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 2020-11-28 15:24:35

⑴ 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什么重要作用

维持全球生物的生存,生态环境变化,会导致生物无法适应,致使其灭绝。

⑵ 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的最大区别和特征

城市环境既种客观存空间形式种主观创造景观广义狭义两种定义广义指自环境、社环境、经济环境态环境统体;狭义则指自环境社环境综合作用工环境城市环境主要特点 1.组复杂 与自态环境相比城市态环境结构复杂包括社结构、工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结构4面城市环境主体非物素起主导作用工设施叠加自环境背景自素支配作用已减弱需要依靠工力量进行能量流物质循环流量、容量、密度高、运转快巨放系统 2.态脆弱 由于城市消费者远于产者城市态完整性差、依赖性强属于寄系统城市态组合单调存空间狭窄自调节自净力比较弱处于极脆弱状态 3.资源性与价值性 城市各种装修污染检测资源都构城市环境要素环境及其各种要素城市本身说种同于经济资源自资源决定城市环境资源性城市与环境关系环境能够提供满足居民存、发展享受所需要物质性产品舒适性服务城市环境居民及产具价值 4.密集性 由于城市本身受向吸引力离辐射力影响城市环境表现密集性特点:口高度密集物质产高度密集建筑物高度密集交通高度密集资源消耗高度密集废弃物高度密

⑶ 为什么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由于人类的能源消费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仅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日益扩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认识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治理大气环境防止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⑷ 生态环境和自然特征的区别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我们从生态学专业角度讨论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相互包含关系。
自然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并不能叫做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是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唇齿相依,并直接地、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和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只有具备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目前为止,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酸雨、雾霾、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物种加速灭绝、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垃圾成灾、有毒化学 品污染多方面。
我国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破坏主要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沙漠地区的荒漠化、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南方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河流污染、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等等,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生态环境如果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就不能平衡,就会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物链和食物链的改变,出现生态链结构性变化,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轻者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
生态学所讲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为“生境”或者“栖息地”。著名系统工程学家常远教授对于生态的诠释通俗易懂:“生态”=“生”+“态”。“生”指生存、生命、生活、生物;“态”指状态、情态、势态、姿态;所以,“生态”就是有生命的事物即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状态。对于生态更简约的解释就是:生物、动物和人类生存的状态。
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⑸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什么

1、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中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

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中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 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

3、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 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公里,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公里,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4、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中国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1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

(5)自然生态环境扩展阅读:

一、保护措施:

1、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实施绿色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保护长江黄河源头,严禁在江河源头采金、挖草(甘草、虫草、发菜);加强长江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严格实施生态脆弱区的禁采禁伐、禁渔、禁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还海,封山育林、风沙区造林植草。

2、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自然遗迹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自然保护区制度尽可能地保护了典型的生态,保护了动植物种质遗传资源。

截至1997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926个,总面积76.98万k㎡,占国土面积的7.64%。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网络,6个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因此,进一步加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必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

3、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经济。

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追求超额回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付出的惨重代价。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比所得回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付出,同时还得忍受数十年甚致上百年的生态灾难。为此,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无偿占有、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绿色经济模式。

承认并正视生态环境资源的资本的属性,在经济成本核算中要提取“折旧”费,要提生态资源税,还要分得相应红利——即利润中的台理分额,以保证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以及改善有充分的经济基础。

4、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

绿色消费是人类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应尽快取代一味追求享乐的高消费而毫无节约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费观。当前,应提倡适度消费,要减少一次性消费,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要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物种看作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伙伴。

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丰富的可供永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农田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

