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大浪淀水库

大浪淀水库

发布时间: 2020-11-28 20:49:11

① 大浪淀水库周长是15公里,成大约五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大

可以将五边形划分,在利用三角函数计算

② 小浪底我国施工人民做出了哪些贡献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黄河流域面积92.3%、径流量91.2%、输沙量100%,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里程碑式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最高运用水位275米,设计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1999年10月下闸蓄水,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作为治理开发黄河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既较好地控制了黄河洪水,又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运用调水调沙,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迎难而上,创造多项国际领先

记者发现,小浪底的黄河水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浑浊。工作人员介绍,黄河一路自西奔腾而来,在小浪底被大坝拦截后,水中的黄沙渐渐沉淀下去,故而清澈。

小浪底工程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建造之初,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因其规模宏大,地质情况复杂,水沙条件特殊,技术难题多,运用要求严格,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面对巨大挑战,小浪底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相继开展了400多项科学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11年艰苦卓绝建设和9年安全运行,小浪底工程相继完成了各专项验收、竣工初步验收和竣工技术预验收。

据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原副局长王咸儒介绍,小浪底工程设计建造了当时国内最深的混凝土防渗墙,中国当时最高、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坝,世界坝工史上罕见的复杂进水塔群,世界坝工史上最密集的大断面洞室群,世界上最大的多级孔板消能泄洪洞,世界坝工史上最大的消能水垫塘,总体设计施工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随着集中控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已基本实现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西霞院反调节水库遥控、遥调、遥测、遥信和遥视的管理功能,两库联合调度为小浪底枢纽充分发挥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标准提高,防洪防凌效益显著

坐落在晋陕峡谷出口处的小浪底水库,就像一个大“水盆”,既可以拦蓄上游洪水,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又可以利用水库蓄水人工制造洪峰,减轻水库淤积,冲刷下游河道。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水库减灾效果突出,多次实施洪峰调节,有效保护了黄河下游安全。”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利新介绍,受小浪底防凌调度和出库水温增加的影响,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未封冻年份由14%增加至33%,年均封河长度由254千米减少至114千米。封河、开河过渡平稳,未发生较严重的凌汛灾害。同时还解决了河南、山东总计1866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小浪底工程的建成运营,不仅改善了小浪底库区和下游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实现黄河下游不断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黄河水沙调控“龙头”,小浪底调水调沙的作用巨大。截至目前,小浪底8次调水调沙,5亿多吨泥沙被冲入大海,下游主河槽最小平滩流量由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过洪能力明显提高,可使下游河道20年至25年不淤高,“二级悬”形势开始缓解。此外,小浪底水电站作为河南电网的主要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站,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有效缓解了河南电网供电紧张局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小浪底工程还彻底消除黄河下游断流的不利局面,提高了生态环境需水保障程度。通过实施水量统一管理与调度,到2019年8月12日,黄河下游已连续20年未发生断流,下游关键断面年最枯日径流量、月径流量均显著回升。同时,功能性断流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需水年份保证率从31%提升至47%,非汛期生态环境需水年份保证率从46%提升至82%。

绿色先行,生态治黄日益突出

九曲栈桥九曲长,黄河故道荷花香。炎炎夏日,风景美、生态佳的小浪底成了避暑胜地。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栋说,“现在的小浪底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有雕塑广场、花架长廊,来这里可以听滔滔水响,闻阵阵花香”。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和李先生一样,忘却了这里原本是一座处于黄河关键部位的特大型水利枢纽,是一处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性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工程建成后,继续发扬小浪底精神、拓展小浪底文化,积极打造‘小浪底’品牌文化。”河南济源市小浪底风景管理局副局长党伟介绍说,通过“绿色理念”的提升,小浪底建管局把近1亿立方米挖填量的“愚公移山”工程,建设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和“国家AAAA级风景区”,“小浪底建设者不仅仅建设起一座现代化水利枢纽,更是树立起一座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精神丰碑”。

据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后,下游水沙条件趋于稳定,有效保护了生物栖息地,使底栖动物的栖息地更加稳定和多样。同时,水库蓄水后,库区年均降水量增加91毫米,库区及周边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此外,小浪底水库蓄水为库区周边提供了良好引水条件。目前库区内已建、在建及规划取水口7个,全部完工后年取水量可达12亿立方米。

