压力水,喷、涌、溢泉、间歇水等表现一种动态美。用水造景,动静相补,声色相衬,虚实相映,层次丰富,得水以后,古树、亭榭、山石形影相依,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水池、溪涧、河湖、瀑布、喷泉等水体往往又给人以静中有动、寂中有声、以小胜多、发人联想的强感染力。
一、城市水系与园林水景
城市水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保护、开发、利用城市水系,调节和治理洪水与淤积泥沙、开辟人工河湖、兴城市水利而防治水患,把城市水体组完整的水系。
城市水体具有排洪蓄水、组织航运以便进行水上交通和游览。调节城市的气候等功能。河湖近期与远期规划水位,包括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这也是确定园林水体驳岸类型、岸顶高程和湖低高程的依据。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务,如排洪、蓄水、交通运输、调节湿度、观光游览等。水工构筑物的位置、规划与要求应在水系规划中体现出来。园林水景工程除了满足这些要求外,应尽可能作到水工的园林化,使水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相协调,以统一水工与水景的矛盾。
1、水池、驳岸、护坡
A、水池水池在城市园林中可以改善小气候条件,又可美化市容,起到重点装饰的作用。水池的形态种类很多,其深浅和池壁、池底的材料也各不相同。规则的方整之池,则显气氛肃穆庄重,而自由布局、复合参差跌落之池,可使空间活泼、富有变化。池底的嵌画、隐雕、水下彩灯等手法,使水景在工程的配合下,无论在白天或夜晚得到各种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观。水池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管线设计。其平面设计主要是显示其平面及尺度,标注出池底、池壁顶、进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种植池的高程和所取剖面的位置。水池的立面设计应反映主要朝向各立面的高度变化和立面景观,剖面应有足够的代表性,要反映出从地基到壁顶层各层材料厚度。
水池材料多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柔性结构水池。材料不同、形状不同、要求不同,设计与施工也有所不同。园林中,水池可用砖(石)砌筑,具有结构简单,节省以模板与钢材,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水池结构出现了柔性结构,以柔克刚,另辟蹊径。目前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玻璃布沥青水池、再生橡胶薄膜水池、油毛毡防水层(二毡三油)水池等。
各种造景水池如汀步、跳水石、跌水台阶、养鱼池的出现也是人们对水景工程需要的多样化的体现,而各种人工喷泉在节日中配以各式多彩的水下灯,变幻多端,增添了节日气氛。北京天安门前大型音乐电脑喷泉,无疑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体现。
B、驳岸与护坡园林水体要求有稳定、美观的水岸以维持陆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积比例,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倒塌、或由于冻胀、脬托、风浪淘刷等造成水体塌陷、岸壁崩塌而淤积水中等,破坏了原有的设计意图,因此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与护坡。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类。大型水体或规则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砖、混凝土、石料等砌筑成整形岸壁,而小型水体或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以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
在进行驳设计时,要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与岸顶高程。城市河流接壤的驳岸按照城市河道系统规定平面位置建造,而园林内部驳岸则根据湖体施工设计确定驳岸位置。平面图上常水位线显示水面位置,岸顶高程应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以保证湖水不致因风浪拍岸而涌入岸边陆地地面,但具体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修筑时要求坚固稳定,驳岸多以打桩或柴排沉褥作为加强基础的措施,并常以条石、块石混凝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作为基础,用浆砌条石或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作盖顶。
防坡主要是防止滑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以保证岸坡的稳定,常见的有:编柳抛石护坡、铺石护坡。
二、小型水闸
水闸在园林中应用较广泛。水闸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水闸按其使用功能分,一般有进水闸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节制闸(设于水体出口,起联系下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分水闸(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在进行闸址的选定时,应了解水闸设置部位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特别是各种设计参数的情况,便进行闸址的确定。
水闸结构由下至下可分为地基、闸底、水闸的上层建筑三部分。进行小型水闸结构尺寸的确定时须了解的数据包括:外水位、内湖水位、湖底高程、安全超高、闸门前最远岸直线距离、土壤种类和工程性质、水闸附近地面高程及流量要求等。
通过设计计算出需求的数据:闸孔宽度、闸顶高程、闸墙高度、闸底板长度及厚度、闸墩尺度、闸门等。
三、人工泉
