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片岩景观

片岩景观

发布时间: 2020-12-16 13:22:32

㈠ 瑞士的风景介绍

出游时间:瑞士的雪山一年四季都可拍摄,但比较好的季节应在7月至10月间。在此期间,风和日丽,山顶不会出现暴风雪天气,空气洁净、透彻,特别适于摄影创作。
气候条件:瑞士各地气候多变,但普遍温和。北部高原地带,气候舒适。阿尔卑斯山脉以南地区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气温偏高,全年气候宜人。

交通住宿:上山的火车票一般都是往返的,要掌握好时间。中午可在山顶的西餐厅享用瑞士大餐。在山下有一些酒店可住宿,但价格都不便宜,建议当天返回。

器材装备:建议使用广角镜头,这样可以拍出雪山的气势。还有一定要带好备用电池,山顶温度较低,自动相机的电池消耗较大,要做到有备无患。很多旅游者喜欢去瑞士滑雪,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去瑞士拍雪。
瑞士全国主要分为三大区域:阿尔卑斯山脉、瑞士高原地区和汝拉山区。阿尔卑斯山脉是由花岗岩、片麻岩、结晶岩和石灰岩构成的;瑞士高原是由磨砾层形成的;汝拉山区是由石灰质形成的。正如瑞士著名作家赫尔曾经讲过:“瑞士人因为造了这样好的山脉而感到自豪。”

瑞士最奇特壮观的风景当属海拔3454米的欧洲之巅--少女峰。立于峰顶,举目四眺,天宽地阔,风光迷人。座座雪峰如同柄柄利刃直插云天。皑皑白雪与璀璨的阳光交相辉映,在深蓝色的天幕衬映下,格外耀眼。雪峰的受光部位冰雪棱角分明,背光部位雪层舒缓柔软。 层层白云似涌动的波涛,在脚下形成巨大的阵势;一切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圣洁。

㈡ 关于瑞士的著名风景,标志性的建筑。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瑞士的雪山一年四季都可拍摄,但比较好的季节应在7月至10月间。在此期间,风和日丽,山顶不会出现暴风雪天气,空气洁净、透彻,特别适于摄影创作。
气候条件:瑞士各地气候多变,但普遍温和。北部高原地带,气候舒适。阿尔卑斯山脉以南地区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气温偏高,全年气候宜人。

交通住宿:上山的火车票一般都是往返的,要掌握好时间。中午可在山顶的西餐厅享用瑞士大餐。在山下有一些酒店可住宿,但价格都不便宜,建议当天返回。

器材装备:建议使用广角镜头,这样可以拍出雪山的气势。还有一定要带好备用电池,山顶温度较低,自动相机的电池消耗较大,要做到有备无患。很多旅游者喜欢去瑞士滑雪,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去瑞士拍雪。
瑞士全国主要分为三大区域:阿尔卑斯山脉、瑞士高原地区和汝拉山区。阿尔卑斯山脉是由花岗岩、片麻岩、结晶岩和石灰岩构成的;瑞士高原是由磨砾层形成的;汝拉山区是由石灰质形成的。正如瑞士著名作家赫尔曾经讲过:“瑞士人因为造了这样好的山脉而感到自豪。”

瑞士最奇特壮观的风景当属海拔3454米的欧洲之巅--少女峰。立于峰顶,举目四眺,天宽地阔,风光迷人。座座雪峰如同柄柄利刃直插云天。皑皑白雪与璀璨的阳光交相辉映,在深蓝色的天幕衬映下,格外耀眼。雪峰的受光部位冰雪棱角分明,背光部位雪层舒缓柔软。 层层白云似涌动的波涛,在脚下形成巨大的阵势;一切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圣洁。

㈢ 泰山的五大景观是什么

幽、旷、秀、奥、妙”五大游览区

㈣ 6大类地貌景观分别有哪些

中国丹霞
丹霞,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刚果盆地
为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刚果盆地约337万平方千米。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及北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最宽处1280公里,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马瑙斯附近只有海拔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流、支流冲积而成。平原降水多,原因是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巴西东南部。大部在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圣保罗州境内巴西高原。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顶高原构成。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中东部,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 片岩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具有桌状高地特征。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哈萨克斯坦中、东部丘陵。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公里;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公里,地表受强烈切割。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肯特(海拔 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哈萨克丘陵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

安第斯山脉
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干。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互平行,并同海岸走向一致,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脉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达岛,南段伸至火地岛。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等国 ,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 (Santa Cruz)之间,宽约750公里,。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 米,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 ,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 ,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地质上属年青的褶皱山系。地形复杂。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富森林资源以及铜、锡、银、金、铂、理、锌、铋、钒、钨、硝石等重要矿藏。山中多垭口,有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过。泛美公路沿纵向谷地和海岸沟通安第斯山区各国。安地斯山脉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㈤ 谁知道美国有什么著名景点

夏威夷:威基基海滩、国王皇宫、恐龙湾
美国本土:好莱坞影城、专日落大道、国会大厦、白属宫、林肯纪念堂、金融中心华尔街、联合国大厦、自由女神像、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国际购物街—第五大道、洛克菲勒广场、世贸中心遗址、帝国大厦、费城自由钟、金门大桥、渔人码头、艺术宫、尼亚加拉瀑布、赌城拉斯维加斯

㈥ 请帮我介绍几种地质景观!