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⑹ 生态环境怎么改善

这个问题很大很大,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在日益恶化,尽管这样会那样会在联合国号召下在世界各地召开,人们都知道温室效应与冰川存亡,低碳排放与自然灾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只说说而已,是要付诸行动,减少温棚数量是关健,而温棚不是不可达到零碳排放,是你如何做到这一点是要花点脑筋,温棚种植蔬菜瓜果,可以在同一温棚里种植可食芦荟呀,加工制成绿色饮料呀,甜品呀,进到千家万的餐桌上不是不可.还有供人们欣赏的仙人球仙人掌类盆景点缀居室.晚上放入卧室胜过所有制氧机器.比例达配合理零碳排放不是神话,而且植物生长条件更优越,岂不美哉的改善了生态环境.
但人类日益对地球的索取,森林绿地逐年减少,高楼如林的水泥森林却急剧耗掉日益缺乏的资源,军演战争掠夺资源的欲望加大碳排放,龙卷风,泥石流灾害危极人类安危.干旱导致河流干涸,周围生态日益恶化,科学的发展是把双刃剑,核能可为人类造福,但也可毁灭地球.
美韩军演的硝烟刚刚停息,海啸的灾难却摧毁了造福于人类核电站,核幅射核污染的灾难降落在亚太地区,相当于几个城市的成山垃圾在太平洋上游戈,日本的核伤还未医好,又加入到南海军演之中,地球母亲何时能安宁?生态环境怎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靠几个国家几个民族的努力奋斗能解决的!是要靠每一个地球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施!
说中间的那就是对地球少些掠夺,保护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少施化肥和农药,多施农家肥和生物除害,保扩好地球的湿地和江河湖泊,合理利用水资源,把流失的水源留住为人类造福.少打井取地下水来抗旱.雨水多的季节在山地平原都可搞蓄水井,井上留一个取水口就行,其它井面处理还可种庄稼少侵占我们的良田.保护森林草原免于火灾,别直接排放污水于江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减少侵吞日益减少的有限资源.
说最小最小的事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从我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少开车多走路,楼层不高少坐电梯多爬楼梯.办公室内每个人节约每一张纸,都是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出力,办公室内的绿色植物的清晰空气能提高我们工作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双赢,何乐而不为?更主要的减少生活垃圾要靠每个家庭的自律,这是要靠每一个人的责任心.我们城市生活日益上新台阶,别墅呀花园洋房呀都少不了花园阳台吧,为了美化居室改善环境家家户户种点花呀草呀盆景之类的绿色植物大有人在.那么腐殖质呀施肥呀就是问题了,居家过日子,淘米洗肉做菜的垃圾你怎么利用呢,我呀淘米先肉水留下浇花不但节约用水,花木盆景还可获取点养份,有条件时收集屋檐水浇花比自来水好.那些菜叶帮子呀,没盐的骨头渣,水果洋芋皮茶叶渣呀不注意生虫的花生呀可别随便往垃圾桶里扔,减少垃圾运输节能家庭可出大力,找一个有盖的桶放在里面,有条件弄点土盖在上面,日复一日几个月后就是一桶不花钱又省事的腐殖质土了.给花翻盆时加点进去还真不错.如果是封闭阳台多种点绿色植物且适当种点仙人掌科植物晚上放在卧室还是一个有益健康的高富氧粒子机呢,放出新鲜氧气吸收你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为零碳排放做出了贡献,岂不美哉乐哉!
够吃够穿别多买,旧衣旧毛巾当拖把,衣洗水拖地,洗菜水冲厕所别拿来浇花,小心病虫害传染到花上.电器别追求豪华容量大,节约省钱为改善生态环境尽最大的努力吧.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⑺ 自然生态环境特殊性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阿勒泰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草原文化资源,历史遗迹和丰富的多样性生物已得到国际公认。阿尔泰山区是阿勒泰地区草原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中高山区发育着茂盛的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是良好的夏牧场,低山带发育着山地草原和山地灌丛草原,是阿勒泰地区重要的春秋牧场。自然灾害、人类经济活动等对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如东沟额尔齐斯河两岸是著名风景旅游区,人员流动量大,沿简易路一侧崩塌隐患严重,直接威胁到牧民、旅游人员及过往车辆安全。因此,交通、建设部门应提前对山体边坡及沿线的灾害点进行治理;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严重,矿业活动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频发,不合理的资源开发造成水体、自然景观、各类保护区的破坏。在矿业特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这一特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统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切实保护好 “金山银水”的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