随着治黄理念由“控制洪水”转变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小浪底工程的投入使用,成为这一“生态治黄”理念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对下游河段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天津市城市用水、河北白洋淀和大浪淀水库补水、保证利津断面最小生态流量、向出海口河段鱼类提供繁衍用水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同时也提高了下游4000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保证,为黄河沿岸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浪底除了实现防洪、减淤的目标,还兼顾了发电和下游供水、灌溉等综合目标,下游的河南、山东连续数年在大旱之年仍获丰收就是明证。小浪底工程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更是一个绿色、环保、生态、民生工程。

③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的简介

可独立承建国内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电站机电安装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地质勘探与基础处理工程、隧道及各类地下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机械制造、金属结构网架设备制作与安装、工业机电设备安装、汽车及工程机械的修理、卷扬式启闭机和混凝土外加剂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坚持立足水利,抢占工民建、电力、市政、能源、环保等市场,形成了以水利为龙头,多行业综合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先后承建的主要工程有300余项。其中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有:岗南水库、王快水库、临城水库、西大洋水库、黄壁庄水库、朱庄水库、大黑汀水库、洋河水库、温泉堡试验坝、桃林口水库、大浪淀水库、大洺远水库、新疆635工程、世行贷款项目甘肃疏勒河玉门镇电站工程、石家庄及邢台等城市引水工程、石家庄市民心河工程、石家庄市西北生态治理与滹沱河生态治理工程、承德市武烈河橡胶坝群、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工程等大型骨干河道治理工程;近几年完成了岳城水库、黄壁庄水库、王快水库、岗南水库等十几座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自二00三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来,河北省水利工程局中标承建了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滹沱河倒虹吸、唐河倒虹吸、孟良河倒虹吸、蒲阳河倒虹吸、瀑河倒虹吸、古运河枢纽、水北沟渡槽等大型干渠建筑物工程,六个渠道标段、七十三座跨渠生产桥、全线机电设备安装,总长度40多公里,占京石段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另外还有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厂及市政工程;援外工程有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突尼斯勒布纳水坝、孟加拉鲁普甘吉北灌溉工程、卢旺达姆塔拉农田整治、援卢旺达姆塔拉农田整治补充工程等工程。该局业务范围已扩展到新疆、广东、内蒙古、江西、甘肃、吉林、湖北、山东等省市。
秉承几十年施工经验与文化积淀,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抢占市场,加大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注重科技投入,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我局承建的多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初步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2000年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又通过了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AAA”资信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称号”、“河北省建筑安装企业综合实力50强”、“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模范职工之家”、“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石家庄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2006年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关注顾客,和谐发展,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构筑安全”的宗旨已成为每一位水工人的不懈追求,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将以优质的服务回馈社会,更愿与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共铸新的辉煌,同普盛世华章。

④ 万年寒冰的来历

古代和现在可能有一点差异. 但都在河南好象 ?

南皮风貌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南皮县位于冀东南部边缘,县境位于北纬37050'一38011'、东径116032'一117002'之间。东西42公里,南北30公里,总面积789.9平方公里,东与盐山、孟村两县接壤,西与泊头交界,南毗东光,北接沧县。县城距首都北京234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市195公里,北距沧州市35公里、距天津147.5公里。京沪铁路津浦段并京福公路(104国道)纵贯境西,省道、县路通乡达镇。西靠南运河,南围漳卫新河,宣惠河流贯中南部,大浪淀横卧境北。
1995年底,南皮县辖6镇:南皮、王寺、鲍官屯、乌马营、寨子、冯家口;3乡:潞灌、刘八里、大浪淀。共312个行政村。

