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库
⑴ 长江水库功能相对单一的原因
为了三峡工程,中华民族经过了几代人、70余年的构想、勘测、设计、研究、论证。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了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 发电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有较大的改善。
⑵ 湘乡长江水库
莫名其妙的问题
⑶ 中山长江水库左边山坡上有个大型的废弃建筑,请问是什么
贤和山庄,当初建来接待贵宾的,后来由于资金问题,建完主体后就停工了,烂尾到现在。整个建筑占地35万平米,非常庞大,像一艘战舰一样。你可以给一包烟给看门的,这样就可以进去拍照了,非常壮观。
⑷ 请问广东中山的长江水库现在还开放吗
好像不给进去了 不过倒是 可以去那边骑自行车, 哪里有专门的车道。
免费的 可以租一辆自行车 最贵15块钱送一瓶水......
里面风景还是不错的 和朋友去最好玩
⑸ 中山长江水库
开的。。我家住凯茵。。后面就是。。
⑹ 广东中山长江水库惊现吃人塘鲺是真的吗
只看到 报道是
花都芙蓉嶂水库,每年都有好几个人莫明溺水死亡。到最近有个高官的子弟与朋友一起到水库游水溺死亡,才发现惊天秘密!竟然是一条有三米多长,头有一米多宽的吃人塘鲺!宰割塘鲺后,惊人的发现:在其肚中竟然有人的骸骨
⑺ 中山长江水库可以钓鱼吗
不行!长江水库是中山的水源地,原则上不允许。
如果你很熟悉地形的话,可以从村子里面过去,偷偷钓。有很爽的罗非。安全起见,还是算了吧!
⑻ 长江水库的问题。。。
长江支流上的水电站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由西往东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蜿蜒而下,落差达6000多米,长江水量充足、支流众多,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测算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蕴藏总量为2.16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的达1.97亿千瓦,千百年来,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一直在白白地流淌,大规模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是近几十年来的事,现在长江流域的水电站,除了干流上已经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之外,其支流上还有大型(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上)和中型(2.5万千瓦~25万千瓦之间)水电站近百座,长江支流大多流经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复杂、人口密度不大,加之山高谷深,具有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这里向大家介绍长江支流上的几个著名大水电站。
雅砻江——二滩电站
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流到攀枝花市附近注入金沙江,全长1500多千米,落差超过3800米。二滩电站位于雅砻江的下游、离河口33千米的地方,距攀枝花市46千米。二滩电站从1972年9月开始选点规划,1983年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国家有关专家的审查,1987年进行前期有关辅助工程和部分主体工程的施工,1991年9月14日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8年8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全部工程将于2000年竣工,工期如此之短、效率如此之高,这在国内外还是比较少见的。
二滩电站规模巨大,电站内装有6台55万千瓦的水轮机组,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发电量170亿千瓦小时,全部竣工后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将超过葛洲坝电站,成为仅次于三峡电站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二滩电站的混凝土双曲拱坝高240米,在亚洲还没有出现比它更高的大坝,1998年5月1日二滩电站下闸蓄水,当年7月雅砻江出现流量为每秒9080立方米的洪水,8月10日又出现有水文记载的第二大洪锋,其流量达到每秒10200立方米,大坝在两次洪峰的冲击下依旧安然无恙、平安无事。
大渡河——龚嘴电站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在四川乐山注入岷江,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大渡河全长只有1000多千米,落差却在4000米以上,水能资源的蕴藏量达1700多万千瓦,在长江各大支流中大渡河的落差和水能资源蕴藏量均居首位。大渡河上的水能资源开发也比较早,著名的龚嘴电站位于大渡河干流之上,距大渡河入岷江的河口90千米左右,坝址控制流域7.6万平方千米,总装机容量为70万千瓦,1966年3月正式开工,于1978年底建成,年发电量接近36亿千瓦小时,是西南地区仅次于二滩电站的第二个火电站。
在龚嘴电站以下33千米的地方,是铜街子电站,该电站于1980年动工,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32亿千瓦小时以上。
乌江——乌江渡电站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的西北部,长1000多千米,是长江上游南(右)岸最长的支流,从源头到河口落差超过2000多米,其干支流蕴藏的水能资源超过1000万千瓦,乌江流经地区地形复杂,加上支流众多、降水丰富,乌江水能资源从50年代末就开始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修建了普定、东风、乌江渡以及猫跳河梯级电站等一系列水电工程设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乌江渡水电站。
乌江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遵义县乌江渡镇上游3千米的地方,坝址处的河谷呈典型的V字形,电站坝高165米,长368米,1974年开始施工,1979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83年全部建成,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并留有40多万千瓦的扩机余地,该电站的修建,既有利于防洪,也有利于通航。
清江——隔河岩电站
清江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在宜昌附近注入长江,全长425千米,从河源到河口的总落差为1430米,隔河岩水电工程位于长阳县城上游9千米处,这里两岸山势高出江面300多米,右岸为陡峭的悬岩,左岸居民将其称之为“隔河岩”,隔河岩电站于1987年开始建设,1995年全部建成,大坝长653米,最大坝高151米,坝顶的地面高程为206米,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30亿千瓦小时以上。