二、矿业活动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

阿勒泰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区,山区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和敏感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使得该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脆弱。长期的矿业活动对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阿勒泰地区矿业开发活动可追溯到清代的黄金开采,新中国成立后金矿开发强度剧增,造成金矿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稀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矿山为可可托海稀有矿,由于地处山区,对环境的破坏不是很大。蒙库、金宝等铁矿、建材非金属矿的露天开采造成地貌景观破坏较大。矿业开发引起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类型多,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矿坑突水、矿井冒顶和采矿选矿废渣废水污染环境等;二是破坏面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难以开发利用,矿坑水,铜矿、铜镍矿、金矿的选矿废水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矿井疏干性排水、矿井突水破坏地下水均衡。因此,矿业特区建设一定要控制矿业活动深度和广度,优化矿产资源布局和结构,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地质灾害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

阿勒泰地区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较严重,危害较大,且呈日益严重的趋势。阿勒泰地区山地面积 3. 8 万 km2,占总面积的 32. 29% ; 丘陵河谷面积 2. 6 万 km2,占 22. 09% ; 荒漠 ( 戈壁) 面积 4. 15 万 km2,占 35. 26% ,山地、丘陵河谷和荒漠总面积占了将近 90% ,较易发生地质灾害。截至 2007 年底,全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726 处,其中滑坡 47 处、崩塌568 处、泥石流68 处、地面塌陷11 处、潜在不稳定斜坡32 处。阿勒泰市有地质灾害点103 处,布尔津县有 118 处,哈巴河县有 79 处,吉木乃县有 82 处,福海县有 118 处,富蕴县有 194 处。由于人为工程开挖、矿产资源开发及暴雨、融雪等自然因素影响,易造成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从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统计来看,空间上,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采矿选矿活动较频繁区域,这些区域自然地质条件十分恶劣,岩层岩性、裂隙组合以及地形条件等诱导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上,地质灾害发生的季节性较强,主要为汛期 4 月至 9 月,降雨和天气骤然转暖造成快速融雪也是主要诱因。矿业特区内要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工程、避让等手段治理地质灾害,为矿业特区建设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⑻ 青岛市自然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པ″~120°57འ″,北纬35°34཈″~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km2,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个区)1102km2,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5市9552km2

2.地形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8%,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3.水文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5条,即大沽河、北胶莱河、南胶莱河、小沽河、泽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流经莱西、平度、即墨各市和城阳区,于胶州市营房镇码头村南入海,流域面积6131.3km2,总长179.9km,青岛市境内流域面积4850.7km2,是目前市区汲取径流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地。

至2002年青岛市共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1座,另有小(一)型水库73座,小(二)型水库397座,塘坝376座,大小拦河闸167座,机电井7.2万眼,地表拦蓄能力总计为10.2×108m3(其中引黄1.1×108m3)。

二、生态环境

1.土壤环境

青岛地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但主要有五大类,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青岛市土壤总面积82.55×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35%。

2000年青岛地区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40.64×104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6.6%,其中中等水力侵蚀面积占44.2%,中等以上程度的水力侵蚀面积占10.83%。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4%;耕地中度水力侵蚀面积9.65×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8%,占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积880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0.22%。

2000年青岛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388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35%,比1986年减少了4607hm2,但耕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到2085hm2,占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的53.7%。近10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和治理,青岛地区胶莱河谷平原、即墨西北洼、莱西姜山洼地等砂姜黑土已基本摆脱了涝、渍的危害,目前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的蓝村、王村、温泉、崂山王戈庄、流亭、胶州营房等以及大沽河下游的滨海低洼地区,造成盐渍化土地的直接原因是海(咸)水入侵,如即墨市周瞳河下游、滨海地带的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大片良田荒芜。

2000年青岛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714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06%,主要分布于莱西市的孙受及胶河、白马河河床附近以及胶南寨里等地的海滩近岸处,总体危害不大。

