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发布时间: 2020-11-23 06:39:50

A. 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价值。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倍加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就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因素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共同构成社会存在,它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为目标的生态建设就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构成。生态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状况,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状况,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在实践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乃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全面协调地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B.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四方面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四方面的内容。

其一,生态意识文明。思想意识是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它指导人们的行动。

其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其三,生态制度文明。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

其四,生态产业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行为准则,着重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程度和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是体现新时代下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制度:首先,价值观念上实现从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保护自然”的生态系统观转变,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改善民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何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严峻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爱自然、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全球共同的心声和期盼。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生存危机,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思想资源,所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 世纪60 年代萨特曾经断言:“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诚如学者所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风风雨雨之后,仍然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不可置疑的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之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是由于马克思的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D. 联系实际分析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
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2、建设生态文明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4、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心。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中国政府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E. 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3、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生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F. 怎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践行目标,把学习和实践核心价值观当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努力做到以核心价值观的准则来管理政务、管理财务、管护资源、关怀职工,倾听民愿,从上到下,每位领导干部职工都要完全彻底领悟并付诸行动,让我局的发展走向“富强、文明、法治、民主、公正、和谐”的正轨。

2、以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扎扎实实搞建设,兢兢业业护资源。实事求是、敬业爱岗,护林爱国,让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停留在“生态”上,还要将“文明”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只有文明的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紧盯目标不放,积极完成任务,让林区发展走向法治化,这体现在公正执法上,对于违法盗木,种植毒品原植物一定要依法查处公平公正。让林区职工的生活幸福平等,友善和谐,这体现在民主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听取民意,解决民难,让职工和林区百姓和谐相处,幸福生活,注重民生,多加关怀,这是构建和谐林区的精神纲领。

3、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我局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抓产业促林业,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开展各项建设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做到生态文明发展为社会效益发展保驾护航,经济产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