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墓地景观

墓地景观

发布时间: 2020-12-17 06:28:29

㈠ 长沙 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岳麓山

橘子洲和岳麓山,是长沙最值得去的两大景点,因为疫情期间岳麓书院没有开,我还小纠结了一会,要不要在这次行程里去岳麓山,还是等着以后再来长沙岳麓书院开了再一道去,不过后来发现岳麓书院可以从南门那里直接步行过去,并不需要爬山或者是坐索道。

所以吃过午饭,纠结了一会之后还是起身去了岳麓山。岳麓山比较吸引我的点除了没有开放的岳麓书院,再就是俯瞰长沙全景,以及那个开放式的缆车了。

2、长沙市博物馆

新的长沙市博物馆已经建成,坐落于美丽的北辰三角洲,是完全免费的,而且交通十分便利,搭乘地铁一号线就可以直达。

长沙市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建筑层高5层,收藏各类文物近5万件。所有人只需要凭借身份证就可免费领取参观券,也不用提前预约。

3、长沙书堂山

书堂山,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欧阳询的故乡,古名笔架山。这里有欧阳询亲笔书写的“洗笔泉池”四字摩石刻,堪称国宝。环境清幽,山泉淙淙。有洗笔泉、“太子围圩”等古迹,也有欧阳阁等建筑,登高可以望远。山下是书堂山村,一片田园风光。村里麻石路修得很好了,有镇南将军府遗址

4、岳麓山穿石坡湖

岳麓山大家去多了,但是有个穿石坡湖大家一定不知道。穿石坡湖在岳麓山南,一般人都不从这边下山,都从爱晚亭那下山了,如果想去这个,要从湖大上山,进入景区大门后一直朝左边大路上山即可。穿石坡湖很秀美,湖上的长廊横跨湖上,碰上雪景别有一番风味。

5、桃花岭公园

桃花岭是梅溪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沙人除了岳麓山外的另一爬山踏春的好去处。桃花岭风景区在岳麓区梅西湖对面,愿景为“梅溪湖畔桃花源,桃花岭间水云天”,力求设计一个平和宁静、自然悠远的开放式山水公园。

㈡ 加拿大的风俗习惯

1、加拿大人不喜欢吃热食。加拿大人请客,都喜欢先把饭菜弄好,拿出来等着客人到回来,此时饭菜都答凉了,他们却觉得挺好。

2、加拿大餐后付费习惯。加拿大人在餐馆等地方吃饭,如果几个人一起去,通常都是AA的形式,有时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吃饭之后,可以向别人问一声。

3、加拿大的服务费。在加拿大餐厅等地方用餐,餐厅一般会在客人用餐后,收取7%的货品及服务税,但是,用餐的账单中不加收服务费。

4、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公共场所,包括办公室都是禁止吸烟的在公共汽车上更是如此。中国人集中的地方往往烟雾燎绕,但在与加拿大人会谈或谈生意时,如实在想抽烟,最好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5、加拿大人对夏日的阳光和户外活动情有独钟在烈日下,男士们喜欢赤膊,女士们喜欢身着泳装躺在草地上尽情地晒太阳。他们特别爱种花草,很愿意把业余时间花在剪枝割草上,每家房前的草坪看上之像地毯一样平整。

6、加拿大人大部分招待会在饭店和俱乐部举行。如果应邀去加拿大人家里做客,可以事先送去或随身携带一束鲜花给女主人,但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在加拿大,白色的百合花只有在葬礼上才用到。

㈢ 人死了是火葬好还是埋好

一、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及陵墓类型

(一)丧葬方式(以下内容多了阅读)

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观念与传统习俗的差异,故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种处理已故亲属的丧葬方式。

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

土葬:土葬是将已故的人放入木制或石制的棺椁中,埋在已挖掘或建造好的地下洞穴内,以土封盖的丧葬方式。这种方式无论在地域范围上还是在人群阶层范围,在中国使用的比较普遍,也是构成今天用于旅游的主要陵墓建筑景观

火葬:火葬是用火将已故的人焚烧掉,把不易燃烧的骨骼收集、存放起来的丧葬方式。古代佛教僧人多用火葬,佛教寺院中或外的宝塔建筑就是存放修炼到一定果位的僧人骨灰的地方。这种建筑是佛教建筑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避免有限的耕地不致减少,普遍提倡火葬。目前火葬已成为主要的丧葬方式。

