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三峡生态

三峡生态

发布时间: 2020-11-29 07:45:07

㈠ 三峡工程的负面影响除了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哪些

三峡工程的负面影响除了生态环境问题还有人文影响。

水库满蓄水后,三峡的峡谷感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削弱,同时三峡周边在古代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水库淹没区已探明的文物点有1200多个,从1992年起文物部门便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预计可在2009年蓄水完成前抢救、保护完毕。

此外,政府还对其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重要古建筑文物设立专案、拨给专款予以保护。

(1)三峡生态扩展阅读:

环境影响

三峡工程影响环境来自于水库的污染。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

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泻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对此,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决污染问题,如果发现污染过于严重,也可能会采取大坝增加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

三峡工程将会对周边生态造成冲击,因为有大坝阻隔,鱼类无法正常通过三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遗传等会发生变异。三峡完全蓄水后将淹没560多种陆生珍稀植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淹没线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完全在淹没线以下,现均已迁植。

㈡ 三峡大坝的危害,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后果!

三峡大坝对生态造成的危害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预测,至少也要二三十年,观测回其附近生态圈的循环答繁衍,才有可能得出结论。不过三峡大坝的危害值应该是降到相对比较低的程度。很多人喜欢拿钱学森当初反对造三峡大坝做例子。。。可我想说,钱学森是航天航空导弹的专家,可他不是地理地质环保工程的专家。这是完全两个领域,钱老确实很强大,可他不是全才,也不是神人。而且在这两年的洪水中,三峡大坝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虽然产生了质疑,但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三峡大坝,那么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㈢ 三峡工程对三峡那里自然环境有没有太大的破坏

建库后,由于上游生态的改变,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其中2/5为上游特有鱼类。虽不致灭绝,但因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种群数量相应减少。水库养殖水面增大,四大家鱼鱼产量可望增加。位于坝下游的产卵场位置和规模将发生变化;中下游宜昌——城陵矶江段如水库调度不考虑家鱼繁殖的要求,将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家鱼苗的来源将减少50-60%,进入洞庭湖的家鱼苗减少幅度将更大;水库调蓄使洞庭湖提前1个月进入枯水期,鱼汛提前,渔产品数量和质量将有所下降。

在三峡工程影响区有6种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其中白鱀豚、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为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和胭脂鱼为二级保护动物。除长江鲟定居于上游不受水库影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七、库区泥沙淤积和坝下游河道冲刷

库区泥沙淤积可能有以下影响:1.减少水库有效库容,影响水库功能;2.影响库尾洪水位;3.影响变动回水区的航道、港口;4.影响过坝通航和电站发电。可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三峡水库运行后,下泄水的含沙量减少,将引起坝下游河道冲刷,产生以下影响:1.宜昌枯水位下降后,若下涉流量小于5000m3/s时,将影响葛洲坝枢纽工程三江船闸通航,可采取水库调度和整治措施;2.增加河槽的泄洪能力,但对护岸工程晚霞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出现新的崩岸险工;3.枯水期流量稳定而增大,有利于浅滩航槽的改善,但因坝下游河道发生沿程冲刷,河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可能出现局部碍航;4.河床冲刷水位下降后,洞庭湖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分流分沙减少,有利于减轻洞庭湖洪涝灾害,减少洞庭湖的泥沙淤积量,延缓湖泊的萎缩。

八、对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农田潜育化沼泽化的影响

1.对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和洪湖)地区的影响

四湖地区总面积11000km2,耕地45.3万hm2,人口450万人。该地区腹地的内荆河水通过新滩口闸汇入长江,是四湖地区主要排水通道。一般汛期关闸,靠电力抽排涝水,枯期开闸自流排水。

三峡水库兴建后,对四湖地区的排水影响在于汛后10月至次年4月新滩口闸外长江水位的变化。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不计入水库运行后河床下切的影响,1-4月洪湖湖水仍能自如排入长江。10月水库下泄量减少,四湖地区沿江水位降低,从而该地区积水可提前1个月左右自流外排长江。如考虑河床下切,则对四湖地区自流排水明显有利。

2.对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的影响

东洞庭湖一般垸田高程在28-31米;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周围各圩区,已远离洞庭湖口,且地面比东洞庭湖垸区高。三峡建库后,如不计入水库运行后河床下切的影响,汛前洞庭湖湖口水位将有抬高,但低于垸圩高程。10月份三峡水库蓄水,下泄流量减少,湖水位提前降落,对洞庭湖圩区自流排除渍涝水有利。三峡建坝减少了洞庭湖的入湖水、沙量,湖区内淤高速率将大为减缓,对抑制湖区农田潜育化有利。