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2001年3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而且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陕西省长安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国语》记载:“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记》等也有此记载。据推测,翠华山山崩由地震诱发形成,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为《国语》,其它关中地震对翠华山山崩形成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在地质历史上,翠华山属秦岭山脉,由中元古界(距今10亿年前)变质杂岩组成,秦岭北麓大断层从山北侧通过,其北侧相对下降形成关中平原,南侧抬升形成高耸的秦岭,一万年以来平均每年上升1.73—3.4毫米,构成了翠华山山体的岩石质坚性脆,经长期风化作用,也加速了山崩形成。

翠华山山崩分布面积5.2平方公里,倒石量达3亿立方米,目前初步开发1.5平方公里,分布在水湫池、甘湫池、大坪三处,主要由残峰断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组成。

残峰断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华峰及形成的山崩临 空面。三峰鼎立,负势竞上,突兀险峻,直冲云霄。“南望终南如 翠屏环列,芙蓉万仞直插青冥。”(清•陕西巡抚给乾隆奏章)玉案峰,海拔1688米:半峰劈裂,崩面平齐峻峭,好像玉案倒竖,甚为壮观。《关中记》载:“太乙谷东,山峰齐如案,峰腰有金华 洞,洞中常有冉冉行云如瀑则澍雨,故古诗有‘云从玉案峰头 起,雨自金华洞中来’之名句。”夏季,云雾翻滚,或玉带,或花朵,飘忽不定,满山弥漫,天地空灵。玉案行云与雁塔晨钟、杏园赐宴齐名,同为关中胜景。甘湫峰,海拔2045米,是一条长1500 多米,宽260-900米,高差约300多米的山岳,近南北就地崩塌,形成石海波涛的壮景。翠华峰,海拔1414米,似一巨大的铜 墙铁壁横亘翠华山中,南端被高达200余米的峭壁截切,形成 一条长近千米,高200多米,宽300多米的石坝,堵塞太乙谷。三峰气势恢宏,有玉笋簇生之姿,堡垒踞霄之势,堪称奇绝。特别 是太乙真人,此残峰似一长者凝目远眺,独立峰巅,晴时可见古 都西安之风貌,南五台之佛光。

崩塌石海,总量3亿立方米,石块巨大,集中分布在翠华峰—甘湫峰和大坪,巨石堆砌,相互叠置,拔地而起,万笏朝天,或雄师望月,或猛虎下山,或仙女撒花,或顽童嬉戏,宛如石头的海洋,波澜起伏,浪击长空。著名景点有剑石、玉兔醉卧、通灵玉玺等,极富阳刚之气。崩塌石海在山崩过程中因石块崩落相 互欹嵌,形成了上百个洞穴,有天洞、冰洞、蝙蝠洞等。其中冰风 二洞最让人称奇,有“华夏八大冰洞”之称,洞内外夏季温差可 达23℃以上,冰洞夏季结冰,冷彻肌骨。冰洞,炎炎酷暑,冰柱倒立;风洞,盛夏六月,凉风习习。风洞是由两块巨石顶端相撑形成,高约近20米,宽2-3米,由于狭管效应和空气对流,洞中常有冷风嗖嗖。《类编长安》载:“冰井在厅(宁陕厅)北太乙玉案山,井深数丈,水落井中结冰暑不消,长安不藏冰,每于夏天于此取冰,谓之冰井。”现山崩主景区还有一夏之春景点,俗称小冰洞,夏季洞内冷气凝结飘向洞外,洞外四周还是鲜花初开芳草萌动的春天,煞是好看。蝙蝠洞洞长100余米,曲折迂回,宽窄不一,空间变换多样,在30米深处,千余只蝙蝠附于洞壁,翅声清晰可辨,为翠华一新奇。有好事者联云:“甘湫水湫湫上有湫,冰洞风洞洞中有洞。”“石室坐地九夏寒,洞奇通天三冬暖。”(陈少默)翠华山各种奇洞遍布丛生,有待进一步探究。