水葬:水葬是长期生活在水域上的人群普遍采用的丧葬方式。

天葬:天葬是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的人将已故人的尸体分割,由秃鹫吃掉为葬,吃得越光越好。中国的藏族、门巴族及部分裕固族采用这种方式。

用于天葬的固定地点称天葬场,是一块靠近小山坡的平顶巨石,一般多在20平方米左右。巨石上要有若干大坑,以用来捣碎人骨。完成天葬者一般是固定的人,称为天葬师。为使尸体能全部被秃鹫吃光,天葬有其固定的程序。

悬棺葬:悬棺葬是把已故人放入船形的棺木中,将棺木悬置于起临水的悬崖峭壁上,任由尸体自然风干的丧葬方式。古代江南山区里多用此种方式。至今在长江三峡、武夷山等风景区的崖壁上还看到悬棺。

(二)陵墓类型

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尸体,祭奠故人的场所的总称。

若分开来讲,陵一般指地上建筑,墓则是地下部分。中国目前用于旅游的陵墓景观可分为:无陵无墓,有陵无墓,有陵有墓三类。

1、无陵无墓 :在上述五种丧葬方式中,天葬、水葬、悬棺葬属于此类,尸体或消失或置留在大自然中。

2、有陵无墓 :有陵无墓即有地上祭奠用的建筑或墓碑,而没有地下的墓穴与尸体。这种状况的形成大致有两种原因:

(1)尸体不存在 对于历史久远的祖先和无法找到尸体的英雄,人们为寄托自已的哀思,修建了他们的祭奠场所,如黄帝陵和炎帝陵就是如此。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有共同的根,对祖先拜祭是世代中国人共同的心愿,因此修建了多处黄帝陵。为祭奠中国古今征战杀场的英雄,后人为其修建了共用的纪念碑。

(2)陵、墓不在一处 在蒙古族的历史上,其贵族有秘密安葬的传统。据《草木子》一书记载:贵族去逝后葬在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上,葬完,以万马将此处踏平。与此同时,在埋葬地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它的小骆驼。之后派近千人在此守候,待来年春天绿草遍地,无法辨认葬地在何处时,守候人离去。若要祭奠时,就跟在当年的那只母骆驼的后面在它停住并发出悲哀的叫声的地方,就是墓地。就是由于这个传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地究竟在何处,众说不一。目前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其中只有安放其空灵柩的陵而没墓。

3、有陵有墓 即地上封土、祭奠的殿堂与地下墓穴、尸体都存在的陵墓类型。这是普遍采用的土葬形式。今天用于旅游的陵墓建筑景观的主体就是这种类型的陵墓。

二、陵墓景观的构成及其旅游价值

陵墓景观的构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陵墓建筑,有地面建筑群和地下墓穴以及棺椁;其二是陵墓建筑上的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其三是殉葬品。(记住)

中国古代人认为,死只是肉体生命的结束,灵魂还是存在的,只是从阳间转到阴间。为了使自已在阴间的生活与原来的一样,故生前所用的一切东西、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所经历的一切场景或对自然界的认识,都要带到坟墓里去或绘画在棺椁和墓穴的四壁上。在任何历史阶段,陵墓主人生前的地位越高,生前的生活内容越充实,陵墓景观的构成内容就越丰富。在所有人当中,帝王以及王公贵族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的陵墓景观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原貌是最充实、最全面的。是后人了解、认识逝去世界的有利依据,也是弥补文字资料中已遗失的断代历史的最可贵的凭据。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历史遗物是追索文化历史渊源的有利佐征。

历代帝王与王公贵族的陵墓都是现代旅游业开发的主要对象。(记住)

三、中国古代帝王丧葬制度的演化

(一) 古代帝王的葬制的演化

中国古代帝王的葬制:经历了由单葬制、陪葬制到群葬制的演化过程。(记住)

1、 单葬制

所谓单葬制,即一个皇帝一个完整的陵墓区。选点分散,陵园独立。(记住)

汉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这种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记住)

2、陪葬制

所谓陪葬制,即在帝王陵园外围有生前的爱将、功臣、贵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为中心的陵墓区。(记住)

