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背景

生态背景

发布时间: 2020-11-23 06:05:35

生态校园的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努力发展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09年,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第一中学,我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启动了一项名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的活动。同时,我国的农业也在面临一个大的转型,现在农业类型很多,比如: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等 ,都旨在提升农业的附加值,这些都是新兴的创意农业。用我国最根本的农业来规划一个更具有意义的教育基地————“生态校园”,是件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事。

⑵ 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1、生态文明来,是人类遵循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2、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我国资源总体丰富但人均短缺,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平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⑶ 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

20世纪初以来,为来了克服常源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尽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 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⑷ 生态产业的背景

经过了漫长的渔猎文明时代,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原始农业诞生,标志着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200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工业代替农业成为社会中心产业,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同时工业革命促使用工业技术改造农业和装备农业,使农业发展走向现代农业,它的主要特点是农业技术工业化和农业产品商品化。农业耕作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首先在发达国家完成。并形成了所谓的“石油农业”,即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和使用农业机械(以石油驱动)为特征的农业。传统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诸如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地力衰减等不良后果;现代农业的高投入、高成本、高污染和生产专业化与集约化的特点,一方面导致了土地污染、板结、质量退化等严重问题;另一个方面,种植的单一化,减少了物种多样性,从而削弱了农业的自然调节,且降低了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
显然以上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与消费方式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们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基础,可以说是人类自掘坟墓。因此,寻找一种既发展经济又保护资源环境的人地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于是生态产业便应运而生。它的诞生与发展必将使人类迈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工业革命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上世纪中叶发生的一系列公害事件,80年代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和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泄露等事件,更有酸雨、臭氧层缺失、全球增暖等全球性同题。
社会生产是为市场而生产,为了刺激市场发展,采取一种高消费、超前消费与高淘汰、高报废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从原材料-生产-消费-废物的线性过程,造成资源过度消耗、废弃物的过量堆积,从而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⑸ 生态恢复的背景

人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强度,在推动全球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带来了诸如森林减少、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对生物圈的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生态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突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经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如何整治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有效处理和解决全球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恢复和重建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已经成为全球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加强生态恢复理论研究,在适当的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的实践实验,对探索适合区域生态恢复的途径,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生态恢复研究得到关注,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已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整治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⑹ 环境生态学的社会背景

在人来类跨入21世纪之际,面临不断自恶化的生存环境生态和资源的匮乏,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观点来说,发展环境生态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高等学校的环境生态教育,是提高新世纪建设者的环境生态意识,向社会输送环境生态保护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生存环境的时代紧迫感和具备应有的新世纪人才环境知识的需求素质。

⑺ 生态环境的背景

生态地来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源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⑻ 生态效率的提出背景

1992年,联合复国里约环境制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的概念提到全人类发展的议程。
在中国,2005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高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以生态有效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型社会”的关键在于提高生态效率。

⑼ 儿童所处的生态背景是哪三个

儿童的发展受到其成长背景中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儿童所处的生态背景是: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社会背景。

⑽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内容及意义,800字

这些是十八大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描述,希望能帮到你。
(一)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提出四个文明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高度,纳入小康社会五个目标,纳入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这是个创新和贡献。十八大明确提出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资源生态系统的环保力度,加强生态文明政治建设,把生态文明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二)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基本国策。70年代提出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现在两型社会建设正式成为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高度予以认识和把握,建设美丽中国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前叫改造自然,开发自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以往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高喊“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口号,现在的发展理念转变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最大的天意,是人性的回归,是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贯彻生态文明,加快三个发展是十八大的贡献,十八大之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高级干部研讨班上做了重要讲话,为十八大提前做了政治设计,提出三个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施三个经济业态互动互补。
(三)加快三个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发展:加快绿色发展,强调生态第一、环保至上;加快循环发展,强调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废水废气的循环利用;加快低碳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建设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新业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三个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立足保护环境,尊重生态,不仅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更要留下绿水青山。
改革开放32年,GDP年平均增幅9.7%,94年是最高年份达13.6%,这叫中国的奇迹、中国的崛起。我们按照辩证法的思维回头反思盘点我国的高速增长,有不少经验和教训。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资金的高投入换来的GDP高速度,成本太大得不偿失。研究三个新发展,更能实现永续发展,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十八大给人民的思想深处种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价值取向。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