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政治现象
『壹』 三藏寺的相邻景观
距离三藏寺南3.4公里的赤泥社村是张政故居。张政将军故居位于阳曲县泥屯专镇赤泥社村,建筑面积属600平方米。
张政(1915-2005),曾用名张公汉、章震。山西阳曲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组织部股长,山东纵队政治组织科副科长,新四军第3师第9旅第26团政治处主任、机关组织科科长、第25团政治委员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第17团政治委员,第3野战军7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界河、陶庄、苏北、临朐等战斗、战役及盐南战役、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金华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21军第63师政治委员,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大队大队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故居现存8间房屋,院墙多处坍塌,荒草遍地。
『贰』 请问世界建筑或景观里面,有什么著名的墙我先举个例子,东德的柏林墙就是一个很政治化的墙
长城本质上就是一堵墙(the Great Wall)。。。还有一个类似长城的,是古罗马时期在不列颠内岛上建的长墙。容不过基本都废了,毕竟基本和秦长城一个时代的。其实古希腊时代雅典也建筑过长墙,当时雅典是个海上强国,为了连接和保护雅典城市到其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交通,他们也曾经修建过长墙
『叁』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特点
特点: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主要受政治影响。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其服务对象多是以极少数人为主,而园中生活的其他人,则是园主的服务者,园主的喜好决定了园林的设计特点和主题。园林为园主而建, 无须过多地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而现在建造的中式园林, 主要受经济影响,因服务对象不同, 而设计不同。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等, 都是公共场所, 服务对象都是大众人群。而私家庭院、会所等, 服务对象又是小众,甚至个人。因此, 在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上, 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保留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 保证园内所有人的舒适性, 以人感受的共性出发, 来布置景观和各类设施。如公园、居住区的景观空间, 就应当适当减少如“ 斋” 、“ 室” 等封闭性的景观建筑, 在不影响整体风格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主, 建筑多以亭廊等形式出现, 堂或楼等较大的建筑也以公共目的为主, 保证开敞通透。而私人场所或小型活动场所, 为保证私密性可适当多考虑小型的封闭性建筑。 二.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为了体现崇尚自然的特点,多将建筑与自然山石相临而建,甚至嵌入其中,或是临水而建;而其他的景观如植物等,也不加改造,通过充分体现树木原貌来展现自然之美。而现在的仿中式园林设计,能在保留原有传统元素特征的同时,利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条件下来感知和认识自然,同时也能利用声、光、电等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展现自然之美。此外,也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为环保的材料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使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结合,共同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三。摒弃过于奢华铺张的装饰。中国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但与西方园林相比,缺乏对自然的征服。因此,在顺应自然的同时,用建筑上或景观小品中的大量装饰来体现园林中想要表达的丰富文化内涵。其中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甚至政治思想,象征权贵和不同的等级,如皇家园林中,利用窗框雕刻的不同花纹来代表皇帝、妃缤和其他王公贵族。而现代的中式园林,不需要再通过不同的装饰来体现身份地位的高低或园主的信仰。现代建造的中式园林景观,其中各处的装饰在于体现情趣和意境,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也体现现实性与实用性。 四古典园林与民居文化艺术元素结合 。从中国古代至近代森严的等级制度来看,园林属于王公权贵或官宦富商们富足奢靡生活的附属品,与广大百姓的生活几乎毫无联系。而时至今日,官宦人家的园林也好,普通百姓的小院也罢,都体现出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现在的园林,在展现中式民居建筑之美的同时,也可在其景观环境中配以精美的园林小品或用草木的搭配,展示古典园艺艺术之美
『肆』 江西景点有哪些
一、庐山
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张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
拓展资料
【龙虎山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龙虎山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1.5~1.4亿年)至早白垩世(1.4~0.9亿年)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本区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晚白垩纪(0.9~0.67亿年)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砾岩、砂岩)为形成本区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后期的地壳运动使本区变成陆地,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本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其成因类型有:水流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在形态上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林、一线天、单面山、猪背山、蜂窝状洞穴、竖状洞穴、天生桥、石门等,并有各种拟人似物优美绝伦的造型地貌 [2] 。
气候特征
龙虎山景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8.0℃,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5℃和29.7℃,极端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8.6℃。年平均降雨量为1878mm,年平均蒸发量1648.4mm [3] 。
水文特征
龙虎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山区植被发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较深,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沿山坡运移不远便泻人溪涧、河谷。山区到河谷,地下水矿化度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伍』 南京林业大学2013艺术学院城市景观设计研究生 英语47,政治61,总分355,公费有没有希望
今年不是最后一年 你应该可以搭上末班车 只要被录取 百分之九十都是公费 不被调剂的话
『陆』 西藏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和景观
政治:1965年9月,西藏复自治区正式成立后制,全区自上而下设立民族自治领导机构,行使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
文化: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
经济:自1959年民主改革后,特别是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建立了现代工业、交通通讯业,原有的农牧业、商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常识地理篇。
『柒』 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就是湖北人。如今,他在古城荆州的故居已是游人如识的著名景点了。
是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 ,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隆庆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
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7)景观政治现象扩展阅读:
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故居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
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荆州市决定重建张居正故居。因“江陵碑苑”地理位置处于张居正故居附近,因此利用其闲置资源重建故居,并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
张居正故居建设是古城旅游开发建设的子项目,由荆州市旅游局、荆州区政府组织实施。位于荆州碑苑景区内,紧靠东门宾阳楼景区,重建的张居正故居将以他生前居住的老屋为原型。
属于明清时期四合院、小花园风格,突出反映故居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还原历史建筑景观,展示张居正生平史迹文化。
新落成的张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南门广场等景观。
还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
鉴于其生前功绩卓著,墓筑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镌刻有“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有石雕、香炉、蜡台,以供奉 祭祀他的在天之灵。
走道两侧有翁仲(石人)、石马及其它镇墓石兽, 距中心约半径15米处有垒筑之三米高土墙。相传,京剧《二进宫》的杨波便指的是他,因他小时候曾被父辈取名“杨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居正
『捌』 息县建设众多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 ,主要从居民生活,文化事业以及对我县政治经济的作用
建设人文景观后,第一居民多了休闲玩耍的地方,丰富居民的生活,如果周末的时候版,你都发觉权整个县没地方去是不是很不方便,第二,建设人文景观,是传承本县的悠久历史,让人铭记历史,加强教育,人们可以带着子女去参观,给他讲历史渊源,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第三,对该县政治经济来说,一个县要有自己的名片,要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县的发展需要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就是要宣传,外来投资商来投资,他来投资就要让上千员工在这里生活,有人文景观这些,他们工作之余才有去处,他们的生活环境好,才会来投资,来投资就会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就业,造福全县人民,所以建设人文景观是有必要的,但是多了不见得好,一定要有内涵,有历史承载
『玖』 颐和园中表现政治意识、宗教意识、重农意识、伦理意识、吉祥意识、神仙意识的景观
政治意识:园名“颐和”,取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和”的概念,和则万事版咸亨,国泰平安。
宗教权意识:园中有寺,有佛香阁,是寓宗教教化于世间行为中。
重农意识:园中以堤分隔而有池有田,有十里稻花香,表示重农和对归隐于田园生活的传统文化习俗,也表示了在皇家园林中体现出民贵君轻。
伦理意识:主要一是在园林中形成政治管理场所,二是有君有民共同营造的和谐气氛。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特色。
吉祥意识:通过各个名字来体现,比如万寿、佛香、福海等。再如园如蝙蝠,海如寿桃,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符号。
神仙意识:比如山、岛、海,取名都和古代神仙传说的海上仙山等有关,寄予长寿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