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池的景色
A. 小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泉水、树阴、小荷、蜻蜓,描写的是夏季早期,荷叶还处于未舒展的状态,还没有荷花。
B. 小池这首诗写出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写出抄了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美丽的景色。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 《小池》里哪句诗是描写初夏的景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景色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一方池塘的景色。
E. 小池和池上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几季的景色
小池和池上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夏季的景色。“小荷才露尖尖角”,“偷采白莲回”都是描写夏季荷花初开的景象。
原诗: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释义: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池上·小娃撑小艇》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释义: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5)夏日小池的景色扩展阅读:
《小池》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F. 池上小池都描写了夏季什么地方的景物
池上小池都描写了夏季池塘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G. 小池哪一句是描写夏天景色的
诗中四句都是描写夏天景色的。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H.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吗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诗歌。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一个“惜”字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诗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8)夏日小池的景色扩展阅读
题目:《小池》
作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等。
诗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I.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哪里的景色
描写初夏的季节,在一个水池边,蜻蜓与荷叶相依偎的景色。
出自:《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原文: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9)夏日小池的景色扩展阅读:
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的泉眼,泉水细如游丝,似洇似淌,悄然无声地流着,好像非常爱惜这涓涓细流似的。
初夏翠绿的树荫映在水中,在蓝天白云的影儿中摇摇摆摆,好像非常喜爱这晴日里柔和清丽的风光。“细流”,极言“流”小而细微。“细流”承接“无声”。
更见“流”的涓涓而毫无声息。“无”与“细”相应,“声”与“流”相对,这就深刻形象地表明了“泉眼”之小。“惜”赋予“泉眼”以浓厚的感情色彩。
乃至非常爱惜这涓小而无声息的流水,才让它细细地缓缓地流着。“泉”小,“流”小,爱“惜”之意就愈深愈切。
“无声”烘托着“泉眼”与“惜”,“泉”的无声,“惜”的深切,愈见“细流”的涓小,愈使人觉得爱怜。
“树阴”与“小池”相照应,“池”在下,小而清,“树”在上,高而绿,“树阴”倒影又衬出天气的晴朗和气候的宜人。
“照”字很有诗意,极为动人,将“树阴”这个静止而无生气的影儿,用“小池”水作镜子,“照”着自己,欣赏起水中初夏的景色来了。
“照水”与前句的“无声”、“细流”相映成趣,“无声”、“细流”显得“照”更沉静,也写出了由“细流”所汇积的“小池”,格外清澈明丽。
令“照”者神往,因而“爱”得也更为深切。这“晴柔”所表达的初夏一派旖旎风光,对“树阴”更有吸引力,“照”得更为在意。
“爱”得更为迷醉,也就愈见“晴柔”风光的美丽可爱。“爱”和“惜”情意相承,“泉”惜的是“细流”,“树阴”爱的是倒映在池水中的“晴柔”。
无“细流”的水,则无“晴柔”的影,足见诗句前后照应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新出池水的小荷叶儿,还带着满身的水珠,连她那嫩尖的小角角还没展开呢;好像蜻蜒是先知先觉的小昆虫,它已经早早地飞来,挺立在小荷的尖尖角上了。
“小荷”在意义上与“晴柔”相承,只因这初夏的柔和美好的风光,小荷在水下才萌萌欲动。“才露”,刚刚露出,在一会儿前,一刹那间,才破水而出,才露出了她那尖生生的小角角。
“尖尖”的“角”,透着多少锐意和生机。“露”和“小池”相照应,“树阴”照池水,“小荷”露池水,都围绕“细流”汇成的“小池”来写的。
此句中的“尖尖角”与首句的“细流”在格调和韵味上协调一致,“尖尖角” 对“细流”,令人感到别有新意。推敲起来,“尖尖角”和“细流”也是构成“晴柔”的一部分,使诗味更浓,更醇。
J. 古诗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吗
古诗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