人工泉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水景布置。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诸如喷泉、瀑布、涌泉、溢泉、跌水等,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园林水景景观,同时也改善了小气候。瀑布、间歇泉、涌泉、跌水等亦是水景工程中再现水的自然形态的景观。它们的关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能真实地再现。对于驳岸、岛屿、矾滩、河弯、池潭、溪涧等理水工程,应运用源流、动静、对比、衬托、声色、光影、藏引等一第列手法,作符合自然水势的重现,以做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旷奥由之"。
喷泉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有:
(1)普通装饰性喷泉:常由各种花形图案组成固定的喷水型。
(2)雕塑装饰性喷泉:喷泉的喷水水形与雕塑、小品等相结合。
(3)人工水能造景型:如瀑布、水幕等用人工或机械塑造出来的各种大型水柱等。
(4)自控喷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电子技术将声、光、电等融入喷泉技术中,以造成变幻多彩的水景。如音乐喷泉、电脑控制的涌泉、间歇泉等。
喷水池的尺寸与规划主要取决于规划中所赋予它的功能,但它与喷水池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风向、风力、气候温度等关系极大,它直接影响了水池的面积和形状。喷水池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喷头、管道、水泵、进水口、泄水口、溢水口、吸水坑等布置要求外,还应防止水在设计风速下,水滴不致被风大量地吹出池外,所以喷水池的平面尺寸一般应比计算要求每边再加大0.5-1.0m。
喷水池的深度:应按管道、设备的布置要求确定。在设有潜水泵时,应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在设有水泵吸水口时,应保证吸水剌叭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水泵房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应考虑地面排水,地面应有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水泵房应加强通风,为解决半地下式泵房与周围景协调的问题,常将泵房设计程景观构筑物,如设计成亭、台、水榭或隐蔽在山崖、瀑布之下等。
喷泉常用的喷头形式有:单射流喷头、喷雾喷头、环形喷间、旋转喷头、扇形喷头、多孔喷头、变形喷头、组合喷头等。在进行喷泉设计时,要进行喷嘴流量、喷泉总流量、总扬程等项设计计算。由于影响喷泉设计的因素较多,故在安装运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作局部的修改以臻完善。
喷泉中的水下灯是保证喷泉效果的必须措施,特别是在现代技术发达的今天,光、机、电、声的综合应用将会使喷泉技术在园林景观中更具有魅力。
四、水的协调
中国园林之水,宜静不宜动。“清许周生筑园杭州,名‘鉴止水斋’,命意在此,源出我国哲学思想,体现静以悟动之辩证观点”(陈从周《说园》)。水静,水不见了,但水面上有岸边物体的倒影,水下可见游鱼、水藻等物。在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有其哲理内涵。《老子》中说“上善若水”。《庄子》中说“水静犹明”(“天道篇”)“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庚桑楚”)。这种深邃的内涵,对于赏园者来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是近时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总觉得静水似乎太平淡无奇,便要搞点喷泉、水造型之类。殊不知这与中国传统园林格格不入。
水面可以植荷,使它更有生机。园中植荷,一面能意象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调;另一面也能意象到西子湖之美景,曲院风荷,“映日荷花别样红”。但若植荷,往往数年后,夏日则满池荷叶,失去了水面。这也须用手法:可用大缸数只,植荷于缸内,然后连荷带缸一起沉入池底(事先设计好沉于何处),缸中之藕便不会疯长。理水之法,贵在意境,故虽有法,亦不能拘于法,还须提高园林艺术修养。但更须提醒的是: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水须与山结合,也须与建筑结合,如平台、水榭、水廊、旱船等,都须作整体考虑。
园中之水,水面要静,但水源要活,需要有来龙去脉。如苏州网师园之大水池西北有一曲桥,池水经桥下寄畅园一直伸向小沟,有不尽之意;同样,在池之东南也有一桥,水流向南越来越狭,似流向深远处。拙政园中部大水池,其南、北两处,也效此法。南京瞻园,南北两池,在静妙堂之西有小溪相连,勾活了池水。无锡寄畅园,水池之西的八音涧处有泉眼,确为水源,而又在池之北端做出水湾,似为池水流出之处。这种做法实例不胜枚举。
五、水景鉴赏性
园林水景设计,要起到听、视、意会并用的效果。或瀑声悬雷,或微波拍岸,或小溪轻湍,或禽鸟交鸣,这是听;轻风细彀,水面初平;芙蓉出水,小荷如钱;游鱼呷浪,细草穿沙;曲廊高亭,回清倒影,这是观;听观之际,品赏其风情,体察起含蕴,参悟其哲理,这则是意会。
例如寺观园林太原晋祠,虽处黄土高原之上,则以水景著称。祠内泉眼众多,以泉组景。在难老泉流经的主殿圣母殿前,凿一方池“鱼沼”以蓄泉水。游客至此,听四方泉水汩汩滔滔汇聚于此,这是“听”。此处有诗刻石:“潺湲作远波,湍激知下就。源源去有来,滚滚夜复昼”,即是听泉所得。鱼沼上有座十字形小桥,组成一景曰“鱼沼飞梁”。从桥上俯视,水清草碧,游鱼穿梭于急泉静沼之间,这就是“观”。由难老泉顺石阶而下,有流碧亭建于水边。水面上有一石舫随碧波荡漾,题额曰“不系舟”,暗寓老子所说的“巧者劳而智者忧,无欲者无所求,泛若不系之舟”。他也会使人想起中唐诗人韦应物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皆是“意会”。
⑻ 明天世界旅游日河南云台山旅游景点门票都是全免吗
国内的旅游景点抄,就靠假日来抓钱了袭,不会免票的,会有半票的,(60岁以上的,或学生,军人)免票的可能是70岁的老人。
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8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