(二)地层
南皮新生界时代地层可分出老第三系和新第三系及之上的第四系。老第三系的古新统,地层组成物多为紫红色泥岩、棕红色砂岩、沙砾岩,厚度为200米左右。此地层是南皮县主要生成和储藏石油的岩系,也是南皮县唯一的含矿产的岩层。第四系主要为冲积、湖积和海陆交互分布,沉积厚度为450米左右,自下而上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四段。此系是直接影响南皮县成土母质、形成土壤及其地下含水质地的关键一层。
历史上南皮有过三次海侵,对南皮地层尤其是地表土壤影响很大。在距今4万年到2万年之间曾一度沦为大海,海水停留时间为2万年左右,此间沉积了一层厚20米左右的海相地层,南皮县地下水以40米到60米段最咸,正与这次海侵有关。这次“沧西海进”海浸西界达范县以西。在距今8500年到5500年之间,南皮县再次被海水淹没,海水停留时间3000年,海相沉积地层分布15一36米,其西界达献县、河间、任丘一线,称为“献县海进”。在距今5000年到3500年间,又发生了第三次海侵,海水停留1500年,海相地层分布厚度5一7米。这一海相层在运河以东表现明显,称为“沧东海进”。自此以后,海水退出南皮县,达今日之渤海岸。

(三)地貌
南皮县境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度为六千分之一到二万分之一,海拔高度多在6一13米之间。最高处为寨子镇黑龙村南,海拔15.5米,最低处为大浪淀乡年涝洼,海拔只有5.6米。历史上黄河在境内多次改道,形成东南部高上,中部低洼,西部高,坡、洼交错的地貌。土壤以潮土面积最大,占总土地面积的99.56%,表层多为轻壤质和中壤质,盐土类占总面积的0.44%。全县土地共118.48万亩。其中耕地71.31万亩。

(四)气侯
南皮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侯,其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集雨,秋爽常晴,冬寒干燥。冬夏长而春秋短,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3℃,1月最冷,7月最热,平均气温各为一4.3℃和26.6℃,年日照总时数2938.6小时,总辐射133.6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期184天左右,每年终霜最早4月2日,最晚4月26日,初霜最早10月9日,最晚10月30日。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年平均降水量568.O毫米,夏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75.3%,春季占10.2%,秋季占12%,冬季占2.5%,冬春多属干旱。

(五)水系
三河入境,沟渠相连,是南皮水系主要特点。三河是南运河、漳卫新河、宣惠河。沟渠主要有:大浪淀排水渠、凤翔干沟、寨子干沟、董村干沟、一至五号干沟、四港新河、肖圈干渠及新凤翔干沟等。
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为历代槽运要道。位于县境西部,呈南北走向,为南皮、泊头界河,是南皮主要行洪河道之一。流经县内的河段是:从刘八里乡十二里口村入境,至后七里口村入泊头市境;向北复在常庄乡后满庄入境,至店子镇北口村入沧县境。境内堤长21.8公里,河床宽55一60米,堤顶高程15.5一18.58米,堤顶宽5一10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
漳卫新河,原称昂津河,又称四女寺减河。西起山东武城县卫河东岸四女寺村,于山东无律县二道沟以下入渤海。南皮段位于县境东南部,是南皮县与山东乐陵、宁津两县的界河。自寨子镇肖桥村西入境,经寨子、凤翔南部边境,在金庄东入盐山境。境内全程13.4公里,堤顶高程17.25一19.85米,堤顶宽8米,平均河宽129米,河底高程7.0一5.3米。设计流量3500立方米/秒,最大排水量5000立方米/秒。
宣惠河,古名覆釜河,上游起于吴桥县王指挥庄,今河道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开挖,横贯县境中部,由刘八里乡小吴家村入境,于潞灌乡张宅村入盐山境。境内全程26。6公里,堤顶高程9.64一11.06米,堤顶宽15一25米,河宽59米,深4米左右。河底高程5.3一2.5米。设计流量332立方米/秒,最大排水量336立方米/秒。排洪五年一遇。
大浪淀,是河北省25大淀泊之一,原名蔡家洼。分东西两淀,形似葫芦,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南皮占西淀大部,面积26平方公里。大浪淀位于县境北部,马四拨村东为距县城最近点,距离7公里。大浪淀地势低洼,历史上汛期洪水倾入,积水滔滔,白浪翻滚,遂名大浪淀。大浪淀历代治理不当,纷争不止。解放后,对大浪淀治理引向深入,现已修建成为风景优美的大浪淀水库。

