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夜落的景色

夜落的景色

发布时间: 2020-12-14 19:09:19

㈠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写的美景是什么

“人复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制自《鸟鸣涧》,是唐朝诗人王维的杰作。
原诗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闲:悠闲,寂静。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统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空: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惊:惊动,惊扰。
时鸣:不时地鸣叫。
解析:鸟鸣涧,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色
诗的大意: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住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㈡ 春天来了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呀可一夜春雨过去地上铺了不少落花你不禁吟诵道什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㈢ 描写从日落到夜晚一段时间江上的景色的一首唐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

题目是《暮江吟》,作者是(白居易)。
全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这首诗写的是: 秋天,夜深时的景色!

㈤ 《风景》 夜暮降临,在山顶上看到夕阳的落下是一道别样绚丽的风景线。 秋天是金黄色的也是枯黄

应该内敛一点

㈥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写怎样景象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着重写景,刻画出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而“啼回”字和“落答”字,又显示出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意趣,激发了词篇的活力。一个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鸣叫,让人读来历历在目,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这种宁静的境界与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异曲之妙。词中这二句是化用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的诗句。清·王嗣奭《杜肊》解“檐花落”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非常接近于事实。

㈦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形容夜里景色的诗句吗

1、写的是一副孤单凄凉的景色; 2、具体解释: 原诗: 版《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权,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赏析: 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这里是指的是天将破晓;乌啼:这里是指乌鸦的鸣叫;霜满天:意思是说秋霜满布,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这句诗虽然写了具体的景物,但实际是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寂寞,还有淡淡的忧愁。

㈧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描写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吗

首先肯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描写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这句回诗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答的《春晓》.全诗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的意思是:夜间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风声显得缠绵柔美,像弦乐伴奏.可是,雨打风吹花易落,那撒落在地上的花瓣,该有多少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

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描写了啥季的景色,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春季的景色。

1、诗题点春:这首诗是唐代孟浩然的《春晓》,诗的题目已经点明了所描述的季节。

2、诗句含春:在诗句中,也明确说出了“春眠不觉晓”,是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更能说明这就是春季。

3、内容写春: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人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9)夜落的景色扩展阅读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