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景色映衬人

景色映衬人

发布时间: 2020-12-11 09:33:05

① 形容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的成语是什么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

【成语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成语出自】:宋·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成语简拼】:hgss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湖光山色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近义词】:山清水秀、山明水秀
【反义词】:穷山恶水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形容美好的自然风景

② 描写景色优美的词语四个字有哪些

沉鱼落雁 山清水秀 姹紫嫣红 水平如镜 鸟语花香 峰峦雄伟 红红叶似火 水天一色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湖光山色 春色满园 花团锦簇 清初绿水 草长莺飞 花红柳绿 水木清华 春意盎然 繁华似锦 春和景明 郁郁葱葱 苍翠欲滴 春色满园 😃

③ 家乡的景色,我的家乡在四川 ,作文!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风景优美,整个城市都被大山环绕着,山上风景秀丽,空专气清新。

山上的树属木高大茂盛,苍翠玉滴,小松鼠快乐的在树林中跳来跳去跑得快极了。远远看去,树林像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山下,有一条条小溪和小河。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钉铛摇动般的声音。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小河旁边有一片片草地,地上全是绿茸茸的小草,小草里夹着一些红的、黄的、白的、像一块地摊铺在了小河边,美丽极了。

早晨,下着大雾,山上的一切景物都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清,大山像换上了一件白色的轻纱,整个大山都浸在浓雾中,像是童话中的仙境。

中午,太阳出来了,红红的太阳照在大地上,这时雾散了,雾虽然散了,但小草却高兴了,因为雾给它换上了一件镶嵌着珍珠的衣裳,一阵微风吹过,小草翩翩起舞。

晚上,夕阳西下。大地渐渐陷入一片寂静之中,山上就热闹起来,动物们趁人们睡觉的时候在林中嬉戏,捕食,唱着快乐的歌曲。

这就是我的家乡――四川,一个神秘、美丽的地方。

④ 日出江花红似火,景色异彩,映衬大好河山。 求下句

春来江水碧如蓝,清澈见底,反射蓝天白云。

⑤ 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别样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特别,不一样的意思啦!

⑥ 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的成语是什么

湖光山色

【拼 音】:hú guāng shān sè

【解 释】: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 处】:宋回·吴答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示 例】:杭州西湖水波如镜;倒映着四周的秀色层峦;泛舟湖上;~;尽收眼底.

⑦ 济南的冬天写了济南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阳光照耀下的小山 特点:暖和安适 可爱
小雪后的小山 特点:妙 秀气
城外的远山 特点:像水墨画
水 特点:绿,清,亮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
散文
。它的写景艺术是值得称道的。文章中的写景艺术,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虽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它在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都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写雪景,也仍然跟温暖有联系──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同晴朗分不开──因为晴朗,所以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的景致。
如果说,第二段主要写的是济南全景,第三、四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山色,第五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水上景色,那么,全文就是由这几幅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画图组成的长轴。而这幅长轴,也就靠这“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二)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先后层次问题。文章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二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最后才把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而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五段)。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来说的,各大层次的内部,又同中有异,如第二段的由写景而兼及写人,第三段的由写雪而兼及写晴,第五段的由写水面而兼及写天空。写来笔法活脱,不失参差错落之致。
(三)取景远近大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试看,偌大的一个济南,在作者笔下,竟然可以放在一个由四面群山环抱而成的小小摇篮里,而水天一碧的宏伟景色,只不过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是景物的远者大者。再看,“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是景物的近者细者。远景大景,使人视野开阔,顿感心旷神怡;近景小景,叫人近看谛听,更觉景象真切。而且远景大景,还可以冲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而近景小景,又能够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古诗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说的非远观不能看到高山居然有色,非近听无以觉出流水竟然无声。这说明,写景手法,远近大细,不可偏废。运用得宜,就可以兼收其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而第四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无怪乎作者乐于采用了。
(四)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有的景物,本身就很美,和别的景物一映衬,就显得更美。也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怎么美,但是一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就显出美来了。当然,也有景物本身是美的,但一经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反倒失去原来的美了,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在方寸的象牙版上刻一篇《兰亭序》,至今还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或供在云冈的丈八佛像的足下,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即使热心者竭力指点,也不过令观者生一种滑稽之感。”(《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因此,要把景物写好,关键不单在映衬,还在映衬得法。映衬得法,就可以相得益彰,或者化平庸为神奇。
文章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色彩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
文章中说到的“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应该说,它们本身算不上怎么美,但是文章把它们放在下边这段话里,就显出它们的美来了: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请闭上眼睛想想,睁开眼睛看看吧,这是一个怎样用缤纷的色彩点染而成的天地!而“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却正是这幅美丽的画图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写景虚实手法同时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实写景物的形象,对景物描写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诸如文章中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之类。但是,要不止于摹状,还要传神,就得更多地仰仗虚写的手法。因此,在作者笔下,冬天阳光照耀下的济南,就出现了“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一圈围城的小山,也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薄雪会有“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水藻会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精神”;而那水呢,对那水藻也就可以有一副“不忍得冻上”的和善心肠了。至于小雪覆盖不匀的山坡,要“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自然也是文章中虚写传神的佳句。
(六)适当点题,使景物自身蕴含的意义更加显豁。
画之所以有题跋,原因之一是题跋可以使画本身蕴含的意义更为显豁。应该说,题跋是一幅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虽然它并不是所画的景物的本身。同样,对所写的景物,作者出面直接点题,也是容许的,这些点明题旨的话,不是可有可无的。本文点题得法,寥寥数语,便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说,文章在描写了小山雪景之后,突然掉转笔锋,让作者以评论者的身份,说起点题话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话,既可以说是在所描绘的画面之外,又可以说是在所描绘的画面之中,因为它是画面所本有而又有点不甚明了的。一经点出,济南下点小雪(不能是大雪)的妙处,也就跃然纸上了。
题不可不点,也不可滥点。本文点题是恰到好处的。当我们玩味全文,读到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时候,我们似乎有意犹未尽、话犹未了的感觉,似乎可以另起一段,补上两句就全文而发的点题话结束全文:“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但仔细一想,这是多余的,因为明敏的读者从文章所描绘的景物和所抒发的感情中,应该而且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又何待于作者再出面饶舌呢?更何况顺着文章的逻辑,读者有权利想得更多更大更远,诸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等,这些题是想点也点不完的。这也许正是作者使文章戛然而止的原因吧。

⑧ 北京城有哪些雪中美景

下雪是非常浪漫的事情,下完雪景色也可以变得更加漂亮。北京下雪以后很多地方景色非常美,是值得去观看的,也可以拍很多漂亮照片,那么北京有哪些雪中美景值得观看呢?

5、红墙系列雪景

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红墙系列就是恭王府,天台以及故宫,这些建筑物上如果被雪覆盖,会让人觉得美不胜收,在下雪日子不妨带上自己拍照设备,拍下美丽的雪景。

以上就是北京城观看雪景好的去处,虽然下雪天会让人感觉非常寒冷,但是在欣赏美景的时候,这一切都可以忘却,所以在下雪季节,不妨约上好友,一起带着相机出去拍美景,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⑨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抄了诗人对于深秋山林景色的赞袭美与喜爱之情。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原文: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9)景色映衬人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赏析:

《山行》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

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

⑩ 鸟鸣涧的作者是哪朝诗人这首诗以哪三种等动态的景物映衬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月亮 ,鸟,春山,春涧 任选三个
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天的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