这种葬制始于汉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了一个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位于陕西茂陵县的汉武帝的茂陵,位于陕西乾县的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记住)

3、群葬制

所谓群葬制,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后妃、子女的陵墓集中在一个陵园内的葬制。(记住)

这种葬制始于北宋,沿用于明清。这种群葬制还影响到与宋朝同代的党项羌族的王朝——西夏。

这样的陵墓群有六个:位于河南巩县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于浙江绍兴的南宋帝王陵墓区;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易县的清西陵;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务必记住)

(二)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封土形制:是关于帝王墓穴上方堆土成丘的形状和规模的制度。大型陵墓建造是中国封建伦理对孝道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帝王生前就安排死后的“奢侈生活”行为的维护。“厚葬以明孝”起源于周礼,帝王陵墓封土形制自周朝以来,经历了“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式和“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过程。(务必记住)

“覆斗方上”式 :就是在地宫上方用黄土堆成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形状很像倒扣的斗。这种封土形制沿用的朝代最多,自周朝一直延续到隋朝。之后,又被宋朝选用。在诸多使用这种封土形制的陵墓中,以秦始皇陵墓的墓冢形体最大。

“因山为陵”式 :就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体作为墓冢,气势宏大,雄伟壮观。唐朝帝王陵墓使用这种封土方式。

“宝城宝顶”式 :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宝顶。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

(三)古代帝王陵园建筑布局的演化

历代帝王陵墓的陵园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祭祀建筑群,建在墓冢前方,为一封闭的方形庭院,院门称祾恩门,院内建筑有主殿祾恩殿和两侧配殿;

其二是神道,是一条从陵园大门直达祾恩门的大道;

其三是为帝王守护陵墓的人居住的地方,称护陵监。(务必记住)

(以下内容多阅读)整座陵园以围墙围绕,象皇帝的宫殿一样,不得随便进入。帝王的陵墓都是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区,一座陵园就是一处天然的园林。在隋朝以前,陵园建筑以祭祀建筑与护陵监为主,神道比较短小,石人、石兽数量较少。其中以汉朝的护陵监规模最庞大,全国的官员、富豪均搬到陵区,为皇帝守护陵园。于是一个陵区就形成一个繁华的城市。

唐朝开始,陵区的神道加长,并确定了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数量为18对。其中,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神道最长,石像生最多,在约八里长的神道上,除了传统的18对石人、石兽外,还有61尊巨服于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石像。

明朝十三陵的陵园主神道长达14里,祭祀建筑群为三进院,同时在宝城宝顶前加盖方城明楼。

(四)古代帝王陵墓地宫结构的演化

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已挖开的各朝代地宫看,帝王墓穴及棺椁在汉初以前,多为石质。西汉主要用特殊木材修造地宫,一般是将黄柏木去皮,截成等长的方木,头向中心类在木质椁的外围,呈一方形墓穴,方木皆以榫卯结构,缝隙以木炭、膏泥封固,此种地宫的营造方式称“黄肠题凑”。

东汉以后,棺椁都用木质制作;地宫,除唐朝是直接在开凿的山洞中就地营造外,都是用砖石发券垒建。宋朝以前,多是砖砌成地宫,四壁绘制墓主生前的活动场景。

从明朝开始,地宫建筑发展到顶峰,用巨型条石建筑大型墓室。从目前打开的墓穴看,除乾隆墓穴侧壁上有佛教神像的雕刻外,其它都没有绘画或雕刻。历代帝王的墓穴布局要表现得与生前所住宫殿一样,由多个相连的空间代表前后排列的庭院。

(五)殉葬制度的演化

随死者一起埋葬的人或物品为殉葬品。一般人的殉葬品只是生前的主要生活用品和心爱的物件。作为帝王的殉葬品,除上述物品外,还包括其在位时的生产工具、科学发明、乐器、兵器、各种重要的书籍、史册、艺术品、珠宝乃至物种。殉葬品中的人物,商周时期为活人殉;战国后期开始,因大量的人殉造成劳动力的不足,遂改为俑殉制。但是人殉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灭,根据记载,秦始皇的嫔妃中,未生育的全部随葬;明成祖朱棣死后,吊死30名宫女随葬。

