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观文
Ⅰ 什么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基本概括:人文景观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的旅游吸引物。
人文景观在学术界中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定义:
【定义1】人文景观是指历史形成的、与人的社会性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包括建筑、道路、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 。
【定义2】人文景观是指历史、文化的古迹如文物古迹、宗教胜地、民族风情和古建筑等.据《三国志·魏书浩十八记:“庞德常乘白马羽(关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定义3】所谓人文景观是指可以作为景观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是以人为事件和人为因素为主的景观.如用大黄与苏打配伍组成大黄苏打片,用于调理胃肠,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
【定义4】人文景观是指旅游资源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等价值.人文景观带给游客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自然景观: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
详见 http://ke..com/view/43937.htm#sub43937
Ⅱ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九寨沟、张家界、黄山、华山
人文景观:万里长城、西安碑林----世界上最大的碑林、乐山大佛、苏州园林、敦煌莫高窟
Ⅲ 晋城的自然景观短文
晋城的自然景观
“五一”节来了,我素有登山的爱好,于是便与两三伙伴徒步去游览市郊的白马寺山。
“白马寺山”是一个很别扭的名字。按理说,山和寺本应该各自有其名的,但因为山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而寺庙是人们后来才修建的,所以人们通常习惯以山的名字来代称山上的寺庙。如远近颇有点名气的珏山,山顶上的庙宇叫做真武庙,但人们为了方便,习惯上也称这座庙为珏山庙,却从不把珏山称作真武庙山。而白马寺山就是因为山上有一座白马寺,而被叫做白马寺山的。你说这名字,山不山,寺不寺,不是有点别扭吗?
这座山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别扭的名字呢?难道他本来没有名字吗?不然,这座山原来有自己的名字,它叫做司马山。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泽州志》记载:“司马山,城北十里。”清代雍正年间编修的《泽州府志》记载:“司马山,县北十里。魏司马懿封长平侯,尝登此山。”又引《风土记》“司马山在晋城”、《初学记》“晋代祠此,因以为名”。这里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第一,三国魏的司马懿被封为长平侯,曾登过这座山;第二,司马氏建立晋朝,做了皇帝,人们于是为皇帝的祖宗司马懿在这座山上建了祠庙,当时这座山就被叫做司马山了。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司马山的名字在晋代就有了,又见于《风土记》、《初学记》这些古代著名的文献典籍,明万历《泽州志》和清雍正《泽州府志》又有明确记载,为什么现在这座山不叫做司马山,而别出心裁地用了“白马寺山”这样一个别扭的名字呢?我想,这个问题有点太深奥了,恐怕只有老天知道吧!为什么要叫“白马寺山”,完全可以不问,但写文章是比较严谨的事,却不能草率,因此我在这里要声明一点,既然这座山本来的名字叫做司马山,又有其历史文化的渊源,在以下的叙述中我就不再使用“白马寺山”这个别扭的名字,而直接写作司马山了。
