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平衡的特点

生态平衡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1-15 00:19:02

1. 当生态系统处于生态平衡时有什么特点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各营养级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数量将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来自*三师*教育直播

2. 关于生态平衡的资料,要快!

第三讲 保护生物多样性
1.什么是生物 多样性 ?
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由于生命的进化,逐渐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各物种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是概括性的术语,通常认为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有的学者认为生物多样性还有第四个水平,即景观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
物种的遗传变异愈丰富,对环境适应性就愈广,也就是说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反映了物种的进化潜力 。
研究遗传多样性时要考虑形态多态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及DNA多态性。
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 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
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在正常情况下新种的起源是一个漫长过程,发生是以数千年计,至少须几百年。新科、新属的演化过程更慢,可能经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即使地球上不断有新种形成,但现今物种灭绝速度大约超过新种形成速度的1000倍,这是十分严峻的形势。
物种形成(speciation)是新物种从旧物种中分化出来的过程,即从一个种内产生出另一个新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导因素;地理隔离是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研究某一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时我们不仅要计算其物种数量即物种丰富度,更重要地要估算其种以上的高级分类单位属、科、目和门等的丰富程度,也就是分类群的多样性
特有种(endemism或endemic species)是指「某一物种因历史、生态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仅局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大陆,而未在其他地方中出现」。无尾熊和红袋鼠,仅产於澳洲,而未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发现过,因此两者都是澳洲的固有种动物。
为什么特有种分布区特别狭小?
①起源时间较近;
②古特有种分布区的最后残余;
③生境条件特异或外围有地理阻碍
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鸽子树,分布于鄂西、川、黔和滇北、中国特有的残遗树种银杉,产于桂、川、湘、黔、中国特有的残遗树种银杏,中国特有的残遗树种水杉等
草原物种多样性
草原植物是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是丰富的基因库。
是粮食作物的起源地
在未来全球变暖、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以及病虫害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发现抗旱基因、耐盐基因、抗病虫基因、积累重金属元素的基因等等都有可能从草原植物中寻找。
是天然的药用植物园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 。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陆地生态系统、水体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其结构特征与功能过程都具备过渡的特点,其作用也十分重要,最近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之称
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它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原因
森林大量砍伐

第五讲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广义的水土流失与狭义的水土流失
广义:“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
狭义: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根据水土流失的“动力”,水土流失可分为
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和
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重力侵蚀主要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
地或成片地塌落。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
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我国水土流失三大特点:
一、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二、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国家相比,中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三、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产生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 。
3.水土流失危害—以黄河为例1.抬高河床2.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3.制约经济社会发展4.恶化了生态环境
4.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开矿
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
上游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
陡坡垦种的要逐步改为梯田
综合整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退耕还林还牧 退耕、封育、禁牧等,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恢复植被覆盖,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建设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现代农田建设。完善现有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农业机械化体系,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增加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节水种植方式如梯田与条田种植、水平沟种植、隔坡水平沟种植、圳田种植、坑田种植、地孔田种植、垄沟种植等,这些种植方式土壤含水率一般提高1%~8%。梯条田与坡地比较,土壤含水率提高2%,增肥较好的梯条田比坡地增产50%,坝地增产率是坡地的1~2倍,甚至可以达到3倍。
采用抗旱品种
推广节灌技术。可采用微滴灌、微喷灌
推广水窖技术。水窖作为一种控制水土流失的新技术,具有积蓄雨水,拦沙拦泥作用,而且建在公路附近的水窖还具有保护公路及两旁农路和梯田的作用,利用庭院建造的水窖蓄雨水,既可补充人畜饮水的不足,又可以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种蔬菜
调整农业结构 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养羊,是种粮效益的10倍。发展绿色食品。发展庭院经济和地边地埂经济,增加收入,为社会创造财富。
1991年 中国国务院颁布《水土保持法》,为我国第一部专业水保技术法规,为我国水保工作者长期无法律依靠划上了句号
6.什么是荒漠化
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
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 )和亚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7.荒漠化概况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
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向群众进行宣传。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我国荒漠化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复杂、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发生土地荒漠化的潜在面积为3317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4.6%。
到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46%,占荒漠化可能发生区域总面积的79.47%,高于69%的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区的498个县
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839亿公顷,分别占国土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的19.16%和69.77%,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13个省,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
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9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
盐渍化土地1737万公顷,比较集中连片地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以及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8.我国防治荒漠化措施
保护现有植被,大力造林种草;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实行生态移民,控制荒漠化地区的人口数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治荒漠化意识;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减轻草原压力;调整能源结构,减轻植被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保护性开发;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家生态治理等九项具体措施。
实行生态移民,控制荒漠化地区的人口数量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
9.国家荒漠化防治重点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的75个县,工程区总面积约4600万公顷,内含风蚀荒漠化土地1020万公顷。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范围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地区13个省590个县。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西北、华北风蚀沙化区;东北水蚀、风蚀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 青藏高原江河源区 4个类型区,包括青海、新疆、等14个省。
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工程
试验示范三种建设类型:即技术模式型、政策机制型和产业开发型。
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包括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省的96个县中的退化草原、荒漠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