2.湿地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青岛的湿地总面积为17.76×104hm2,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6%,是沿海地区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其中面积最大的湿地是胶州湾。青岛的湿地可以分为5类:①海岸湿地,包括青岛湾、金沙滩、即墨的丁字湾、沙子口湾、灵山湾等海湾;②河口海湾,包括胶州湾的河流入海口等;③河流湿地,主要有大沽河、小沽河、洋河等大小河流;④湖泊,主要包括崂山水库、产芝水库等大小水库和池塘;⑤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城阳区的棘洪滩、胶州营海等处,以芦苇丛湿地为主要表现特征。

3.森林状况

青岛市现有林地总面积360122.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47404hm2,灌木林地面积3773.9hm2,疏林地面积2550.6hm2,未成林造林地18368.3hm2,苗圃地面积6864.7hm2,无立木林地303.3hm2,宜林地80817.3hm2,辅助生产林地40hm2;另有潜在林地55200.9hm2;林木总蓄积量556.03×104m3;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31.37%。

4.植被

青岛市天然植被较少,多为人工栽培或通过封山育林次生形成的乔、灌、草植被资源。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蔬菜等,主要果树有苹果、梨、桃、葡萄等,主要乔林有松、槐、杨、柳等,主要灌林有棉槐、胡枝子等,此外还有众多草本植物。

三、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就各年的三废排放情况而言,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加,自2000年到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了20.27×104t,年平均增加5.07×104t;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加了4924259×104m3,年平均增加1231064.75×104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145.49×104t,年平均增加29.1×104t。三废的增加,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荷,但各区的排放情况不尽一致。

从分区的资料看,黄岛区的情况比较严重,各项指标的单位GDP排放量基本居全市之首,应加强重点管理和治理。

就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情况大不一样。各处理厂年度内处理污水的量相差较大,各自的负荷也不同,压力最大的为团岛污水处理厂和海泊河污水处理厂,2004年能力利用在87%以上。据最新资料显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就空气质量而言,情况也大不一样,郊区各区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市内4个区。

⑼ 生态环境现状

(一)自然环境

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北缘与湘鄂山地交汇地带的湘西北中、低山、山原区,东与湘北洞庭湖平原区接壤,北与川东南、鄂西南山地毗连,西与黔东北高原邻接,南止沅麻盆地西缘。区内气温偏低,光照偏少,干湿季节不明显。年平均温度16℃~17℃,年日照时数1400 h,>10℃积温为5000℃~5300℃,80%的保证率积温仅4800℃~5100℃,极端最低气温为-6℃~-15℃,无霜期只有265~285 d。雨量比较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1900 mm,特别是武陵山区降雨量显著增多,并多以大雨,暴雨,形成了湘鄂(湖北以五峰、鹤峰为中心)暴雨中心区。水系甚为发育,且呈树枝状。发育有澧水干流及其支流,南端为沅水一级支流酉水。土壤以黄色石灰土和黄壤性土为主,黄色石灰土面积约1341万亩,占区内总面积的35%,黄壤性土面积约1322万亩,占区内总面积的34.4%。其次有水稻土、黄壤、棕色石灰土、暗黄棕壤、粗骨石灰土、石灰性紫色土、山地草甸土等。森林植被覆盖率为65.64%,以针叶林为主,阔叶树、竹林也有分布。

地处武陵山和雪峰山之间的沅麻河谷盆地区,具有光热充足,冬冷春寒,干湿季节明显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16.6℃,>10℃积温为5000℃~5300℃,持续日数为230~235 d,无霜期278 d左右,年日照时数1500 h左右。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上,7~9月降水量在340~380 mm之间。土壤以紫色土和黄红壤为主,其中紫色土占近30%,主要分布于沅水西岸,以及溆浦盆地,一般分布于海拔高度200~500 m之间;黄红壤占43%,主要沿沅江及其支流巫水的两岸分布,海拔高度为300~500 m。

雪峰山地区,包括西部的西晃山和南部的越城岭一部分,光能资源和热能资源居全省最少区之一。年日照时数1250~1400 h,>10℃积温为4200℃~5300℃,年降水量除安化暴雨中心外,一般为1300 mm。常年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以黄壤为主,占51.4%,主要分布在500~1200 m地带;次为红壤,石灰土和水稻土零星分布。森林植被覆盖率为68.45%,以针叶林为主,以及针叶阔叶混交林等,此外城步南山有大片草地分布。