这天,天气好晴朗,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彩。当我们来到司马山麓,仰望山颠,却见山与天相接之处挂着一片白云,起初并没很在意,稍微走近些一看,哪里是什么白云呀,是一件硕大的巨型白色雕塑。很快,我们从雕塑的大致轮廓和“白马寺山”的名字判断出这是一匹腾飞的白马。马首高昂,后腿立地,前腿平伸,像是要飞扑下来一般。这时,一个同伴大声说:“这哪儿是马,你看马头,分明就是鸟嘴嘛!”我仔细一看,可不,马脖子很粗壮,马头却又细又尖,很像是一个长着细长嘴巴的鸟头。唉!不知是哪位蹩脚的雕塑家弄出这么一幅马身鸟首的糟糕作品,让人越看越觉得别扭,我索性不想再看它了。
不想再看固然可以,但却不能不谈,因为这座雕塑标志着所谓“白马寺山”的文化呀!在晋城,曾经盛传着“南有孔子回车,北有白马拖缰”这样两句话,“孔子回车”不必说了,晋城人几乎家喻户晓,“白马拖缰”却令人费解。于是一些有心人便围绕着“白马拖缰”这个词望文生义,附会出许多关于“白马王子”的民间传说故事来,说得煞有介事,绘声绘色。然而,这些所谓“民间传说故事”一看就知道并非来自民间,而是现代文人的即兴创作。因为“白马王子”一词是舶来品,不是国产,难以混入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难以对“白马拖缰”作出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合理解释。那么“白马”究竟为何在此“拖缰”,其中有什么含意呢?我们只能求助于历史文献了。
明代成化年间编修的《山西通志》说:“白马寺在泽州城东北十里司马山上,因白马驮经过此,故以名寺。”这儿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原来根本就不是什么“白马拖缰”,而是“白马驮经”。“驮经”一词,经过口耳相传,逐渐讹为“拖缰”,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却不知道因此误了多少人。说真的,“拖缰”拖得习惯了,一下子要改为“驮经”,还真是转不过弯来。话又说回来了,转得过弯来也好,转不过弯来也罢,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样,不由你不转。等你转过弯来,再来看这一座被称作白马的雕塑,它正高昂着那古怪的鸟头在拖缰呢,根本没有一点“驮经”的意味,你说可笑不!
近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白马寺。历史上的白马寺应该只是一座普通的寺院,明万历《泽州志》只记了“城北司马山,国朝建”几个字,清雍正《泽州府志》也只写了“在城北十里司马山,明建”的字样。晋城的青莲寺、碧落寺在古代都很有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人题咏和碑记,而白马寺却除了方志中这些极其简短的记述之外,再难找到任何有关的文献了。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九年,侵华日军用大炮对准了这座小寺,历来在寺内养尊处优的释迦摩尼、观音大士、地藏菩萨及其十八罗汉诸佛,眼睁睁地看着这座小寺和自己的塑像化成了一片可怜的焦土,那被芸芸众生称作“无边”的佛法却怎么也施展不出来。可恨的是,在东洋鬼子的炮火之下,竟连一块残碑断碣都没能够留存下来,这里从此便断绝了香烟。
晋城建市之后,百废俱兴,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平地起楼台,白马寺要在焦土上重新修建了。曾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白马寺的住持僧请原以仁老先生撰写碑文。原老先生到已建成了部分殿宇的白马寺观看,回来之后赞叹道:“真正有气度啊,现在新修的白马寺,不知要比原来的白马寺大多少呢!”十来年过去了,白马寺还在不停地修建着,主体建筑已经全部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不仅巍峨壮观,而且香烟旺盛。玉佛殿里面供奉着五尊金妆的汉白玉佛像,据说是十多年前从缅甸进口的,不用说,在当时自然是天价。现代科技也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许多佛殿里的佛像背后都安装了电气设备,能够不停地放射出耀眼光芒来,使这些无知无能的佛像平添了几分庄严和神秘。寺院里播放着的“南无阿弥陀佛”的录音随处可以听到,非常优美,不知是娱乐圈里哪位明星的杰作,还是美声唱法呢!