鄱阳湖区主要耕作区地面高程都在16米以上,建坝不产生影响。

九、河口地区的生态与环境

三峡建库后,10月份下泄量减少,枯水年将使长江口盐度较建库前增加16.4%,平、丰水年增加2.6%。咸潮入侵最为严重的2月份,由于下泄量增加,可降低盐度3-5.8%,同时吴淞水域出现氯度大于250mg/L的小时数减少66%-9%(枯——丰水年)。

目前河口沿江和滨海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盐渍土。现沿江多已建闸挡潮蓄淡,盐渍土总的趋势是逐渐向脱盐方向发展。建坝后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来沙量的减少和水量年内分配的调整,会使河口三角洲岸滩的侵蚀、堆积作用发生相应变化。

坝址以上营养物质来量占河口的20-30%。经估算水库约拦蓄约10%的营养物质,建库后河口及近海的营养物质含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㈣ 三峡大坝到底对国家的环境影响有多大呀!!

三峡大坝对国家的环境影响大致是三个方面:地质、气候以及生物。
一、地质影响:孙中山时代的三峡大坝规划是建在南津关(现在的宜昌市三游洞景区附近),毛泽东时代将这一原有规划进行了修改,将大坝位置上移至茅坪中堡岛(现在的三峡大坝所在地)。单纯就发电量而言,中堡岛坝址的发电量小于南津关坝址。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南津关的地质条件不如中堡岛。岩心取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堡岛岩心是坚固的花岗岩,在水的重力作用下面会更安全一些。但是三峡大坝作为世界第一大坝,其巨大的水库容量所产生的巨大重力作用,对下面地址带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汶川地震跟三峡蓄水之间的联系目前还不明确,轻度地震每年的发生频率不算太低,当年成都地震和建立三峡之间应该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水库诱发地震是水电站很怕的一个后遗症,三峡蓄水到168前后,坝区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明显震感的轻度地震(08年9月20号前后,具体时间忘了~),09年元旦之后宜昌又发生过一次明显震感地震。现在,对诱发地震的警惕性相对较高。
二、气候影响:个人认为,目前就把07年四川、重庆的大旱与三峡工程开始蓄水联系在一起有失偏颇。如果二者之间有联系,前提是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重演的,可重复、可验证的,截止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论证条件,毕竟年限还很短。库区蒸发量的扩大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但影响的作用方式还有待搜集更多数据之后才能进行推断。
三、生物影响:最明显的受到三峡大坝影响的生物是中华鲟。作为三峡大坝反调节水库的葛洲坝截断了中华鲟这种洄游鱼类的洄游线路,为了保护这一物种,1983年前后,葛洲坝设立了中华鲟研究所,专门进行洄游中华鲟的保护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华鲟已经在葛洲坝下游建立了新的洄游繁殖区域,加上研究所每年会向长江投放鱼苗,目前的中华鲟种群的生存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除了中华鲟之外,库区还有其他的大量珍惜动物和植物,随着三峡库区蓄水,它们的生存空间势必缩小。不过很多濒危植物已经被移植到周边及四川盆地进行重新繁殖,这也算是为保护这些稀有植物做的一点儿微薄的贡献吧。

除此之外,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水流速度减缓造成的江水自净能力等问题,也是会长久影响库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的。

ps.我家就在葛洲坝边上,父辈都是参与了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老水电人。水电站的很多弊端都是听父辈讲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㈤ 三峡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好处与坏处

三峡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好处:
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渔业、航运、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大坝是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必需,开发水电有利于减排温室气体,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利用.
三峡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坏处:
淹没耕地和矿产资源,淹没森林、草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淹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造成大批非自愿移民;阻断江河,影响航运和鱼类回游;影响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阻碍了河流的自由奔流,甚至造成河道断流,损害了河流的健康生命;大坝蓄水导致水温、水质的变化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大坝拦截洪水中的营养物质,导致下游河水贫营养化和洪泛区土地的贫瘠化,形成了“饥饿的平原”和“饥饿的海滨”;大坝拦截泥沙,不仅淤积库容,还导致下游河道冲刷,河口海岸线退缩;大坝导致下游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大坝建设中滋生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大坝建设过程中的开挖、弃渣、污水、噪声等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大坝引发滑坡、崩坍甚至诱发地震.