四、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

中国现存的古代陵墓景观有两种展示方式:

第一种方式,地面和地下建筑规模都很庞大的,在严格保护的情况下,就地开放展示。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扬州天山汉墓与北京汉封燕王的地宫,都是复原了的黄肠题凑;明十三陵的长陵的祭祀建筑群和定陵的地下宫殿;清东陵和清西陵等。

第二种方式,地下规模与布局不易于人流行动的,多集中、复制展示。如洛阳的中国第一古墓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邙山数十座东汉古墓。

(一)著名的帝陵

著名的帝陵有:黄帝陵、成吉思汗陵、秦始皇陵。(记住)

1、黄帝陵:黄帝陵是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是中国保留至今最古老的帝陵,初建始于春秋。《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总面积8500余亩,生长柏树86000余株,多数树龄在千年以上,是我国最大的柏树群。黄帝陵位于桥山之巅,山下有轩辕庙与之相呼应。(务必记住)

黄帝陵封土为丘状土冢,据说为衣冠冢。其高3。6米,周长48米,占地200平方米,周围环以1。87米高的砖砌花墙。陵前立一石碑。上书“桥山龙驭”,为明朝嘉靖年间所立,碑前为一八柱祭亭,内立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

陵园南面山门外有一高大土丘,丘前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为汉武帝当年征战凯旋而归,路过此地,修筑此台以祭先帝。

2、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甘德利敖包(土石山丘)之上。陵园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陵墓建筑造型为蒙汉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整个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即石牌坊、棂星门和陵宫,一条380多米长的宽敞整洁的凿石步道将三部分串联成一个整体。

四柱三门的汉白玉牌坊是陵区的大门,其牌坊的造型是汉文化的传统形式,然而四柱顶上的四顶蒙古包式的顶饰具有强烈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色彩。棂星门远望似无门楼的长城关门,整座棂星门的墙顶为垛墙式,其上也有两面座蒙古包顶饰。陵宫主体由三座相互连接的蒙古包式大殿组成。中央正殿高24。81米,顶面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成云纹图案,上为金色宝顶,边缘是蓝色八角形双重檐,内置的八根通天巨柱上装饰着飞龙戏珠。东西两殿均高18米,顶部式样与主殿相同,殿相同,殿檐为单层。

用汉白玉雕刻的高大的成吉思汗坐像安放在主殿中央,两侧陈列着传说是成吉思汗的宝剑、头盔和弓箭等到物。后殿供奉着三顶黄缎覆盖的蒙古包式陵包,里面方桌上停放着成吉思汗及其家人的灵柩。陵宫各殿及两廊的内墙上绘有壁画,分别绘有成吉思汗一生的戎马生涯、丰功伟绩及蒙古族的社会情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陵园内还陈列着当年征战用过的器物。

3、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的骊山脚下。在历代单葬制的帝王陵墓中,秦始皇的陵墓是最大的。秦始皇陵被命名为世界远古第八大奇观,并于1977年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务必记住)

其陵园外垣为长方形,周长6。3公里;内垣近似方形,周长2。5公里。现在测量的方上式墓冢底边长度,东西345米,南北350米。在陵园内,其地上祭祀建筑已荡然无存,现已发现地下有兵马坑3座,马厩坑一座,跽坐俑坑31座,珍禽异兽坑31座,造墓工人坑103座,被处死的宫廷近臣的陪葬墓 18座。据记载,其地宫为石椁,椁内,上有用珠宝玉石做的日月星辰,下有用水银灌制的江河,金银做的凫雁,琉璃做的龟鱼与玉雕的鲸鲵等,并设弓弩毒箭机关以防盗墓。近年测量墓冢上方空气,发现汞蒸气含量异常高。1974年发现的一号兵马俑坑,与真人真马等大的6000多人俑与马俑,再现2000多年前的战阵军容。这一轰动世界的发现使秦始皇陵被命名为世界远古第八大奇观,并于1977年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0年,在陵西侧又挖掘 铜车马坑,有彩绘铜车马两乘,大小为实物的1/2,每乘由四匹马、一个御官俑和车组成,结构完整逼真,3000多个由金、银、铜制作的部件,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至今能转动自如。铜车马的出土,使世界各国对中国2000多年前的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著名的陵墓群