玄关是游览冰、风二洞必经之地,两块巨石耸立,相隔咫尺,天成一线,上有一小桥,行人至此,昂首而望,有天门之感,无限神秘,莫不悚然。十八盘是崩塌石海的北侧边缘,高约200米,莽莽苍苍,巨石遍生,鹰崖瀑布倾泻而出,似一道银练,挂于山川,有中国山水画之感。

堰塞湖,是指由山崩倒塌堵塞河流而形成,在翠华山有三处。一处在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积0.2平方公里,由于水源不足严重渗漏成为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甘湫池池底青草萋萋,牧马其上,有蒙古草原之味。一处在大坪,现由于泥沙堆积,池已被湖水冲积填平,故名大坪。一处在水湫池,系山体崩塌堵塞太乙河形成,又名天池、澄源池、太乙湖等。此堰塞湖,湖面长600米,宽100-300米,水深5-12米,水域面积0.14平方公里,可在其上划船,垂钩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翠华山地貌形态多样、特殊、保存完整,体现在残峰断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个方面。山崩遗迹地质复杂,区内地层为中元古界宽坪群上亚群,本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片岩及混合片麻岩为主。受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影响,本群在翠华山主要为一套混合花岗岩为主,夹有黑云母和少量大理岩,混合岩化作用时期为印支期(陕西省地质局1989年)是国内混合岩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山崩颗粒大,呈锯齿状、肠状等多种断裂,最大者可达60X40X30立方公尺,更是国内外学者进行混合岩化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山崩遗迹历史悠久,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长期的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岩体节理不断加宽、加深,以巨大的岩块崩落谷底。崩塌岩块上擦痕、摩擦面等形迹清晰,至今,岩块裂隙仍在发展。目前可在不同部位观察到山崩由孕育、发展、崩塌方式,崩塌体从初期形成→发育→遗迹的完整过程。

㈦ 挪威 有哪些迷人的风景啊

霍尔门考山是挪威的滑雪圣地。它位于奥斯陆东北约13公里处,海拔371米,风景优美。从1892年起,每年3月,世界闻名的滑雪大赛都在此举行。如果从远处眺望奥斯陆城市的轮廓,你会看到霍尔门考伦跳雪台非常醒目地高高耸立在奥斯陆霍尔门考伦山上。它也是这项最具有挪威特色的体育项目的非常生动、形象的一种标志。霍尔门考伦山下还有一个滑雪博物馆。

四大峡湾:

盖朗厄尔峡湾
盖朗厄尔峡湾位于挪威西南岸的卑尔根北部,是挪威峡湾中最为美丽神秘的一处。峡湾全长 16 公里,两岸耸立着海拔 1500 米以上的群山。盖朗厄尔峡湾以瀑布众多而著称,有许多瀑布沿着陡峭的岩壁泻入该峡湾,比如“新郎的面纱”和“七姊妹”。峡湾顶端是盖朗厄尔村,到该村仅靠一条沿山坡蜿蜒而下的长1000米的道路,夏季徒步前来度假的游客很多。村里除1842年建造的盖朗厄尔峡湾教堂外,还有摄影师经常光顾的福里达尔斯尤威展望台和海拔1500米高的达尔斯尼巴展望台。周围的景点还有位布里克斯达尔冰川。

松恩峡湾
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40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两岸山高谷深,谷底山坡陡峭,垂直上长,直到海拔1500米的峰顶。峡湾两岸的岩层很坚硬,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并夹杂着少数的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岩。陡峭的崖壁插入地表以下1200米,在平整成高原之前,崖壁伸向天空。松恩峡湾其实是一个峡湾主干的名称,其还附有许多的小峡湾,其中最著名的纳勒尔峡湾是世界上最狭窄的峡湾,最窄处仅250米。这里的崖壁紧挤在一起,以致船只下行时似乎消逝在隧道中。大峡湾将其沿途塑造成光裸而荒无人烟的景色,沿途两侧的大部分山脉赫然耸立于水面之上,似乎终日处于黄昏暮光中。

哈当厄尔峡湾
哈当厄尔峡湾全长179公里,是四大峡湾中最为平缓的一处,有田园般风景的峡湾。哈当厄尔峡湾是个很大的峡湾,也有一些小的分支峡湾,爱的峡湾就是其中的一个。峡湾两岸山坡的果树鲜花盛开,缤纷烂漫。哈当厄尔峡湾尽头是著名的休闲胜地——乌托内和洛夫特胡斯的乌伦斯旺地区。约800年前僧侣到此地种植了苹果树和杏树,每到5月便开花,夏季结果。哈当厄尔峡湾沿线也有许多壮观的瀑布,还有哈当厄尔韦德国立公园,挪威第三大规模的弗格丰纳冰河等景观。