位于本省北部的洞庭湖滨湖平原区,属于我国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型的长江中游气候大区,其气候特点是光、热较足,春暖迟,秋寒早。年日照时数1700~1800 h,是全省日照最多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5℃~17℃,>10℃的积温在5000℃~5400℃,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65~280 d。以洞庭湖盆地为中心的冲积平原年降水量1200~1300 mm,为全省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之一,且分布不均匀,南部较多,北部较少,4~6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50%,多大雨、暴雨,常造成洪涝灾害。土壤有三个组合:①以紫潮沙泥为主,分布在南洞庭湖以北的安乡、南县的全部,沅江和华容的大部,以及澧县、常德、汉寿、岳阳、临湘等县的一部分;②以黄潮沙泥为主,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入湖处;③以红黄泥为主,分布在洞庭湖以南的湘阴及益阳等县,其次在汉寿、常德、澧县、华容等县亦有较大面积分布。此外,棕红壤多分布在环湖的东、西侧;红壤集中分布在环湖的南侧;黄红壤分布在西部外缘;紫色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潮土沿各大小河流的两岸分布。森林植被覆盖率为19.08%,以针叶林为主。

位于本省中部的湘中丘陵区为我国中亚热带典型地段之一,光能、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夏季高温酷热,冬无严寒,但春寒潮频繁。本区全年日照时数1400~1750 h,年平均气温为16.8℃~18.0℃,>10℃的积温5300℃~5600℃,无霜期长达261~281 d,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8℃~6.5℃。降水量大,但分布不均匀,常发生前涝后旱现象。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 mm,春末夏初多雨,一般年份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5%左右;盛夏秋初干旱,7~9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0%左右,且多以雷阵雨为主,而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相对湿度小,故易发生干旱,尤其是衡~邵一带,历来有“干旱走廊”之称。土壤以红壤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紫色土,它们在红盆中广泛分布,水稻土亦有相当量的分布,主要沿河谷两岸的阶地以及低山、丘陵谷地分布。森林植被覆盖率为40.60%,以经济林地、针叶林为主,竹林也有广泛分布。

位于省内东部的湘东盆地—山地区,光能、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全年日照时数1500~1700 h,年平均气温16℃~17℃,>10℃的积温为5300℃~5600℃,无霜期长达260~280天,最低气温在-6℃~-8℃。雨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 mm,春夏雨多常出现暴雨山洪,危害农作物。秋冬雨水略少,产生轻微秋旱。土壤以红壤为主,其次为紫色土、水稻土,还有棕红壤、黄壤、暗黄壤、山地草甸土。森林植被覆盖率为62.82%,以针叶林为主,经济林亦有一定分布。

位于本省南部的湘南山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8℃以上,为全省气温最高地区,年日照时数1750 h,年太阳总辐射每平方厘米105~109 kW,>10℃的积温为5500℃~5800℃,持续240~260 d,无霜期长达290~310 d,最低温可为-6℃左右。年降水量平均为1300~1800 mm,东部的桂东和西南部的江华,是本区的东西两侧的两个降水中心,高达1800~2000 mm。土壤以红壤为主,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潮土、黄壤、暗黄棕壤、山地草甸土为次。红壤一般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下的低山及丘岗;黄壤分布于山地海拔700~1300 m中山区;暗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上的山地;山地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200 m以上的山顶脊地。森林植被覆盖率为59.79%,以针叶林为主,经济林和竹林亦有一定分布。

