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总库容
⑴ 水库库容的大中小型是怎样划分的
大(1)型:≥10(亿立方米)
大(2)型:10~1.0(亿立方米)
中 型:1.0~0.1(亿立方米)
小(1)型:0.10~0.01(亿立方米)
小(2)型:0.01~0.001(亿立方米)
总库容: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静库容容积。
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调洪库容:指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至汛限水位之间的库容。正常库容:指正常高水位以下的水库库容,即兴利库容加死库容。
(1)水库总库容扩展阅读
水库的防洪作用
水库是我国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能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
1、滞洪作用
滞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库中暂时停留。当水库的溢洪道上无闸门控制,水库蓄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平齐时,则水库只能起到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
2、蓄洪作用
在溢洪道未设闸门情况下,在水库管理运用阶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将水库水位降到水库限制水位,且水库限制水位低于溢洪道堰顶高程,则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顶高程之间的库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库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计划地用于兴利需要。
当溢洪道设有闸门时,水库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库可以通过改变闸门开启度来调节下泄流量的大小。由于有闸门控制,所以这类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顶,并在泄洪过程中随时调节闸门开启度来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滞洪和蓄洪双重作用。
⑵ 水库的总库容、兴利库容、防洪库容、死库容之间的关系
校核洪水位下的库容是总库容;正常蓄水位-死水位之间的库容是兴利回库容,亦称调节库答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设计洪水位-汛限水位之间的库容为防洪库容;死水位下的水
库容积是死库容,又称垫底库容。这几项库容均指坝前水位水平面以下或两特征水位水平面之间的水库容积,属于包含关系。
(2)水库总库容扩展阅读
总库容、兴利库容、防洪库容、死库容等各项库容,均指坝前水位水平面以下或两特征水位水平面之间的水库容积,常称为静库容。在水库运用中,特别是洪水期的调洪过程中,库区水面线呈抛物线形状,这时实际水面线以下、水库末端和坝址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动库容,其中实际水面线与
坝前水位水平面之间的容积,称为楔形库容。动库容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坝前水位,还与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直接有关。同一坝前水位的动库容因入库流量或出库流量的不同而变动,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参考资料
网络-水库特征库容
⑶ 水库工程等级以总库容的多少划分 详细
水库工程等级以总库容的多少划分
总库容在10
亿立方米以上的称为大Ⅰ型水库;
总库容在1
亿(含1
亿)至10
亿立方米的称为大Ⅱ型水库;
总库容在1000
万(含1000
万)至1
亿立方米的称为中型水库;
总库容在100
万(含100
万)至1000
万立方米的称为小Ⅰ型水库;
总库容在10
万(含10
万)至100
万立方米的称为小Ⅱ型水库;
总库容在10
万立方米以下的称为骨干塘(1
万至10
万立方米)和山平塘(1
万立方米以下)。
⑷ 水库工程等级以总库容的多少划分 详细
水库工程等级以总库抄容的多少划分 总袭库容在10 亿立方米以上的称为大Ⅰ型水库; 总库容在1 亿(含1 亿)至10 亿立方米的称为大Ⅱ型水库; 总库容在1000 万(含1000 万)至1 亿立方米的称为中型水库; 总库容在100 万(含100 万)至1000 万立方米的称为小Ⅰ型水库; 总库容在10 万(含10 万)至100 万立方米的称为小Ⅱ型水库; 总库容在10 万立方米以下的称为骨干塘(1 万至10 万立方米)和山平塘(1 万立方米以下)。
⑸ 水库有哪些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
水库特征水位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
水库的主要特征库容有死库容、兴利库容(调节库容)、防洪库容、调洪库容、重叠库容、总库容等。
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和各种水文情况,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水库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合理确定各种库容和相应的库水位。
具体讲,就是要根据河流的水文条件、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各用水部门的需水要求,通过调节计算,并从政治、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论证,来确定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及相应的库容值。
这些特征水位和库容各有其特定的任务和作用,体现着水库利用和正常工作的各种特定要求。它们也是规划设计阶段确定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如坝高和溢洪道大小),估算工程投资、效益的基本依据。
水库库容的量算,通常先在适当比例尺的河道地形图上,量计坝址以上若干条等高线的水库面积,据以绘制坝前水位和水库面积关系曲线,称水库面积曲线;然后按照体积公式计算两相邻等高线间的体积,即为该段库容,据以绘制库区水位和水库容积关系曲线,称水库库容曲线。
(5)水库总库容扩展阅读
水库特征库容的主要类型
1、死库容
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又称垫底库容。一般用于容纳水库淤沙,抬高坝前水位和库区水深。在正常运用中不调节径流,也不放空。只有因特殊原因,如排沙、检修和战备等,才考虑泄放这部分容积;在特殊枯水年水库已消落到死水位仍需紧急供水或动用水电站事故备用容量时,也可视情况动用部分死库容供水、发电。
2、兴利库容
亦称调节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调节径流,提高水库的供水量或水电站的出力,又称调节库容。
3、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当汛期各时段分别拟定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时,这一库容指其中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至防洪高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4、调洪库容
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保证大坝安全。当汛期各时段分别拟定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时,这一库容指其中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5、重叠库容