吕瑟峡湾
吕瑟峡湾位于挪威南部,全长 42 公里。吕瑟峡湾的入口是挪威西海岸的斯塔万格。河水在凸兀的峭壁和巍峨的群山之间蜿蜒流淌。两岸巨岩兀立,其中海拔600 米的断崖布雷凯斯特伦是最值得一看的地方。站在巨岩之上,感觉自己犹如漂浮在空中,能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雄劲的活力。斯塔万格位于挪威的西部,是到吕瑟峡湾游览观光的理想出发点,从这里您还可以乘观光船游览。

㈧ 变质岩为什么不适合做景观石

变质岩类可做为景观石、观赏石。

1)、区域变质岩观赏石

区域变质岩是区域变质作用产物,与地壳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热力、应力是区域变质作用的基本条件,区域变质岩通常呈巨大岩带,长达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往往有混合岩化、花岗质岩石的形成。
区域变质岩种类很多,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域变质作用下,产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矿物变化明显,外部特征各异,可成为重要观赏石岩石类别。

烟台大石头解析主要岩石类别:

板岩具较发育板状劈理低级变质岩,如粘板岩,是砚石的岩石类别。

千枚岩具千枚状构造低级变质岩,如绢云母千枚岩、石英绢云母千枚岩,是砚石的岩石类别。

片岩具片状构造,岩石中矿物绝大多数是新生的中级至高级变质岩,如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石英片岩、兰闪石片岩,是庭院景观石之一。

片麻岩具片麻状构造,经高级变质成分相当于中至酸性岩石,如矽线石片麻岩、斜长片麻岩、钙质片麻岩,是庭院景观石之一。

长英质粒岩具粒状结构,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经高级变质形成,如云母变粒岩、角闪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
角闪质岩由角闪石组成的高级变质岩,如斜长角闪岩、透辉斜长角闪岩。

麻粒岩受高温区域变质作用产物,如超基性麻粒岩、基性麻粒岩、中酸性麻粒岩。

榴辉岩受高压区域变质作用产物,矿物由绿辉石、镁铝榴石组成。
大理岩碳酸盐岩区域变质作用产物,如蛇纹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是庭院景观石之一。

特殊区域变质岩:

磁铁岩随区域变质作用程度加深,粒度变大,鸟黑的颜色构成观赏石重要的岩石资源。

硬玉岩高压、低温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翠绿的颜色构成观赏石重要的岩石资源。

刚玉岩铝土质岩石受高温区域变质作用产物,紫红、粉红的颜色构成观赏石重要的岩石资源。

变质磷灰岩磷灰岩区域变质,浅绿、粉红的颜色构成观赏石重要的岩石资源。

2)、接触变质岩观赏石

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岩浆侵入体与围岩附近,分布局限,规模不大,接触变质作用可划分为热接触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中矽卡岩是重要观赏石岩石类别。

热接触变质岩岩浆侵入时受温度变化影响,使岩石中矿物重新组合并产生变晶、重结晶。

主要岩石类别:斑点板岩、角岩、大理岩。

接触交代变质岩岩浆侵入时受温度变化及挥发组分影响,使岩石中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及结构。石榴石巨晶聚集构成矿物观赏石重要的岩石资源。

主要岩石类别:钠长英板岩、石榴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

3)、气-液变质岩观赏石

炽热的气体、液体作用于己形成的岩石,使岩石产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变化,这类岩石又称蚀变岩。从观赏石的角度认为,蚀变作用使岩石颜色、形貌都发生了变化,是重要观赏石岩石类别。

主要岩石蚀变类别:蛇纹石化、钠黝帘石化、透闪石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叶腊石化、高岭石化。

4)、混合岩观赏石

混合岩是地壳硅铝层选择性重熔所产生的重熔岩浆结晶形成,混合岩化可出现巨大矿物晶体,产生各种颜色、外貌,是重要观赏石岩石类别。

主要岩石类别:花岗混合岩、混合片麻岩。

5)、构造岩观赏石

在不同应力作用影响下岩石力学变形占主导地位,产生破碎、粒化、糜棱化、塑性变形,岩石形貌变化,次生脉石充填,是重要观赏石岩石类别。

主要岩石类别:构造角砾岩、压碎岩、糜棱岩、千糜岩、玻状岩。

四、观赏石类别的矿物学划分

矿物是地壳的均匀组分,是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环境。

观赏石的矿物学划分首先从矿物组合外形划分为单一晶体、多种晶体、矿物集合体三类别,矿物名称的鉴定、分类仍归属矿物学内容。结晶完美的矿物晶体分布是十分罕见的、矿物晶体是很重要观赏石类别,侵染状矿石也是十分重要矿石观赏石类别。

1、 单一晶体观赏石

由一种矿物晶体组成,如石英(水晶、晶簇)、方解石(晶簇、冰洲石)、白云石(晶簇)、萤石(晶簇)、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黄铁矿(晶簇)、白铁矿(晶簇)、锡石、辰砂。