(六)人口与民族
数量:1949年,全县46668户,总人口2144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58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54134户,总人口226678人,非农业人口4622人,与1949年比,15年总人口增长5.71%,非农业人口增长178%。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66584户,总人口298806人,与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18年人口增长31.8%。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77755户,总人口315724人,与第三次人口普查比,8年总人口增长了10.01%。
分布:全县总人口分布不均。南皮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商业相对发达,人口集中。其次是县境东南部,宜农垦,自古迁居此地脊居多,人口稠密。中部、北部低洼盐碱,人口则显稀疏。1986年,城关镇每平方公里600人,凤翔乡每平方公里482人,乌马营乡每平方公里203人。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的地区分布情况如下:南皮镇25793人,店子镇20584人,王寺镇19198人,鲍官屯镇15351人,寨子镇25239人,双庙乡14724人,刘八里乡8837人,汤庄乡12900人,常庄乡18165人,叶三拨乡15664人,乌马营乡12173人,莲花池乡11570人,段六拨乡13221人,小集乡14826人,刘夫青乡17442人,凤翔乡20858人,董村乡22862人,潞灌乡26317人。
民族:县内居民,多为汉族,占总人口99%以上。1964年,全县总人口中,汉族225546人,占总人数的99.5%,回族1120人,满族10人,其它民族之人,合计占总人口的0.5%。 1982年全县总人口中的汉族297322人,回族1455人,满族23人,苗族5人,朝鲜族:人,藏族之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5%,回族占0.48%,其它少数民族占0.02%。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居民中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藏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哈尼族、彝族、布依族、瑶族、白族、傣族、僳僳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共20个民族。其中,汉族313799人,占99.39%,回族占0.25%,满族占0.06%,其它民族合计占全县总人口的0.19%。

文物古迹

<一>古迹

1.钓鱼台
我国有十大钓鱼台,第一处就是位于南皮城西10公里的姜大公钓鱼台。
商朝未年,纣王荒淫无道,要修建豪华的鹿台,工程浩大,劳民伤财。身为下大夫的姜太公吕尚直言谏阻,纣王大怒,下令缉拿太公。姜太公含愤逃离,隐居此地。这里河水漏瀑,芦苇丛生,飞鸟栖息,姜太公在此钓鱼度日。后来被周文王招贤,辅佐武王灭商,封为齐侯。此地即被称作钓鱼台。

2、古皮城遗址
古皮城,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处。春秋时期,齐桓公北伐山戎至此,为给军马修制皮革盔甲,筑建凉皮亭,遂称古皮城。秦朝时设县郡于此,汉、魏时为渤海郡府。因屡遭战乱,城毁人散,东魏时移县城至现址,原城即废。原址呈方形,东西长465米,南北宽426米,面积19.8万平方米。城北残墙高3至5米,厚20米,东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楼”遗址。四面有原城门残口,宽27至38米。城内遍布各种花纹瓦片,并发现有锅内托、铜箭游、唐三彩等。遗址南500米处有高大土丘数个,传为假粮台,曹操攻袁谭所筑。遗址西土丘为石崇宅,有绿珠楼遗址。再西为范丹居等。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3.尹吉甫墓
位于南皮县城西北5公里黄家洼村西南处,俗称将军坟。封土高1.9米,东西长5米,南北宽2.5米。曾有西周晚期青铜器“分伯吉父”盘出土,盘上有铭文133字,记述了尹吉甫征北严犹和征收南淮夷贡赋情况。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官员到坟前祭奠,并刻石立碑(现碑已毁)。今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古河残堤
在县境东南部有古河残堤一道,西南由东光县抵桥婉蜒东北,经董村、芦庄子、龙堂,过盐山县的漳壁,盂村县的罗瞳,述迹东北,直至河滨。此堤高丈余不等,宽窄各异,象一条巨龙,弯曲回环,巍然壮观,堪称一胜景。农民称之为城堤、大堤崖、防水堤。旧沧县、盐山县志称为齐堤(齐国挡水筑的堤),盐山县列为八景之一。旧《南皮县志》则谓之古黄河堤。近年有人考证为浮河堤。

5.明朝古槐
南皮城内西街菜市场南,有一明代古槐,高约6米,腰围1.7米,树干中空。近年加强管理,围台支架,剪掉枯枝。枯树新生,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二)文物

