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类型
『壹』 水库分类
分类:
水库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成条件,通常分为山谷水库、平原水库和地下水库三种类型。
山谷水库多是用拦河坝截断河谷,拦截河川径流,抬高水位形成,绝大部分水库属于这一类型;平原水库是在平原地区,利用天然湖泊、洼淀、河道,通过修筑围堤和控制闸等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地下水库是由地下贮水层中的孔隙和天然的溶洞或通过修建地下隔水墙拦截地下水形成的水库。
根据工程规模、保护范围和重要程度,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水库工程分为五个等别:
Ⅰ等,大(一)型水库,总库容>10亿立方米;
Ⅱ等,大(二)型水库,总库容1~10亿立方米;
Ⅲ等,中型水库,总库容0.1~1亿立方米;
Ⅳ等,小(一)型水库,总库容0.01~0.1亿立方米;
Ⅴ等,小(二)型水库,总库容0.001~0.01亿立方米。
(1)水库类型扩展阅读:
水库一般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通常称为水库的“三大件”。
挡水建筑物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简单说就是挡水坝;泄水建筑物用以宣泄多余水量、排放泥沙和冰凌,或为人防、检修而放空水库等,以保证坝体和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输水建筑物是为灌溉、发电和供水的需要,从上游向下游输水用的建筑物,有隧洞、渠道、渡槽、倒虹吸等。
水库是我国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能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
滞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库中暂时停留。当水库的溢洪道上无闸门控制,水库蓄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平齐时,则水库只能起到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
在溢洪道未设闸门情况下,在水库管理运用阶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将水库水位降到水库限制水位,且水库限制水位低于溢洪道堰顶高程,则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顶高程之间的库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库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计划地用于兴利需要。
『贰』 四类水库的四类是 什么意思
四类水库的四类是抄指地表水环境的水质级别为第四类,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Ⅳ类水库多为普通农业用水或者灌溉用。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四类水库的判定会根据四类水库的功能类别,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对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2)水库类型扩展阅读
水质监控评价标准
水质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天然水评价指标一般为色、嗅、味、透明度、水温、矿化度、总硬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地表水水质与径流流程中的岩石、土壤和植被有关,地下水水质主要与含水层岩石的化学成分和补给区的地质条件有关。
『叁』 水库大坝的分类
重力坝,拱坝,支墩坝,土石坝,这四大坝型,其中支墩坝不常见,我是学这个的,图片不好传我才只有一级呢,不好意思
『肆』 水库的特点及类型
能拦水、蓄水,供人们利用。
小(一)型、小(二)型、中(一)型、中(二)型、大(一)型、大(二)型及大塘、中塘、小塘。
『伍』 水库堤坝的种类
通常我们把水坝分为六种,以建材分,有砾石坝、混凝土坝、土坝三种。以筑坝原理分,有重力坝、拱坝、潜坝三种,今分别说明如下: 1、砾石坝——砾石坝是一种用砂石和土堆积成的坝,分为不透水上游式、不透水心墙式、中央土心式、倾斜土心式。如果地势允许,砂土丰富,砾石坝是成本比较低廉的一种水坝。 2、混凝土坝——是利用钢筋、水泥和砂石建筑的水坝。一般常见的重力坝和拱坝通常都是混凝土坝,这种坝虽然成本最高,但是美观、实用、坚固,尤其是多目标用途的水坝 ,一般都属混凝土坝。 3、土坝——土坝是一种砂石和粘土堆积而成的水坝,不需要打特别坚固的坝基,一般都是坝的中心填塞粘土,做成不透水层。土坝是建筑成本最低廉的一种水坝。 4、重力坝——重力坝是利用坝本身的重量支持水的压力,使水保持稳定,不产生任何位移的水坝。所以在筑坝之前,先要准确地计算出坝的本体重量、静水压力、上压力、地震时的蓄水波动压力,以免水坝滑动或崩裂。 5、拱坝——拱坝是一种弧形坝,凹向坝外,凸向坝内。设计成弧形的目的是把水的压力分散到坝的两侧,减轻坝的负荷。从坝顶到坝基同一圆心的,叫同心拱坝;坝基半径大于坝顶半径的,叫变心拱坝。 6、潜坝——一般的水坝都是坝高于水面,由水隧道或泄洪道放水,但潜坝的坝低于水面,让水从坝顶流出。潜坝的作用是在拦阻尚有的土壤和砂石,不使随水流失,以免造成山崩。
http://ke..com/view/95008.htm?fr=ala0_1_1(重力坝)
http://wenku..com/view/d6f3ca4733687e21af45a9b9.html(重力坝基础知识)
『陆』 水库分为那几种类型
3种吧。水库类型总库容1.小型水库
小(二)型10-100万立米小(一)型100-1000万立米2.中型水库
中型1000万立米-1亿立米 3.大型水库
大(二)型1—10亿立米 大(一)型大于10亿立米 (注:总库容小于10万立米时称为塘坝。)
『柒』 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利用河流、湖泊水能的常规水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待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海洋潮汐能发电的潮汐电站;利用海洋波浪能发电的波浪能电站。按对天然径流的调节方式分为:没有水库或水库很小的径流式水电站,水库有一定调节能力的蓄水式水电站。