2、 多种晶体观赏石

由多种矿物晶体组成,如辰砂、水晶、方解石晶体组合,萤石、白云石、方解石晶体组合,绿柱石、钾长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晶体组合,方铅矿、白云石、闪锌矿晶体组合。

3、 矿物集合体观赏石

矿物结晶呈细晶、微晶、显微晶状,以多种色泽艳丽矿物组合最佳,如菱铁矿结核体,豆状、肾状赤铁矿,雄黄、雌黄、方解石组成侵染状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白云石组成侵染状矿石,孔雀石、蓝铜矿、石英组成侵染状矿石,葡萄石、绿帘石、自然铜组成侵染状矿石。

五、动物、植物、藻类化石观赏石

动物、植物、藻类化石,真实的记录了地球各地史时期生命、气候、桑海苍田演化规律。珍贵动物、植物、藻类化石均由博物馆及专业机构收藏、展览,如西峡的恐龙群体,上万枚形态各异的恐龙蛋,云南的禄丰龙、四川合川的马门溪龙,内蒙、新疆、贵州的数米至十余米长巨型硅化木,贵州兴义的贵州龙均属于保护对象不能任意挖掘。有的化石如直角石、海百合、三叶虫、笔石、菊石等均有地方政府法规限制,因此个人收藏是有限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通过各种渠道的对这些动物、植物、藻类化石的观赏。

动物、植物、藻类化石的分类、定名都按规范标准进行。

六、陨石观赏石

散落在地球上陨石是十分稀少的,由于陨石具有熔融状各种外形和出现罕见,因而也常被人们收藏和观赏,是观赏石特殊类别。

陨石是由陨石特有矿物及地球上地壳矿物组成,陨石特有矿物如单质类六方金刚石,硫化物类硫铬矿,氧化物类氧氮硅石,硅酸盐类陨铁大隅石,磷酸盐类磷镁石。

常见陨石有铁陨石、石铁陨石、球粒陨石。

七、结石观赏石类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体内在功能改变,水质因素,饮食关系,在人体及动物的膀胱、肾、胆囊各器管中都会产生矿物的沉淀结晶,形成形态各异的结石。

结石矿物有一水草酸钙石、二水草酸钙石、磷灰石、乌粪石、石膏、方解石。

结石形态各异,膀胱结石最大可达十余厘米,结石矿物成层结晶生长,有的成晶簇状、桑泡状、结核状,颜色有橙黄、稻草黄、褐、暗绿、灰白等色。是观赏石特殊类别。

㈨ 太白山的主要景观

“太白积雪六月天”,“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水经注》有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之记载;唐代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诗句;柳宗元的《太白山祠记》一开头就写到:“雍州西南界于梁,其山日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尚已也。”宋代苏轼在《太白山祷雨记》中就有春季发生大旱,天气干热,麦苗枯萎,而山上却依然是“岩崖已奇绝,冰雪戛琱锼”的描述。元代朱铎《太白山》一诗中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句,极言降雪、积雪之早;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何景明在《太白山歌》中也有“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的诗句以描写太白山积雪时间之久。可见太白盛夏积雪之奇丽景色,确实来历已久,蔚为奇观非夸张与虚构。在过去那寒冷多雪的年代里巍巍高峰,终年积雪、银光四射,百里可见,故“太白积雪六月天”之奇观胜景则由此而来。由于气候逐渐变暖,兼之冬季降雪减少,盛夏又多出现伏旱高温炎热天气。因而“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胜景现已很难看到了。
斗母奇峰,从大殿向南,奇峰怪石林立,从大殿向东眺望,在一道道莽莽苍苍的松梁上巍然屹立着一座白色巨石,俗称“麦垛石”。麦垛石是一巨大花岗片麻岩断块,高约60米,周圆30米许,呈圆柱体。若在晴朗的傍晚,夕阳余辉将石体照耀通红。此时晚山含黛,唯麦垛石光彩夺目,分外妖娆。继而上行有“五台”(即送经台、梳妆台、别娘台、滴泪台、望乡台)和“一堵墙”,怪石成峰,千姿百态。至斗母宫,三座孤立花岗片麻岩柱峰拔地而起,突兀云霄,令人惊叹,山峰之奇,莫过于此。这些柱峰像三根巨大撑天的石柱,高耸入云,峥嵘秀丽,巍峨壮观。三座柱峰,分别称为“三皇台”、“玉皇台”、“药王台”,人称“斗母奇峰”。昔日,峰顶各有庙宇,已废。
云海奇观,太白山千峰竞秀,万壑藏云。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可看到极其壮观的云海,以平安寺为最。平安寺地处海拔2700米的山梁上,周围群峰耸立拱峙,

