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

发布时间: 2020-11-28 08:32:13

生态学理论基本观念是什么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经典理论,也是目前的基本观念,简单说的意思就是要适应生境

Ⅱ 简述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

生态位理论内涵:
(1)生态适应性强的物种,其基础生态位越广,反之亦然。
(2)生版态位重叠与竞争:同一生境权中,某物种的生态位很少与别的物种生态位完全孤立开来,而是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叠。重叠的部分必然发生竞争和排斥作用,根据种的竞争力的强弱形成实际生态位。
(3)生态位排斥:在同一环境中,如果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为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力弱的物种灭亡或被取代。
(4)生态位的分异和分离: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营养或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异和分离,从而使得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群落比单一物种组成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生产力。
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在农业中,应该从水平、垂直、时间、营养及物种、数量等多方位进行系统组分的合理组配,以充分利用和拓展系统生态位,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Ⅲ 生态演替理论概述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群落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群落中进行的一系列过程必然对生境产生影响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定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演替 (succession) 。生境在很大程度上可决定演替的性质,一般不是演替的主要原因 (大连水产学院,1989) 。生态演替的原理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是解决当代人类环境危机的基础 (Om E P.,1971) 。

生态演替的基本理论和机制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传统演替理论机制阶段和现代演替 理 论 机 制 阶 段。前 面 已 提 到,Clements (1916) 创 立 了 “单 元 顶 极 学 说”(mono-climax theory) ,成为经典演替理论的奠基人和创始人。Tansley (1939) 提出了“多元顶极学说” (poly - climax theory) 和 Whittaker (1953) 的 “顶极 - 格局假说”(climax pattern hypothesis) 。他们将生态演替比拟为个体发育过程,认为演替有严格规律,演替中的先到种通过改变环境促进后续种的移入,顶极是演替的终点,是自我永存的群落。Connell 和 Slatyer (1977) 等学者普遍认为经典理论过分严密,近似僵化。他们通过实验与观察,认为群落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同物种的特点如生活方式等,因而存在种种偶然性,先到的物种未必总是促进后续种的移入,甚至对后来者有抑制作用,顶极也不是一成不变。因而,提出了演替机制的三种模型即促进、抑制和忍耐(Connell J H et al.,1977) 。促进模型相当于 Clements 的经典途径; 抑制模型认为初始入侵者 (或演替早期) 调控演替,以致演替的后来种不能侵入和健康地生长; 忍耐模型认为物种的变化可能是不同生命史特征的功能,是演替后来种忍耐初始环境条件的不同能力,它强调竞争在群落形成中的作用。他们还指出大多数演替途径是三种模型之一或三种模型的结合。虽然这三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和描述性研究,但 Connell和 Slatyer 模型不能解释多物种的演替序列。Pickett (1987) 针对这种需要提出了一种综合原因框架演替机制,这是一种三层等级结构,第一层次是演替的一般原因,即裸地的可利用性,物种对裸地利用能力的差异以及对不同裸地的适应能力; 第二层次是以上的基本原因分解为不同的生态过程,比如裸地可利用性决定于干扰的频度和程度,对裸地利用能力决定于种繁殖体生产力、传播能力、萌发和生长能力等; 第三层次是最详细的机制水平,包括独立的一种因素和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是演替的本质。这一演替机制最重要突破是认识到群落的非平衡性以及演替方向和途经的多重性,这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对干扰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大量的研究都强调了种的生命史特征和进化对策在演替过程中的重要性 (L.Benedetti-Cecchi,2000) ,但是,作为演替理论基础的物种属性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区别和气象学联系 (D.Straile,2000) ,以及种的进化与生态系统或群落的进化差异性还没有解决。季节性浮游生物的生长和演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生物因素如竞争,牧食和寄生,以及物理和化学因素如气候、流量、水温、光强、电导率、pH 值、溶解氧和营养可用性等(Reynolds,1984a) ,尤其降雨和流量的扰动强度与频率是调节浮游生物 (生长与演替)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Reynolds et al.,1988; Sommer,1989; Reynolds et al.,1993) 。一般湖泊中主要浮游植物种群的演替显示: 甲藻通常出现在冬季,春秋季硅藻占优势,绿藻在晚春大量出现,蓝藻多出现在夏季和早秋 (Reynolds,1984; Harris,1986) 。