著名的陵墓群有:明十三陵 清东、西陵 乾陵。(记住)

(以下内容多阅读)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陵区仙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这里埋葬着明朝定都北京后的十三位皇和众多的后妃。十三座帝王陵如扇面状分布在盆地内的山前丘陵上。整个陵区由一条主神道和十二条分支延伸的辅神道构成通向各陵墓的神道网。明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坐落在主神道的顶端。各代皇帝陵墓依照辈数关系对称分布在主陵两侧。地宫封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宝顶,地宫前是安放帝王谥号碑牌的方城明楼。明楼前是三进院的祭祀建筑群。神道上的石象生等饰物均布置在主神道两侧。每一座陵墓旁都设有“护陵监”,看护、祭扫陵墓。明代陵墓地下墓室都用巨石发卷,构成若干墓室相连的“地下宫殿”。

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唯一打开地宫的定陵闻名于世。

2、清东、西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西,昌瑞山下,占地约2500平方公里。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下,占地225平方公里。清东西陵墓群: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帝王与后妃的两大陵墓群。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其建筑体系结构与明十三陵基本一样。

清东陵: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五帝,以及十五后和一百四十一个嫔妃。乾隆的裕陵和慈禧陵的地宫已被发掘,对外开放(务必记住)。

裕陵地宫的四壁、卷顶及石门上都浮雕着佛像、图案和经文,门楼上雕出檐、瓦垄、鸱吻和斗拱等,如同木结构。在明清已发掘的陵墓地宫中,最为富丽豪华,独具风格。东陵各陵墓的地面建筑中,慈禧陵最为华丽。其祾恩殿前的龙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凤在上龙在下,龙翔凤舞,神态生动。东西配殿的内壁都嵌以砖雕图案,斗拱梁枋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绘全部贴金。大殿内的明柱上饰金龙盘绕,殿内金碧辉煌。

清西陵: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四帝及其后妃等。(务必记住)

3、乾陵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乾县梁山。(记住)

乾陵:以其北部主峰为陵,南部两峰为阙,陵区仿唐长安城格局,外垣八十余里。神道两侧大型石雕达120多件,王公贵戚、功臣爱将的陪葬墓有17座。是唐朝帝王诸陵之冠。从资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得知,乾陵可能是唯一没有被盗掘的唐朝帝王陵墓。至今地宫未开掘。大型石雕中,有两种因与众不同而著名:其一是无字碑,通体高达7。53米,为一完整巨石,初立时无字。关于无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武则天“功高业大”难以用文字表达;一种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是非应让后人评价,所以无字。现在碑上的文字是后来人游历上绺时的题词,内容多是对李唐与武周那段历史的评价。其二是神道上的异国人物的石像生。

五、中国著名的现代陵墓

(一)中山陵 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东郊钟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1926年1月兴建,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京香山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墓呈木铎式,傍山而筑,由南往北逐级升高,依次为牌坊、墓道、陵门、碑厅、平台,最后是祭堂和墓室。墓室海拔158米,从墓道入口到墓室距离700多米,共有石阶392级。祭堂中为孙中山石雕坐像。四周有孙中山革命事迹浮雕,四壁墙上刻有他的遗著《建国大纲》。祭堂后面是球状结构的墓室。正中是圆形大理石圹,中间是长方形墓穴,棺上镌有孙中山长眠卧像。

(二)毛主席纪念堂 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1976年11月动工,翌年8月建成。为一座南朝北的建筑,与天安门南北相望,。纪念堂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正方形宏伟建筑。在枣红色花岗岩廊柱,高高擎起金色琉璃瓦覆盖的屋顶,大门正上方镶嵌着书有“毛主席纪念堂”金字的汉白玉巨匾。纪念堂两侧各有两组大型群雕,四周栽种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花草树木。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纪念堂由北大厅、瞻仰厅和南大厅三部分组成。北大厅中央是3米多高用汉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背后墙上悬挂着一幅描绘祖国山河大地的巨型绒绣,这里是举行悼念活动的场所。瞻仰厅是纪念堂的核心部分,大厅正面白色大理石墙壁上镶嵌着金色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大厅中央的灿烂花从中安放着水晶棺,毛主席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面大厅的汉白玉墙上,镌刻着毛主席词〈满江约。郭未若同志〉的金字手迹,东西两侧是休息厅,1983年12月,纪念堂内设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纪念室。

㈣ 申请世界遗产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申请世界遗产肯定是有现实意义的,粗略的分一下的话主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专。
1.对于本国的属名胜古迹保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果一个项目申遗成功那么国家对于世界级遗产的保护情况是有一定的应性要求的,能过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古迹内的东西进行修缮,并列做一定的保护措施。对于故宫,长城,就是很好的例子,能够将我们的文化留存给后人研究观赏!!