(二)社会经济环境

湖南省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人口大省,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侗族、瑶族、苗族、壮族、白族、彝族、布依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蒙古族等51个民族。截至1998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502万人,人口密度达305.24人/km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64万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14%。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林业和渔业基地。解放以来,湖南省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广泛开展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截至1995年,全省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00多万处,其中大型水库与灌区14处,中型水库200多处,小型水库1200余处,塘坝200多万处,机电排灌装机385.53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68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218.57万公顷。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基本平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全省农业总产值1262.46亿元,粮食总产量281.82亿千克,棉花19.25万吨,油料120.74万吨,烤烟14.34万吨,水果109.07万吨,养殖业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湖南省的现代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和能源等六大支柱行业为主体的、门类较多的产业结构体系。工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以重工业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为发展重点,自1978年以后,轻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重工业也进行了服务方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了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国有企业仍居主导地位,但是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等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迅速发展。1998年省境内中央路营里程2275 km,地方铁路通车里程344.7 km,公路通车里程60077 km,内河航道里程1万公里,民用航空航线20条,管道里程164 km,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交通运输网络。全省市话交换机容量达315.37万门,农话交换机容量134.29万门,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达到31.55万公里,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已开通国际、国内直拨电话业务,实现了人工网向自动网的转变,完成了模拟网向数字网的过渡,并正在向可传输各种信息媒体的宽带网、智能网转变。全省交通运输与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

教育事业在调整、改革中稳步发展。1998年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共4.94万所,在校学生达1336.93万人,全省高等院校数已发展到49所,为了提高成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各地广泛开展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1998年参加各级成人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达到83.39万人。

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1998年,仅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科研与科技开发机构就达196个,其中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4个。全省国有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83万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81.20万人,在湘“两院”院士16人,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成果大量涌现,1998年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950项,其中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的项目333个,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2项,不少项目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地质环境

湖南省在大地构造上分属于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者大致以雪峰山东南缘安化—靖县断裂为界。自中元古代末期的武陵运动开始,以后历次构造运动在湖南省均有所反映,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对湖南省的地形地貌有着巨大影响,造成湖南省地壳总体上是西升东降、南升北降的格局。形成了如下几个地质构造—地貌区:

(1)湘西北褶皱隆起岩溶发育山原山地区。海拔一般为600~1200 m,最高为2098 m。河谷多“V”字型,切割深500~1500 m。碳酸岩盐分布区岩溶地貌景观显著,区内发育巨大断裂及舒缓褶皱,属较稳定地块。历史地震最高6.1级,主要地质灾害为溶洞、地下河、滑坡、崩塌、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

(2)湘西断褶隆升山地区。海拔500~800 m,最高2021 m。水系发育,河谷多呈“V”形。区内活动性断裂发育。地壳尚稳定,历史上地震最高5级。岩组复杂,主要地质灾害为岩溶渗漏塌陷、边坡不稳、软弱夹层等。

(3)湘北断陷盆地冲积平原区。地势低平,地壳上属较不稳定区,主要地质灾害为软土层的塌陷、沉陷、管涌、地壳沉降和河湖淤积等。

(4)湘中褶断岩溶发育丘陵盆地区。区内大部为丘陵盆地,局部中低山。丘陵海拔150~350 m,中低山山峰最高1513 m。盆地中水系发育,晚近期活动性断裂也很发育。历史地震最高5.5级,沿断裂带有温泉出露,主要地质灾害为岩溶塌陷渗漏,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采煤区地面变形破坏等。

(5)湘东断褶拗陷丘陵山地区。区内中部及南部为丘陵盆地,偶有低山,海拔一般100~300 m,山峰最高1289 m;东北为低山丘陵,边境幕阜山、连云山,海拔1615 m。山体谷地呈北北东向雁形排列,晚近期活动性断裂发育,规模巨大。历史地震最高5.5级,主要地质灾害为水土流失、岩溶塌陷渗漏等。

(6)湘东南褶断隆起岩溶发育山地丘陵区。区内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地貌显著。晚近期活动性断裂发育,规模巨大,构造复杂,以坚硬-较坚硬碳酸盐岩组及坚硬-较弱浅变质岩组为主。主要地质灾害为岩溶塌陷渗漏、软弱夹层、边坡不稳。

⑽ 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概念内涵为什么有区别

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狭义的环境,指如环境问题中的“环境”一词,大部分的环境往往指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数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