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鸡
❶ 什么叫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❷ 土鸡养殖的方法
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
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
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2)生态养殖鸡扩展阅读
土鸡病毒病的防治
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
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❸ 怎么养殖生态鸡
土鸡之所以少,不是没有人会养,而是不划算,经济成本太高,相对利润就微。 可以搞个生态养殖,养一些养殖成本低,利润高的。可以把那片山承包下来,有政府批文,你可以从土鸡,野鸡入手,同时做些种植业,循序渐进。
市场销售方面,在农贸市场(菜市场)设专档,与餐馆建立长期供货关系。
❹ 如何散养土鸡,土鸡生态养殖方法
把养鸡地点转到山上(或果园),远离村庄,疾病少,节省饲料,生长加快,但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址 鸡场宜选在背风向阳的山凹处,有草有树,树可遮荫乘凉,草可采食。在干燥处建成冬暖夏凉的简易鸡舍 二、饲养 在家养30~45天,再移到山上饲养,成活率更高。白天放鸡活动,晒太阳,觅食。早、中餐可喂半饱,发挥鸡觅食的积极性,晚餐喂饱。食槽底大口小,口上钉上内卷边,既可防鸡嘴钩出饲料,又可防鸡进槽拉屎、扒出饲料。夏天晚上从天黑到夜里10点钟,在鸡舍平地上1米高处吊盏电灯,诱虫喂鸡。无电,可挂盏煤油灯。给足清洁饮水 三、管理 鸡舍要冬暖夏凉。要格外注意“倒春寒”的侵袭。晚上要让鸡回舍过夜。每天早上清扫鸡粪。可养狗防野兽 四、防疫 小鸡出壳7天,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每只鸡鼻孔各滴1滴;养60天,用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霍乱疫苗打针,每只鸡1毫升,预防鸡瘟、霍乱。用食醋和凉开水各一半,或1片痢特灵溶于500克凉开水,让鸡饮;也可把黄豆塞入新鲜猪胆内,扎紧管口,风干。1月龄鸡每鸡半粒,2月龄鸡每鸡2~3粒,交替使用,防治白痢病的效果很好
❺ 如何养殖生态鸡(土鸡),有哪些技术,资金投入要多少,销路怎么样
当然主要是有放养场地,,最好是在绿色植物中,周围无污染,技术要求不是很多,卖本书随便看看注意防哪些常见病就行,,资金租场地外(这个投资不用多大,就是围的网子和房子花钱多点,,)一只鸡最少要投三十多块才能开始见效.销路主要是打出品牌,不然谁会相信你的产品是生态品啊,没有品牌也可以找个人家销量好的同行代卖.这样风险就小多了.
❻ 生态养殖鸡,怎样才能养好了,我有一块地计划养殖鸡,怎么建鸡舍
养鸡是否成功, 跟鸡舍修订如何关系不大。
生态养殖鸡最好的办法,也是现在国家大力推动的就是林下养殖。 圈在山林中,鸡会吃掉害虫,而粪便又肥林地。 晚上的时候再收回鸡舍,鸡舍普通房子就行,淘宝买鸡架, 鸡自己会上去的。 白天放出来就行, 这样就是正宗土鸡。 如果你的地里没有这个条件,可以种一些树或者一些牧草。
❼ 生态养殖2000只土鸡需要多少成本
一两万就够了。 鸡苗成本大约在四千元左右,然后承包土地的租金,建房舍等大概在5000左右(当然如果要投资好的就不够了,只能简易的)。然后饲料按照纯土鸡养殖时间是较长的,大概要在四个月到半年的(看你养的鸡种的区别),平均按0.15元每天计算大概需要30000元左右,因为你生活还是要钱的。再有就是疫苗啊,有时候生病了要买点药啊啥的。这样算要四万了。如果纯养土鸡用点谷子啊,小麦啊可能要低点。
❽ 什么是生态鸡,生态鸡是什么鸡
生态鸡
俗称“土鸡”,“本鸡”。对所有以非人工抗生素饲料饲养,非催熟,可在一定饲养范围内活动的养殖鸡的统称。养殖生态鸡占地大,所需饲料成本高,因此售价较普通鸡更加昂贵。
生态鸡因不含激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生态鸡因经常活动味道鲜美,肉质紧实,炖汤后滋补养颜,壮阳补气,富含氨基酸,为鸡中上品.