势若围屏,山峰间沟壑宽阔,深邃莫测。向南展眸,拔仙台、跑马梁、鳌山相连如驼峰显现。向西北远眺,桃川河带状蛇迥,隐隐可见。站在平安寺,但见云层如海涛汹涌,变幻多端。时而“涌涛掀浪”,不可遏止,时而“风平浪静”,雾散云匿,时而浓云密雾铺天盖地,时而白云轻如鲛绡。朝、夕晴朗之时,云海霞光映金,景色焕然一新。置身云海之中,使人有进入神话传说的仙境之感。
高山奇湖,拔仙台之南北分布着两个冰斗湖、四个冰蚀湖。玉皇池最大,位于拔仙台南坡海拔3380米处。湖面约30亩许,呈圆形似满月。若遇晴朗天气临此,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山峰俱映湖中,湖光山色十分迷人。最小的佛池、三清池居其附近。三太白海位玉皇池北上方之槽谷,形似玉如意。二太白海位三太白海北上方,形似朝笏。唯独大太白海位于拔仙台北之槽谷,呈圆形,湖面13.8亩。晴朗之时,湖水清澈如镜,冰凉沁人心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多雨季节湖水满溢,沿谷乘奔驭风而下,鸣声震耳,遐迩可闻。此处天气瞬息变化无常,湖面忽儿雾气弥漫,咫尺物不相见,忽儿雾散清明,青山湖光依旧,民间俗称此雾为“神帐子”。更令人惊异的是,每逢盛夏登临此地,常见湖边有一种小鸟,名白顶溪鸲,其大小类燕子,背乌黑、腹部红褐,头顶有一白色斑纹,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时而划过湖面,如蜻蜓点水;时而伫立岩上,形态自若,逗人喜爱。白顶溪鸲以水中浮游生物或小树叶为食,所以常激搏水面捕食觅饵。唐代文学家韩愈有“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争唧弯环飞,投叶急哺彀”之诗句,极言“神鸟”衔湖面落叶之情状。宋人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也描述:“此湫林间阴森,水面湛然,鱼游水面不怖人,人莫敢取者。林间落叶,鸟辄唧去,远弃之,终年无一叶能堕波上者。”于是乎,人们就把这种少见的现象——小鸟衔落叶,更加神秘化了。相传下来,便称此鸟为“净水童子”,并说“有片叶寸荑鸟必衔去”。唐贞观年间,天气大旱,京兆尹韩皋取湖水祈雨巧应;宋代,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曾撰《太白山祷雨记》文。由是之后,登山取水祈雨便成习俗,风靡于世。向“神灵”乞求普赐恩泽,是过去人们对自然科学不认识的一种迷信做法。
太白山湖泊之所以奇特,是因为它们是我国内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又因清澈明净,一尘不染,光洁可鉴之故。
万年不融冰洞,位于大太白海之上,拔仙台北下岩崖上,为一天然岩洞。洞深10余米、高3米许。洞顶有岩隙滴水,湿冷阴森,供有太白山神主3尊,系生铁铸像。过去因气候特寒,滴水出岩隙即成钟乳石状冰柱,终年不融,人称“万年不融冰洞”。近代气候转暖,夏季暑热时已不多见有冰存在。
拔仙绝顶,拔仙台是太白山最高巅,从下向上望去,峰顶庙宇凌空,锷刺蓝天,李白有“举手可近月”之形象比喻。然而攀上去,却另是一番景象,台面开阔平坦,向西直通跑马梁,站上拔仙台极目远眺,果真是“会当临绝顶,一览群山小”。至若晴夏景明之时,北望秦川,渭河如带,蜿蜒曲迥,川原似棋盘,阡陌纵横。颜色灰暗处,是村落、城镇与工厂。四顾环视,或石河石海广布,似浪涛翻滚奔腾;深涧、悬崖如刀劈剑削,深不见底;山峦重叠,如犬牙交错;唯拔仙台如鹤立鸡群,群山揖围其下,如众星捧月,景象别致。入夜,晴空月朗之时,山峰含黛,群星灿灿,万籁俱寂,时有微风沙沙。每当夕阳西下或红日初升之时,霞光四射,薄雾彤彤,云涛赤红与金黄深浅相间,向阳岩壁、峰崖一片通红,奇丽壮观。 旧时,登山者由郿县远门口而入,关中各地祷雨取此道,其道险峻,人多视为畏途,然沿途奇景多。近山口1.5公里处为三官池,池水清澈见底。东南行0.5公里许至艾蒿坪,山腰路窄甚,不容换步,只能抚壁挪足。再3公里至小雪岩,溪流西路侧一巨石,石上一树蟠屈,人称婆娑树。行1公里至大雪岩,再行2.5公里至盘龙山,再行1.5公里至小郭集,有太白庙(已废)。行2.5公里至新桃砭,再行1.5公里至仙人桥,凌溪架独木桥(已废),下视三四丈许。过桥200余米,有岩壁阔数十丈,上镌清康熙时三秦观察使贾鉝书“隔断红尘”4字。行2.5公里至小西岔,再行1.5公里至大西岔,再行3.5公里至“接官亭”。东南行5公里至金锁关,路旁石峰如刀劈剑削,高数十仞,下有庙(板房)名万善宫(已废),供奉神主——药王,对面一峰独立云表,其旁稍平处名羊角台,一树生磐石上,俨若危亭。行2.5公里至小石垒(也名万笏山),山陡绝,树皆傍石丛生,行旅借以容足,飞泉横径,垒顶有庙(已废)供本山社神。下石垒,飞泉界道,如疋练。再行1公里许有石踞路侧,圆周丈余,名“儿石”。至此,回望远门,所过崇山峻岭俱成平阜,瞰渭河如一线。再行2公里至大石垒,一峰独立岩表,名独秀峰,顶平旷约半亩许,有庙(已废)。行2.5公里至竹云岭(也名黑风岭),行1公里至黑风门(也名神会天),路险绝,寒风凛冽,唯六月朔至七月望阴霾稍退,俗呼“开山”。行2.5公里至土地岭,傍山石洞供太白神像3尊。