1.石金刚
在县城东北角有两尊威武雄壮的石金刚,每尊皆由一块青石雕成,连座高2.96米。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怒目而视。东者双手合十,胸前托铜;西者两手扶钢,铜尖触地。石雕为唐代作品,雕工精致,造型雄伟,为古石雕艺术之珍品,是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2.慈禧书匾额
樟木质料,长2.46米,宽0.95米,厚0.07米,四周浮雕皤龙纹饰,正中阴刻“枢衡介祉”四个銮金大字。正中上方镌有“慈德皇太后御笔之宝”朱印。此匾系慈禧题赠张之万匾额,赞扬他集权力福气于一身,曾悬状元府正堂。现存县文保所。

3.张隐韬烈士日记
县档案馆保存有张隐韬烈士日记两册,均系竖订线装,毛笔竖写,保存完好。一册记载烈士1923年8月至1924年3月的革命活动及人黄埔军校的经过。另一册记载1924年6月到9月在黄埔军校的学习经过。两本日记共约5万余字,记录了烈士为了革命事业奔走于北京、天津、张家口、沧州、南皮等地的情况;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及国共两党的斗争;记载了他与我党早期革命家毛泽东、邓中夏、罗章龙、王尽美、何盂雄等人的革命活动与交往;也记载了他与孙中山、张继、蒋介石、汪精卫、戴季陶、胡汉民等人的交往及他们的一些活动。

革命纪念地

烈士陵园
南皮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建于1956年秋,座北向南。陵园分东西两院。西院为烈士莹墓,设有正厅,园正中矗立早期革命家、“一大”时期的共产党员张隐韬烈士的雕像,雕像北为烈士伺堂,堂内安放着烈士的牌位、遗物、遗像。词堂北为烈士墓地。张隐韬烈士的衣冠就在这里。墓前有烈士生前战友刘格平为其立的墓碑。东院为干部骨灰堂。
陵园前为公路,西为沟渠,四周绿树环绕,院内鲜花点缀,环境幽静,庄严肃穆。

南皮之最

1、南皮最早的城邑是春秋时期建筑的皮城(俗称旧北城),它也是沧州见于史籍最早的城邑。
2、甫皮最早设县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3、第一名状元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及第的张之万。
4、南皮境内最早出现的铁路是宣统二年(1910年)修的津浦铁路。
5、最早的师范学校是在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师范传习所,校址在县城清风书院。
6、第一名中共党员是张隐韬,1922年初在天津入党。
7、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是1927年3月由刘格平在马村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建立的。
8、第一任中共南皮县委书记是1938年6月任职的张白水。
9、最早的中共党校是1947年12月建立的“县学”,它是从党员积极分子中培养干部的一所学校,为南皮党校之始。
10、中共南皮县第一次党代会是在1952年12月召开的。首次按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南皮县委员会。
11、第一个农业社是1952年冬凤翔乡后康村农民张杰新办起的农业社。
12、第一个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是后康村张杰新,1957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3、南皮县最早使用电话的时间是1930年秋,当时只限城内。
14、第一个工厂是1930年在县城北街开设的织布厂。
15、南皮最早用电时间是在1949年,寨子利华油棉厂利用直流发电机组发电。
16、第一台收音机是1950年山东省文教厅配发给南皮县文教科的直流电子管式收音机。
17、第一眼铁管井是1968年8月在城关东街打成的337. 32米深的深机井。
18、南皮最早有运输汽车是在1968年,由县马车运输队购进的两辆汽车。
19、第一条柏油路是1969年改建的海(海兴片臼(泊头)路;最长的地方柏油路是小(小集)寨(寨子)路,全长33公里。
20、第一台电视机是1971年县文化馆购置的北京牌825一1型14寸黑白电视机。
21、最大的石油产区是原段六拨乡。
22、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冀港彩色胶袋有限公司。
23、第一个省级先进基层党校是原常庄乡党校。
24、第一个省级文明单位是交通局。