我们一向不喜欢礼佛,面对佛祖的宝像金身也只是垂手而过,和成群结对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比起来,显得很不融洽。不过我知道佛祖有大度量,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你想吧,面对日寇的炮火轰击,佛祖都能够容忍,难道会容不下我们这一点点傲慢吗?看到大雄宝殿的周围的石柱上刻满了篆书楹联,我便想上前仔细观赏,不料“民族团结”、“世界和平”等现代文明的辞藻撞入眼帘,原本一点可怜的好奇,也顿时烟消云散了。兴味索然,我们便在天王殿门前的台阶上坐下来小憩。
这时,一位站在台阶上的老僧便过来和我们攀谈。老僧面目清癯,衣帽整齐,显得很精神,而且十分健谈,自言是从钱塘辗转而来,在此临时挂单。当谈到白马寺工程浩大耗资甚巨时,老僧微笑着说:“这很容易,官方行为,一句话的事,就是一句话的事。”老僧特地将“一句话的事”作了重复,来强调不论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是官方行为,那就是说一句话那么容易。*.<L:)\n7Sd=
告别了佛祖,离开了白马寺,一路下坡,步履轻快,虽然不是一句话的事,却比上山容易多了。这时,我突然想起有人说过,“晋城市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理由是晋城建市二十多年来,还没有一座市级的图书馆;有人还为此而大声呼吁,请求当政者重视文化建设,请求要尽快修建一个市级图书馆。想到这儿,我不禁纳闷了,这些人难道没有来过白马寺吗?这白马寺难道不是晋城市的文化吗?白马寺里面的那座高大雄伟的藏经楼,不就是一座很好的图书馆吗?
Ⅳ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怎么翻译
自然景观natural scenery//natural wonders
人文景观man-made scenry//human landscape
这个国家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
The country abounds in scenic and natural wonders.
Ⅳ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别简要说明下
自然景观:
长江三峡风景区、黄山风景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泰山风景区、秦皇岛北戴河海滨、华山风景区、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桐庐瑶琳仙境、贵州织金洞、巫山小三峡、井冈山风景区、蜀南竹海风景区、大东海-亚龙湾风景区、武陵源风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 .
人文景观:
八达岭长城、乐山大佛、苏州园林、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曲阜三孔、颐和园、明十三陵、中山陵、避暑山庄-外八庙、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黄鹤楼、北京大观园、山海关及老龙头长城、成吉思汗陵、珠海旅游城、锦绣中华、夫子庙及其秦淮河风景带、葛洲坝.
Ⅵ 1自然景观 、 2人文景观 、 3自然与人文综合的景观。(把以下分类)
1自然景观 :5)尼亚加拉瀑布、6)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2人文景观 :2)耶路撒冷古城回及城墙、4)埃答及金字塔
3自然与人文综合的景观:1)菲律宾科尔迪莱拉的水稻梯田、3)水城威尼斯
根据个人理解,不知道做对了没有??记得以前只有前两种分类,那时比较简单…做这种题要揣摩好分界线…
Ⅶ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别
1、范围不同
自然景观是天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
2、指代对象不同
自然景观根据国际君友会在其公益刊物中的释义是指可见景物中,未曾受人类影响的部分。人文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
3、特点不同
从发生学的角度上看,一切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而成,具有天然赋存的特点,即天赋性,因而它是旅游的第一环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天然赋存特点的介绍,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
(7)自然景观文扩展阅读:
人文景观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宽,类型多样。归纳起来,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与艺术、城镇与产业观光等类型。
1、历史古迹景观
历史古迹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及遗风等,遗存形式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狭义的历史古迹景观,主要包括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寝和历史文物。
2、古典园林景观
园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并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按照园林的构景艺术风格,可将园林分为西方园林、东方园林、中西混合式园林三种类型。
按照园林的营建功能和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坛庙、祠馆园林、大型湖山园林等类型。
3、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包括宗教建筑景观、宗教活动景观和宗教艺术景观。
网络—人文景观
Ⅷ 自然景观有哪些人文景观有哪些
乌镇应该是人文景观为主,主要景点有西栅、东栅、矛盾故居、明清建筑、老街长弄等,很浓的人文气息
Ⅸ 描写自然景观的美文250字
山像骏马,树林就是整齐的马鬃 。
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回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答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饮。推开窗户,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肤上,轻盈飘逸的韵致,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月华如练,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
奇妙的晚霞.红的像火,亮的像阳,美的像画。
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披衣出门,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Ⅹ 自然景观有哪些人文景观有哪些
自然景观:瀑布,天池,火山爆发,天山只要是没经过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的都属于
人文景观:天坛,长城,鸟巢,竹楼,苗寨等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