按水电站水库的调节周期分为多年调节水电站、年调节水电站、周调节水电站和日调节水电站。年调节水电站是将一年中丰水期的水贮存起来供枯水期发电用。其余调节周期的水电站含义类推。
按发电水头分为高水头水电站、中水头水电站和低水头水电站。世界各国对此无统一规定。中国称水头70米以上的电站为高水头电站,水头70~30米的电站为中水头电站,水头30米以下的电站为低水头电站。按装机容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中国规定装机容量大于120万千瓦为大(1)型水电站,120万~30万千瓦为大(2)型水电站,30万~5万千瓦为中型水电站,5万~1万千瓦为小(1)型水电站,小于1万千瓦为小(2)型水电站。按发电水头的形成方式分为:以坝集中水头的坝式水电站、以引水系统集中水头的引水式水电站,以及由坝和引水系统共同集中水头的混合式水电站。 可分为四类:
常规水电站也称为坝式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力,将低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处上水库存蓄,待电
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尾水至下水库,从而满足电网调峰等电力负荷的需要。
潮汐电站
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
水式水电站 按照水电站对天然水流的利用方式和调节能力,可以分为两类:
径流式水电站
没有水库或水库库容很小,对天然水量无调节能力或调节能力很小的水电站。
蓄水式水电站
设有一定库容的水库,对天然水流具有不同调节能力的水电站。 分为:坝后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储能水电站,虹吸式水电站
还常采用的分类方法: 即按集中水头的手段和水电站的工程布置,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坝-引水混合式水电站三种基本类型。这是工程建设中最通用的分类方法。
用水头的大小
可分为高水头、中水头和低水头水电站。世界上对水头的具体划分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国家将水头低于 15m作为低水头水电站,15~70m为中水头水电站,71~250m为高水头水电站,
水头大于250m时为特高水头水电站。中国通常称水头大于70m为高水头水电站,低于30m为低水头水电站,30~70m为中水头水电站。这一分类标准与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的等级划分和水轮发电机组的分类适用范围,均较适应。 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各国一般把装机容量5000kW以下的水电站定为小水电站,5000~10万kW为中型水电站,10万~100万kW为大型水电站,超过100万kW的为巨型水电站。中国规定将水电站分为五等,其中:装机容量大于75万kW为一等〔大(1)型水电站〕,75万~25万kW为二等〔大(2)型水电站〕,25万~2.5万kW为三等〔中型水电站〕,2.5万~0.05万kw为四等〔小(1)型水电站〕,小于0.05万kW为五等〔小(2)型水电站〕;但统计上常将1.2万kW以下作为小水电站。
水利部数据表示,目前我国共建成农村水电站4.7万多座,装机容量73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2200多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约占全国水电的24%,农村水能资源开发率达57%。
『捌』 按照水库的调节性能水电站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具有调节水量的水电站称有调节水库水电站对没有水库调节能力的水电站称径流式水电专站。对有水库调节能属力的水电站按照水库的调节性能可以分为:日调节、周调节、月调节、季调节、年调节和多年调节等几种类型。 日调节、周调节和月调节三种类型水电站的水库库容小,相应的蓄水能力和适应用电负荷要求的调节能力也较弱水电站只能根据上游的来流情况通过夜间蓄水少发、白天多发,或上旬蓄水少发、下旬多发来满足电力系统对电量调节的要求。 季调节和年调节类型的水电站具有相对较大的水库库容它们可以根据当年河流的来流情况确定在某一季节如汛期少发电多蓄水所蓄的水量留在另一季节如枯期多发电以达到对电力系统电量的调节目的。 多年调节型的水电站具有巨大的水库库容,它可以根据历年来的水文资料和当年的水文资料确定当年的发电量和蓄水量还可以将丰水年所蓄水量留到平水年或枯水年来发电;多年型调节水电站对于天然洪水也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可以在洪水期把多余的洪水蓄存在水库里等到枯水期发电这样不仅满足了电力系统对电量调节的要求,而且在洪水期通过合理的水库调度,可以实现削减洪峰和错开洪峰的目的对于大江、大河的防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玖』 水库地震的类型
可分为构造型、岩溶型、滑坡崩塌型、冻裂型及混合型等。其中以构造型水库地震的强度较高,岩溶型水库地震较为常见。
构造型水库地震 可能因岩体强度大,又积累了较高的应变能,当库水沿断裂带向深部集中渗透,促使破裂面强度降低,造成能量急剧释放而诱发地震。发震条件主要是:①有区域性或地区性断裂带通过库坝区;②断层在上更新世以来有明显的构造活动;③沿断裂带有地震活动的记载;④断裂带有一定规模和导水能力,库水能渗向深部等。据已观测到的实例,这类地震的特点是:①震中位于断裂带附近;②震源深度一般3~5km,深的约8km;③震级较高,已发生的最强为6.5级;④蓄水深度或水压力大小与发震的相关性不明显。
构造型水库地震引起的地震活动变化多使地震增强,但修建在多震区、强震区或曾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水库,如美国格兰峡水库、佛莱明峡水库、日本黑部第四水库、意大利皮亚韦-卡多雷水库、南斯拉夫格兰察雷沃水库等,都是蓄水后微、弱震明显增加,而中强震很少。对此,有些学者认为是库水引起岩体中蕴集的应变能提前释放,才使原有地震活动性减弱。
岩溶型水库地震 可能因库水位上升,迅速淹没某些岩溶管道系统,造成被围堵的水和气体在其中冲击振荡,而库水下降时引起局部岩溶塌陷和气爆活动,并伴生地震。发震条件主要是:①库坝区及其附近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分布,特别是未变质的质纯、厚层块状灰岩;②岩溶发育,有管道系统,蓄水前已有天然岩溶塌陷和诱发地震的记载。这类地震的特点是:①震中常位于岩溶发育的峡谷河段,无明显迁移现象;②库水位与发震的相关性密切,发震时间滞后于库水位到达某一库水位的时间短;③震级较低,大多在4级以下;④震源深度浅,深的一般只1~2km;⑤常为单发、多发的震群型地震,没有明显的前震和余震。