隔河岩水电工程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据计算清江洪水入长江时,最大水量可占宜昌附近长江总流量的15%,清江流量每增加1000立方米,荆江河段的水位就会上涨8厘米~10厘米,1998年荆江河段水位居高不下,8月7日至8日沙市水位上涨到44.95米(超过45米就有可能启动荆江分洪工程),隔河岩上游来水量达 5000立方米/秒,水位上涨到203米,超过警戒水位11.8米,为了不让清江洪峰与长江干流洪峰相遇,水库将下泄水量控制在每秒1000立方米~2500立方米之间,有力地削减了荆江的洪峰流量,水库瞬时水位虽说涨到了离坝顶只有2米左右的地方,但大坝却安然无恙。除此之外,隔河岩和后来兴建的高洲坝还改善了清江的通航条件,使清江的通航里程由原来的109千米延长到153千米,船舶的载重量由20吨增加到300吨。
汉江——丹江口电站
汉江长1577千米,是长江支流中的第一长河。汉江从源头到河口的落差为1900多米,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的超过600万千瓦,而且集中分布在湖北丹江口及其以上的地区。丹江口水电站始建于1958年,1973年全部机组投入发电,随后完成了初期工程,整个工程要等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才能完成。丹江口电站大坝高97米,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8亿千瓦小时。
丹江水利枢纽工程除了发电之外,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尤其是防洪减灾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汉江地区历来是我国水患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汉江多年平均流量虽说只有1640立方米/秒,不过洪汛季节水量却很大,丹江水库修建以来成功地拦截了汉江上游流量超过1万立方米/秒的洪峰68次,累计防洪减灾效益达222.5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8月第六次洪峰直奔武汉的时候,丹江水库的入库洪峰流量最高达1.8万立方米/秒,为了与长江洪峰错开,水库闸门紧闭96小时,有效地缓解了洪峰对武汉的压力。
沅江——五强溪电站
沅江是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长1000多千米,落差接近1500米,规划干流上可修建11座梯级电站,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五强溪电站,五强溪电站上距湖南沅陵县城73千米,下距常德市区130千米,大坝最高处达87.5米,坝顶最长处为724米,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在53亿千瓦小时以上。该工程的兴建使沅江下游堤垸的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使下游枯水季节流量增加到390立方米/秒,共改善上、下游通航里程220千米。
长江干流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位于长江西陵峡出、南津关以下3km处的湖北宜昌市境内,是长江干流上
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和航运梯级。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为长江总流域面积的55.5%。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
14300m3/s,平均年径流量 451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kg/m3,
90%的泥沙集中在汛期。
葛洲坝工程具有发电、改善航道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kW,单
独运行时保证出力76.8万kW,年发电量157亿kW·h(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保证出力可提高到
158万~194万kW,年发电量可提高到161亿kW·h)。电站以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并入华中
电网,并通过500kV直流输电线路向距离1000km的上海输电120万kW。
库区回水110~180km,使川江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水库总库容15.8亿m3,由于受航运
限制;近期无调洪削峰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对三峡工程因调洪下泄不均匀流量起反调
节作用,有反调节库容8500万m3。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三峡水库,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秭归县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⑼ 宁乡洞庭水库比湘乡长江水库哪个大
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隶属湖南省会长沙市,属长沙市西郊区,距长沙河西中心区仅30分钟车程,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辖33个街道、乡、镇,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5万,2013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56位。
宁乡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 8℃,平均日照时数达1739.2小时。
宁乡县是全国17个"中国旅游强县(市、区)"之一,也是中国百强县之一。
⑽ 中山市“长江水库”是谁写的
长江水库(Chángjiāng Shuǐkù)在广东省中山市区东南8.5公里,五桂山之北。因处长江坑,故名。1963年建成。集水面积36.4平方公里,总库容4820万立方米。
中文名称
长江水库
外文名称
Chángjiāng Shuǐkù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山市
占地面积
36.4平方公里
相传,三百年前,有姓龙的叔侄二人,从江西老家来到这里拓荒,为表示不忘故土之情,把定居地方叫"长冈"(因他们来时,曾走过一列长长的山冈),又把"冈"字谐音为"江",暗喻他们祖居江西之意。这就是长江名字之来源。
长江叠翠是中山市新十景之一,指的是长江水库游览区,这里离中山城区中心石岐东南九公里,是建设在著名抗日游击根据地五桂山区北面的以水库为中心的游览区。水库1963年基本建成,它包括里面相连的6条大水坑,7处山梁山埔和一道拦库大坝,集水面积三十六平方公里,库容达五千万立万。雄伟的水库大坝顶面宽6米多,长330米。往水库区里望, 莽莽群山,重峦叠嶂,一望无限的松林,郁郁葱葱,还有杉树、樟树、苦楝…等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一派生机,浓绿如绒如砌,倒映湖中,就是这里美景"叠翠"风韵之所在。往里面去,深谷平湖,谷内有谷,湖中有湖。水最深处三十多米,晶莹清澈可鉴,游鱼可数。在湖内周边坡岭之间有企人石(望夫归)、宝鸭塘(宝鸭腾空)、长龙坑小瀑布(飞流千尺)、暗龙坑石廊(深涧怪石展览)等许多景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