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福安景观

福安景观

发布时间: 2020-12-09 05:51:25

A.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在福建省植被区划上属常年温暖照叶林地带的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但由于人为干涉,在中低山区内逐渐演替形成较大面积的人工栽种的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茶园和果园等。在交通不便的金钟山和龙亭峡谷等地域,人为活动较少,仍保留着原生天然林。森林群落类型繁多而复杂,局部还保留有比较丰富的第三纪和第四纪以前古老科属和孓遗植物,如南方红豆杉、江南油杉、福建柏等,充分地反映了风景区自然条件优越和生态环境稳定。植物区系和植被特点表现为:
(1)植物种类繁多。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植物种类有158科349属546种。其中苔藓植物20科22属24种,蕨类植物14科18属24种,裸子植物10科12属21种,被子植物114科292属477种。被子植物中杜鹃花科植物有映山红、满山红、鹿角杜鹃、猴头杜鹃、马银花、丁香杜鹃、弯蒴杜鹃等;兰科植物有春兰、建兰、金线莲、独蒜兰、见血清、大叶石仙桃、细叶石仙桃、石豆兰等;竹类植物有南平倭竹、肿节少穗竹、苦竹、箬竹、毛竹、绿竹等;野牡丹科有地念、鸭脚茶、肥肉草、锦香草等;猕猴桃科有中华猕猴桃、毛果猕猴桃等。此外,蒲公英、莼菜在福建尚属首次发现。由于人为活动造成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山茶在国内几近绝迹,但在该名胜区的金钟山景区却发现野生山茶居群,进一步说明该区原生植物保护良好。
(2)植被类型较多。
景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较多,共有6个植被类型,15个群系组、50个群系。6个植被型分别为:
①针叶林:全区均有分布,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柳杉林等,多数为人工林,部分为次生林。次生林是原生常绿阔叶林受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林地干燥,周围有马尾松母树播入种子而自然形成的。
②灌木林:其中,落叶灌木林主要分布在社口、首洋等海拔800米的山脊,以白栎灌木林为主,高度1.5米左右,植株多成丛状生长,混生黄檀、柃木等落叶灌木。常绿灌木林多分布于陡坡山崖处,系常绿阔叶林受破坏后而成的次生林,乔木树种变少,灌木树种增多,阳性植物侵入,主要有青冈栎、石栎、丝粟栲等。
③常绿阔叶林:多分布在海拔400米至1000米之间,仍保留少量中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上层优势树种以壳斗科的米槠、丝栗栲为主,其次为樟科的楠木、光叶石楠、中华杜英、少叶黄杞等。林下灌木有黄瑞木、柃木、香槟杜鹃等;草本有中华里白、狗脊、地念等。层间有猕猴桃、金银花、葛藤、拔葜、金樱子等。
④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形成的原生植被为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因长期受人为干扰,林分质量改变,郁闭度降低,林内透光度增强,温度升高,为阳性树种马尾松等的侵入创造条件,进而逐渐演替为针阔叶混交林。部分地方在照叶林被砍伐后,也营造杉木与柳杉、杉木与马尾松、马尾松与柳杉等针叶混交林。
⑤竹林:毛竹在山区各地均有种植,绿竹、篓竹多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水滨。
⑥草坡:主要以芒萁为主,混生芭芒、金茅等,在湿润的地方主要生长有长穗稗、石松、牡蒿以及莎草、香附子等。
(3)垂直地带性明显。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属海拔在150米至1450米,属典型的山地立体型气候。水、气、热条件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植被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自然形成植被的垂直带谱。可分为四个林带:
①山地灌木草甸带: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地区。生长有黑松、木荷、映山红、地念、鸭脚茶、肥肉草、乌药、三花冬青、乌饭、胡枝子、白芒、马兰等低矮乔、灌木和草本。
②针阔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地区。林木以壳斗科为主,伴生一些针叶树与其他常绿落叶乔灌木,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柳杉、福建柏、红花油茶、木荷、杜鹃、柃木、白栎等。
③照叶林带:分布在海拔500米至800米地区。主要树种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如混生杉木、毛竹、油茶、三年桐,林下植被有刚竹、箬竹、南平倭竹、栀子、五节芒、芒箕等。
④用材、经济林带: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香樟、木荷、枫香、油茶、茶树、油桐、葡萄、梨树及其他果树。林下及荒山灌木有小叶赤楠、柃木、木莓、地念、肥肉草等。
(4)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热带、亚热带成分居多。
白云山植物区系发展悠久,起源古老,成分十分复杂,尤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居多,表明本区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生长条件好,植被保护比较完整,古老、分类上孤立、形态上特殊的植物十分丰富。如国家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福建柏、柳杉等。
(5)植物资源景观特色明显。
①优美的天然林:中高海拔地区特别是金钟山和龙亭峡谷保留有较大面积的原生天然林,物种资源丰富,林相景观优美,季相变化突出,垂直地带性明显,属福建闽东南地区罕见的原生植物群落。
②古树资源丰富:首洋、马洋、岭下等村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福建柏、香樟、竹柏、江南油杉、柳杉、杉木、钩栗、枫香、细柄阿丁枫等许多珍稀古树种共30多株,树高10-20米,胸围近1米,树龄超百年。
③人工植被景观多样:境内丘陵山地除农耕地的农作物水稻、红薯、多种蔬菜外,景区内山地有大面积的人工毛竹林、茶园、葡萄园等,景观各具特色。
④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内植物大部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鹃林,春季鲜花满山。常见种类有映山红、满山红、鹿角杜鹃、猴头杜鹃、马银花、丁香杜鹃、弯蒴杜鹃等;零星分布的有福建山樱花、四照花、荚蒾、建兰、春兰、独蒜兰、金线莲、金樱子、金针菜、野百合、马兰、羊乳、三花冬青、亮叶冬青、毛叶冬青、蒲公英、金银花、葛藤、地念、鸭脚茶、肥肉草、黄栀子、苦苣苔、石斑木等。白云山莲峰寺前的天池中有罕世之物——午时莲,近午时,花茎自水中抽出,午时开花,花开之时全池啪啪作响,花呈雪白色,秀洁如玉,午后沉入水中,天天如此,奇妙无比。金钟山发现的野生山茶居群填补了我省空白,不仅观赏价值极高,同时也极具科研价值。
⑤植物资源与当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乌饭树是畲族不可缺的一种植物,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畲民们准备大量的乌饭(乌饭树叶和纯糯米制作而成,可清凉解毒养颜健体的糯米饭)热情款待来到畲家的客人。当地的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夏枯草、山苍子、金银花、细叶石仙桃、大叶石仙桃、金线莲、地念、盐肤木、黄栀子、七叶一枝花、八脚莲、中华蛇菰、乌蕨等。 白云山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繁殖场所,因而景区内动物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全景区共有287种,其中鸟类14目27科71种,占福建全省比例为13.1%,全中国6.0%;兽类8目15科23种,占福建全省比例20.9%,占全中国4.6%;两栖类2目4科6种,占福建全省比例12.2%,占全中国2.2%;爬行类动物3目8科14种,占福建全省12.2%,占全中国3.7%。种群数量较多和分布较广的有山雀、竹鸡、雉鸡、斑鸠、野兔、野猪、麂、穿山甲、虎纹蛙、棘胸蛙、眼睛蛇、银环蛇、竹叶青蛇等。
墙坪、马洋村交界处的原始天然林中猕猴数量繁多,首洋、南溪、晓阳行政村交界处原始森林中有云豹、栖门羚、猫头鹰等经常出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穿山甲、蟒蛇、白鹇等,区内均有分布。而且,谷口村还有一条100多米长的鲤鱼溪,其鲤鱼数量之多,个头之大,为福建全省罕见。黄兰湖的鸳鸯结伴成群也很具特色。

