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
⑴ 生态浮床的生态浮床作用
1、经济实用、治污效果明显
生态浮床,在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城市湿地建设。其治污原理是利用生物的自然生态习性,在受损水体中吸收、吸附消化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因此,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可以大量的节省费用开支,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另外,有类似湿地之功能作用,而与建设和维护同等面积湿地,费用实在低廉。
2、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再造自然生态平衡
使用环保材料生产产品,产品具有良好的自然适应性。生态浮岛是一种生物和微生物生存繁衍的载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岛上植物悬浮于水中的根系,除了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机质外,还能给水中输送充足的氧气;为各种生物、微生物提供适合栖息、附着、繁衍的空间,在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吸收、摄食、吸附、分解等功能的共同作用下,使水体污染得以修复,并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环境。
3、打造花园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浮岛除具有显著的污水治理效果外,同时具有强烈的环境景观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周围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正朝着高层次、高品位的方向发展。由于水面绿化景观的效果生动、新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目前,水景园林建设和水生花卉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热点。
生态浮岛,在碧波涟漪之上,花繁叶茂、姹紫嫣红,随波起舞,充满无限的生机,应用于水景观即可修复水体、治污防污,还可以美化水域环境,打造靓丽的城市水上景观,提升城市园林建设的整体档次和品位,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生态环保设施。
4、可用于鱼塘水体种植无公害蔬菜
现代都市土壤污染严重,用工业废水灌溉菜田,在堆满毒垃圾的田地种菜,污染毒物转移到人体,影响健康。使用生态浮床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有效降低鱼塘中因为饲料的富营养化现象。且有效为水中微生物提供繁衍场所,提供养殖水活性,鱼塘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
5、消波护岸作用,保护水利设施
产品原名:感潮河流用生态浮床,大面积生态浮岛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风浪对坡岸的拍击与冲刷强度,对于河流、湖泊的坡岸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水上生物浮岛的应用,既是水面景观设施又是水质净化和水利防护设施。
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治理河湖水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湖泊2 700余个,总面积达9.1万km2.根据调查资料和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指标,我国比较典型的37个主要湖泊中,中营养型和中一富营养型的占55.8%,富营养型的占14.7%,重富营养型的占8.8%.中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则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必需营养元素。生态景观浮岛是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它的净化作用原理表现在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成为无机物,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最后通过收割浮岛植物来减少水中营养元素,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浮岛与人工湿地在同等面积条件下,生态浮岛的净水效率比人工湿地高出70%以上。目前一些文献中出现的“生态浮岛”、“人工浮岛”、“人工生物浮床”、“生物浮床”、“浮床无土栽培”等均为相同或类似的概念。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得到极大完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浮岛技术然而其仍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并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现有生态浮岛栽培不易进行标准化推广应用。不同的湖泊河流,其富营养化水平不同,水流、温度、风速、水体波动等都各不相同,需要相应的浮岛设计组合和浮岛植物种类搭配,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予以推广应用。
2、现有生态浮岛难以推行机械化操作。生态浮岛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目前其管理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完成,管理养护成本大,在小面积的试验示范中尚可,若大面积推广,需要经常、及时采收,人工操作就不能满足需要,限制其发展。
3、现有生态浮岛制作施工周期长。从目前来看多数的生态浮岛都是采用现场制作及现场种植的模式,大面积制作施工周期较长。
4、现有生态浮岛难以过冬。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大多数不能过冬,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种植,尤其在冬季天气较冷的我国北方地区生态浮岛上的植物根本不能成活。
5、现有生态浮岛多数采用大型水生植物及水生蔬菜,难以抵抗极端的大风、大雨及大浪。
6、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生态浮岛单体面积较小,大多数是在小面积的河湖中使用,难以对较大的河湖进行生态修复,现需要有超大面积的生态浮岛。
利用无土草坪的特殊优点,采用自有的专利技术制作无土草坪生态浮岛,实验证明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生态浮岛制作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取得如下成果;
1、无土草坪生态浮岛采用禾本科草建成,禾本科草是一类适应性强的多年生植物,具有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潜在优势。由于无土草坪生态浮岛草坪高度不高、根系发达、草坪结构牢固,因此它能抵抗极端大风、大雨及大浪并能达到在任何水流、温度、风速、水体波动及富营养化水平不同等情况下使用。