❾ 生态鸡养殖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果园、经济林、玉米、高粱等地套养土
蛋鸡、肉鸡等系列,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
所以价格好,效益高。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
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1、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
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
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
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
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
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
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2、严把脱温期管理。三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
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
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
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严冬寒冷天气,夏季的风雷暴等恶劣天气要特
别注意,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因为此时的仔鸡应激能力仍比较弱,需人
工给予关照。
3、认真防疫控疾病。野外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相应大些,
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
。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
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
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
分必要。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
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作物地或经济林放养1500-
2000羽左右。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
于500 羽为好;第三周龄起密度还应适当降低。鸡群在园地的活动范围,可用铁
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
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
,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
链,达到鸡、果双丰收;高粱等地以一个生长周期饲养一批鸡为宜,同时注意苗
鸡生长与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鸡损伤作物苗及果实。
❿ 什么叫生态鸡
1 生态鸡养殖品种选择
鸡的品种选择应根据鸡在林园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地方良种鸡或地方土鸡血统占75%以上的杂交鸡种,如雪山草鸡、盐阜草鸡、杨口草鸡等。
2 生态鸡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场应远离畜禽交易场所、畜禽屠宰场、加工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场,避免空气、尘埃、水源、病菌、噪声等污染。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树林的荫蔽度在70%以上,方便鸡群在阳光强烈时到树阴下乘凉,防止鸡群中暑;另外,林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减小鸡粪便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的影响,提高鸡群免疫力,从而达到少用药、无药残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效果。
3 育雏舍与棚舍的搭建
3.1 育雏舍
林园养鸡一般数量较多,建好育雏房必不可少。育雏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来确定,一般以雏鸡30只/m2计算。育雏房的消毒、温度、湿度控制与正常养鸡的方法相同。
3.2 棚舍
根据鸡的数量、园林地形和面积,在靠近园林的地方建造塑料大棚鸡舍或改造旧建筑物为鸡舍,鸡舍建筑面积按8~10只/m2计算,鸡舍两边滴水檐高1.7m左右,顶盖毛草,防止鸡群被风打雨淋、烈日暴晒、意外惊动,且有利于鸡群免疫注射操作。棚舍内必须设有料槽、饮水设备,以便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提供舍内饲喂,从而避免鸡群长时间饥渴。
4 生态鸡养殖管理技术
4.1 放养密度与规模
放养密度按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林地放养密度200~300只/667m2。密度过大时草虫等生态饲料不足,需增加精料饲喂量,影响鸡肉、鸡蛋的口味;密度过小,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生态效益低。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000~1500只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
4.2 放养时间选择
根据林地饲料资源和苗鸡日龄综合确定放养时间,一般选择4月初至10月底放养,此期间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鸡群可采食到充足的生态饲料。11月至次年3月则采用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饲养方式。
4.3 放养调教与管理
4.3.1 放养调教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天气突变,下雨、下雪或起大风前及时将鸡群赶回鸡舍,防止鸡受寒发病。放养初期每天放牧3~4h,以后逐日增加放牧时间。在补料时,进行吹口哨、敲料桶等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顺应人意。
4.3.2 分群饲养 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较强,对蛋白质饲料及其中的赖氨酸等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此外,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和商品率。
4.3.3 划分轮牧区 一般2000~3330m2林地划为一个牧区,每个牧区用尼龙网隔开,这样既能防止老鼠、黄鼠狼和人带传染性病菌等对鸡群的侵害,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食物链的建立。待一个牧区草虫不足时再将鸡群赶到另一牧区放牧,公母鸡最好分在不同的牧区放养。在养鸡数量少和草虫不足时期可不分区。
4.4 饲喂技术
规模化生态鸡养殖仍主要靠人为供给饲料,野外杂食只作为补充。
由于生态鸡养殖的品种多为草鸡,其生长速度较慢,故所用的饲料营养水平不宜过高。一般在小鸡阶段使用无公害饲料厂家生产的小鸡配合饲料;在中大鸡阶段则按一定比例拌入无污染的稻谷、统糠、青菜叶等青粗饲料。为增加鸡肉的口感和风味,应适当延长饲养周期,控制出栏时间,一般在接近性成熟时出栏品质最佳。
5 生态鸡的疫病防治措施
5.1 消毒
场地、鸡舍、用具消毒是确保鸡群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定期对运动场地、鸡舍进行打扫消毒,鸡群出栏后进行彻底的清栏消毒。消毒选用消特灵、百毒杀等低毒、高效、广谱消毒药。
5.2 兽药使用
兽药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无公害优质肉鸡的质量
安全。严格按照《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的要求,禁止使用违禁药品和未经批准的药,对允许使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格执行使用规定和停药期规定。
5.3 防疫
一般地区可
以参考下面的免疫程序:(1)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病液氮苗;(2)5日龄接种新城疫及传支二联多价冻干苗;(3)12日龄接种法氏囊苗:(4)18日龄接种新支二联苗;(5)24日龄用法氏囊苗二免;(6)35日龄用鸡痘与禽流感油苗同时免疫;(7)55~60日龄接种新城疫Ⅰ系苗。产蛋鸡还应进行以下几次免疫:(1)110日龄新支二联饮水,并用新支减三联苗注射;(2)120日龄接种禽流感油苗;(3)230及350日龄各用新支二联苗饮水1次;(4)280~300日龄用禽流感油苗注射1次。其他种类可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决定是否免疫。
5.4 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常见的寄生虫病有鸡赖利绦虫病、仔鸡蛔虫病。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一般放养20~30d后,就要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30d再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伊维菌素。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可用同等药量再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2)经常清扫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鸡群受到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发现寄生虫病例后,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借林育草,草为鸡食,借鸡灭虫,鸡粪肥田”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其效益比普通鸡增收2元/kg。通过本养殖技术,不但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