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生态系统
① 商业生态系统与企业生态系统有什么区别
多年没从事此项工作,根据个人所学及认识,简要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1、二者生态层级不同。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企业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经济学称:企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因子,商业生态系统为上层建筑。
2、二者组成单元不同。商业生态系统由生产者单元集合、消费者单元集合、分解者单元集合和市场单元集合组成;而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至少有一个生产者单元(企业),一个消费者单元,一个分解者单元和一个产品市场单元,一个要素市场单元,一个废品市场单元。
3、二者复杂程度不同。相对而言,商业生态系统更为复杂,更强调系统成员的多样性用以维持自身的稳定,举个例子,如果说企业生态系统像草甸生态系统那样脆弱和单纯,商业生态系统就像热带雨林一样复杂且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及自我恢复能力。
4、二者发展趋势不同。商业生态系统属于后期综合性生态系统,加之新兴的虚拟商业生态系统的出现具有模糊的边界,故其发展呈现网络状结构,这种发展结构也可以更有效地适应市场需求,能迅速作出反应,适应性更强;而企业生态系统较为传统的生产模式,可塑性较小,其发展始终保持为树状结构模式,对市场反应慢,尤其是技术进步可导致其被迅速淘汰。
5、二者主导性不同。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员对于保持系统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中关键企业对于系统抵抗外界的干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所支持的多样性在遇到外界干扰时充当了缓冲器的作用,从而保护了系统的结构、生产力、稳定性和多样性;与此对应,企业生态系统中,抗干扰性的主要作用则只能来自于企业自身。
个人愚见,总结得不全面,也不一定全对,供参考用。
② 商业生态系统的说明
传统的产业正在死亡。产业作为描述商业活动的一个概念已不再有效,替代产业的最佳说法也许是“商业生态系统”。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横跨好几个产业。以微软为例,它置身于四个大产业:个人计算机、消费电子业、信息服务业和通信业。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企业领袖正在与传统的商业方式决裂,创造崭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自于生物学。与生物生态系统类似,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是,具有大量的松散联结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依靠其他的参与者,以取得各自的生存能力和效果。生态系统中的各参与者彼此命运攸关:如果生态系统健康,那么所有参与者都能够繁衍生息;如果它不健康,所有参与者都会深受其害。
最先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是詹姆斯·穆尔,他率先将生物生态系统观应用于商业领域。他在1996年出版《竞争的衰亡》,指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熟知的竞争正在死亡。不是没有竞争了,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但需要重新认识竞争。传统上,从产品和市场这两点出发看待竞争,你的产品或服务优于你的对手,你就胜利了,这将仍然是重要的,但如此视角忽略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与其他企业共同发展,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包括建立对未来的共识,组织同盟,谈判交易,以及处理复杂的关系。
③ 什么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
什么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根据美国学者詹姆斯·弗·穆尔的观点,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需要四个独立的阶段:开拓、扩展、领导、更新。尽管在实现中,这四个阶段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但是每个阶段在管理上的挑战往往是彼此出现的。第一阶段是开拓生态系统,汇集各种能力,创造关键的产品。第二阶段是生态系统的扩展阶段,从协作关系的核心开始,在不断增长的规模和范围中投资,并在所开发的市场中建立核心团体。第三阶段是对生态系统的领导,你必须为生态系统整体发展作出贡献,这样才能保持你在所建立起来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具有权威。第四阶段是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或死亡。当你建立其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后,必须要寻找新的方法,为旧的秩序注入新的观念,用其他替代物来延续和其他生态系统的竞争。整个建立商业生态系统的过程,需要迎接四个方面的挑战。建立系统和有序的共生关系,创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建立核心团体,在可利用的顾客、市场、同盟和供应商中扩展生态系统。在精心锻造的生态系统中保持权威。确保商业生态系统持续不断改进性能,防止衰退。所有的生态系统在进化过程中所面临考验是无时不在的。因此,你必须考虑你目前的企业所处于其商业生态系统进化中的哪个阶段,以及你如何利用你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来勾画你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
④ 什么是商业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以相互作用的组织和个体为基础的经济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共同发展自身能力和作用,并倾向于按一个或多个中心企业指引的方向发展自己。
简单说,商业生态系统包括企业自身及其顾客、市场媒介(包括代理商、提供商业渠道以及销售互补产品和服务的人)、供应商,这些可以看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物种。
(4)商业生态系统扩展阅读: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网络,不仅具有企业网络的一般特征,同时它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生态位分离
1、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
2、商业生态系统强调系统成员的多样性。
3、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员对于保持系统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商业生态系统认为系统的运作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系统的最上层,而是来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5、商业生态系统,尤其是虚拟商业生态系统具有模糊的边界,呈现网络状结构。
6、商业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并通过自组织不断进化。
⑤ 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
1、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
所谓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单位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当两个生物利
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某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由此,竞争就出现了,其结果是这两个生物不能占领相同的生态位,即产生生态位分离。商业世界也一样,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相似,产品和市场基础越相近,它们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因此,企业必须发展与其他企业不尽相同的生存能力和技巧,找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位置,实现企业生态位的分离。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生态位的企业。企业生态位的分离不仅减少了竞争。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间功能耦合形成超循环提供了条件。 2、商业生态系统强调系统成员的多样性