由岭西南下行5公里至松花坪,有庙(已废)。行5公里至大壑落,路益险峻,多奇石,如屋宇、如车轮、如饔缶,高下参差。南面高峰旁石坪上列双峰,望之似人遥相对立,名“二仙山”,近有水帘洞。由大壑落行5公里至下坂寺,凿石室供奉太白神像,洞口铁瓦汤房2间(已废)。二仙山南侧为冲天峰(岭),千岩竞秀。行1.5公里许,两山之中有土岭平坦,名骆驼岭(又名望仙石),过岭上行6公里至救苦岭。过岭至瘦鱼岭,石岭脊窄仅尺余,长至数丈,其峰棱峭利,若鱼脊故名。再行7.5公里至上坂寺,多怪石,行1.5公里至寒风关,大石数百,自成一山,上有铁像,铁牌匾书题“呼风唤雨”,一松挺然石上如车盖。行5公里至神洼,倚山行约1.5公里,旁一石台名将台,其下大小斜石支撑如几案,其上平放大石三四盘,大如数间屋。再行1.5公里至雷神峡,峡东西鼯峭壁高万仞。再行5公里至铁香炉山,其旁名孤魂洼,俗称“鬼凹”。再行2.5公里至九牙山,传称的“三山九牙”、“十二重楼”诸景皆散布于此,其石峰或立、或坐、或卧、或仆,如人物、如楼台、如鸟兽状。再行6公里至二里关,也名三天门,自此行1.5公里至大太白海,池水清鉴须发,池岸有庙。池南仰登1公里许至金星洞,也称“万年不化冰洞”。再上行3公里至走马岭(今称跑马梁),东西约20余公里长,其梁之石上有半环状印痕似马踩过称“马蹄印”,从梁向东上行半公里至拔仙台,有庙、亭。越梁南下陡路5公里许至二太白海,有铁碑、铁香炉,再下1公里许至三太白海,再下8公里许至玉皇池,有凌霄殿,附近有三清池、佛池。
今登太白山,北从眉县营头入山,经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局,上行至响水石,再上行至蛟龙寺(多有乌梢蛇,故名)。再上行至黑虎关,再上至蒿坪寺,再上至刘家崖,南行至钟山寺。再西南行至下白云,与从太白县鹦鸽乡柴胡山村登山路线合。
从太白县鹦鸽镇登太白山,可分别以柴胡山、六家村、南塬村三地为起点。由柴胡山启程,东南向上行6.5公里至下白云,与从眉县营头登山路线合,有庙,正殿3间、偏侧小庙1间、道房3间,均年久失修。庙内供菩萨画像3尊,有钟、罄,均为明万历年间铸造。从下白云上行2.5公里至上白云,有庙及新塑像。从上白云上行2.5公里至骆驼树,海拔1805米,庙3间、道房2间、铁像1尊。从骆驼树上行5公里至菩萨山大殿,海拔2095米,庙3间、道房5间,原三教殿3间已倒塌,正殿1980年毁于火,现存瓦千余、铁像4尊(高70厘米)、罄1口(清光绪时铸造)。从大殿上行2.5公里经五台(送经台、梳妆台、别娘台、滴泪台、望乡台)、“一堵墙”、麦垛石,再上行10公里至斗母宫,海拔2750米,有庙,正殿3间,偏殿2间,道房2间。庙内供铁像1尊、有罄1口。此处三座石峰孤立拔地而起,突兀云霄,各名为三皇台、玉皇台、药王台,即太白山斗母奇峰。再行10公里至平安寺,海拔2810米,破庙3间、铁像9尊、铁匾牌1副,此处“云海”壮观,称之“平安云海”为太白山奇景之一。再行10公里至明星寺,海拔2833米,石窟庙1洞、铁像3尊、破钟1口、罄1口,从明星寺上行10公里至放羊寺,海拔3120米,破庙3间,罄1口。庙门旁蹲有石羊。从放羊寺上行10公里至文公庙,海拔3567米,石砌洞庙2座、铁像2尊、木雕像18尊、铁碑3通。从文公庙上行10公里至大太白海(冰蚀湖),海拔3680米。湖面圆形,约13.8余亩大,水清澈可鉴毫发,湖岸有鸟名白顶溪鸲,俗称“净水童子”。湖东岸有庙8间、道房5间、铁像36尊、铁香炉5座、钟1口、云板(云朵状之扁钟)2通。从大太白海南直上至金星洞(称万年不融冰洞),有铁像9尊、钟1口、罄2口。再上行1公里至跑马梁雷神殿(已废),铁像5尊、钟1口、罄1口。向东上行200余米至拔仙台(其上有太白洞),海拔3767.2米,称其胜景为拔仙绝顶。有庙、道房共10间,庙两侧有耳房,后有寿星亭(破残),铁像4尊、木雕像24尊、钟3口、罄6口、云板3通。庙后巨石平台约150平方米,台下万丈深涧。从鹦鸽乡六家村和南塬村登山,沿小径入羊皮沟,再经“鸡上架”至平安寺与前路合。 从太白县黄柏塬镇经偏桥子至曹家河坝北向入龙洞沟上行10公里许至太白庙,海拔1960米。庙成残垣,铁像3尊、钟1口、罄1口。上行10公里至大坪,仅存罄1口(清光绪时铸造)。再上行10公里至将军石,海拔2625米。将军石约7立方米大小,石后有庙3间,板墙破残。从将军石上行约5公里至老庙子,海拔2700米。庙3间,板墙破残。从老庙子上行10余公里至灵光台,海拔2850米。庙5间(破残)、木雕像5尊、钟1口。从灵光台上行10公里至莲花池(一说莲花台),海拔3300米,仅存破罄1口。上行经东原口,再上至万仙阵,海拔3400米,立石如林,高矮参差。东北行乱石中(石海)15公里至佛池,海拔3460米。庙8间、铁像10尊、泥塑像7尊、钟1口、罄2口、铁匾牌1副(清雍正六年三月造),且有散存铁瓦。向东下行2.5公里至玉皇池,海拔3380米。池圆形,约30余亩大,池岸有凌霄殿(较完好),铁像3尊、木雕像15尊、钟2口、罄1口,鼎2口,玉皇池南为三清池(甚小)。从玉皇池北直上5公里至三太白海,形如玉如意勾,海拔3485米,再北直上5公里至二太白海,形如朝笏,8.5亩大小,海拔3580米。有铁碑2通、铁香炉1座、铁像16尊。从二太白海仰登陡坡5公里许至拔仙台。从周至县厚畛子登山,经都督门,西北上行经南天门,再上行至将军石与前路合。再经玉皇池、三太白海、二太白海至拔仙台。