B. 介绍一些关于福安九龙洞景色描写的文章

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蟾溪龙亭峡谷长达10公里以上的溪段间,分布着上千个奇形怪状的石臼,它们如爱心石臼、阴阳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连环石臼、天眼石臼等等,犹如雕塑艺术的大观园。目前,这一千古奇观发现的报道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中国地质科学研究人员判断石臼应为“冰臼”,研究人员推算,距今大约二百万至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这一带曾被冰川覆盖。

福安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郑树华称,这则消息让福安这座小城一下子成了国内古冰川研究专家关注的焦点。福安市委宣传部领导称,福安市已成立领导小组,争取把“冰臼”遗址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和世界冰臼地质公园。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和古冰川作用的重要遗迹,是古冰川融冰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基岩产生的,由于其形状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地质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冰臼的形成在距今2-3百万年的第四纪大冰期。第四纪早期,全球气候曾发生过一次人类尚未完全意识到的惊人的降温事件,全球大约3/4的陆地曾被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冰盖中心位于西藏中部,冰盖冰层厚度达1-2公里以上,冰层覆盖面积最少在3百多万平方公里以上,冰盖流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地质学家把这一冰川发育时期,称之为“全球泛大冰盖期”。也是冰臼发育最鼎盛的时代,谓之“冰臼时代”。