多样性概念来源于生态学,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在环境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物种与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摄食依存关系,自然界形成了多条完整的食物链并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进行着生态圈内物质流动与能量传输的良性循环,食物链的断裂将极大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多样性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多样性对于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扮演着缓冲的作用;其次,多样性有利于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的创造;最后,多样性是商业生态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先决条件。 3、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员对于保持系统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然生态系统中,可以根据各个种的作用划分为: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和偶见种。其中,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因为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同样的道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关键企业对于系统抵抗外界的干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所支持的多样性在遇到外界干扰时充当了缓冲器的作用,从而保护了系统的结构、生产力和多样性。 4、商业生态系统认为系统的运作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系统的最上层,而是来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主的、自发的通过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系统规则,这是协同学最根本的思想和方法。这种思想告诉我们,复杂性模式的出现实际上是通过底层(或低层次)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作用而产生的,而不是外部指令。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通过竞争而协同,从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并因此支配整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在一定的规则下,不同种类的、自我管理的个体的低层次相互作用推动着系统向高层次有序进化。 5、商业生态系统,尤其是虚拟商业生态系统具有模糊的边界,呈现网络状结构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模糊的边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每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包含着众多的小商业生态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更大的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其边界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其次是某一企业可同时存在于多个商业生态系统生存,犹如青蛙既属于湖泊生态系统,又属于草地生态系统一样,飞利浦不仅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合作取得先进的光电技术,也同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设计统一的电话系统。 6、商业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并通过自组织不断进化
商业环境不断的在改变。对于商业生态系统来说,只要条件满足,自组织就不会停息。也就是说。也就是说随环境不断进化。
⑥ 商业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商场如战场的观念。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的部门之间、乃至顾客之间、销售商之间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冲突。
美国学者詹姆士·穆尔(James 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标志着竞争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而穆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
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
所谓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是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这些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不同的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价值网,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不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同的是,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更象是共生关系,多个共生关系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
商业生态系统也是一种企业网络,是“一个介于传统组织形式与市场运作模式之间的组织形态”,但它不是一般的企业网络,它强调以企业生态位的思想来看待自己和对待他人。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Delic和Dayal认为,无论是哪一种企业网络,它们共同的目标都是在一个不断进化和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要达到这个目标,一个企业网络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感知到环境的变化, 明白其所处的状态,并制定出一 套可行的方案。不仅如此,它还应当展现出其良好的学习行为。所以,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网络。
⑦ 商业生态系统的介绍
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以相互作用的组织和个体为基础的经济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共同发展自身能力和作用,并倾向于按一个或多个中心企业指引的方向发展自己。简单说,商业生态系统包括企业自身及其顾客、市场媒介(包括代理商、提供商业渠道以及销售互补产品和服务的人)、供应商,这些可以看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物种。此外,一个商业生态系统还包括这些初级物种的所有者和控制者,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相关的物种(包括政府机构和管理机构,以及代表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协会和标准)。
⑧ 商业生态系统的背景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网络,能充分体现企业间资源的相互协调和聚集,其产生的背景主要有: 超分工整合的发展促使企业更关注自己的生态位
施振荣在回顾社会与产业的演进后指出,组织随着产业趋势改变,由工业时代传统的
层级式垂直整合,演进到信息时代扁平式的授权分工整合阶段,再到今日知识时代,出现了网络式的超分工管理模式。他指出,在一般制造厂内,垂直分工与水平整合才符合现代经济效益,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垂直分工之外,即使是水平也可能先分工再整合,这就是超分工整合。超分工整合的结果是许多公司的命运被绑在了一起,为了发展,它们组成一个相互依赖的网络,共享相关的产品、服务和技术等。 商业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界线,使不同“行业”的企业走到了一起,从而增
加各自的市场机会 比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为了给商业顾客创建电子商业的解决方法,把不同行业的企业比如计算机服务、系统一体化服务、电话服务、储蓄所、信用和交易服务等联系了起来。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和网络平台,可以灵活地建立起各种组织问的、高效的电子化连接,将伙伴企业鞲鲆滴窕方诠碌毫?釉谝黄穑?棺橹?涞男畔⒑椭?兜慕换涣坑虢换凰俣却蟠筇岣摺?br /> 世界经济形势的改变,传统经济管理理论越来越不适用
未来发展的不可控变量实在太多,各种因素交互影响而“突现”混沌现象和随机性太多,用原来的方法是无法把握的。为此,必须发展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才能解决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问题,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而产生的。
⑨ 金窝窝商业生态系统的模式是什么
所谓的金窝窝商业生态系统则是重庆金窝窝以区块链底层技术为基础,打通行业的壁垒,整合不同商业场景的多维度数据;
利用这些有效的数据,让商家低门槛进入数据洪流,让用户得到数据价值的新型商业生态。
⑩ 好模式所讲的商业生态系统与商业模式是什么关系
商业生态系统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商业模式告诉我们怎么样赚取利润,商业生态系统告
诉我们这种的利润可不可以赚。
好模式主要探讨理解商业生态系统对商业模式设计的作用,主要有三点在此进行说明:
第一、商业模式结构设计的清晰化。企业本身就是商业模式业务系统设计的主要对象,消费者即是企业的客
户;分解者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之一;市场是企业的渠道和重要伙伴之一。
第二、透彻理解竞争与竞合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每个组成单元(生态位)被破坏,将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
健康。生态位之间的重叠导致恶性竞争势必影响到生态系统。由此促使企业寻找生态位的分离,即路径差异化或同
其他生态位保持竞合关系。这也是好的商业模式特点之一。
第三、明确企业自身定位。企业处于生态系统的哪个生态位,扮演好自身生态位的角色,不轻易破坏而影响
整个系统的健康。在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企业可以考虑扮演多个系统的横向整合角色,即多边平台式商业模式。
从行业的角度看企业,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