㈩ 片麻岩的发展前景

片麻岩综合开发治理项目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对全国同类山区综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太行山区千万亩片麻岩综合开发治理技术研究”,受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以及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博士生导师韩德乾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
员会的高度评价。
专家们考察了中国内丘县、邢台县、沙河市的项目现场,并听取了有关报告。认为,该研究项目理论创新性强,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在中国山区综合开发与区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获得重大突破,项目总体研究居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对全国同类山区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项目从1999年开始实施,由中国河北省山区开发办公室等单位共同承担。经过4年多的实施,首次完成了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经济建设的四大类型划分及其相应的综合技术标准,为该区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研究开发出爆破整地、修筑隔坡沟状梯田、培肥土壤等多项关键技术,组装集成了“蓄、集、整、改、排”为一体的景观生态经济建设基础工程技术体系。
通过4年的建设,创建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邢台县前南峪模式,以生态经济林为主体产业的内丘县富岗景观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中国平山西柏坡模式,以城镇化建设为主体的、山区农村城镇化的沙河市栾卸模式,以丘陵区果草畜结合的、高效标准化治理荒山的临城县绿岭模式等5种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走出了山区开发治理的新路子。
中国课题组人员和当地有关部门示范推广了16项适于太行山片麻岩山地开发治理的标准化技术,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1860次,培训人员76万人(次),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120多项,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25.3亿元,纯增收18.5亿元。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