㈥ 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

1 三峡水库是一个季调节性水库,每年汛期6~9月份,坝前水位控制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腾出防洪库容迎接洪峰的到来;每年10月开始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枯水季节利用水库蓄水和天然入库径流来发电,1~6月份又从正常蓄水位逐步消落到防洪限制水位。库水位年内变幅达30米,这种秋末涨、春末落,"夏陆冬水"的水库运用方式,与钉螺孳生要求的"夏水冬陆"的生存条件截然不同,非常不利于钉螺的孳生繁殖。库区若有外来钉螺迁入,除5~6月份少数钉螺能完成部分生活周期外,其余月份对钉螺的繁殖、发育、生活均不利,特别是11月至次年2月份枯水季,水库水位较高,大批成螺将被淹入水中,则钉螺的生命繁衍几乎受到灭绝性影响。 2 2006年3月,重庆市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该报告总结称,水位抬升后,三峡库区消落带将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包括珍稀、特有生物的濒危与消亡;景观类似荒漠化;水库水质污染及支流河口区水体富营养化;库岸地质灾害加剧和库岸失稳再造;库岸城乡居民与移民生存环境和景区旅游环境恶化;容易引发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
库区自然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疫病的流行;而在水位上升期,三峡库区水流速度也将因此而有所减缓,导致河沙淤积,水自净能力降低,两岸污染浓度加大。消落带的局部低洼地方,因排水不净,还可能形成零星的小面积死水塘。特别是三峡水库冬、夏两季年年蓄退水位,上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易滋生蚊蝇,而等到第二年水位抬升时,则将影响到水库水质,如此循环往复,对环境的破坏自然是不言而喻。

㈦ 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15年12月24日,公司名称由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汪开益
成立时间:2004-09-01
注册资本:80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105000030979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人和黄山大道东段174号1幢第四层

㈧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1、三峡水电站每年发电847亿千瓦时,与火电相比,少燃烧5000万吨原煤,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每年可少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100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一氧化碳,37万吨氨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的废水、废渣;可减轻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的危害.2、三峡工程还可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的流量显著增大,有利于珍稀动物白暨豚及其它渔类安全越冬,减免因水浅而发生的意外死亡事故;还有利于减少长江口盐水上溯长度和人侵时间,减少上海市区人民吃“咸水”的时间.3、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鳍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 4、三峡工程在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5、建库后,冬季气温增高、湿度减小,对冬雾的形成不利,所以冬雾将有所减少.但在秋季尤其是深秋时节,雾日将略有增加,年平均少于2天,对长江航运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不利影响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会加剧库区原已比较尖锐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时,淹没耕地和园地36万亩;移民安置区内的城市、县城、集镇、农村居民点、工矿企业迁建,公路等专业项目复建,还要占用近7万亩耕园地.这就加剧了三峡库区原已比较尖锐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如果没有恰当而有力的措施,只坚持就近后靠,只在扩大耕园地上下功夫,势必造成大面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使生存环境恶化,农村移民不但无法致富,还给库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困难.尤其是在国家规定25度以上坡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既度以下坡地必须改造成梯地之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进一步缩小.如何做到既要使农村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又要保护好库区的生态环境,促使库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第一项重要任务.第二,会使三峡库区局部江段的水质污染进一步加重.三峡工程建成之前,库区局部江段的水质污染就已十分严重,但由于长江水流的流量大、流速快,使其自净能力强,后果还不严重.三峡水库蓄水后,尤其是在冬季,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如不及时对各种污染源进行治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仍然排人长江,局部江段水质污染必将进一步加重,甚至威胁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因此,遵照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三峡库区的工业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必须限期治理;对生活污水和垃圾也必须限期治理,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第二项重要任务.第三,三峡水库蓄水后,将会使一些不稳定的崩塌体、滑坡体滑入长江,有的将会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就将一些已经预测到的不稳定的崩塌体、滑坡体加以治理(有的可采取工程治理,有的可采取搬迁避让),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第三项重要任务.第四,三峡水库蓄水后,将使西陵峡上半段以及一些支流上低山形成的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一定影响;还将使淹没区内的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被淹没.因此,做好三峡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认真加以实施;遵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第四项重要任务.

㈨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也是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工程。三峡工程蓄水后防洪作用大大发挥,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尤其是通过控制洪水流量、减少洞庭湖淤积和枯水期补水增加下泄流量,对改善长江中游河道及航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峡工程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峡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多级环境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库区泥沙来量下降,水库泥沙淤积量少于预期值;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对大坝安全不构成影响;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物、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地质环境未见异常。三峡工程建设开工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防治专项资金,进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156米蓄水以来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和因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工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专家们提出了一批有关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利弊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评价报告。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科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深入。1984年,国家把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研究;1986年至1988年,国务院组织了55位包括生态环境学、社会经济学、移民、水利、泥沙、医学、电力、气象、航运、文物、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在三峡工程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的1991年,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次年2月国家环保局对报告书组织了审议。《报告书》针对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作出了科学结论,“主要有利影响在长江中游,主要不利影响采取恰当的对策和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免,生态环境问题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同时还提出了一批减免负面影响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并列入工程概算”。反复论证,为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批准三峡工程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十分重视论证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采纳了不同意见。因此,三峡工程的反复论证过程是国家民主决策的典范。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和坝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污染治理。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从2001年起到2010年,国家共安排392.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场建设,以及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峡库区城镇已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和41个垃圾处理场。为确保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国家采取了“以补促提”的措施,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同时,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实施测土施肥,控制面源污染。还开展了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及治理工作,建立了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应急反应机制。