2、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采用在地面培育已经成坪的无土草坪,用草坪在工厂里组合成浮岛模块, 到了施工场地根据所需要的面积,只要将相邻的浮岛模块相连在一起,即可制成所需生态景观浮岛,这样的制作方法使工程现场施工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3、由于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采用成坪的无土草坪制作,制成后漂浮在水面上景观立现,整齐划一,就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景观效果非常明显。
4、由于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特殊的结构及方便的管理,是目前国内、外唯一能制成超大面积的生态浮岛,能够对较大的河湖进行有效的生态修复。
5、在我国长江流域或以南冬季不冻的水面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四季常绿,提高了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净水能力。据气象部门统计报道北京2012年的冬季是30年来最冷的天气,并且冬季超过零下15度的日子就有好多天,我们在北京的实验证明,在冰冻的水面无土草坪被冻成了冰块, 但是2013年开春这草坪全部返青,返青率达到百分之百。应该看到在这样的冬季国内、外各类、各型生态浮岛上的植物根本不能成活。
6、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在养护管理工作方面也低于于地面草坪。地面铺设的草坪1怕干旱2怕缺肥,并且养护管理比较费水费工,但是将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安置在富营养化的水面上也就没有这些问题了,无土草坪生态浮岛采用禾本科冷季型草建成,地面使用时夏季高温高湿,冷季型草坪病害发病率高,如果养护措施不当,会造成草坪大面积斑秃,严重影响草坪景观效果,由于无土草坪生态浮岛草坪在湖泊河流水面生长,湖泊河流水面即使在夏季高温天水面温度远比地面低很多,草坪不易生病,并且虫害也远低于地面草坪。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在水面铺设后,和种植在地面的草坪一样可以使用好多年,草坪即便出现秃斑,撒点草种无需用任何覆盖物,无需任何管理草坪即可恢复这是经过实验证明的。无土草坪生态浮岛管理简单,使用年限越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就越高。
7、用无土草坪制成的生态景观浮岛表面平整并有足够的浮力,在大面积使用中工人可以在草坪上用剪草机剪草,修剪根据草坪长势20-30次/年。实验证明水面栽培条件下的无土草坪禾本科高羊茅草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干重、密度、盖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土培条件的草坪,草坪每年剪草的次数高于地面草坪,这样就能更多的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用禾本科无土草坪制成的生态景观浮岛是对大、小河湖富营养化修复提供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8. 无土草坪生态景观浮岛具有的诸多优点这是国内、外现有生态浮岛无法比拟的,它并具有极高的环境经济价值、资源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推广运用前景。
⑵ 什么是生态环境的概念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⑶ 生态的相关概念
生态学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食品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生态入侵
生态因子
生态道德标准 中文名称:生态系统
英文名称:ecosystem
定义1: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2: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生物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3: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形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所属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4: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态系统生态学(二级学科)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叶夫根·尼温(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
“(原文)Ecosystem is the whole system,…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 but also the who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onment…”(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
斯坦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生态系统下了精确的定义。
1940s,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R.L.Lindeman)在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
·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
这也就是著名的林德曼定律。
⑷ 生态的介绍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⑸ 生态的资料
我帮你找了,非常遗憾不是很理想。
你去参考这些吧:
http://www.tumuren.com/lb5000/cgi-bin1/topic.cgi?forum=47&topic=21
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222/10814/10819/20030528/1002617.html
http://220.202.29.37:8002/xbkc/myhome/506.doc
http://www.swcc.org.cn/page2_view.asp?id=3602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5/30/content_894678.htm
http://www.swcc.org.cn/index.asp
⑹ 生态的作用是怎么样的
生态一词源于抄古希腊语,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⑺ 生态、目睹、有限的意思.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回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答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⑻ 生态的意思
生命+大自然
⑼ 生态体系的概念
也叫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农田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