指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这部分库容既可用于防洪,也可用于兴利。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重叠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高水位。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分开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
此库容在汛期腾空作为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的一部分,汛后充蓄,作为兴利库容的一部分,以增加供水期的保证供水量或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在水库设计中,根据水库特性及水文特性,有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完全重叠、部分重叠、不重叠等3种形式。
在中国南方河流上修建的水库,多采用前两种形式,以达到防洪和兴利的最佳结合,实现一库多利的目的。
6、总库容
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一项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作为划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⑹ 水库总库容的计算
第1题;水库库容=30亩*5米=10万立方米。
第2题;由于没有溢洪道的流速,无法计算。总的来说,是要把每小时的降雨量2000*1000*0.8=160万立方米的水,除去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都要在一小时内流出,即每小时需要泄洪417立方米。
假设流速为每秒3米,那么溢洪道的尺寸应该为(1600000-100000)/(3600*3)约等于139平方米。
(6)水库总库容扩展阅读;
水库特征库容的主要类型
1.死库容
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又称垫底库容。一般用于容纳水库淤沙,抬高坝前水位和库区水深。在正常运用中不调节径流,也不放空。只有因特殊原因,如排沙、检修和战备等,才考虑泄放这部分容积;在特殊枯水年水库已消落到死水位仍需紧急供水或动用水电站事故备用容量时,也可视情况动用部分死库容供水、发电。
2.兴利库容
亦称调节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调节径流,提高水库的供水量或水电站的出力,又称调节库容。
3.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当汛期各时段分别拟定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时,这一库容指其中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至防洪高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⑺ 调节库容、调洪库容、防洪库容
水库的特征水位与库容 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水库特征库容。《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中,规定水库待征水饱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主要特征库容有:兴利库容(调节库容)、死库容、重叠库容、防洪库容、调洪库容、总库容等。 (1)正常蓄水位与兴利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称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水位。当采用无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与泄洪堰顶高程相同;当采用有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是闸门关闭时允许长期维持的最高蓄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兴利库容,即以调节库容。用以调节径流,提供水库的供水量。 (2)死水位与死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也叫垫底库容。死库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大干旱年),它不直接用于调节径流。 (3)防洪限制水位与重叠库容。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的拟定,关系到防洪和兴利的结合问题,要兼顾两方面的需要。如汛期内不同时段的洪水特征有明显差别时,可考虑分期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重叠库容,也叫共用库容。此库容在汛期腾空,作为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的一部分。 (4)防洪高水位与防洪库容。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此水位可采用相匝下游防洪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防洪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求得。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防洪库容。它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5)设计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水位。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可采用相应大坝设计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 (6)校核洪水位与调洪库容。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此水伎可采用相应大坝校核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洪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调洪库容。它用以拦蓄洪水,在满足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大坝安全。 (7)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为总库容。它是一项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作为划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以上所述备项库容,均为坝前水位水平线以下或两特征水位水平线之间的水库容积,常称为静态库容,即是习惯上讲的库容。在水库运用中.特别是洪水期的调洪过程中,库区水面线呈抛物线形状,这时实际水面线以下、库尾和坝址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动态库容。实际水面线与坝前水位水平线之间的容积称为楔形库容或动库容。
⑻ 三峡水库总库容大约是刘家峡水库的6.9倍,比刘家峡水库多336亿立方米。刘家峡水库总库容大约是多少亿立方
解:先算一下,黄河刘家峡水库的容量:
336÷(6.9-1)≈56.949(亿立方米)
再算一下,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是多少:
336÷(6.9-1)x6.9≈392.949(亿立方米)
答:刘家峡水库的总容量为56.949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的容量为392.949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