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景色的诗
『壹』 赞美新疆的诗句
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出自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专
白话文释义:五月的天山属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2、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出自唐代:陈羽《从军行》
白话文释义: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3、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出自唐代:李益《从军北征》
白话文释义: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
4、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出自唐代: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白话文释义: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代:李白《关山月》
白话文释义: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6、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出自唐代:卢照邻《梅花落》
白话文释义: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话文释义: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贰』 关于新疆的古诗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出嘉峪关感赋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1]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横吹曲辞·梅花落
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横吹曲辞·雨雪曲
李端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叁』 描写新疆的诗句文字
1、《天山雪歌来送萧治归自京》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翻译: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2、《关山月》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翻译: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3、《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翻译: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4、《独不见》唐代:李白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翻译: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
5、《从军北征》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翻译: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肆』 有关赞美新疆的诗句有哪些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内
骆宾王《从军中容行路难》诗云: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李元纮《相思怨》诗曰: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杜甫《高都护骢马行》写道: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岑参《寄韩樽》)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写到了楼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岑参的《题铁门关楼》里写道: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伍』 关于新疆的诗有哪些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塞下曲》 唐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渔家傲》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雁门太守行》 唐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陆』 关于新疆风景的现代诗歌
阴郁的天空,冰凉的风,飘落的枯叶,毫不犹豫地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仿佛版奋力宣誓着冬天的到来权。冷得缩起身子的小草,不住地打着颤,而一些开得艳丽的花朵却挺拔着身子,昂着头,像是故意展现自己,在这冷冷的灰暗的天气里,惟独它是美丽动人的。
『柒』 描写新疆景色诗句
1、《从军行》
年代:唐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2、《渔家傲·秋思》
年代:宋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3、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4、《使至塞上》
年代:唐作者: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5、《马》
年代:唐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捌』 赞美新疆的诗词
1、《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8)新疆景色的诗扩展阅读:
《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出塞》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梅花落》释义: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
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
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参考资料:网络—关山月
参考资料:网络—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