轶事掌故

1.石金刚传奇
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在水中有两尊石金刚和一尊铁菩萨不知从何而来,顺流而下,石金刚口呼“南皮!南皮”,铁菩萨口呼“东光,东光”。石金刚到南皮境内,铁菩萨到东光境内,果然隐没不见。
不知过了多少年,要兴建兴化寺,在寺前坑中取土时,挖出两个石雕金刚。众人想把它们放在山门外用来镇寺,但是用什么方法也不能搬动。在这时,来了一个脚穿草鞋、腰系麻绳的小和尚,嘴里念着“心诚则灵,天地感动,不用金银,只用包子两蒸笼”。人们都觉得奇怪,小和尚又说:“阿弥陀佛,佛祖慈悲,法力无边,等我吃完两笼包子,把它俩背上来吧!”大家半信半疑,拿来两笼包子。小和尚吃完,解下腰中麻绳,套住石金刚,把它们背起来放在山门两旁,众人大吃一惊,小和尚却不知去向。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其实“小和尚”就是南皮人民智慧的化身。

2.大浪淀的传说
在南皮东北方,有两片大洼地。很多年以前,它夏秋水汪汪,春冬白茫茫,四季为害,给当地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灾难。这就是大浪淀。提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神话般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的两个太子经常到沧州一带陆地上玩耍。他们一来,总要呼风唤雨,搅得海水咆啸,淹没庄稼,冲毁农田。他俩玩过之后,蛮好的庄稼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使人民流离失所。这哥俩更爱在南皮东北方瘪戏,搅得泥沙翻滚,浊浪滔天,遮没日月。久之便搅出了两个大淀,后人称之为大浪淀。
玉皇大帝知道这哥俩的劣迹后,便派镇海吼来降服他们。镇海吼与两个龙太子大战于大浪淀,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大败龙太子。龙太子带伤向东海逃窜,因伤势严重,双双毙命于东海岸边。其尸化为两座山,这就是漳卫河畔的大山和小山。
从此后,沧州一带再无海患,庄稼丰收,人民殷富,地方太平。人们为铭记镇海吼的功劳,特用精铁铸其身于大浪淀北岸,以示永镇邪恶。因其形如狮,人们俗称之为铁狮子。
传说总归是传说。多少年来,方圆几十里的大浪淀的确给周围人民带来无数灾难。欣喜的是,现在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要让大浪淀为民兴利,把它修成一座大型水库,成为沧州人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洁净水源。再在堤围上栽树,库区植荷种苇,库内养鱼。现在的大浪淀,已成为鱼跃水面,荷花飘香,绿树成行的华北小江南。

3.假粮台
从前,古皮城周围有许多高大土丘,约有32座,现在还有残迹十几座,相传是曹操攻打袁谭所筑的假粮台。
205年,袁谭从山东败走南皮,曹操率兵围攻。袁谭依仗城内粮草充足,固守不战,企图等曹军粮尽不战自退。曹军久攻不下,军中粮草见绝,曹操心如火焚,偶然间发现了齐桓公当年建筑的“射雉台”遗址,形状酷似粮台,深受启发,于是命令军士连夜挖土筑台,并用苇席盖好。袁谭以为曹操真的兵精粮足,心惊胆怯,斗志全无。曹军趁机攻城,大败袁军,袁谭被杀,
葬于李保民村东。

4.浮瓜沉李
浮瓜沉李,语出魏武帝曹操长子曹丕《与朝哥令吴质书》,“五月十八日丕曰:……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妙思六经,逍遥百氏;……驰骛北场,旅舍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最后两句被后人引缩为“浮瓜沉李。”
吴质,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曾寓居南皮。曹丕倾慕其文才,曾率其文学集团如建安七子等与吴质闲游。一次乘船沿当时的大清河到南皮,弹笳设棋,吟诗作歌。他们常到南皮城北“射雉台”,游赏射猎,后人称为“燕友台”。那时,南皮古城西南百步有一古井,相传为黄帝穿凿,伯益所修,井水清澈甘冽,故名寒冰井。曹丕等人休息时,将甘瓜、朱李掷井中,取出后食之,倍加清凉可口,法暑解热,不亦乐乎。曹丕难忘这段生活,表诸文字,为后人留下这段佳话。