二是加强了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2002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目前三峡地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三期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中的涉水项目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库安全。

三是实行政策调整,减轻库区生态环境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三峡库区承载空间的生态环境压力,对三峡库区部分移民实行了外迁安置,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先后外迁移民19万多人(安置在沿江沿海等发达省、市),关停搬迁企业1500多家,发展环保型企业,有效减轻了库区人地矛盾和工业污染。

四是开展了三峡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根据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的安排,三峡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陆生植物保护和水生生物保护。十几年来,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相继组织实施了湖北宜昌大老岭植物保护区建设、湖北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工程、古大树木保护工程、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抢救性保护等陆生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救护中心也已完成论证,即将启动实施。

五是组织实施了三峡工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开展增殖放流是对鱼类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三峡工程枢纽初步设计报告专门安排了珍稀鱼类放流项目和资金。2005年初,农业部组织编制了三峡工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实施方案,组织各有关单位和沿江各省市开展了珍稀鱼类和经济鱼类放流。据统计,2005年和2006年两年,共放流珍稀鱼类51万多尾,其中中华鲟约20万尾,胭脂鱼近30万尾;放流重要经济鱼类约二亿七千万尾。并加强了放流跟踪监督监测、效果分析评价等工作。

六是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生态建设试点。三峡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论证阶段有些问题尚不清楚,需要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十几年来,在水污染控制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生态建设研究和环境监测与管理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治理试点、试验,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七是开展了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按照《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规划》要求,严格了施工区环境保护,在施工区建成了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对竣工的施工现场及时进行了绿化,对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确保了坝区群众生活用水质量,保护了良好的施工区环境。

八是建立并完善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1995年,在国务院三峡办的组织协调下,由国家十几个部委和相关部门组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该系统的监测内容涵盖了水文水质、污染源、鱼类及水生生物、陆生动植物、局地气候、农业生态环境、河口生态环境、人群健康、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监测范围以库区为重点,延及长江中下游乃至河口相关地区;监测方式采取了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站网相结合,实现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时空监测体系。2002年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在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共享、信息发布、信息综合分析和动态信息集中管理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起,国家环保总局每年向国内外发布《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该公报现已成为我国目前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生态环境监测重要资讯期刊。媒体只要认真注意,都能及时了解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有关数据。

此外,中国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建设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根据职责分工,也都在积极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峡水库在每一期蓄水前,都进行了彻底的库底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干支流水面飘浮物打捞机制。三峡水库管理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也在抓紧制定;库周绿化带工程和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蓄水后泥沙冲淤有关科研课题已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总之,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㈩ 三峡生态系统

中国对三峡库区实施的生态保护措施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正以年均减少1%的速度下降。
记者从在武汉召开的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成果鉴定会上获悉: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现象已得到根本遏制,并出现良好转机。监测表明,三峡库存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3.8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00年的2.96万平方公里。减幅达15.97%,平均每年减少一个多百分点。
长江三峡库区包括湖北省、重庆市的21个县市,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因地形起伏大,易风化岩层出露面积广,降雨多且强度大,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同时,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库区移民带来的城镇迁建、工矿企业搬迁等又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长江水土保持局局长胡甲均介绍说,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三峡库区即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十多年来已投入2亿元人民币以上进行水土流失的防范治理。21个县市年均投资在100万元以上,成为中国在长江流域实施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投资强度最大的地区,占治理工程总投资的一成左右。另外,中国还投入巨资在三峡库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项目等生态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的采取使得三峡库区的居民拥有了稳固的生产用地,从而不需要象过去一样靠大量开垦荒山荒坡,广种薄收来维持生计。长江水土保持局进行的卫星遥感测量显示,三峡库区过去的荒坡现大多已变为森林,使得库区水土流失区域大为减少。
据胡甲均介绍,近20年内,三峡库区的水田面积增加了143464公顷,梯平地增加103726公顷,果园地增加86233公顷,林地增加203571公顷;相应地,坡耕地减少了75525公顷,草灌地减少了545947公顷。
截止2000年底,通过将坡耕地改造为梯田,种植水保林、经果林,种草,封禁治理,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治理面积已达到2189平方公里,占三峡库区面积的3.76%。
胡甲均表示,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注,尽管国家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但长江水土保持局将继续把这一地区列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范治理的重点区,加强动态监测,增加投入,为三峡工程将来的运行提供生态保障。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