在我国,冰臼的首次发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仅仅是在黄山、庐山和西藏等地有过零星的记录;世界上也仅有北欧、北美、南极等地被发现。到了20世纪未期,在我国冰臼已大量发现,自高纬度地区的北国到低纬度、低海拨的海南岛、广东省等地也有广泛发现,但毕竟仍是小部分地区。我省也仅在武夷山风景区有发现一处“壶穴冰臼”。据报道,最近我省地质专家在屏南白水洋,仙游九鲤湖也有发现冰臼。福安白云山大规模冰臼群被发现是地质奇迹,对古冰川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我国地质学家认为:冰臼,尤其是中国东部中低山区冰臼分布,堪称“世界奇观”和“天下一绝”。

此次发现冰臼的地点距福安区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在冰臼最为集中的蟾溪或大或小的石头上布满了冰臼,有的冰臼长年暴露在外,臼内充满雨水宛如天然浴缸,臼壁长满苔藓,无数条细细的螺旋状旋流侵蚀遗迹清晰可辨。“经粗略统计,这条10公里山涧及九龙洞内,就有冰臼上千个。”福安市旅游局有关人士称,这些冰臼群长期淹没在水底,无人知晓,5年来上游建起水电站蓄水,这些千古奇观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最先是2004年工作人员在景区实地规划时发现的,“都是一个个冰臼状的石洞,我们还以为是壶穴,根本就没想到这是冰臼”。为了探明真相,他们还去了浙江省铜铃山景区对照了当地的壶穴景观,发现铜铃山的跟福安不一样,“洞口更大,洞腹则小多了”,因为没有权威专家的考证,他们不敢对外发布消息。直到去年底,省里的有关专家细看了景区规划图内的各个景点的图片时,才怀疑极有可能是冰川运动产生的冰臼。

今年7月6日,在福安市政府的极力邀请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教授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尚平教授,到福安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考察结果发现,这些冰臼群主要分布于白云山九龙洞景区及金钟山龙亭溪峡谷景区,大多位于溪段河谷。由于山势险峻、悬崖峭壁从多,路极难走。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搬来六七米长的梯子,循着当年樵夫进山砍柴的崎岖小道才能通行。

当时陪同前往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年过七旬的韩教授在九龙洞景区的山涧里兴奋得不得了。韩教授说以前他们在内蒙古冰臼集中地区科考时都要翻几座山才找到一个,从来没有发现有这么密细的,一条山涧想找一块没有冰臼的石头都很难。对于山顶上的悬冰槽,两位教授更是大发感叹:“在广东时我们才找了两三条,在福安数十条的也不鲜见。”

更让专家们惊叹的是,在九龙洞中发现的单体冰臼直径约三十米、高约六十米,数量还不止一个,而他们以往看过最大的宽不过五六米、高十余米。

这次考察结束后,两位教授向福安市委作了详细反馈,专家认为:福安白云山景区的古冰川遗迹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冰臼数量繁多,在河谷随处可见,形成大规模的冰臼群,个体大的高约六十米,直径约三十米,这在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是绝元仅有的;第二,冰臼形态类型丰富,口小腹大,特征明显,大小冰臼连环相套,有些冰臼形态属于新发现,酷似“龙爪邱”、“交椅”、“漏斗”、“板壁”等形状的冰臼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由此可推断在距今大约2-3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福安曾被冰川所覆盖;第三,大量的“U”字形诋水玄槽、冰脊、冰川漂砾及冰川铲切等遗迹,我国南方地区均属首次发现。

C. 用顺序的方法写福安白云山的风景作文

白云山自古以来就是广州有名的景点,它虽然不象五大山那么壮丽,也没有珠峰那么高,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独特景观——鸟和树。

白云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植物就有876种,但我觉得白云山最奇特的植物就是油杉。每当看到它那翠绿的树叶和宽大的树干,我就会去摸一摸。它虽然很粗糙,但它那绿得耀眼的树叶还是让我感到生机盎然。油杉还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它的树枝会随着树的长大而变化。1年的时候,枝是红褐色的,有毛;而2-3年时,树枝却变成淡黄灰色的了,毛也没有了。白云山的树真神气呀!

白云山不仅树奇,鸟也很奇。一走进鸣春谷,我就感觉目不暇接,并且看到数不清的小燕子在空中飞舞,放开清脆的歌喉,唱着婉转的歌儿;一对洁白的天鹅,象两朵硕大的白莲浮在水面上。不过我觉得还是那洁白的鸽子最漂亮,那鸽子的羽毛洁白丰满,一对朱砂眼闪亮闪亮的,两个隆起的鼻孔端正地摆在嘴的上根部。鸽子那光滑得象绸子的羽毛真是太美了!你看白云山的鸟多神奇呀!它们虽然身处自然环境,但它们却飞不出去,能让人们欣赏到鸟美丽的身资、悦耳的歌声!鸣春谷真是一个自然而富创意的地方!