㈤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要门票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时不需要门票。

南京大屠杀纪内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容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9:00-16:30 ,周一闭馆 。纪念馆不需要门票,进门前会安检,建议吸烟人士就别带打火机了,门口会没收的。

参观对象:18岁以上的人群

(5)墓地景观扩展阅读:

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交通方式

公交:

江东万达广场站:7路,7路区间,37路,39路,57路,82路,161路,186路,312路,Y3路,Y7路,D7路

江东门站:7路,7路区间,37路,61路,63路,161路,170路,186路,Y7路

江东门纪念馆站:7路,7路区间,37路,61路

地铁:

最近地铁站:云锦路站(南京地铁2号线)

㈥ 内蒙古的所有城市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分别如下: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集宁市、通辽市、赤峰市、东胜市、临河市、锡林浩特、海拉尔、乌兰浩特、阿拉善左旗。

1、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城区、玉泉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清水河县

2、包头市:昆都仑区、东河区、青山区、石拐区、九原区、白云鄂博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3、乌海市: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

4、赤峰市: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

5、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

6、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东胜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

7、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市(代管扎赉诺尔区)、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8、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

9、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丰镇市、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

10、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

11、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

12、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6)墓地景观扩展阅读:

内蒙古旅游地点:

1、响沙湾

响沙湾旅游景区响沙湾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

响沙湾于1984年1月被开辟为旅游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

3、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始建于2014年,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品牌旅游景区之一,于2016年10月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自治区第三家、呼伦贝尔第一家5A景区。

旅游区由国门景区、套娃景区组成,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蒙元文化、边贸文化精粹,形成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4、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

阿尔山—柴河景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核心位置,与周边城市之间交通便捷,具有整合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地旅游资源,构建内蒙古旅游黄金区域的战略地位。

5、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区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在距离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国家AAAA级景区“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思是“险竣的岩石”。

景区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3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6、满洲里套娃景区

满洲里套娃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满洲里和俄罗斯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理念,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俄罗斯特色风情园。

成功通过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成为内蒙古第三家、呼伦贝尔第一家5A景区,为满洲里乃至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7、满洲里国门景区

满洲里国门景区是满洲里市标志性旅游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景区包括国门、41号界碑、红色旅游展厅、中共六大展览馆、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等景观。

其中第五代国门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是来满游客必到之处。

8、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9060.48公顷,各类湿地面积20291.01公顷,湿地率34.36%。

湿地公园拥有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生态系统,森林与湿地交错分布,处于原始或者自然状态,是众多东亚水禽的繁殖地,是目前我国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最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9、扎兰屯风景名胜区

扎兰屯风景名胜区位于内蒙呼伦贝尔市,包括扎兰屯市及西北一带大兴安岭山地。

山上松桦茂密,山巅或有奇峰异石;山谷中溪泉众多,水量充沛,在密林深谷中有不少飞瀑涌泉;溪水汇集流入雅鲁河和绰尔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许多丛林绿洲,自然形成若干处可供旅游观光的风景点,组成一处范围很大的驰名风景区。

10、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景区以察罕苏力德为中心,呈现分层环状分布格局。旁边美丽的查干宝力格河迂回蜿蜒,小河两岸草木葳蕤,牧草滴翠。

一年四季都在查干宝力格河畔开展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活动项目。

㈦ 凤凰古城的主要景点

凤凰古城的主要景点有: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熊希龄故居、沱江、虹桥、乌龙山风景区、山江古苗寨等等。

1、沈从文故居

许多人来凤凰都是为沈从文而来。因为《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自他笔下流出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沈老曾经生活学习创作的地方位于凤凰古城营街,是一座具有浓郁湘西特色的四合院,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风格。院落别致小巧,室内陈列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与艺术品。