什么是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广义上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概念。
“大开发”不仅意味着经济指标的大幅度提高,其中还包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等一系列完整的内容,这才是“大开发”中“大”的含义。 从什么时候开始?
西部大开发指导思想是什么?
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内蒙古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
治区等
2.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开发
1.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
2.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
3.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4.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
5.西部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
地貌(geomorphy):
由内营力(如地壳运动 火山和地震等)和外营力(如流水 冰川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地形(topography):
地面起伏的状况。地势也是指地面起伏的状况,它与地形不同在于地形一般指范围较小,地势范围较大。
1.季风(monsoon)气候
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近地面层现象, 2000米以上不明显
降水季节分配
1.华南春秋雨区
2.江南丘陵春夏多雨区
3.北方夏雨区
4.西北内陆盆地少雨区;月均<2mm
5.西北山地年雨区,雨不多,分配均匀.
6.云贵高原夏秋雨区
7.台湾东北部冬雨区

中国气候变化历史和未来趋势
1.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有相当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别。
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a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略高。
3.近100a和近50a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出现了微弱增加的趋势。
4.近50a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5.中国的CO2年排放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温室气体正辐射强迫的总和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6.未来20~100a,中国地表气温增加明显,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十年 。
三)中国土壤类型与特点
1.地形上三级阶梯以西。是一、二级阶梯
2.地貌特点:高山多;高原多;盆地多;沙漠多;平原少
3.植被特点:草原多;荒漠多;森林少
4.气候特点:降水少,蒸发多,干旱地区多
5.自然灾害:水土流失面积大;沙尘暴多;土地退化与荒漠化严重
6.自然资源:西藏、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地下资源丰富;自然面貌保存较好;自然景观有特色

西部开发干什么?
1.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2.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基础;
3.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5.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 初中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 1871~年)在1935年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我们对生物体的基本看法是,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是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在研究湖泊生态系统时,受到我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一谚语的启发,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他又受到“一山不能存二虎的启发,提出了生态金字塔的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特点。今天,人们对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为了生存和繁衍,每一种生物都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空气、水分、阳光、热量和营养物质;生物生长、繁育和活动过程中又不断向周围的环境释放和排泄各种物质,死亡后的残体也复归环境。对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也包括其他生物。例如,绿色植物利用微生物活动从土壤中释放出来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食草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肉食性动物又以食草动物为食物,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则既是昆虫等小动物的食物,又是微生物的营养来源。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又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每个区域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系统。

4. 生态平衡的特点

首先,生态永运都是不平衡的,生态平衡是个假象.
其次,谈到平衡,一定要注意限定的时,空.否则无法谈平衡.
平衡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是动态平衡.

5. 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答案AB
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的数量要不能过多;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物种多,抵抗力稳定性高。

6. 生态平衡特点

种类和数目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输入和输出

7. 有关生态平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B.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种各种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版,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权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则,将来大自然必将报复我们人类.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系统生产性的作用,二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性的作用.
故选:D.

8. 生态平衡的特点

首先,生态永运都是不平衡的,生态平衡是个假象。
其次,谈到平衡,一定要注意限定的时,空。否则无法谈平衡。
平衡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是动态平衡。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