国内学者对生态演替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刘建康等 (1999) 通过对淡水生态的研究,提出淡水生态演替趋势:

(1) 群落中种的多样性逐步增大,至中期最大,随后又开始下降;

(2) 由 r - 对策者占优势过渡到 K - 对策者占优势;

(3) 群落代谢率 (P/R) (P 是群落的初级生产量,R 是呼吸量) 由显著大于 1 到接近于 1;

(4) 群落的抗干扰能力不断增强。

Gause 假说指出,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永久共存。Hutchinson(1957) 对生态位的定义是: “由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组成的 n 维空间中该生物得以继续生存的范围”。张德全等从生态理论的发展过程、生态演替实验和现实,都较好地证实了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生态演替的理论和机制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一个更宏观的完整的、概括性的理论和机制模型尚待建立。生态演替是生物群落的信息流 (本质上是遗传信息流) 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因此,演替模型应该是时间、空间和信息共筑的三维构架,其中信息流是维系这种构架的灵魂。可见,这是一个宏观模型顶极。要构建这种宏观模型,首先是构建其下方各子模型系统,因为宏观模型中任何一维的差异如生境空间的不同均应有相应的演替模型。水生态系统向顶级的演替过程中 (大连水产学院,1989) ,在结构和功能上产生一系列定向变化,其中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 种的多样性增大;

(2) 群落中层次分化增强;

(3) 系统的稳定性增加;

(4) 小型种的优势逐渐由大型种所取代;

(5) 群落的毛产量和呼吸量趋于一致;

(6) 腐屑链的作用增大。

马加耳列夫观察维哥 (Vigo) 湾的浮游植物时发现有 3 个演替阶段: 小型硅藻占优势阶段 、大型硅藻占优势阶段和甲藻占优势阶段。在淡水浮游植物的演替中,初期多是增长迅速的小型硅藻或绿球藻类,后期多是竞争能力较强的蓝藻或甲藻。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生态演替方面提出许多新的理论,并且开展了很好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有关内容参见第 1 章。

Ⅳ 简述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有哪些

1、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主要强调生物进化;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始有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思想萌芽。

应该说,真正的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思想属于克里门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论是大时空尺度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演替进化论,突出了整体、综合、协调、稳定、保护的大生态学观点。

2、、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

景观异质性的理论内涵是:景观组分和要素,如基质、镶块体、廊道、动物、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空气、矿质养分等等,在景观中总是不均匀分布的。由于生物不断进化,物质和能量不断流动,干扰不断,因此景观永远也达不到同质性的要求。

(4)生态理论扩展阅读

主要表现: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第三种观点是景观为一复合生态系统,这是最为综合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景观是地球表层自然的、生物的和智能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这一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生态系统,它们有着不同的边界。

一般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以及生物各种群之间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继往开来整体,着重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景观生态系统是地表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作用、制约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Ⅳ 什么是景观生态学理论

一般认为,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比生态系统高一层次,是指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则是研究这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直到80年代景观生态学才在北美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景观生态学用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这些基本模式来对其描述。斑块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外部具有相对异质性的景观要素,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它的大小、数量、形态和起源等对景观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纽带,不同景观有不同类型的廊道;基质是景观中面积较大、连续性高的部分,往往形成景观的背景。

Ⅵ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四个系统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应该有5个,分别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专系统,宏观系统,以属及时间系统。
微观系统: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 比如,家庭,学校。这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中间系统:各个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关系。如果直接的联系是较强的积极联系,那么,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
外层系统: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是却对自身产生影响的,比如,你父母的工作环境会产生影响。
宏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所处的大的或亚环境。比如,相同的文化价值观下。
时间系统:时间纬度,强调生态环境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Ⅶ 心理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什么主要是尤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是由俄裔美国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通俗地说,他认为人的心理从小到大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互相嵌套、互相匹配的成长过程。个体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与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起决定着发展方向。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的模型分成微系统、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四层,他形像地比喻为“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嵌套关系。该理论是心理学与生态学、系统论等相结合的产物,之后也影响到健康心理学等其他分支学科。

Ⅷ 生态整体理论的概念

也叫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农田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

Ⅸ 生态系统理论的宏观系统

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但是这些观念存在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 。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