2、杨家祠堂

其设计独具匠心,精巧细致。门窗上都有细致的镂空雕花,是凤凰城内保护的最好的祠堂,精美绚丽。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

3、熊希龄故居

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

4、沱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5、虹桥

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是凤凰的中心,从这里去哪儿都很方便。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

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的好地方。

㈧ 昌平十三陵附近公墓有几家,价格多少

目前昌平十三陵地区有合法陵园三家,这三家陵园分别是景仰园骨灰林(价格48000元起),德陵公墓(价格9800元起)和盘龙台公墓(价格23500元起)。 三家墓地中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德陵公墓,价格不贵环境服务质量都很好,而且德陵公墓三面环山,紧邻明朝皇帝陵,墓地风水极佳。俗话说得好:人生在世掐指算,难活三万六千天,留下房屋千万座,睡觉只占三尺宽。后人不如多拿些钱买一块位置风水,服务都好的墓地,那样祖先在天堂都会庇佑他们的子孙健康长寿的。景仰园景观:

北京景仰园陵园_北京景仰园陵园墓地价格|地址|电话

十三陵的风水没得说,十三陵十三陵,就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在明朝皇帝在位的230多年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陵被北京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这里选择墓地就是与皇家陵园共风水,所以说风水上没得说。人生如同一场梦,转眼就是几十春,争名夺利几十载,一阵青烟化为尘。给长辈选择一个好的墓地才是她们最好的归宿。整体的环境也是最适合埋葬陵墓的,自古以来人们驾鹤西去后都会选择背靠山前抱水的地方选择安葬,青山绿水的环境,象征着子孙千秋万代,一代接一代传下去。而十三陵被选为皇家陵墓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㈨ 筠园的景点简介