⑤ 王快水库的技术指标

(1)流域特性:王快水库位于大清河南支沙河上,控制流域面积3770k㎡,总库容13.89亿立方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626.4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1265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40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295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9600 立方米/秒,发生在1963年8月7日,历史最高洪水位200.43m(大沽高程,下同),发生在1963年8月8日。
(2)大坝:王快水库拦河坝为粘土斜墙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下游坝坡放缓加固。
(3)溢洪道:溢洪道闸室由高堰、低堰及底孔三部分组成,堰型为驼峰堰,无闸门控制;低堰堰型为驼峰堰,堰上设升卧式平板钢闸门,泄洪底孔位于正常溢洪道中孔堰身底部,为矩形断面压力洞。
(4)出水洞: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引水洞。泄洪洞设在左岸坝下,洞身为圆形,洞径4.5m,进口高程155.75m,最大泄量311立方米/秒,进口采用弧形工作门、油压启闭机、平板检修门、固定卷扬机;引水洞为圆形压力洞,洞径6m,进口底高程170m,洞前端设进水塔,最大引水流量53立方米/秒,进口采用平板闸门、固定卷扬机。
(5)水电站:电站位于河床右岸,装机两台。
(6)水库淹没处理:王快水库征地高程为205.0m,淹没耕地13723亩,移民高程为205.0m,迁移人口14051人。
(7)灌溉及供水:王快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197万亩,1973年全国水利工程大检查审定为140万亩,2001年完成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按102.7万亩控制,年灌溉用水量为5.36亿立方米;九十年代初在运(河)东修建的大浪淀平原水库,承担着沧州市城市供水任务,在引黄河水源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需要由王快水库向大浪淀水库应急补水;另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拟建的定曲电厂提出由王快水库负担50%的供水任务,年供水量2256万立方米。