白云山就象一颗明珠,镶嵌在广州的中央。我爱白云山,这颗璀璨的明珠一定会更加美丽!

D. 福建福安白云山有那些风景点

以白云山为中心,周围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五显大帝宫等景点。景区中常有猕猴出没,“九龙洞”处有一条二级瀑布,落差80来米,瀑布穿潭入石。此处鲤鱼溪可与周宁鲤鱼溪相媲美。

E. 福安白云山风景区讲解词

给你提供些相关资料,自己整理吧。白云山位于福建东部的福安市西北部。面积81.37平方千米,由白云山、九龙洞、龙亭峡谷、金钟山及黄兰峡谷等五个景区组成,是以规模巨大的河谷壶穴群、罕见的花岗岩峡谷深切曲流、典型的古火山构造、丰富的火山岩岩石为特色,人文景观丰富、自然生态良好的地质公园。白云山地质公园以罕见的河流侵蚀地貌为特色,填补了我国国家地质公园中此类型空白。简介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后毁,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产午时莲。该莲十分奇特,每日午时伸出水面开花,花开时噼啪有声,花呈白色。白云山气候独特,除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时常可见外,在仙顶峰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山中气温低于外界6-8度,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以白云山为中心,周围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五显大帝宫等景点。景区中常有猕猴出没,"九龙洞"处有一条二级瀑布,落差80来米,瀑布穿潭入石。此处鲤鱼溪可与周宁鲤鱼溪相媲美。气候 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时节。 闽东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7℃-19.3℃,1月平均气温4.8℃-10.4℃,7月平均气温24℃-28.4.℃,年降雨量1506-2070毫米。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最佳旅游季节为4-12月。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甘薯等。其中茶叶、油茶产量居全省首位。古田银耳产量冠全国,被誉为“银耳之乡”。[2] 交通 到福安市后在福安北站乘到晓阳的中巴,票价20多,晓阳车站旁边可以拼车去白云山,车型为6-8座的小面包。 特色景点 冰臼群,在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蟾溪龙亭峡谷长达10公里以上的溪段间,分布着上千个奇形怪状的石臼,如爱心石臼、阴阳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连环石臼、天眼石臼等等,犹如雕塑艺术的大观园。目前,这一千古奇观发现的报道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中国地质科学研究人员判断石臼应为“冰臼”,研究人员推算,距今大约二百万至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这一带曾被冰川覆盖。 自然风光一、秀丽无比的自然风景 白云山风景区以其风光秀美而倾倒了无数游客、专家。景区内山峰雄伟挺拔,洞穴曲折幽深,峡谷险峻幽深,在其间漫步穿行,奇观迭出,令人流连忘返。 白云山主峰是闽东的两大高峰之一,海拔1450.2米,因白云常绕其峰而得名。清光绪年间《福安县志》载:“白云山……山最高,为闽东第一山。上有庵,常积雪不散。登绝顶俯瞰城邑川海,如在宇下。” 如书中所云,白云山群峰耸峙,气势磅礴。山腰间时常云障雾绕,主峰缪仙峰则突兀苍穹,登临绝顶,三百里方圆一览无余。晴日远望,如同仙姬下凡,拥翠裙绫罗婷婷玉立;腊月下雪,则好比仙姑降临,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南方雪景,唯此处可供。 九龙洞景区石岩林立,遍布四周,薄雾缭绕之时,能给人以身临仙境之感。这里的鬼斧神工,相传为缪仙公收伏九龙之遗迹。入洞观之,仿佛进入一个迷宫般的世界,洞连洞,洞套洞,洞内藏潭,洞间有瀑布。洞间通道,有平展如镜者,夏天行步其间,则暑气全消,心旷神怡;有壁立数丈、羊肠逶迤,非有绳索系之,不敢攀援,纵有子龙之胆,亦令人惊悸汗滴。 不仅如此,白云山还有独特的自然奇观佛光和珍稀水生植物“午时莲”令人叹奇。 二、独具特色的地质奇观 </B>白云山集火山岩、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质地貌和峡谷深切曲流地貌、河床侵蚀地貌等多种典型独特的地址景观为一体,地质资源丰富奇特,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司长姜建军在考察时,曾经赞叹:“这是一座百吨金矿!”对白云山的推崇可想而知。 据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专家的考察,白云山的地质地貌集中体现了花岗岩、火山岩的河谷侵蚀地貌,其规模之巨大、种类之齐全、形态之丰富极为罕见。