园区地形复杂,气候随海拔与山势山形变化各异、上下差异明显,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五百多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园区内地质遗迹丰富,30亿年来,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多次的构造运动,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旷奥兼具的“云台地貌”景观。
2018年9月20日零时起,焦作云台山景区门票价格由150元/人次降为降为120元/人次。
⑼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景点介绍
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又称东岳,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气势磅礴,拔地通天,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代帝王封禅和民众朝拜,给泰山遗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使泰山成为华夏文化的缩影。
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泰山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自然景观特点。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石刻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泰山,无论从科研保护还是从审美价值看,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因而它不但受到众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也获得了无数游览者的喜爱。泰山景观雄伟壮丽,主峰傲然拔起,环绕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岭98座,溪谷102条,构成了群峰拱岱,气势磅礴的泰山山系。俯瞰泰山,山南麓自东向西有东溪、中溪、西溪三条大谷,北麓自东而西有天津河、天烛峰、桃花峪三条大谷,六条大谷溪分别向六个方向辐射,将泰山山系自然地划分成六个不规则区域,六个区域景观各异,形成了泰山著名的幽旷奥秀妙丽的六大旅游区。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多从中路缘石级而上,因此中路被称作“登天景区”,又由于此路深幽,故亦称“幽区”。泰山岱顶海拔1500余米,有日观峰、月观峰、丈人峰、象鼻峰簇拥着,亦有碧霞祠、玉皇庙、瞻鲁台、仙人桥衬托着,站在此处放眼远望,群山、河流、原野、城市尽收眼底,且时常可见“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和“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是为泰山“妙区”,而泰山之阳的山麓部分,由于古人活动甚多,人文景观极为丰富,亦是游览的好去处,人称“丽区”。“幽旷奥秀妙丽”便是泰山神秀精髓,它既是天成,又有数千年无数劳动者的构筑。泰山首先以其雄伟恢宏、端庄肃穆、浑厚质朴、清秀娟丽的自然形体,成为人们审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人们又将自身的审美理想赋予了泰山,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化于泰山的各个自然与人文景观之中,使之成了中华民族审美创造的结晶。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五龙潭。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特色园林,国家首批重点公园。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
孔庙是祭祀春秋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庙宇,位于山东曲阜市旧城中心,原为历代祭孔之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子殁后一年,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3间隔改建为庙,内陈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重修、扩建,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现今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空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多,面积9.6公顷。有门坊54座,房屋466间,其中有五殿、两庑、一阁、一坛、三祠、两堂、两斋、十七亭等。周匝垣墙,配以角楼,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小桥流水,飞禽低旋,别有意境。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我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这样一组气魄宏大的古建筑群,时间之久远,保存之完好,其盛名享誉海内外,游人竞相来此寻踪凭吊。 孔林也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系孔子后裔的家族墓地。经考证,孔林延续24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最初孔子殁后葬此,墓地约一公顷,后历代帝王不断赐田,至清代已达30公顷,林垣墙长7公里余,林内有树木10万余株,乔枝巨本,古木参天。其中古树2万,四时不凋,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林内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驻跸亭等建筑。孔子墓在东周区西北部,墓前有明代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一格局古称“携子抱孙”。附近有子贡庐墓处、楷亭等建筑。
“三孔”格局规模如皇宫、帝陵,大成殿之雕柱即使皇宫亦未曾见。
1994年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