⑥ 大浪淀水库的追忆当年修建大浪淀水库的决策过程

1994年8月,遵照沧州市委的安排,我从市政府到市水利局任党组书记、局长。当时沧州水利最大的难题是缺水,最突出的矛盾是沧州市区和部分县的人民群众饮用高氟水。九十年代,世界上最干旱缺水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461立方米,而沧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92立方米,为全国的8%,不到以色列的一半,几乎成为“世界之最”。
沧州不仅水资源奇缺,而且水质很差,特别是沧州市区,4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危害之甚,民怨日深。儿童氟斑牙、黑牙根、黄板牙,上不了艺术院校,小女孩不敢笑,怕露出满嘴黄牙。老年人缺钙,常常一摔跤,胳膊、腿就断。摔断腿的市领导干部就不胜枚举。我去市水利局上任前,当时的市委书记吴振华和我谈话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及北京的专家告诫我们,‘沧州水的问题不解决,不是经济发展不发展,而是关系到一方人的生存问题’。你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要努力啊!”他还特意送我一幅亲笔书写的字画:“振兴沧州水利,造福狮城人民”,以示勉励。 我在沧州行署当副秘书长时,分管过水利工作,深深知道这个被誉为“龙王爷”的水官不好当,吴书记的一番话,使我更加感到去水利局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好在省水利厅厅长李志强曾是沧州行署分管水利的副专员,是我的老领导,他对沧州的水利比我还熟悉,争取水利项目有很多有利条件,这也许是市委安排我去水利局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上任伊始,经过调研就向市委、市政府领导重新提出修建大浪淀水库的问题,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建设大浪淀水库,这是几代沧州人的梦想。历史上,大浪淀水库曾经两上两下:1957年大浪淀水库上马,那时工程标准较低,只是围了一个二、三米高的土堤,蓄水后周边土地盐碱化,被迫下马、停用;1977年沧州地委第二次修建大浪淀水库,投入100万元资金、100万斤粮食,但由于当年农业受灾,又被迫下马。之后的十几年,沧州的历任领导和水利部门,一直没有放弃过大浪淀水库的争取工作。这次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市水利局把修建大浪淀水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程,加大了向国家和省申请这一重大项目的力度。 心诚则灵,经过跑步(部)进厅,沧州高氟水的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省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特别是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进一步重视。1994年冬季,省政府顾二熊副省长向沧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征求意见说:“河北省拿出1.2亿元,支持沧州修建大浪淀水库,你们干不干?如果沧州不愿干,就把这1.2亿元给衡水,改造衡水湖”。这个意向让沧州看到了希望,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修建大浪淀水库,不只是沧州人民的期盼,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凭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更是希望早日建成大浪淀水库。但是,大家都盼着这个项目国家能够立项,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因为沧州这个历史上“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地方,经济太困难了。大浪淀水库设计投资3.8亿元,国家给1.2亿元,还需市里自筹资金2.6亿元。当年沧州市的财政还是“吃饭财政”,实际上是“要饭财政”,自身就不够吃,根本拿不出钱来建大浪淀水库。但省领导讲得也很清楚,这样的大型平原水库项目,国家一时不好立项,国家和省对水利欠账太多,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这个项目。就是这1.2亿的资金也没有现钱,也要多方筹集,也要到国家去跑。的确是这样,由于大浪淀水库不能在国家立项,所以后来争取资金时只能“变通”,以“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的名目,分成若干个“修复”项目,分别报国家计委、开发办、水利部等部门。为了要到钱,副省长顾二熊亲自出马,到国家有关部委向分管的处长们汇报,堂堂的省府大员,也是满脸堆笑,完全没有了省长的“架子”,可谓难矣! 沧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面对大浪淀水库和城区供水工程配套资金这个天大的难题,也是寝食难安,举棋难定。说实在的,大家的思想也并不是那么统一,当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市区4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于情于理应该尽快解决,况且,省里还支持1.2亿元,如果现在水库不上马,以后恐怕连这1.2亿元也没了。还有,黄骅港在国家立项,没有淡水资源也是不行的。在申请港口立项的上报材料中大浪淀水库已经“存在”了,所以大浪淀水库应该上。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尽管省里支持1.2亿元资金,但水库还有2.6亿元的资金缺口,加上市区的供水工程,总投资需要5亿多元,沧州市本级年财政收入只有2.3亿多元,就是不吃不喝都拿出来也不够。只能通过贷款解决。而当时沧州的贷款指标,由于历史的原因,每年额度较小,连工业都远远不能满足,贷款指标用于水库建设,工业生产必然受影响,进而影响全市财政税收,影响市区“吃饭问题”。高氟水这么多年都喝了,再坚持几年……,这种想法也是从沧州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有一定道理。另外,当时有不少人还有一种担心,就是大浪淀水库已经“两上两下”,这么大的平原水库,面积是杭州西湖的3倍多,没有建设经验,那么多技术难题,弄不好再下马,劳民伤财,那问题和责任就大了。这也是领导们决心难下的原因之一。 转眼1995年春节快要到了,省政府要求沧州对大浪淀问题年前必须定下来,如果上,2.6亿元的自筹资金也必须落实并报省委省政府。为了统一思想,市委在二楼常委会议室召开了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市直有关部门,沧县、南皮县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市委书记吴振华请大家一一发表意见,并展开了充分讨论。会议从晚上七时开始,一直开到深夜。大家从联合国人权组织对我国部分地区饮用高氟水问题,向中国提出责难,讨论到沧州的长远和大局,讨论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理念,对修建大浪淀水库的重大意义越认识越深刻。最后吴振华书记总结了大家的意见说:“修建大浪淀水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是一个机遇工程。沧州要生存,要发展,要振兴,工程必须上,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上!”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结论,是在重重困难面前做出的正确抉择,是在巨大压力面前做出的艰难决策,充分表达了一任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责任感!最高兴的是40万沧州市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次会议之后,经市政府协调,我穿梭于市财政、银行等部门之间,先拿出落实2.6亿元自筹资金的初步方案,春节前省委省政府还要结果。一直忙到1995年大年二十九,我拿着给省委省政府起草的电报稿来到市委大院。大院里空荡荡,楼道里静悄悄的,只有吴振华书记还在办公室等着审查电报、签字。我不好意思地说:“吴书记,真对不起,太晚了。”吴书记好像没听见我的话,异常兴奋地问:“落实了?”他看完电报稿,很快签了字说:“好!过年!”这时我也如释重负,长长出了一口气,好像大浪淀水库就要到手了。 过年后正月十四,河北省委副书记李炳良和副省长顾二熊带领省水利厅、计委、财政厅、交通厅、电力、金融、土地、农业开发办、邮电、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到沧州市政府招待处召开“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现场办公会”。这次会议,决定大浪淀水库上马并解决了有关问题。随即,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总指挥部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任政委、总指挥长。总指挥部下设两个分指挥部、一个筹资领导小组。至此,一场改写沧州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伟工程拉开了帷幕。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