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壶穴”说,认为白云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是距今180万年的远古以来,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的。学者们认为,蟾溪、龙亭溪河谷规模巨大、分布集中、类型丰富、发育系统的河床侵蚀地貌,特别是形态各异的“壶穴”、流水冲蚀弧型凹槽及引人入胜的河谷洞穴奇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对于研究新构造运动、水动力学、流水侵蚀作用以及壶穴发育演化等都具有很高的地学研究价值。 景区内的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地质价值。景区中典型的中生代晚期酸性火山岩组成的火山研究岩山岳地貌,白云山破火山、笔架山穹状火山地貌,发育于火山岩、晶洞花岗岩的峰丛、石柱、石脊、崖壁及各类肖形石等地貌,都独具特色。龙亭溪罕见地发育于晶洞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的深切峡谷曲流地貌,峡深壁陡,垂直峭壁高差最大达400多米,水位落差近300米。 三、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 </B> 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在地质科学领域拥有独特的地位,白云山还拥有优雅古朴的人文景观,以人文荟萃而闻名。 中国南宋著名抗元爱国诗人谢翱,公元1249年生于晓阳镇晓阳村的樟檀坂里湾,是晓阳谢姓的第十世祖。谢翱的故居遗址就在晓阳村的池后。在晓阳村附近发现的宋元时代古墓葬群,据传是谢翱的衣冠冢。 谢翱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史称“宋末诗人冠”、“南宋翘楚”,有《唏发集》等百余卷传世。谢翱的感人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名垂史册,而晓阳也因这位傲骨铮铮的爱国诗人而成为后人心中向往之地。 晓阳还有著名的“两后陈迹”,即谢太后和鸭母娘娘。谢太后是理宗的皇后,南宋末帝赵显的太皇太太后。她在位时,因与晓阳村谢姓有神秘的同宗关系,赐建了晓阳的广惠观和太后公厅,后者现在是省内稀有的古建筑。谢太后死后,晓阳谢姓为她举行了“三十六葬”,近年来已寻得多处遗址。 鸭母娘娘则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位民间传说中以天姿国色扬名的美女,和她的传奇故事在晓阳流传不衰。 冰川遗迹 要是有人对你说,岩石在外界的压力下会像面团一样地发生塑性变形,你一定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福大地质专家施满堂教授等人在福建省福安白云山考察古冰川遗迹时,发现了这一奇特的地质现象,而且还找到了岩石由于严重的塑性变形,发生褶皱、扭切,形成韧性剪切带。 专家指出,这对于判断是否有古冰川遗迹的存在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即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就意味着曾发生古冰川活动。 白云山位于福安市的西北部,是闽东的次高峰,海拔高达1488米。周边蟾溪、长洋溪等四条溪涧中,分布着上千个奇形怪状的岩洞。有的岩洞非常大,如九龙洞直径约30米、深约60米,堪称“世界奇观”(如上图,施满堂摄)。2007年7月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教授和陈尚平教授应邀来福安考察后,认为这些岩洞是冰川或冰川下形成的急流冰川融水,携带石块快速流动、旋转(涡流)、冲击基岩所形成的。 为揭开这一“奇观”的神秘面纱。2007年底,福安市邀请曾发现福建屏南白水洋古冰川遗迹的福大地质专家施满堂等对白云山进行深入的考察。专家发现,这里的岩洞有冰川侵蚀成因的各种证据,如洞壁上布满冰川擦痕、割痕、擦槽、新月形凿口、新月形裂纹等等。 考察岩洞时,施满堂等人发现在冰蚀作用下,岩石的洞壁表层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这里的花岗岩和酸性火山熔岩等基岩,其长英质岩石的洞壁表层形成韧性剪切带。 研究中还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这里的韧性剪切带多出现在洞壁上,围绕洞壁方位不同而变化,而且只发生在岩面上很浅的一层皮,这是冰川作用特有的构造,即表皮构造。为此,他们还在溪谷边新的基岩山采集同一岩系的火山岩进行镜下实验比对,发现这些岩石结构依然保持典型的粒状火山熔岩结构,排除了岩体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变质作用的可能性。 这个发现进一步肯定了专家们以往在屏南白水洋和仙游九鲤湖的考察报告中提出的:溪槽中通常所见到的岩洞并非壶穴,而是冰川侵蚀作用的产物。因此,这对福建是否有古冰川遗迹的争论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