“筠园”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山区金山乡西湖村西势湖18号的金宝山墓园,以安葬一代歌后邓丽君小姐闻名,
“筠园”内处处可见音乐的符号,走进“筠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日本设计师打造的嵌刻在地下的十音阶大键盘,游人可以在琴键上踏出美妙的音乐。四周安装了音响,可播放邓丽君生前所有歌曲。
此处背山面海、风景优美、视野辽阔,与旁边其他墓园隔开,幽静独立;另一边是巨大石柱撑着玻璃帷幕般的凉亭,亭盖是透明的,即可遮雨又可观天象。筠园里的花圃,是一个高音谱号,花圃鲜花盛开,邓丽君全身铜像矗立其中,遥望着远方。一边的墙壁,是用彩色的磁砖设计成许多乐队与舞的人。大理石墓碑旁,有一块由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题字“筠园”的大石。墓后也有一块景观大石,园里繁花盛开,是一个相当优美的安息处。景观大石由厦门运来,墙面是马赛克画“音乐人生”。
邓丽君的墓园既简洁肃穆又使人感到温馨,棺盖用的是南非黑色大理石,棺盖上面雕刻的是粉白色的玫瑰花环。棺盖前面摆放着祭拜者献的鲜花,中间镶嵌着一张邓丽君的照片,是彩色的头像。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上面是邓丽君的卧像,左右手交叉于胸前,凝视人间,石雕上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是邓丽君来到人世生活的时间。石雕后面是一排松柏,青翠吐绿。 墓园也特别设计了一座音符花园,以小灌木排列出音符符号,以象征邓丽君的塑像宛如音乐女神般静静的竖立其中,充分表现出墓主人的生前身份。内部设有一部自动点唱机,存有十首邓丽君的经典作品,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等脍炙人口的国语名曲,宁静的山峦之间,终日飘送着其甜美而优雅的歌声,仿佛歌迷们永远的怀念。如今斯人已逝,筠园也已成为全球君迷的朝圣之地,每日来自香港、日本、大陆、东南亚各地前往墓园追思悼念的游客络绎不绝,墓前鲜花不断。每逢邓丽君的纪念日及重要节日来临之时,歌迷、家人及社会各界人士会相聚于此举行祭拜仪式。
1995年,邓丽君突然辞世,令熟悉她歌声的国人怀念不已。邓丽君长眠处,位于金宝山的?“筠园”,更是吸引许多歌迷不辞辛劳地前往凭吊其生前的风采。筠园设有点唱机,提供邓丽君名曲的点播,让静谧的筠园,终日沉浸在邓丽君甜美柔细的歌声中,也让歌迷可以永远地怀念她。
据悉,邓丽君去世后,台湾很多墓园老板争着邀请将邓墓建在自己的墓园。邓丽君的亲友看了好几个墓地,才最终选择了金宝山。而对邓丽君的这块墓地,墓园老板只象征性地收了一块钱。现在看来,他的确很有头脑——邓丽君的名气为墓园带来了无限的资产和商机。如今,这里已成为歌迷和游客必定慕名前来参拜的胜地。
邓丽君墓
由于邓丽君安葬在这里,这里的墓地价格飙涨,如今一块墓地价格动辄数百万至上千万新台币。不少名人和有钱人都纷纷来此与邓丽君比邻而居。“有邓丽君和她甜美的歌声相伴,他们在天国里都不会寂寞!”
墓园塑像—邓丽君
邓丽君纪念公园位于金宝山墓园的“爱区”,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大约占地150坪左右,广场比墓园大一些,约为80坪,广场部分是金宝山墓园的公共用地,真正属于邓丽君的,只有70坪的地方。台湾的所谓一坪,相当于3.3平方米。
邓丽君棺盖的右边,立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宋楚瑜的题字“筠园”。邓丽君原名邓丽筠,艺名叫邓丽君,“筠园”因此而来。石头前有一棵树,树上挂着许多参拜者用小木牌写的挽言,是凭吊邓丽君的。这棵树的奇特之处是,树干上分三股,三股上再分六股,到树顶,树就犹如一把伞的形状,好似“万民伞”。树上所挂木牌上的挽言,似为万民伞上的赞语。这可能是设计者的匠心,把一棵树变成了“万民树”。
邓丽君纪念馆由邓家整理邓丽君的遗物展示于此,包括曾穿上台演唱的服装及家居服,还有邓丽君所出过的唱片。并利用电脑科技的设计建造了巨型琴键,并将巨型琴键镶在墓园的地上,只要一踩,便会发出优美的乐音。只要一走进筠园,就会听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来,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的白符飘扬在耳边。 也特别设计了一座音符花园,以小灌木排列出音符符号,以象征邓丽君的塑像宛如音乐女神般静静的竖立其中,充份表现出邓丽君生前对音乐的喜好。
还有一部自动点唱机,里内存有十首邓丽君的成名曲,包括“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等脍炙人口的好歌,宁静的山峦之间,终日飘送着其甜美而优雅的歌声,仿佛歌迷们永远的怀念。
地址:台北县金山乡西湖村西势湖18号 1995年5月8日,享誉国际的一代歌后邓丽君小姐因哮喘病突发,猝逝泰国清迈。
1995年5月11日,晚10时30分,载着邓丽君遗体的泰航633客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邓丽君遗体被送往台北第一殡仪馆。遗体存入一副可使遗体保存50年的镶嵌水晶玻璃的铜制棺木。
1995年5月28日,公祭仪式结束后,邓丽君的棺木被运往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筠园”,在电视转播及全球华人歌迷的目睹之下入土长眠。 爱国艺术歌唱家邓丽君,于1995年5月8日因气喘病逝世于泰国清迈。多地墓园老板争相邀请将邓丽君的墓地建在自己的墓园,并提供了许多设计方案。在选择安葬之前,邓丽君的亲人和好友参考了多处墓地,最终选择了金宝山。这块70坪墓地,金宝山墓园的老板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元钱,在他看来,邓丽君的墓地必将成为一个旅游胜地,歌迷和游客必定慕名前来观光祭拜。据管理人员许先生介绍,邓丽君的这块墓地在几年前价值几百万,邓丽君的名气为这块墓园带来了无限的资产和商机,每年前往墓园缅怀邓丽君的海内外游客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众多演艺界名人及各地商业人士,而金宝山墓园也因此一度成为众人心目中理想墓园的最佳之选,为了能够与歌后“地下为邻”,甚至多人事先支付了高额的“土地费”,提前买下墓地所有权。2012年“筠园”入选“台湾新十二大景点”。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